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改造报告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9903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碱地改造报告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盐碱地改造报告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盐碱地改造报告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盐碱地改造报告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盐碱地改造报告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碱地改造报告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碱地改造报告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荒碱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1,汇报提纲,盐碱地改良措施盐碱地改良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盐碱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情况 荒碱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东营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现代农业开发企业, 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东营市河口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成立于2009年5月,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公司以促进东营市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跨越式发展为使命,积极探索与政府合作的新模式,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有效实现金融与企业的有机结合,促进公司长久稳健发展,力争将公司打造成相互协同、相互支撑的农业产业投资企业,让公司为新型农业的发展规模化、现代化、都市化做出贡献。,一、东营市

2、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介,3,(一)大水压碱 (二)水稻种植 (三)上农下渔 (四)暗管排碱 (五)客土 (六)化学改碱 (七)农艺措施 (八)生物改碱,二、盐碱地改良措施,4,(一)大水压碱,滨海盐碱极易溶于水,因此重盐碱地采取大水浸泡后排出盐碱水,或是通过大水浇灌,水下渗带走表面的盐碱,使表土耕作层适宜作物生长。 但这些措施必须有条件,一是地下水位较深,表土不易返盐;二是地势较高,有完备的排碱渠系,使农田排压出的盐碱水能顺利排向下游,否则还会造成地表积盐。 具体做法为秋季10月份深耕, 11月份泵入足量淡水,一般为每亩地200m3-300m3左右。也可以根据淡水水源条件于次年3月份大水漫灌洗盐

3、,至4月中下旬再播种目标作物。,5,(二)水稻种植,在水源充足的盐碱地上,不仅能够种植水稻,还能够改良盐碱地,因为种植水稻以后,田间要经常保持水层,通过长时间浸泡和排水换水,土壤中的盐份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通过种稻的洗盐作用加速地下水的淡化和土壤脱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降低了土壤的盐度,并解除了保苗期盐碱和草荒的危害,为今后种植其他作物奠定了基础。,6,建立标准化田间工程 ,保证排灌通畅,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先决条件,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有了充足的水源之后,还要按照盐碱地的面积做好区划,建好排灌水设施,如果没有排灌设备,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盐碱、化肥等各种物质

4、积累,稻田的盐碱浓度加大,容易导致稻苗发病。在排灌水系统中,进水渠和排水渠要单独设置,根据每块方田对洗盐碱的要求不同,要求能独立灌水、排水,相互不受影响。,7,(三)上农下渔,具体做法为:挖深2.5米深的坑塘,筑1.5米高的台田,台田另一端设排碱沟,沟深1.5米。通过在盐碱地上挖坑塘,筑台田的“上农下渔”开发模式,抬高土地耕种层,拉大与地下水的距离,利用台田较高易淋盐碱的原理,使盐碱不能到达台田表面,且由于人为灌溉或天然降水的作用,使台田中的研发下降并随排水沟排走,同时还可利用池塘中的水进行水产养殖。上农下渔根据台田和水塘沟渠的比例,可以分成多种模式,但常用的为“开发模式”,即:台田面积占,水

5、面面积占,沟渠路占,台田种棉花等作物,坑塘进行水产养殖。,8,(四)暗管排碱,主要技术原理是根据盐碱土“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在钻孔采样等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带孔的PVC或PE波纹管轻便、易于施工的特点,借助专用大型埋管机械,将PVC渗水管按一定的坡降埋入地下1.82.0 m,形成排水管网。在重力作用下,渗入到PVC管中的地下水流到集水井或排沟中,逐级将盐水排出被改良地片,再通过大的明排排入大海,从而把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防止土壤返盐。地下管分为渗水管和集水管,集水管末端设有泵站,随时把盐水排出。施工时利用机械开沟,一次性完成暗管铺设、滤料填充等工作,采用激光制导技术使

6、暗管保持所需比降。配套使用自动清洗管壁设备,以保持流水畅通,延长使用年限。,9,暗管排碱示意图,10,(五)客土,客土绿化,是挖走盐碱土后,回填含盐量小的种植土来进行绿化的一种方式。为了防止本地土壤中盐分侵入,设立隔离体系:下部用石屑、炉渣等颗粒较大的材料隔离下部盐碱土与客土,阻断毛细管水的上升,石屑、炉渣上方铺设秸秆或无纺布减少上层细土堵塞石屑、炉渣之间的缝隙;横向用墙、板、薄膜等与周边盐土隔离,防止盐分横向渗透。客土表面覆沙、树皮等,抑制客土水分蒸发。此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但其成本过高。 客土换土深度一般为0.8米-1.2米,石屑铺设0.2米深,秸秆压实铺设0.2米深

