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教育思想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265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21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元培教育思想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蔡元培教育思想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蔡元培教育思想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蔡元培教育思想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蔡元培教育思想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蔡元培教育思想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元培教育思想ppt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一、蔡元培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蔡元培(1868.1.111940.3.5),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蔡元培之父蔡光普以经营钱庄为业,为人温柔敦厚,其母周氏“贤德而能”,坚强刚毅。蔡元培早年丧父(1878年,蔡元培11岁),在母亲周氏和叔叔、舅舅的抚育之下长大成人。,蔡元培故居,蔡元培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蔡元培 17岁中秀才,18岁在家乡设馆教书,光绪十五年

2、(1889)中举人。 1892年补殿试,为进士及弟,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翰林院编修,进入朝廷的“储才之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蔡元培对做官不感兴趣,并在寓所写下“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声”的人生箴言,借助翰林院所藏图书,大量阅读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大量涉猎西学,成为一位中西兼学的饱学之士。,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潜心研究日语、西学,竭力寻求救国安邦之道。 1898年积极支持康梁的变法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深感清廷已“无可希望”,从此断然弃官南下,回到绍兴,任中西学堂监督,从事教育。 1902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 同年,创办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思想

3、从康梁的改良主义思想走向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路线。,1907年赴德留学,先在柏林习德语,后到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在世界文明研究所研究世界文明,深受尼采唯心主义哲学影响,在德国的留学生活对他日后改造北京大学,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27年正式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参加国民党南京政府,先后任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 1940年病逝于香港,享年73岁,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91

4、6年回国,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自由主义思想对北大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二、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 “五育并举”,(一)“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提出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是最早提出 “五育并举” 教育方针的教育家。 1912年4月,身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针对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二)“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主要内容,1. 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其目标是为了强兵自卫,恢复丧失的国权。 蔡元培认为“先有健全的身

5、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办教育的生死关键”,只有对学生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学生才会有“狮子样的体力”,从而改变旧文人羸弱的形象,才能使“今日的学生成为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的柱石”。,2.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蔡元培认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在武力,而更在财力,“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失业者至多,国甚贫”,所以推行实利主义教育是当务之急。实利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国富民强。 蔡元培主张实利主义教育应该让学生着重掌握发展实业的知识与技能,向学生传授与人民生计密切相关的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3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

6、德育。蔡元培认为,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军国民教育及实力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蔡元培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4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最独到之处,是其首创。 蔡元培认为,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哲理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光和高深的见解,其根本目的是“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 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二千年来墨守孔学的陋习。,5美感教育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教育大辞书美育(1930) 美感教育又称美育,是

7、蔡先生“愿出全力以提倡”的。蔡元培认为,人类美感具有普遍性和超然性。进行美感教育可以陶冶性情,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还可以“泯营求,忘人我”,化掉利害感和偏私欲,从而达到世界观教育的最高境界意志的自由:乐观、高超和进取。,6“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意义及影响,尽管“五育”各自作用不同,但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蔡元培曾以人体各种生理器官的功能为例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作了形象的说明:“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力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

8、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着急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但是,“五育并举”并非同分秋色,没有重点,而是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总之,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旧教育的需要,顺应当时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三、“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蔡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

9、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的面貌涣然一新。蔡元培先生从大学教育的性质,到大学应该遵循的教育方针,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与阐发。,(一)关于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蔡元培认为欲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 “我的观察,一地方若是没有一个大学,把有学问的人团聚在一处,一面研究高等学术,一面推行教育事业,永没有发展教育的希望。”他又说“没有好大学,中学师资那里来?没有好中学,小学师资那里来?所以我们第一步,当先把大学整顿。”,(二)关于大学的性质,1918年,蔡元培在北大的开学演说中申明: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

10、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蔡元培于1917年底,在北大成立了文、理、法三科研究所,首开国内大学设立研究所之先河。同年,蔡先生撰写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一文,阐述大学应该设立研究所的三点理由: 1“大学无研究院,则教员易陷于抄发讲义不求进步之陋习”。 2设立研究所,为大学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 3使大学高年级学生得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三)关于大学的办学方针,关于大学的办学方针,蔡元培先生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

11、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指导下,蔡元培主张学术自由,使“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纵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观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同时并存。,(四)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评价,“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不是对新旧两派采取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而是借此打破长期以来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与垄断,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达到开风气的作用。,(五)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意义与作用,在“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原则的保护下,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得到

12、了传播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使北大引进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有力地支持了新文化新思潮的发展,开创了一代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新风,不仅使北京大学很快成为闻名全国的名副其实的高等学府,而且使他成为新文化的发祥地和五四运动的摇篮。,四、教育独立思想,(一)“教育独立思想”的提出 主张教育独立,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又一突出特色。 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对教育独立的观点作了比较系统地介绍。他要求教育超然于政党、超然于宗教。他认为: “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二)教育独立于政党,要求

13、教育独立于政党的理由: 1教育是要均衡地发展人的个性与群性,而政党是要制造一种特别的群性来扼杀个性。 2教育是求远效的,其见效的周期较长,而政党的政策是求近功的,二者的目标相悖。 3政党政治具有不稳定性。,(三)教育独立于教会,教育与教会亦不相同: 1教育是进步的,教会是保守的。 2教育具有共性,是自由的;宗教之间具有巨 大差异,彼此对立而不相容。,蔡元培主张教育独立的思想,反映了他反对军阀政府控制教育,希望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办好教育的美好愿望。 蔡元培关于教育应该脱离宗教的主张,反映了他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的反抗与斗争。 但是,主张教育应该脱离政治而独立的思想显然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是值得研究

14、的。,五、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一)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应该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自由地发展。他批判中国的旧教育“是教者预定一目的,而强授教着以就之;故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之锐钝,而教之只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如吾人处置无机物然。”这种教育必需改变。,蔡元培主张教育应该懂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用适当方法教育之,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受教育者。他说: “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他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主张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强调学生的自动、自学、自助等。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只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们。,按照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积极提倡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尤其强调研究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各科教材教法,同时还具体地介绍了当时国外正在进行的儿童教育实验,比如托尔斯泰的自由学校、蒙台梭利的儿童室和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蔡元培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对建立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资产阶级教育制度,有着重大贡献。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坚决反对封建教育,要求建立为发展资本主义服务的资产阶级教育,具有重大历史进步意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