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068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危害及其预防,从职业病危害说起:,全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每年掠走200万人生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不容忽视,国际劳工组织呼吁关注!,我国职业病危害:,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2013年共报告职业病26393例。其中尘肺病23152例,急性职业中毒637例,慢性职业中毒904例,其他职业病1700例。从行业分布看,煤炭、有色金属、机械和建筑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5078例、2399例、983例和948例,共占报告总数的73.53%。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截止2010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

2、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现患527431例;累计报告职业中毒47079,其中急性职业中毒24011,慢性职业中毒23068例。危险化学品生产行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等特性,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也非常艰巨。,第一节、职业危害防治概述,一、职业病危害因素,(1)概念 1. 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作业环境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够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2.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通常统称为危害因素。职业危害的预防首先要识

3、别职业危害因素并对其危害进行评价,然后制定和实施针对性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避免和减少职业疾病的发生。,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生产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按性质分类: 1.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3.环境的因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卫生制度不完善。,(3)职业病危害

4、因素的分类,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分为10类: 1.粉尘类:如煤尘、矽尘、电焊烟尘等。 2.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射线等。 3.化学物质类:如苯、甲苯、二甲苯、酚、硫化氢等 4.物理因素:如高温、振动、噪声、辐射等 5.生物因类:如炭疽杆菌、布鲁氏杆菌、森林脑炎等。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如焦油、沥青等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如盐酸、硫酸、硝酸等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如噪声、铬化合物等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石棉、砷、联苯胺等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二、职业病概念及分类,(1)概念 1. 职业病危害事故: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造

5、成的急性、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 2.职业性多发病:凡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构成该病原因之一的非特异性常见疾病均称为职业性多发病,也称为工作相关多发病,如矿工消化不良、建筑工人腰背痛和各种综合征等。 3.职业病: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疾病是指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人体伤害疾病的统称。它是暴露在危险因素的工作环境下导致的人体功能和器质损害而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疾病。,(2)职业病分类,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共分为10大类132种,具体分类名

6、单如下: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13种);(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 如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尘肺等 职业性皮肤病(9种);如化学性皮肤灼伤、黑变病等 职业性眼病(3种) ;如电光眼、白内障、化学性眼部灼伤等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如噪声耳聋、铬鼻病等; 职业性化学中毒 (60种); 如苯、硫化氢、氰化物中毒等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如中暑、噪声耳聋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如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等 职业性传染病(5种) ;如炭疽、森林脑炎等 职业性肿瘤(11种);如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等 其他职业病(3种)。,1.肌肉和骨骼疾患

7、 腰背痛、颈肩痛、职业性痉挛 2.呼吸系统疾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喉疾患 3.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三、职业病防治,(1)职业卫生工作三级预防原则,(2)职业卫生工作三级预防原则,1、前期预防:即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如改变工艺,改进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等。(一级预防) 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在一级预防达不到要求的情

8、况下所做工作,即定期监测,定期体检(包括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检查、离岗后检查)和采用劳动保护用品。目的是早期发现职业危害因素、早期发现职业禁忌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二级预防) 3、后期防治:对已得病者,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及时脱离接触进行康复治疗等。(三级预防),(3)职业病防治的原则要求,第二节、工作毒物及其危害,一、概述,(一)毒物概念 1. 有害物质:是指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2.有毒物质:是指作用于生物体,能使肌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3.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并在作业时以 较小的量经呼吸道、皮肤

9、、口进入人体,与人体发生化学反应,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4.毒物源:是指工作场所中所有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 5.有毒作业:职工在存有生产性毒物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作业称为有毒作业。,(二)工业毒物来源 工业毒物的来源主要有: 1. 原材料 生产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如天然气、原油、矿石等都含有有毒物质;有的原材料本身就是毒物,如氨、氯气、一氧化碳等。 2.半成品、产品 一些原材料并无毒性,但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半成品、产品,如硫化氢、苯、酚等,都具有毒性或可使毒性增加。 3.废弃物: 废弃物包括生产过程中间和结束时产生的废气,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废液如酸碱、清洗污水等;固体废物如

