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休息与活动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9691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休息与活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六章休息与活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六章休息与活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六章休息与活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六章休息与活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休息与活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休息与活动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休息与活动,教学目标,识记能正确陈述导致活动受限的原因,并阐述活动受限对病人身、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能正确陈述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各种睡眠失调的临床表现并能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准确复述睡眠周期的构成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下列概念:休息、睡眠、昼夜性节律、昼夜性节律同步化、关节活动度练习(ROM练习) 能比较睡眠的两种时相,正确指出两者之间的区别。运用能运用本章所学的知识,为失眠患者制定一份护理计划。能为模拟病人正确实施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做到态度认真、方法正确、动作轻柔、操作规范、病人舒适。,你知道吗?,2005年2月24日,域名注册系统顶尖专家、中国频

2、道的CTO黄柏林在37岁初为人父时病逝;2005年8月5日,年仅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导何勇,因过度劳累英年早逝;2005年9月18日,正值中秋,年仅38岁的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2005年12月中旬,46岁的前IBM大中华区政府及公众事业部总经理李清平突发心肺衰竭去世中关村平均死亡年龄53.34岁,想一想,从上述事件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如何为患者提供良好休息条件?如何安排患者的休息与活动?,第一节 休息与睡眠,一、休息,(一)休息的概念,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机体各部位放松,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的过程。 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

3、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身心放松,处于一种没有紧张和焦虑的松弛状态。,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放松,通过休息,可以减轻疲劳和缓解精神紧张。,(二)休息的条件,充足的睡眠,心理 放松,生理舒适,环境舒适,“四舒适”,(三)休息的意义,【促进健康】 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休息能消除疲劳,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意义,【恢复健康】 休息是疾病康复的必要条件。减少消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二、睡眠,睡眠的需要,睡眠时相的周期,睡眠的分期,睡眠的生理,睡眠的定义,睡眠的评估,(一)睡眠的定义,睡眠是一

4、种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由不同时相组成,对周围的环境可相对的不作出反应。,睡眠的意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脑力,使精力充沛 世界睡眠日:3月21日,以下历届主题为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的主题2001年:睁开眼睛睡2002年:开启心灵之窗 共同关注睡眠2003年:睡出健康来2004年:睡眠,健康的选择2005年:睡眠与女性2006年:健康睡眠进社区2007年:科学的睡眠消费2008年:健康生活 良好睡眠2009年:科学管理睡眠2010年:良好睡眠有益健康2011年:关注中老年睡眠2012年:关注睡眠品质,关爱儿童睡眠2013年:关注睡眠 关爱心脏2014年: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

5、2015年:健康心理 良好睡眠 2016年:美好睡眠 放飞梦想,(二)睡眠的生理,睡眠中枢(脑干尾端),上行抑制系统(大脑皮质),上行激动系统(脑干网状结构),脑桥、延髓的网状结构,对抗,睡眠由睡眠中枢控制。这一中枢向上传导的冲动作用于大脑皮层(或称上行抑制系统),与控制醒觉状态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拮抗,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三)睡眠的分期,REM 快速动眼阶段: 眼球出现阵发性的快速运动(6070次/min),一夜之间出现56阵,脑电活动类似醒觉是或初入睡时,故又称异相睡眠、快波睡眠或去同步睡眠。,NREM非快速动眼期: 没有眼球的快速运动,脑电图波呈现慢波,脑电活

6、动随睡眠加深而减慢,古称正相睡眠。 同步脑电活动的频率随睡眠的加深而减慢,故又称同步睡眠。,1.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持续0.5-7min;睡眠最浅易唤醒,持续10-20min;易被唤醒,持续15-30min;难以唤醒,约持续10min;极难唤醒,NREM期:,剥夺NREM不利于个体体力的恢复,2.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2030min眼球快速转动,脑电图活跃,与清醒时极为相似。躯干基本上呈松弛状态,但体温、血流及脑的耗氧量均有增加。心率、血压和心输出量也有增加,接近清醒时的水平。,REM期:,剥夺REM则会破坏个体的智

7、力和知觉,功 能 有利于个体体力的恢复有利于个体精力的恢复,脑 电 图第一期 低电压节律 8-12次/s 去同步化快波第二期 宽大的梭状波 14-16次/s第三期 梭状波与波交替第四期 慢而高的波 1-2次/s,眼球运动 没有眼球的快速转动阵发性的眼球快速运动,生理变化1.呼吸、心率减慢且规则 1.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2.血压、体温下降2.肌张力进一步减弱3.肌肉渐松弛3.有间断的阵发性表现:心 4.感觉功能减退 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呼吸加快且不规则,心率加 快。易发心梗、穿孔、分娩。,合成代谢人体组织愈合加快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分泌减少,其 它 第四期发生夜尿和梦游做梦,且

8、为色彩鲜艳、稀奇古怪的梦,项 目 非快速动眼期(NREM) 快速动眼期(REM),睡眠周期,(四)睡眠时相的周期,(五)睡眠的需要,昼夜性节律人体依据内在的生物性规律,在 24小时内规律地进行活动。,【各年龄的睡眠需要】 教材P.125 表6-2,健康生活三要素:充足的睡眠 均衡的饮食 适当的运动,知识链接,机体健康“五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 说得快、走得快精神健康“三良好”: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处事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WHO 健康新标准】,(六)睡眠的评估,影响睡眠的因素:10方面睡眠障碍:5方面住院患者的睡眠特点:4点促进睡眠的措施:7条,1.影响睡眠的因素,年龄因素环境因素心理

