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0126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8.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第一节 细胞第二节 组织第三节 器官、系统、人体形态第四节 人体机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细胞:组成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组织:由形态相近、功能相似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系统:若干功能、结构相近的器官组成系统,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 各器官系统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执行着人体的九大系统(运动、感觉、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的功能。,第一节 细胞,细胞:组成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形态因功能、发育阶段及所处环境不同有很大差异。,第

2、一节 细胞,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结构,细胞的结构: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第一节 细 胞,细胞膜脂质双分子膜(生物膜),第一节 细胞,细胞膜的功能:屏障功能 :使细胞结构完整物质转运动能 :细胞新成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的排除跨膜信息传递 :细胞受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这些刺激先作用于相应细胞膜的感受性结构,使刺激信息通过跨膜信号传递,最后形成生物电或者细胞内的改变(耳蜗毛细胞接受声波、视网膜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能量转换功能 :人体关节的活动主要靠肌肉收缩与舒张,而这些主要靠肌细胞上相应的收缩蛋白有关,第一节 细胞,细胞质 为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原生质,为复杂的有机物,分为细胞

3、液和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微丝、微管)功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第一节 细胞,细胞核 位于细胞中央,为球形,多数细胞有一个细胞核。 核膜、核液、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功能: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功能和遗传密切相关。,第一节 细胞,特殊的细胞结构微绒毛纤毛鞭毛,第二节 组织,组织 由形态相近、功能相似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而构成。根据其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一、上皮组织,(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二)分类,(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1、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 2

4、、有极性:即细胞两端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的差别,具有游离面和基底面。朝向体表或管腔的内面即游离面;另一极为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以一层基膜相连。3、无血管,营养靠深层结缔组织内血管供应。4、分布在体表及器官的内表面,绒毛,小肠上皮模式图,小肠断面,上皮,皱襞,(二)分类被覆上皮:覆于体表和衬于有腔器官的腔面,起保护、分泌 和吸收等作用,可分为单层和复层上皮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1、被覆上皮分类,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 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细胞核呈扁平形,胞质很薄,含核部分略厚。 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便于液体流动及内脏运动。 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 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

5、: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垂直切面观:,功能:,名词解释:,单层立方上皮,每个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 细胞呈立方形,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表面观:切面观:功能:分布:,具分泌、吸收等功能。 肾小管上皮、甲状腺滤泡等。,细胞呈柱状,细胞核长圆形,多位于近基底部。 胃肠道和子宫等。 吸收、分泌。 散在柱状细胞间,形似高脚酒杯,核为三角形或扁圆形,是一种腺细胞,分泌粘液,有滑润上皮及保护上皮的作用 。,单层柱状上皮,切面观:,分布:,功能:,柱状细胞:,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 梭形细胞 锥体形细胞 杯状细胞 结构:高矮不等的细胞基底端 均附于

6、基膜上。 分布:呼吸管道腔面。,复层扁平上皮,基膜:较厚波浪状,扩大连接面。 近基膜:一层为立方形或矮柱状 细胞,较幼稚,具分裂 能力,补充表层脱落细胞。 中间:数层多边形细胞, 浅层:几层扁平细胞,最表层退化,不断脱落。 分布:皮肤、口腔、阴道。 功能:机械性保护作用(耐磨擦、阻止异物侵入)。,复层柱状上皮: 结构: 表层细胞为柱状,排 列整齐, 中间层亦为多边形, 深层是低柱状细胞。分布:此种上皮分布范围较窄,仅见于眼睑结膜和男性尿道等处。,2、腺上皮,腺上皮以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为主的上皮,腺体由腺上皮构成的器官。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腺的分类,腺,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分泌物称激素。

7、外分泌腺:由导管和腺泡组成。又称有管腺。,二、结缔组织,(一)结缔组织的特点(二)分类,(一)结缔组织的特点:1、细胞数量少,种类较多,链接不紧密;间质数量大。2、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3、间质包括均质状基质和细丝状纤维两种成分。基质有的呈液体状,有的呈胶态状,有的呈固态状,纤维可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4、分布于全身各部,形态多样,有液体的血液、淋巴液,胶状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有固态的软骨组织和骨组织。,(二)分类,1、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2、软骨组织3、骨组织4、血液,固有(纤维)性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