7、。,11,(六)化学改碱,1、禾康盐碱土改良剂 激活土壤中被固化的养分,使其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同时禾康还可以提高其它化肥的利用率,对土壤结构无影响。疏松板结的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 恒脉钾镁肥 能活化疏松土壤,改善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钾镁肥是硅酸盐类肥料,其中的硅酸根可与土壤中产生和盐碱危害的钠离子,污染土壤环境的重金属铅、铬离子等反应生成的硅酸钠、硅酸铅等硅酸盐沉淀,降低其活度,钝化土壤中的有害元素,起到改良盐碱地和减轻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作用。 3、利用化学原料石膏和磷石膏作为改良碱化土壤 是通过化学置换的方法来达到改良目的,在土壤中增加钙离子,置

8、换出土壤胶粒上的钠离子,或施以酸性的化学物质,以氢离子置换交换性钠离子,中和土壤碱性,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变碱化土为良田。 4、化学酸性肥料过磷酸钙(CaH2PO4H2O)、磷酸二氢钾(KH2PO4)、硫酸亚铁(FeSO4)和较大量的有机物质如砻糠、泥炭、木屑、腐叶土及有机垃圾与原土混合用于植树,有利于改善树木根部生长环,有些元素还可起到活化土壤中的钙质,置换钠离子改碱,提高树木的抗盐性能。,12,不同盐碱改良剂的改良试验证明,部分改良剂对盐碱地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但总体而言,或改良成本较高,或效果不理想、不持久。,13,(七)农艺措施,盐碱地改良的农业措施主要包括两

9、个方面: 一是合理的土壤耕作,通过耕翻、耕地、镇压、中耕等田间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壤表面状态和耕层构造,达到促进土壤脱盐,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二是合理的栽培技术。通过选用耐盐作物,种子处理,增施有机肥, 适时播种,避盐栽培及田间管理,覆草、覆膜等措施调节土壤中的水盐状况。,树盘覆草,14,(八)生物改碱,通过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可以达到改良盐碱的作用1、耐盐植物通过深入地下的根系吸收水分,降低了地下水位,改变了毛细管上升作用,减弱了地面蒸发强度,能有效防止返盐。2、耐盐植物通过根系的穿透作用,使土壤变得疏松,容重变小,孔隙率增大,提高了土壤通透性,改善了

10、盐碱地物理性状。3、耐盐碱的绿肥植物在初花时青割深翻在土中,通过绿肥的腐烂,有机物的分解,降低土壤的盐碱度,同时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4、耐盐植物通过枝叶遮挡,能降低地表面的蒸发,从而降低地表积盐。5、耐盐植物的种植能增加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数量,并通过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改良土壤盐碱。6、部分耐盐植物具有吸收盐碱的能力,能够将土壤中的盐分吸收到植物体内,从而降低土体内的盐分。,15,通过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可以达到改良盐碱的作用,16,星星草改碱,17,三、盐碱地改良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一)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原则 盐碱化地区生态脆弱,自然条件限制因素多,对于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要

11、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切实加强生态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宜开发则开发,不宜开发则应以保护和恢复生态为主,为盐碱地资源后继开发利用创造条件。(二)因地制宜,分区利用,综合利用 对于盐碱地资源的利用,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土壤、植物、水等各种条件,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有机结合,努力拓展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途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三)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根据盐碱地实际情况,立足盐碱环境,着眼点以盐渍土发展向盐生植物,充分发挥盐生植物的作用,发展盐碱农业与生态经济,真正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8,四、盐碱地土地资源开发

12、利用,建国以来,我国盐碱地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一批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在盐渍土资源调查方面,引入了遥感和GIS等先进技术,制作完成了“我国土壤盐渍分区图”和“我国盐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山东省东营市建立了我国首家盐生植物园,进行盐生植物耐盐性与盐生植物利用等多方面研究。区域性盐碱地资源研究也获得很大进展,如进行了东北地区盐渍土生态分区和松嫩平原盐碱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西北干旱地区土壤、水资源和盐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利用研究以及黄淮海平原盐碱地资源与利用研究等。盐碱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分区开发、保护与利用并重”等盐碱地资源

