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马达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9757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马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液压马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液压马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液压马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液压马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马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马达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液压马达,一、 工作性能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连杆式2)五星轮式3)内曲线式4)叶片式,液压马达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可以实现连续的旋转运动,其结构与液压泵相似,并且也是靠密封容积的变化进行工作的。常见的液压马达也有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等几种主要形式;从转速、转矩范围分,有高速马达和低速大扭矩马达。马达和泵在工作原理上是互逆的,当向泵内输入压力油时,其轴就输出转速和转矩成为马达。但由于二者的任务和要求有所不同,故在实际中只有少数泵能作马达使用。,液压马达简介,第三节 液压马达,W 式中:P液压马达的进排油压差,Pa; Q供入液压马达的油流量,m3s。,

2、而其理论输出功率则可表达为: W 式中;Mth液压马达的理论扭矩,Nm; th液压马达的理论角速度,rad/s; nth液压马达的理论转速,r/min。,液压马达输入的液压能,可用工作油的压力P和流量Q来表示,而其输出的机械能,则以输出轴的扭矩M和转速n来度量。 为了说明液压马达的工作性能,我们可先假设液压马达不存在任何能量损失的理想情况进行了讨论,这时液压马达的输入功率,就可用下式来表示:,第三节 液压马达,一、工作性能,容积损失可用容积效率来度量,即式中:Qe扣除漏泄损失后供入马达的有效流量,m3s。,因此,可求得液压马达的理论扭矩 然而,任何实际的液压马达,运转时总存在着各种损失,包括密

3、封缝隙的漏泄损失,油流流动时的压力损失以及各运动接触部件之间的摩擦损失等。,第三节 液压马达,一、工作性能,现假设液压马达按几何尺寸确定的每转排量为q(ms/r),则液压马达的理论转速为 显然,在不考虑液压马达中所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液压马达的理论输出功率就等于其输入功率。,在液压马达中,常把压力损失和摩擦损失合并在一起,称之为机械损失,由于存在着机械损失,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出扭矩M也就比理论扭矩要小,而实际扭矩与理论扭矩之比,称之为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m,即: 因此,实际扭矩:,实际的输出功率:式中:是考虑液压马达中所有能量损失的总效率。,因此,液压马达的实际转速:,第三节 液压马达,一、工作性

4、能,讨论:,液压马达的实际转速n,主要取决于供入液压马达的流量Q、液压马达的工作容积(即每转排量)q和容积效率v。因此,要改变液压马达的转速,可采用的方法有容积调速采用变量油泵,改变其流量,或采用变量油马达,改变其排量,也可以采用节流调速通过流量控制阀来改变供入油马达的流量; 液压马达的扭矩M,主要取决于工作油的压力p和液压马达的每转排量q。提高工作油压p,不仅可增大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M,而且还可在功率不变的前提下,使液压元件和和管路的尺寸相应减小,但是也受到强度与密封等的条件限制,并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增大液压马达的容积,亦即提高液压马达的每转排量q,则可在工作油压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扭

5、矩,而转速则相应较低,从而构成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一般认为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即属于低速马达,高于500的属于高速马达。后者用于船舶甲板机械往往需要增加机械减速机构。,第三节 液压马达,一、工作性能,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是相对于高速马达而言的,通常这类马达在结构形式上多为径向柱塞式,其特点是:最低转速低,大约在510rmin,输出扭矩大,可达几万Nm;径向尺寸大,转动惯量大。由于上述特点,它可以直接与工作机构联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传动结构大为简化。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广泛用于起重、运输、建筑、矿山和船舶等机械上。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它们分别是曲柄连杆马达

6、、静力平衡马达和多作用内曲线马达。 下面分别予以介绍。,第三节 液压马达,一、工作性能,1.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曲柄连杆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应用较早,国外称为斯达发液压马达。我国的同类型号为JMZ型,其额定压力16MPa,最高压力21MPa,理论排量最大值可达6.140L/r。下图是曲柄连杆式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连杆式液压马达原理演示,根据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原理,受油压作用的柱塞就通过连杆对偏心圆中心O1作用一个力N,推动曲轴绕旋转中心O转动,对外输出转速和扭矩,其余的活塞油缸则与排油窗口接通;如果进、排油口对换,液压马达也