8、1)疏松结缔组织,(2)致密结缔组织,特点 细胞少,基质少,纤维多,功能:以胶原纤维为主的致密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和保护功能。,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3)脂肪组织 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分白色脂肪细胞和棕色脂肪细胞。分布在人体皮下、肠系膜、大网膜、以及心、肾、肾上腺等器官周围。具有支持、营养、保持体温、保护、缓冲外力等功能。,(4)网状组织,三、肌肉组织,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所组成,肌细胞细长如纤维,又称肌纤维。许多肌细胞聚集在一起,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肌束。细胞质称为肌浆,内含丰富的肌原纤维,且含有能收缩的蛋白质,可使细胞缩短。根据肌肉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分为平滑肌、心肌和

9、骨骼肌。,肌组织,肌细胞(肌纤维),胞膜(肌膜)胞质(肌浆)滑面内质网(肌质网),细胞间质: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分类:随意肌(骨骼肌) 不随意肌(心肌、平滑肌),1骨骼肌又称横纹肌,覆着于骨骼上,与身体运动有关。肌纤维呈长圆柱状,大小因肌肉种类、运动情况和生理情况而异。,2心肌 位于心脏的肌肉层,细胞为短柱状,有分支,并互相连接成网。收缩具有节律性,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3平滑肌 肌细胞呈长梭形,无横纹,有较大的伸展性,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收缩具有节律性。主要分布在血管壁和内脏器官,又称内脏肌。,四、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胞体为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大小不一,形态各

10、异,它也是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组成。细胞质内除含一般细胞器外,还有神经元的特殊结构如尼氏体等。,神经元的结构,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树突 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一般较短,反复分支,逐渐变细,形如树枝状。树突具有接受刺激和将冲动传入胞体的功能。轴突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条轴突,其长短因神经元而异,短者仅数微米,长者可达1m以上。轴突全长粗细均匀。轴突的功能是将冲动自胞体传出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稍微大一点的神经元轴突被一种起到绝缘的脂质结构包绕,这就是髓鞘。它本身不是神经元的一部分,它是由附近的胶质细胞突起卷绕神经元轴突所形成的,呈由规律的分节排列状态,而间断处轴突呈“裸露”的部分称为郎飞结。髓鞘的主

11、要功能是保证轴突能高速传导电信号。习惯上,人们把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连同其外表包被的结构称为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种类按突起数目分(1)单极神经元(2)双极神经元(3)多极神经元,神经元的种类按功能分(1)感觉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突触 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机能接触点,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通过它的传送作用实现细胞与细胞间的通讯。,神经胶质细胞 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其数量比神经元的数量大得多,胶质细胞与神经元数目之比约10:150:1。 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一样具有突起,但其胞突不分树突和轴突,亦没有传导神经冲动的

12、功能。 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功能功能。终生具有分裂繁殖能力。,第三节 器官、系统和人体形态,一、器官和系统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系统:若干功能、结构相近的器官组成系统,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人体共有九大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感觉系统和生殖系统。,第三节 器官、系统和人体形态,二、人体形态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部分。 头颅:面颅和脑颅。 颈:连接,灵活。 躯干:前为胸腹后为背腰骶;体腔分胸腔和腹腔。 四肢:分上下肢;上肢由肩至手,具有灵活的关节;下肢 由髋到足,宜于直

13、立行走。,标准姿势 又称解剖学姿势,为了说明人体各个局部或者各个器官及结构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一种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手掌向前。描述任何结构时均以此为标准。上和下:靠近颅的为上,靠近足的为下前(腹侧)与后(背侧) :近腹者为前(腹侧),近背面者为后(背侧)。,内和外:与人体正中面的相对距离。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浅和深:近皮肤者为浅,离皮肤远而近人体内部中心者为深。矢状面(纵切面):将人体或器官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或器官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额状面(冠状面):将人体或器官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第四

14、节 人体机能的调节,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身处变化着的环境中,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等的功能需要协调统一。人体机能的调节有三种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定义:指通过神经系统对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进行的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的基本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特点:神经调节作用快而精确,且范围较局限。,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定义:一些化学物质通过组织间液或血液循环对机体的组织和器官等进行功能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各种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特点: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弥散,作用较缓慢而持久。,在体内,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是互相联系的,一方面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机体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自身调节的定义: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细胞和组织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又称局部体液调节。特点:作用精确的局部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