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秦系文字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690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秦系文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四节秦系文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四节秦系文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四节秦系文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四节秦系文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秦系文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秦系文字ppt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秦系文字,秦系文字是指秦国自春秋至战国及秦统一中国以后秦王朝的文字。 周平王东迁后,秦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承袭了西周故地,也承袭了西周文化,故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和西周文字是一脉相承的。,秦统一了六国,以秦文字为基础规范全国文字,秦文字便成为汉字的正统和主流。在文字学史上,一般称秦统一中国以前的文字为“大篆”,秦统一后的规范了的文字为“小篆”。,一、大篆,广义的大篆是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狭义的大篆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大篆通过说文和春秋金石器物流传至今。 说文中的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秦公鎛、秦公簋上的金文是大篆的典型文字。,1.籀文,传说是西

2、周晚期周宣王太史籀所编的史籀篇上的文字。说文中的籀文并非与西周金文一致,而是与石鼓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金文相同,说明汉人所见史籀篇已非原貌,是春秋时用秦国文字抄写的本子中的大篆字体。,2.石鼓文,石鼓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刻在石鼓上的一种文字。所谓石鼓,是10块鼓形石头,每个石鼓上刻有四言韵文的诗一首,内容主要是歌颂贵族的田猎游乐生活,又称“猎碣”。,石鼓文刻制的年代,是秦代。但具体哪一代,还无定论。石鼓文一部分结构繁复,近似籀文;另一部分结构比较简单,接近小篆,是上承籀文、下启小篆的过渡形体,大体可以看做是春秋战国间的秦国庄重文字。,石鼓文,3.诅楚文,诅楚文是战国中后期秦国的石刻文字,其内

3、容是祭神时对楚国的诅咒。原石出土三块,根据所祀神名不同分别为巫咸文(328字)、大沈厥湫文(318字)、亚驼文(325字),三石文句大体相同,字体与石鼓文、籀文基本一致,接近小篆。,4.秦国金文,秦国金文传世不多,已发现春秋时秦公钟、秦公镈、秦公簋。,秦公钟,秦公镈,秦公簋,大篆特点,大篆的形体结构,有两个特点:(1)上承西周金文,下启小篆,演变脉络清晰。(2)形体结构规整繁复。,二、小篆,小篆,与大篆相对而言,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而颁行的标准字体,又称秦篆。 小篆并非李斯等人有意识的“省改”史籀大篆而创造出来的,其中多数已经在秦国存在并广泛应用了。,李斯等人不过是把秦地流行已久的比较简省的字体加以搜集、整理、加工,使之定型化、标准化,并称之为“小篆”。有了小篆一名,才把规范前的秦国篆书称为大篆。从大篆到小篆是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二者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时代界限。,小篆特点,(1)比较全面的保留了汉字的构形理据。(2)文字形体定型化。(3)字形进一步符号化。(4)结构上更多使用“形声相益”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