10、炉灰渣、有毒物品包装等。,(三)毒物分类 按毒物的危害程度,工业毒物可分为5类: (1) 极度危害:剧毒类物质,毒性极大,少量进入人体即可致命,如氰化物、砷、黄磷等。 (2) 极度危害:高毒类物质,毒性较大,如甲醛、硫化氢等。 (3) 极度危害:中等毒类物质,毒性较小,如甲醇、苯酚等。 (4) 极度危害: 低毒类物质,有轻微的毒性。 (5) 极度危害:微毒类物质。,按有毒化学品作用部位、靶器官系统和毒害方式等特性可分8类: (1) 急性毒性。 (2)皮肤腐蚀和刺激。 (3)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4) 呼吸或皮肤过敏。 (5) 生殖细胞突变性。 (6) 致癌性。 (7)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

11、特性(一次接触)。 (8)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特性(反复接触)。,二、毒性,(一)毒性及其分级 1. 毒性:是指某种物质接触人体表面或侵入人体特定部位后产生伤害的能力。 2.毒性强度判别标准:生产性毒物的毒性强弱,通常以能引起动物产生某种毒性反应的该毒物的量的大小来衡量,所需的量越小或浓度越低,则其毒性越强。引入两个概念。 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在特定的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时每千克体重所需毒物的毫克数,单位以mg/kg标识。 半数致死浓度(LC50):是指在特定的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时所需毒物的浓度,单位以mg/L标识,若毒物为气体,则单位以体积百分比()或百万分之一(pp

12、m)标识。,3.毒性强度分级:依据LD50和LC50等结果,将毒物分为以下五级: 剧毒类物质:毒性较大,小量进入人体即可致命,如氰化物、砷。 高毒类物质:毒性较大,如苯、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中度毒类物质:毒性一般,如甲醇、苯酚等。 低毒类物质:毒性较小,如汽油、丙酮等 剧毒类物质:毒性轻微。,(二)最高容许浓度或阈限 1. 职业接触限制: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的接触者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性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制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2.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在工作地点、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

13、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称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即每周作业40h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在此浓度下几乎所有作业人员不会产生损害效应。 4.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称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作业场所防毒措施,(一)控制毒物源措施: 控制毒物源的目的就是控制毒物的源头,尽可能减少毒物源头: 1.采用低毒、无毒物质取代有毒、高毒原材料,限制使用剧毒、高毒原料。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减少毒物的产生。 3.防止无毒物质

14、变性为有毒物质。 4.禁止违法生产有毒产品。,(二)控制泄露措施: 控制毒物源的目的就是控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毒物的释放。常用的措施主要有: 1.改进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密闭和自动化 2.密封包装。 3.严密储存。剧毒品双人双锁,双收双发。 4.防止包装破损。 5.妥善处置有毒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或释放。,(三)降低毒物浓度的措施: 降低毒物浓度的目的是排放毒物,增加新鲜空气,降低工作场所空气毒物的浓度,常见措施有: 1.密闭-排毒装置。 2.通风排毒装置。 3.排放气体净化。(洗涤法、吸附法、过滤法、静电法、燃烧法、高空排放法等)。 4.隔离措施。如生产区域与办公区域、休息区域分开;操作

15、地点与设备分开,远程控制等,(四)监测报警措施: 监测报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异常和紧急情况,以及立即采取措施应对。常用措施有: 1.安全监视(巡检、检查发现和排查隐患)。 2.检测。评价检测、日常检测、监督检测、事故性检测。 3.报警装置。有毒气体报警器。,(五)防毒标识 防毒标识有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在有毒场所设置标识的作用是通过醒目的标识,将有毒和无毒场所分开,防止无关人员靠近、误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防毒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生产场所防毒标识。 作业场所入口或显著位置,应设置警戒线和标识。 警告标识:如“当心中毒”、“当心有害气体”等。 指令标识:如“戴防毒面具”、“

16、穿防护服”等 提示标识:如“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 2.储存场所防毒标识。同一区域储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毒物时,应按最高等级毒物的性能设标识。 3.运输防毒标识。,(六)个体防护措施 1.从业人员要求。经过培训并考核上岗,具有防毒意识、知识和技能,具备应急逃生、救护的基本技能。 2.操作要求。遵章守纪,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卡;接触毒物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和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及时用肥皂清洗。 3.劳动保护用品。根据作业场所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 主要有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面具、呼吸防护器等。,四、职业中毒,(一)中毒途径 有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个:呼吸道、皮肤和

