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0070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8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8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8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8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8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基础知识,和认识活动一样,情感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它又不同于认识活动。因为情感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情绪的经验概括,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动物也有情绪,(2)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属于什么?情绪,是外显的、暂时的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属于什么?情感,

2、内隐的、稳定的,二、情绪和情感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P58,第一:婴儿生下来就有先天的情绪反射,这些先天的情绪反射是婴儿与成人最初交往的“工具”。第二: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具有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幼儿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消极行为。第三:情绪情感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表情)第四:情绪情感影响儿童个性形成。得到父母关心、爱抚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反之则孤僻胆怯。,用表情交往,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儿童经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稳定的情绪

3、特征,而情绪特征正是个性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一、情绪的发生(一)、婴儿出生后便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本能的情绪反应: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蹬动。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大声或失持爱-抚摸或拥抱怒-限制婴儿活动,情绪的分化,新生儿游泳,华生(行为主义始祖)的研究,主要观点 :认为初生婴儿的情绪是分化的,分化为怕(大声、失衡)、怒、 爱三种主要情绪 。,情绪树,出生,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皱眉和哭,痛苦,快乐,愤怒、惧怕和厌恶,高兴和亲爱,嫉妒,欢乐,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一、情绪的发生 (二)、婴儿最初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具有

4、两个突出特点:1、婴儿最初情绪反应的产生、消失或转移,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饥饿、尿布潮湿)2、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时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张大,是人类祖先准备搏斗的适应性动作。,悲伤时嘴角下弯,是人类祖先在困难时求助的适应性动作。,孟昭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人类婴儿从种族进化进程中通过遗传获得大约8-10种情绪。 这些基本情绪在个体生活中的显现不是同时的,他们的发生有一个时间顺序。 个体情绪的发生存在个别差异。,情绪时间表,情绪类别 最早出现的时间哭 出生后笑 出生后厌恶 出生后 兴趣 出生后社会性微笑 3-6周愤怒 2个月悲伤 3-4个

5、月惧怕 7个月惊奇 1岁害羞 1-1.5岁轻蔑 1-1.5岁自罪感 1-1.5岁,孟昭兰的情绪发生时间表,总结:,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1岁以后逐渐分化,2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社会化 丰富和深刻化 自我调节化,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的社会化(趋势)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非社会性)儿童对老师微笑儿童对小朋友玩微笑,社会性,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

6、较,其他研究也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学前儿童同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同小朋友的情感交往。,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的社会化(趋势)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P60 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过渡)3、情绪表达社会化P60理解面部表情的能力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情绪表达的方式: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 言语表情,掌握社会性表情手段有赖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在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

7、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不仅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3岁前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生理需要是否满足,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都不和我玩!为什么哭?社会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思考:为什么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1)小班儿童喜欢身体接触,希望老师摸一摸、亲一亲、牵着手。(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重视、注意、表扬。 幼儿最高兴的:老师表扬、喜欢 幼儿最难过的:老师批评、不喜欢,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

8、般趋势 (二)、情绪的丰富与深刻化情绪丰富的含义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2岁以前)2、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绪的深刻化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点,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P61(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被动、服从控制情绪)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控制与掩饰增加,幼儿晚期,情绪从外露到内隐,具有内隐性。,大班幼儿能控制不愉快情绪,哭减少了。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表达情感。如:摔倒。幼儿在幼儿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努力控制不哭,但家长接出幼儿园立即大哭。,小班幼儿

9、情绪外露,判断:只要幼儿在幼儿园不哭、不闹,就说明他情绪没问题。,错误,大班幼儿情绪具有内隐性能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表达情感。,第二节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哭笑 恐惧 依恋,(一)哭,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 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二)笑1自发性的笑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这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2诱发性的笑A 反射性的诱发笑 B 社会性的诱发笑 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三)恐惧1 本能的恐惧 2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

10、系的恐惧3 怕生 4 预测性的恐惧,怕生,怕生,(四)依恋1、定义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依恋,2、婴幼儿依恋的特点婴幼儿最愿意同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儿童能得到最大的舒适、安慰和满足;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他人都更能抚慰孩子;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身边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依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3、婴幼儿依恋的发展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3个月前:喜欢看所有人的脸。,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3-6个月:偏

11、爱母亲,不反感他人。,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6个月:依恋母亲,别人一抱就哭,害怕陌生人。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7个月后:依恋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老师。,4、依恋类型(性质)安全性依恋:母亲离开时苦恼,回来后平静,占70%。回避性依恋:母亲在不在无所谓。“无依恋”,占20%反抗性依恋:母亲离开大哭大闹,回来后又拒绝亲近。“矛盾型依恋”,占10%,判断:幼儿与人形成依恋的性质是一样的。,错误性质不同,分为安全性、回避性、反抗性三种类型,第三节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道德感: 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美感: 是人对事物审

12、美的体验,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理智感: 是由于是否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3岁后出现高级情感,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道德感: 由(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而引起的情感。 幼儿3岁后出现道德感。,站台前工作人员追打老人,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在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他们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

13、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产生了鲜明的道德情感.,二. 美感,幼儿初期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三. 理智感,5岁左右,理智感以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Q: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一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保持和谐的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二 成人的情绪自控三 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四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五 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反思法自我说服法想象法,判断题,婴儿6个月前喜欢所有的人大班幼儿情绪具有内隐性3岁后出现高级情感。中班幼儿好告状是由于逐渐形成道德感初生婴儿没有情绪反应情绪是内隐的、稳定的动物也有情感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生理需要是否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