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0327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心理学,万湘桂 康素洁 主 编,PART 05,学前儿童的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PART 05,学前儿童的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了解记忆的概念、种类,掌握记忆过程的3个环节及遗忘规律。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培养学前儿童记忆力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一、什么是记忆(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现代信息加工论观点来解释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储存以及提取和输出的过程。,人出生之后,就不可避免地接受来自

2、客观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这些刺激带来的信息,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了,有的在人的大脑中保留下来,成了前面所说的经验。这里的“经验”,可以是人们曾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思考过的问题或练习过的动作等。以后,当它再次出现时,人们就能辨认出来,或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经验”又被人们重新回忆起来,这就是记忆。记忆不像感知觉那样反映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3个基本环节,三者彼此联系。,识 记,保 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二)记忆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7,1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2记忆是丰富经验、

3、积累知识的基本手段,二、记忆过程的分析记忆是大脑的一种复杂而又积极的心理活动,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3个密不可分的基本环节。,(一)识记1定义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整个记忆过程通常是从识记开始的。,2识记的分类识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成不同的种类:,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无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任务,需要采取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机械重复所进行的

4、识记。,机械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对识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意义识记,(二)保持 1定义,保持Maintainy,识记材料的保持并不是机械的、重复的结果,而是对材料进一步加工、编码、储存的过程。储存起来的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受后来经验的影响,在量和质上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保持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2遗忘及其规律,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遗忘既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也是同一记忆活动的两个方面:保持住的东西就不会被遗忘,遗忘了的东西就是没有被保持住。保持越多,遗忘越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

5、忘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规律就是: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规律。所以,学习后及时复习是十分必要的。,(3)遗忘的种类。从遗忘的原因看,遗忘有两类: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三)回忆1定义,回忆 Memory,回忆既是识记、保持的结果和表现,也是记忆的最终目的。回忆有两种不同的水平:再认和再现。在心理学里,再认和再现被认为是评价记忆巩固水平的重要指标。,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它包含着对过去经验的搜寻和判断。,2再认和再现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我们能够辨

6、别出曾经听过的歌曲,叫出曾经熟识的人的名字,考试中的选择题、判断题的作答等,都是再认的表现。再认的速度和准确度受以下几个条件的制约:,对原有材料识记和保持的巩固程度。识记越充分,保持越牢固,再认就越快、越准确;反之,则容易发生再认困难或错误。,时间间隔。识记和再认之间间隔的时间越短,再认的效果越好。,以前经历过的事物及其环境条件的变化程度。,主体的身心状态。另外,具有独立性个性特征的人比具有依存性个性特征,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重新呈现其映象的过程。再现包括对记忆材料的一定的加工和重组活动。,根据再现是否有预定目的,可以把再现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再认和再现都是过去经验的恢复

7、,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形式。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保持程度上的不同。能再现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都能再现。任何年龄的人,再认效果都比再现的效果要好,但年龄越小,两者差异越大。,再现,三、记忆的种类(一)按记忆的内容划分,(二)按保持时间划分,长时记忆,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保持时间也称记忆的潜伏期,指的是从识记材料到能够对材料再认或再现(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四、记忆的品质记忆发展水平的高低优劣即记忆的品质可以从4个方面来评价:,敏捷性,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记忆速度的快慢,一般是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记忆的持久性既是指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也

8、是记忆保持的牢固程度。,记忆的正确性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的性质的保持,使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或再现时没有歪曲。,记忆的准备性是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持久性,正确性,准备性,总之,记忆的4种品质有机联系,缺一不可。不能只限于某一方面的品质去评定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必须用4个方面的品质全面衡量。,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一)什么是表象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两大类。通常所讲的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表象是保存在人头脑中的曾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它是同形象记忆有关的回忆结果。例如,提到过去的

9、一位教师、同学或朋友,那么他的形象、他的音容笑貌就会出现在脑海里。,表象,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知觉,记忆表象就不可能形成。另外,根据记忆表象的概括性程度,可将记忆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个别表象,一般表象,(二)表象的特征,1直观形象性表象是在感知觉基础上产生的,感知觉中的客观事物是具体、形象、直观的,所以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也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2概括性表象产生于感知,但并不是一次感知的结果,它是经过不同时间或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多次感知而形成的综合的概括化形象,并不是某一次感知的个别特点的反映。,PART 05,学前儿童的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第二节

10、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一)3岁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有研究发现,如果把记录母亲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放给新生儿听,儿童会停止哭泣。研究者解释说,这是因为儿童感到他们又回到了熟悉的胎内环境里。由此认为,胎儿已经有了听觉记忆。关于七八个月胎儿音乐听觉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可见,胎儿末期,听觉记忆确已出现。,新生儿的记忆是短时记忆,主要表现为最初的条件反射和对刺激的“习惯化”。如母亲喂儿童时,往往先把他抱成某种姿势,然后再开始喂。不用多久(1个月左右),儿童便对这种喂奶的姿势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当被抱成这种姿势时,奶头还未触及嘴唇就已开始了吮吸动作。胎儿及新生儿的记忆,从

11、恢复形式看都属于“再认”。,6个月左右,婴儿开始“认生”,只愿意亲近妈妈及经常接触的人,陌生人走近时,一般会感到不安。这种现象表明婴儿产生了明显的再认活动。一般来说,在再认方面,2岁儿童能再认2个星期以前感知过的事物,3岁儿童能再认几个月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婴儿末期,“再现”的形式开始萌芽,12岁时才逐渐出现。2岁能再现几天以前的事,3岁儿童重能再现几个星期以前的事情。,3岁前儿童的记忆富于情绪色彩,一般没有目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容易记住那些引起他们情绪反映的、让他们有兴趣的、形象鲜明的人和事物。,(二)36岁儿童记忆的发展儿童进入幼儿期后,由于神经系统的逐步成熟,口头言语的迅速发展,知识经

12、验的不断丰富,记忆能力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著发展,具体表现出下列几个特点。,特 点,1.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学前儿童无意识记的效果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客观事物成为学前儿童活动的对象或结果。,活动中感觉器官参与的数量。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有助于提高无意识记的效果。,活动动机的性质。活动动机不同,无意识记的效果也不同。,4,2,3,1,5,学前儿童有意识记的发展有以下特点:,在不同的活动条件下,幼儿有意识记和有意再现的水平有所不同。在实验室条件下,水平最低,在游戏和完成实际任务的条件下,水平较高。,2机械识记为主,意义识记迅速发展 幼儿以机械识

13、记为主,可能出于两个原因:第一,幼儿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思维刚刚萌芽,对许多识记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不善于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识记;第二,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下痕迹。,3形象记忆占优势,词语逻辑记忆逐渐发展,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逻辑记忆。,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而且差别逐渐缩小。,4记忆保持时间的逐渐延长,记忆容量增加再认和再现由于机制不同,潜伏期也不一样,再认潜伏期和再现潜伏期都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延长,如表5-5所示。,表5-5 37岁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变化,幼儿记忆中所保留的信息容量起初是很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其发展趋势是先快后慢:3岁达3.91个组块,4岁达5.14个组块,5岁达5.69个组块。,5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都在逐渐发展。,二、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记忆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取决于记忆方法的运用。成人在引导学前儿童获得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记忆方法和策略。,比较记忆法,歌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整体记忆和部分记忆,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