17、消化道。在生产过程中,有毒物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其次是皮肤,而经过消化道侵入的很少。 (二)影响毒物危害后果的因素: 毒物进入人体产生的伤害后果严重程度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毒物本身的毒性的大小; 侵入人体的途径; 进入人体毒物的量或浓度 毒物的相态 毒物的溶解性;,毒物与人的亲和性; 人体组织对毒物的敏感程度; 暴露于有毒环境的时间等。,(三)中毒类型 急性中毒:由于毒物毒性极强,且在一次或短时间内进入体内,或毒物毒性一般却大量进入人体,立即发生毒性反应甚至致命,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中毒。 慢性中毒:由于小量毒物长期地进入机体所致,毒性反应不明显而不为人所重视,随着毒物的蓄积而引

18、起严重的伤害,如铅、汞等中毒。 亚中毒:介于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之间,在一段时间内较多的毒物进入人体或多次接触毒物而产生的中毒现象。 带毒状态: 虽接触毒物,但由于进入人体的量少尚无中毒症状和体症,但检验尿、血时发现所含的毒物值(代谢物)超过正常上限的状态。,(四)常见中毒 1.金属毒物中毒:铅、汞、锰、钡、钒等。 2.非金属毒物中毒:磷、砷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3.有毒气体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气等。 4.化工毒物中毒:苯、酚、烯、醛、氰及腈类中毒。 5.农药中毒: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溴甲烷等,(五)化学灼伤 化学性皮肤灼伤是高温或常温的化学物由于其刺激、腐蚀作用和化学反应热直接作用于皮肤

19、而引起的急性皮肤、黏膜损害,不包括火焰伤、水烫伤和冻伤。 (1)分类 1.酸类灼伤: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等。 2.碱类灼伤:包括无机碱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氨水灼伤,以及有机碱类如甲胺、乙二胺、乙醇胺灼伤等。 3.高温有毒气体灼伤:如强酸和强碱蒸汽、沥青、焦油灼伤等 4.脱水灼伤:如浓甘油、五氧化二磷、高浓度的乙二胺灼伤等 5.其他:比较常见的有磷灼伤、氰化物灼伤,酚类灼伤等,(2)化学灼伤处置 1.眼睛灼伤:通常由于腐蚀性液体喷溅入眼睛或腐蚀性蒸汽喷到眼睛所致,可导致结膜炎、角膜溃乱、穿孔甚至失明。接触腐蚀性液体的场所应设有冲洗装置和必要的救护用品。洗眼器。 2.皮肤灼伤:通常由

20、于腐蚀性液体溅飞、洒落皮肤所致,可导致皮肤灼伤、溃乱,日后会留下皮肤瘢痕和畸形。举例张XX。 3.救护方法。发生眼睛、皮肤化学性灼伤,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具,使灼伤过程中断; 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灼伤部位,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中和处理,即用弱酸(如2%-5%醋酸、硼酸水溶液等)冲洗碱类灼伤,用弱碱(如2%-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酸类灼伤; 冲洗后涂保护性油膏(磷灼伤不宜用),并用纱布包扎; 严重者立即送医院就医。,(六)现场急救 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应立即对伤者进行救护。但进入现场前,救护人员应有高度自我保护意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穿好防护服等,以免造成

21、救护人员的中毒。 职业性中毒的现场救护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1.切断毒物的来源,控制毒物的继续散发。 2.通风排放,减少污染空间的毒物含量,稀释有毒物质浓度。 3.迅速将中毒者撤离有毒物质的环境。 4.进行现场紧急处置,如脱去污染衣物,清洗身体上有毒物质通过催吐排出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如有条件采取吸氧等抢救措施。 5.若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术。 6.立即向医院救援或护送到医院抢救。(120),第三节、生产性粉尘及其危害,一、概述,(一)粉尘概念 1. 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称为生产性粉尘。对人体较大危害的是直径不大于5m的粉尘。

