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5563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 产 者 行 为 理 论,5, 本章预览 生产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通过使用生产要素,并支付相应的成本来完成生产活动,获取收益。本章分四节,通过生产者、生产函数及其技术系数、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和规模报酬四个部分介绍生产者行为理论,并对生产者在生产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选择和判断进行了分析。 重点概念 1.生产者的内涵及分类; 2.生产要素; 3.生产函数; 4.总产量、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 5.规模效益的三种情况。,一、生产者的内涵 生产者又称企业或厂商,是指拥有生产要素,并能够将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不同生产要素集合起来,生产出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出售这些产品和服务获得利润的组织。 (1)企业必须是从

2、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生产以盈利为直接目的。 1.必须以盈利为目的 (3)企业不同于个体生产者,它是在内部进行分 工协作的基础上生产商品和劳务的。 (1) 企业享有经营自主权。 2.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2)企业自负盈亏。,第一节生产者,二、生产者的分类 (一)业主制企业 业主制企业又称个体业主制企业,是最原始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只有一个产权所有者,业主直接经营,享有经营所得,并对企业的一切债务负有无限责任的企业。 (二)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的个人财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具有无限责任的企业。 (三)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是指依法设立,具

3、有法人资格,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形式。个体企业、合伙企业都属于自然人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第一节生产者,三、生产要素 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的才能。 劳动(L)是指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即生产者所提供的服务。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资本(K)是指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资金,包括资货币资本(货币形态)和实物资本(实物形态,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 土地(N)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土地,是指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自然资源,如江河湖泊、森林、海洋、矿藏,等等。 企业家的才能(E)指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

4、理能力与创新能力。,第一节生产者,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用来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关系的函数。生产函数假设在一定期间内,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发生变化,其他相关生产要素的条件也保持稳定。 Q=f(X1,X2,Xn) 其中Q表示所能生产出的最大生产量,X1,X2,Xn表示在该次生产中所需用到的n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生产函数Q=f(X1,X2,Xn)所表示的含义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组合X1,X2,Xn在每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为Q。 因为生产要素通常由劳动(L)、资本(K)、土地(N)和企业家的才能(E)构成,所以生产函数又可以表示为:Q=f(L,K,N,E)二

5、、技术系数 (一)固定技术系数 如果生产某种产品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就称这种技术系数为固定技术系数。它表示各生产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代。这种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称为固定配合比例生产函数。 (二)可变技术系数 如果生产某种产品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改变的,那么这种技术系数就被称为可变技术系数。它表示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即劳动和资本的组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第二节生产函数及其技术系数,一、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 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在该段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长期”是指在这段时间内,所

6、有投入的生产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 劳动(L)是指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即生产者所提供的服务。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是指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量,即在资本不变的条件下,一定的劳动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通常称为TP; 平均产量是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通常称为AP;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生产要素能带来的增加的产量,通常称为MP。三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TP=f(L、K)=APQAP=TP/Q= f(L、K)/QMP=TP/Q=d(TP)/dQ,第三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一)总产量与边际产量

7、间的关系 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点后成为负值。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总产量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减少。(二)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间的关系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上升的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上升的速率与下降的速率。当平均产量上升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当平均产量下降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因此,恰好会有一个点,即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第三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8、,规模报酬,就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化所引起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情况。一、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就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产量的增长幅度大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幅度。二、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不变,就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量的增长幅度等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幅度。三、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递减,就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幅度。,第四节规模报酬,1.生产者又称企业或厂商,是指拥有生产要素,并能够将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不同生产要素集合起来,生产出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出售这些产品和服务获得利润的组织。

9、企业是生产的主体,它以盈利为目的,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企业可分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类,每类有各自不同的特点。3.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的才能。4.生产函数是用来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关系的函数。生产函数假设在一定期间内,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发生变化,其他相关生产要素的条件也保持稳定。5.总产量是指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量,即在资本不变的条件下,一定的劳动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通常称为TP;平均产量是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通常称为AP;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生产要素能带来的增加的产量,通常称为MP。6.规模报酬,就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化所引起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情况。规模报酬反映了厂商所有投入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与相应产出变化之间的生产技术关系。,本 章 小 结,1.什么是生产者?2.生产要素是什么?3.请对生产函数的内涵作出解释。4.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间是怎样的关系?5.规模报酬有哪三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