13、开发利用基本原则;提出了盐生植物利用,咸水灌溉,盐碱沼泽渔业开发等资源利用方法或模式;培育了一批耐盐碱作物。,19,加强耐盐生植物研究,充分挖掘盐碱地资源潜力,盐生植物中蕴含重要的基因资源,对培育耐盐作物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盐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有关国家非常关注和致力研究的重要领域。一些国家在技术上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盐生植物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成就突出,在盐生植物生理生态、栽培加工、生物技术等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盐生植物具有多种开发利用价值,可以作为食品或食品原料、牧草饲料、工业原料以及医药原料等。此外,盐生植物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盐生植物的研究工作

14、,也是发展盐碱农业的迫切需要。,20,发展水产养殖,充分利用咸水微咸水资源,发展咸水、微咸水养殖,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本无法利用的盐碱土地资源,而且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区域经济的改善。据河北省水产局资料,至2003年,该省沧州市年盐碱地水产养殖面积已达到2 667 公顷,2002年鱼虾总产量8 500余t,产值近亿元,纯效益5 000多万元。实践证明,盐碱地咸水、微咸水养殖可以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挖池抬田,并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相结合的形式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可以缓解土地次生盐碱化程度。随着水域面积增多,空气湿度增加,生态环境也可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我国盐碱地综合开发利

15、用水平,促进盐碱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绿化苇场开展旅游,推动苇场生态旅游业发展,,荒碱地生态水产养殖与 旅游开发项目整体发展,引领特色水产养殖业,而且推动苇场生态旅游业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示范性产业园区。,22,五、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情况,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北部,以东营、滨州两市为主,总面积26000多平方公里。黄河三角洲土地最大特点:现有800万亩盐碱地、滩涂多为盐碱地或滩涂湿地,而且面积仍在以每年10000亩左右的速度增加,这些土地都不适合于普通农作物生长,是国家的重要后备土地资源。,2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大体分为三种类型:1、改良过的盐碱地:含盐量在0.2%到0.6%,可以

16、种植棉花等耐盐作物;2、没有改良的内陆盐碱地:含盐量在0.6%以上,只生长盐生植物,如滨藜、芦苇和獐茅等;3、滩涂盐碱地:含盐量在1.0%以上,只生长盐地碱蓬和柽柳等真盐生植物。,24,黄河三角洲盐碱形成原因,1、土地盐碱化的地质环境因素 2、土地盐碱化的物质基础 3、土地盐碱化的动力条件 4、土地盐碱化的社会因素,25,(1)土地盐碱化的地质环境因素,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道以来,携大量泥沙淤海造陆形成的,位于华北地台区济阳坳陷的东北部,是中、新生代的一个沉降区,在第四系海相沉积物上覆盖一层河相沉积物,这种二元结构沉积物特性,深刻影响该区土壤积盐状况和盐碱特性。,2

17、6,(2)土地盐碱化的物质基础,大气降水、黄河水侧渗、引黄水、海水侵染和风暴潮侵袭给黄河三角洲带来大量的水分和盐分,成为土地盐碱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所有进入三角洲地区的水分和盐分都经过土壤进入地下水系统,抬高了地下水位。由于地势低平,区域径流滞缓,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区域土壤向积盐方向发展。,27,(3)土地盐碱化的动力条件,黄河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盛行区,多年平均气温11.712.6,降水量530630mm,蒸发量17502430mm,大气蒸发可使土壤水分汽化,促使地下水补给土壤水,成为土壤水盐向上运动的动力条件。黄河三角洲蒸降比达到3.5左右。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大于1时,说明土壤水的

18、毛管上升运动超过了重力下行水流的运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随水流上升蒸发,浓缩、累积于地表。在一般情况下,气候愈干旱,蒸发愈强烈,土壤积盐也愈厉害。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年内干湿交替,降水集中。从而引起土壤的季节性积盐和脱盐。春季干旱多风,强烈蒸发,土壤表层盐分大量积累;到了雨季,盐分受降水的淋洗,土壤表层发生脱盐;雨季过后,随着蒸发的逐渐增强,土壤又开始下一周期的积盐。从而造成土地盐碱化的年内动态变化。降水不仅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也很大,平均相对变率为21%23%,降水最多年为最少年的2.73.5倍,造成了黄河三角洲洪、涝灾害频繁,洪沥顶托,加重土地盐碱化。,28,(四)土地盐碱

19、化的社会因素,黄河三角洲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区域地下水位的升高,区域地下水位的抬高反过来又加剧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进程。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盲目垦荒 粗放经营;植被破坏;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导致地下水位抬高。,29,土壤含盐量高,大多在0.3%-2.0%之间,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阳离子以钠占绝对优势,对土壤微生物及植物根系危害严重。土壤属粘质土,土壤肥力和物理性能差,有机质含量低,通风透气和蓄水能力差。,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土壤的特点,30,1、黄河三角洲地处中纬度,位于暖温带,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