22、工人在有生产性粉尘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称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 2.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的粉尘,简称总粉尘。 (二)粉尘来源 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如粉碎、切割、研磨、干燥、爆炸过程形成的粉尘。 2.物质加热:物质加热过程的蒸汽、烟雾,如熔炼黄铜时,锌蒸汽在空气中冷凝、氧化,形成氧化锌烟尘、电焊尘。,3.有机物质的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燃烧产物和烟尘所形成的微粒直径躲在0.5m以下,如木材、油、煤炭等燃烧所产生的烟。 4.粉状原料、半成品和产品:装卸、过筛、混合和包装粉状物品的过程中扬起的尘粒。 5.二次扬尘。场所存在的沉积粉尘由于作业活动

23、而再次扬起、悬浮等。,(三)粉尘分类 粉尘按粉尘性质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 无机粉尘包括金属粉尘(如铁、锡、铝及其化合物粉尘)、非金属粉尘(石棉、煤炭、水泥等)、人工粉尘(如水泥、玻璃纤维等)。 有机粉尘包括生物性粉尘(如动物性粉尘皮毛、植物性粉尘棉花、面粉等)、人工合成物粉尘(如碳五树脂粉尘、染料、合成纤维等) 混合粉尘通常是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的混合,其中通常包含两种以上的粉尘。,二、生产性粉尘的危害,1. 使粉尘吸入者患尘肺病:由于长期吸入的粉尘沉积于肺脏引起慢性的炎症,肺脏因纤维化而逐渐硬化甚至萎缩,肺脏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丧失呼吸功能而导致粉尘吸入者死亡。在我国,尘肺病最常

24、见,也是最严重的的职业病。 2.导致感染:金属粉尘、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可引起肺脏的进行性或慢性炎症。 3.引起过敏: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可诱发过敏反应,如职业性过敏性哮喘等疾病。 4.具有致癌性:砷、钴、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等粉尘可诱发肿瘤。 5.造成中毒:铅、锰、砷化物等有毒粉尘的吸入可引起各种急性、慢性中毒。,6. 引发皮肤病:沥青和某些生物性粉尘可引起皮脂腺炎、皮炎和干燥病。 7.损伤眼睛:磨碾粉尘、金属粉尘可引起角膜损坏,甚至角膜浑浊、失明。,三、防尘技术措施(八字方针),1. 革:改革工艺、革新技术。对工艺、材料、设备进行改革,如自动化、密闭化等

25、。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粉尘产生和释放,这是防尘的根本性措施。 2.水:湿式作业。采用湿式作业,降尘效果突出,经济、简单、易行,能够湿式作业的场所优先考虑使用。 3.密:密闭尘源。封闭粉尘源,阻止其向外扩散,降低作业场所中空气中的浓度。 4.风:通风排尘。通过通风、送风、排风、吸尘和净化的技术,将作业场所含有粉尘的空气排出,补充新鲜空气,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5.护:个体防护。加强有尘作业者的个体防护,按规定使用防尘口罩、防尘面具等防护用品,尽量减少粉尘的吸入,6. 管:科学管理。加强作业场所现场防尘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防尘设施。 7.教:宣传教育。通过教育、培训,提

26、高员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水平,增强其个体防护意识,熟悉和掌握操作规程及应急知识和技能。 8.查:监督检查。定期检测粉尘浓度和防护设施的性能;监督和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异常迹象和疑似尘肺病等。,第四节、噪声危害,一、概述,(一)概念 1. 噪声:人们不需要的、不愿意听到的声音。 2.工业噪声:在作业环境中,由于劳动和生产性的因素而产生的声音。 3.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 6.噪声作业:职工在产生噪声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作业。,(二)噪声来源 发出声音的物体也称声