9、因素个人习惯节律移位食物因素生活方式生理因素病理因素药物因素,是一种睡眠失调,常发生在慢波睡眠的第、时相。主要见于儿童,可能与遗传、性格、神经功能失调有关。,2.睡眠障碍,失眠睡眠过多发作性睡眠睡眠呼吸暂停其他:梦游症、遗尿、梦魇、夜惊(又称睡惊),不可抗拒的突然发生的睡眠并伴有猝倒症、睡眠瘫痪和入睡幻觉,是一种特殊的睡眠障碍,特点是不能控制的短时间嗜睡。,表现为过多的睡眠,可持续几小时或几天难以唤醒,以睡眠中反复停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每次停顿大于等于10s,通常每小时停顿次数20次,原发性失眠症:是一种慢性综合征,包括难以入 睡、睡眠中多醒或早醒 继发性失眠:精神紧张、环境不适、身体障碍药

10、物依赖性失眠症:是因原发性失眠症滥用药物 而导致的结果,失 眠:,失眠的常见原因,失眠多数为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其中50%的由焦虑、抑郁引起,25%由躯体疾病引起(1)环境:新环境,转换工作或班次、住院等(2)生理:饥饿、过饱、倒时差、遗传与性别(3)心理:焦虑、紧张、激动、过度担心、丧偶、感情创伤(4)药物、食物:茶、咖啡、酒、某些药物等(5)疾病:器质性,精神性(6)症状:疼痛、瘙痒、咳嗽、腹胀、多尿、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3.住院患者的睡眠特点,睡眠节律改变睡眠质量改变,睡眠减少睡眠中断诱发补偿现象,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4.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改善病室环境、

11、合理安排护理治疗活动 床铺整洁舒适 解除患者身体不适尊重患者的睡眠习惯加强心理护理合理使用药物健康教育解决睡眠中断的特殊问题,第二节 活动,活动,一、活动受限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疼痛损伤营养状况改变精神心理因素治疗因素其他因素,(一)活动受限的原因,(二)对机体的影响 (7大方面),皮肤,肌肉骨骼,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心理,新陈代谢,对骨骼和肌肉组织的影响,全身肌肉软弱无力关节僵硬、挛缩变形,严重者丧失运动功能腰背痛骨质疏松,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肺部损伤,头部供血不足,长期卧床,直立性低血压,血栓形成,肌肉无力,眩晕,肺栓塞,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

12、20mmHg,并伴有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等表现。,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管腔血栓形成的疾病,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肺部扩张受限,长期卧床,痰液堆积,无力进行深呼吸,肺部感染,坠积性 肺炎,呼吸性酸中毒,限制通气,CO2潴留,胸廓运动受限,无力咳嗽,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活动量减少,长期卧床,胃肠道的蠕动减慢,便 秘,营养不良,摄入纤维素、水分减少,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厌食,疾病消耗,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尿道冲洗作用减少,长期卧床,排尿姿势改变,排尿困难,机体活动量减少,尿钙磷浓度升高,尿液潴留,尿道结石,尿路感染,大量细菌繁殖,致病菌上行,二、患者活动的评估,1.一般资

13、料,(1)年龄(2)性别(3)生理(4)心理(5)环境、社会因素,2.心肺功能,呼吸系统的压力、血压的控制、心脏的负担等。,3.机体活动能力,0度 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1度 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2度 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3度 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4度 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4.骨骼肌肉状态,(1)肌力分级: 0级 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1级 可见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 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3级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外力 4级 能做对抗外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5级 肌力正常 (2)关节功能状况 (3)姿态与步伐 (4)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三

14、、协助患者活动,1.健康教育,活动锻炼,5.等长和等张练习,4.全范围关节活动ROM,3.保持脊柱生理弯曲,2.合适卧位,4.ROM 练习,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来对此关节进行屈曲和伸展的运动,是维持关节可动性的有效的锻炼方法。维持关节的活动性预防关节僵硬、粘连和挛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关节营养供给修复关节丧失的功能维持肌张力,关节活动形式和范围,被动性ROM操作,每个关节每次有规律地做510次完整的ROM,ROM练习注意事项,禁忌症:急性关节炎、骨折、肌腱断裂不同人关节活动范围不同,出现疼痛、疲劳、痉挛 或抵抗反应时停止操作若有心血管疾病,应慎重由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肌肉痉挛,应在理疗

15、师指 导下进行,5.等长和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张练习,可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其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指在肌肉收缩时有肌纤维缩短的运动,此种运动因肌肉长度的改变而有肢体的活动,因其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等 长 练 习不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不易发生酸痛可在肢体被固定时早期应用主要增加静态肌力有关节角度的特异性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不适用,等 张 练 习引起大幅度关节活动易发生酸痛不可在肢体被固定时早期应用主要增加动态肌力无关节角度的特异性大部分人群适用,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比较,肌力训练注意事项,根据肌力练习的基本原则,掌握运动量及频度,一般每日或隔日练习一次。肌肉练习效果与练习者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须使病人充分理解、合作并掌握要领。肌力练习不应引起明显疼痛。强力肌力练习前后应作准备及放松运动。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增加心血管负荷的作用。有严重心血管病变者忌作肌力练习。,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