20、候区。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主要风向为北风和西北风。2、黄河三角洲四季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11.7-12.6,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23.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0-2830小时;无霜期211天;年均降水量530-630mm, 70%分布在夏季;平均蒸散量为750-2400mm,黄河三角洲地形和气候特点,31,地势平缓,易雨季内涝,32,春、秋季干旱返盐,33,同一块试验地在甘蒙柽柳

21、种植前后的变化,34,耐盐植物种植两年后土壤容重、孔隙度和PH值的变化,35,耐盐植物种植两年后重盐土含盐量的变化,36,(八)复合措施改良盐碱,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几种改良盐碱的措施综合运用,比如,客土改碱中为了控制地下盐水的水位,也会埋设排碱管;上农下渔中也会结合大水压碱或覆膜等措施。,37,(一)黄河三角洲耐盐植物资源调查与收集,38,1、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以粉沙质土为主,粘土较少,各土壤剖面土壤质地各层变化不显著,没有明显的土壤结构,土壤含水率较高,土壤比重在2.4-3.1g/cm3,平均2.7 g/cm3。 2、土壤盐度 区域土壤盐度变化很大,从1.36-43之间,40%的样品盐度小于

22、10,50%的样品盐度在10-20之间,10%的样品盐度大于20。表现出距离海越远,盐度降低的特征,微地貌特征也会引起较大的盐度差异。盐度表层大于底层,部分剖面发现表层、底层高,中间层低,主要与地表蒸发和地下水盐度大有关。,土壤样品分析,39,3、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平均为0.64%,范围为0.06-2.12%,土壤有机质积累比较少。表层有机质含量高于底层。 4、土壤pH 土壤pH值在7.16-9.3之间,中值为8.07,呈明显的碱性特征,一般表层土壤碱性要高于底层。区域分布上以东北部高,西南较低。,40,公司位于黄河岸边,在此发展高效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大大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

23、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首先流转农民土地集中发展产业化农业,促进了当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将周边村民转化为公司的产业化个人,提高农民收入;其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绿色农业,逐步改进周边农民的种植意识,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第三,在此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不仅符合滨州市政府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规划和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而且有效的推进了第一产业的升级,使得一产变三产,大大提高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带动了周边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滨州市黄河沿岸区域的开发,随着土地土壤改良及轮作,产量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好。,社会影响力,41,公司理念: “诚信

24、+智慧共同成功” 是我们公司成立时的理念等式,也是我们公司名称的由来,这个经营理念也将贯穿于整个公司的发展历程。东营市博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顺天时、应地理、联人和,博众家之长,秉承“诚信合作、价值共享”的企业信念,发扬“忠诚、奉献、和谐、超越,以求持续的改善和发展”的企业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以优异的业绩来回报始终如一关爱他的社会各界同仁。诚智成人愿与新老朋友展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42,七、 荒碱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18000亩荒碱地综合开发项目性质:新建项目项目地点:山东省 项目背景: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匮乏,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地的矛盾日

25、益突出,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沿海滩涂、荒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改善了土地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因此,土地开发整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43,二、建设项目:建设开发18000亩苇场荒地,经整改后基础农田约12000亩,年产水稻1020万斤(按850斤/亩/年),产值1428万元(按1.40元/斤计),年产小麦780万斤(按650斤/亩/年),产值897万元(按1.15元/斤计),年合计总产值2325万元。三、投资估算: 分两期开发 一期投入资金1600万元,建设路、渠、闸、水电站共计投入800万元,开发荒地9000亩投入800万元二期投入资金1200万

26、元,开垦荒地约8000亩,每亩开垦费用按800元/亩计,合计约640万元,建设水库2000亩,每亩费用按2400元/亩,合计约480万元。另不可预计费用约80万元。四、投资期限:分两期投资一期投资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二期投资从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效益分析:到2017年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2325万元。水稻12000亩850斤/年/亩1.40元/斤1428万元;小麦12000亩650斤/年/亩1.15元/斤897万元。,44,六、项目结论: 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生产市场需要的高产、优质产品,使农业成为高效益的产业。七、项目展望: 我方将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专业的农业技术团队及营销团队,有序推进有机农业的种植,建造大型恒温库,对农产品进行网络及超市销售,打造优质自主品牌,可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态产业链。此项目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