27、源。噪声来源于工作场所物体的振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流动等)。生产性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机器和设备的运转、气体的排放、工件的撞击和摩擦。,(三)噪声分类 1.按噪声的来源分: 机械系噪声:如压力泵、车床、压缩机、电锯等。 流体系噪声:如通风机、空压机、管道中流体快速流动等。 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器等。 2.按噪声的形态分: 连续性噪声和间断性噪声 稳态噪声 非稳态噪声 脉冲噪声 3.按噪声的频率分: 低频、中频、高频噪声。 窄频、宽频噪声等。,二、噪声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一)噪声的危害 1. 听力损坏机理。 强声波对耳感官(骨膜、听骨、耳蜗)和听神经过度的刺激,导致听阈值

28、迁移,暂时听力下降,休息后可恢复;反复长时间接触噪声,就可能导致永久性听阈迁移,听力下降而不可恢复。 2.噪声反应。人体听觉系统接触噪声后会发生急性和慢性反应。 急性反应:引起短暂耳鸣、听力下降,脱离噪声环境后一定时间后可以完全恢复。但是巨大的爆炸声,如大于140dB的噪声则会可导致耳刺痛甚至出现永久性耳聋。 慢性反应:长时间接触噪声,听力会有所缓慢、不明显的下降,等到员工自己或体检发现时,所造成的听力损害已难于恢复。,3.噪声危害 听力下降。分为生理性下降(暂时性、可恢复)和病理性下降(永久性、难恢复)。因突然巨响(大于140dB),由于噪声和冲击波作用,会引起剧烈耳鸣、耳痛、恶心、呕吐,听

29、力完全丧失,造成爆炸性耳聋。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失眠、反应迟钝等。 循环系统。血压波动、心率改变、心电图改变、心悸甚至诱发心脏病等。 消化系统。食欲降低、消化不良、消瘦等。 心理。焦虑、烦躁、情绪波动、思维和控制能力下降等。,4.听力损害分类 听力暂时性下降。数分钟或数小时候可恢复 听力损伤。听力恢复缓慢或不能完全恢复,甚至逐步加重。 永久性噪声耳聋。听力不能恢复或无听力,终身耳聋 。 (二)影响噪声危害程度的因素 人接触噪声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强度的大小、频率的高低和接触时间的长短。一般认为强度越大、频率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则危害越大。,控制噪声应该从噪声源、传播途径

30、、接受者三个环节着手,从控制噪声源、阻断传播途径、减少接触时间和加强个体防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措施。 1. 控制噪声源。 采用低噪声的设备:用无声或者低噪声的设备代替高噪声的设备; 技术改造:通过对设备、工艺改造,降低设备的振动、管道流体的压力差和机械摩擦等达到降低或控制噪声的目的; 隔震技术:在振动源和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构件,如弹簧减震器、橡皮等,可减弱振动源传到地基上的振动,达到降噪目的; 阻尼技术:逐渐减少振动物的能量,振幅减小,从而使噪声的强度强敌;,三、噪声的预防和控制,防止噪声协同:同一作业场所存在多个噪声源,可能发生叠加或共振,应减少设备数量、扩大它们之间的间距或在中间设置

31、隔音屏障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 2. 阻断传播途径。 吸声技术:主要是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使噪声衰减从而降低噪声的回声和强度。 隔音技术:将噪声源封闭或隔断,如设置隔音间、隔音罩等阻止噪声传出;设置隔音屏障(如隔音板、隔音墙、隔音门)阻止噪声的直线传播;将噪声区与其他工作区、休息区分开。,消音技术:消声器是一种既能消除噪声,又能保持气流通过的装置,它是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技术措施。常见的消声装置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性消声器等。 加大传播距离:尽量加大操作人员操作位置与噪声源的距离;加大噪声区与非噪声区(办公、休息)的距离。 3. 减少接触时间。 降低每次连续接触噪声的时间和日接触噪声的总时间。 严格控制高噪声场所接触噪声的时间。 控制连续接触噪声的年限。 合理轮换噪声区与非噪声区的作业,尽量减少在噪声区不必要的停留,4. 个体防护。 防噪声标识:在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设置“噪声有害”的警告标识和“戴护耳器”指令标识,提示无关人员不许进内,提醒作业员工注意并重视噪声的防护。 防护用品:为在噪声环境作业的人员按规定配发耳塞、耳罩等个体防护用品。 听力检测: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员工进行听力检测,发现听力异常时及时让其休息和治疗,听力损坏严重者调换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