7、就反向旋转。,1.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随着驱动轴、配流轴转动,配油状态交替变化。在曲轴旋转过程中,位于高压侧的油缸容积逐渐增大,而位于低压侧的油缸容积逐渐缩小,因此,在工作时高压油不断进入液压马达,然后由低压腔不断排出。,1.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总之,由于配流轴过渡密封间隔的方位与曲轴的偏心方向一致,并且同时旋转,所以配流轴颈的进油窗口始终对着偏心线OO1一边的二只或三只油缸,吸油窗口对着偏心线OO1另一边的其余油缸,总的输出扭矩是叠加所有柱塞对曲轴中心所

8、产生的扭矩,该扭矩使得旋转运动得以持续下去。,1.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上讨论的是壳体固定、轴旋转的情况。如果将轴固定,进、排油直接通到配流轴中,就能达到外壳旋转的目的,构成了所谓的车轮马达。,1.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这种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用图来说明,液压马达的偏心轴与曲轴的形式相类似,既是输出轴,又是配流轴,五星轮3套在偏心轴的凸轮上,在它的五个平面中各嵌装一个压力环4,压力环的上平面与空心柱塞2的底面接触,柱塞中间装有弹簧。

9、,静力平衡式 低速大扭矩马达1-壳体;2-柱塞;3-五星轮;4-压力环;5-配流轴;6-弹簧,2. 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这种结构中,五星轮取代了曲柄连杆式液压马达中的连杆,压力油经过配流轴和五星轮再到空心柱塞中去,液压马达的柱塞与压力环、五星轮与曲轴之间可以大致做到静压平衡。在工作过程中,这些零件还要起密封和传力作用。由于是通过油压直接作用于偏心轴而产生输出扭矩,因此,称为静力平衡液压马达。,事实上,只有当五星轮上液压力达到完全平衡,使得五星轮处于“悬浮”状态时,液压马达的扭矩才是完全由液压力直接产生的;否则,五星轮与配流

10、轴之间仍然有机械接触的作用力及相应的摩擦力矩存在。,2. 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多作用内曲线液压马达的结构形式很多,就使用方式而言,有轴转、壳转与直接装在车轮的轮毂中的车轮式液压马达等形式。而从内部的结构来看,根据不同的传力方式和柱塞部件的结构可有多种形式,但是,液压马达的主要工作过程是相同的。,3. 多作用内曲线马达,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主轴转一周,柱塞往复运动多次(图中为6次),因而在柱塞直径数目和行程相同情况下,其输出扭矩较单作用式柱塞马达增加了作用次数的倍数。即6倍。除单排柱塞外

11、,还可做成双排、三排柱塞,所以容易达到排量大、尺寸小的要求。,(2) 内曲线多作用马达工作原理(原理演示),3. 多作用内曲线马达,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 叶片式马达(三速马达),第三节 液压马达,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特点: (1)液压泵的吸油腔压力过低将会产生吸油不足,异常噪声,甚至无法工作。 因此,除了在泵的结构设计上尽可能减小吸油管路的液阻外,为了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a)应该使泵的安装高度不超过允许值;b)避免吸油滤油器及管路形成过大的压降;c)限制泵的使用转速在额定转速以内。(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

12、若负载为零,则泵的工作压力为零。 随着排油量的增加,泵的工作压力根据负载大小自动增加,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主要受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的限制。为了防止压力过高而使泵、系统受到损害,液压泵的出口常常要采取限压措施。,第三节 液压马达,液压泵的工作特点: (3)变量泵可以通过调节排量来改变流量,定量泵只有用改变转速的办法来调节流量,但是转速的增大受到吸油性能、泵的使用寿命、效率等的限制。例如,工作转速低时,虽然对寿命有利,但是会使容积效率降低,并且对于需要利用离心力来工作的叶片泵来说,转速过低会无法保证正常工作。 (4)液压泵的流量具有某种程度的脉动性质,其脉动情况取决于泵的形式及结构设计参数。为了减小脉动的影响,除了从造型上考虑外,必要时可在系统中设置蓄能器或液压滤波器。 (5)液压泵靠工作腔的容积变化来吸、排油,如果工作腔处在吸、排油之间的过渡密封区时存在容积变化,就会产生压力急剧升高或降低的“困油现象”,从而影响容积效率,产生压力脉动、噪声及工作构件上的附加动载荷,这是液压泵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共性问题。,第三节 液压马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