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63237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X 页数:99 大小:1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ppt课件.pptx(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起重吊装作业安全培训,目录,一、前言(简介),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主要内容,四、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要点,五、良好实践,六、典型缺陷,七、案例分析,一、前言(简介),一、前 言,起重吊装包括结构吊装和设备吊装,其作业属高处危险作业,作业条件多变,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照规定程序,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其内容包括:现场环境、工程概况、施工工艺、起重机械的选型依据、起重扒杆的设计计算、地锚设计、钢丝绳及索具的设计选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构件堆放就位图以及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防护措施等, 作业方案必须针对工程状况和现场实际并具有指导性。大型起

2、重机械应按施工方案要求选型,现场重新组装后,进行试运转试验,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一、前 言,结构及设备安装起重机械主要指: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缆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及简易起重设备等,目前,在钢结构及设备安装方面主要采用履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及桥式起重机。起重机械按照起吊工件重量划分三个等级:100T以上为大型机械、40-100T为中型机械、40T以下为小型机械。结构及设备安装的安全方面,重点就是人的行为因素,起重指挥、司索工及机械操作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许可证方可从事起重作业。,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

3、、标准清单,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2010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通用桥式起重机GB/T 14405- 2011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试验规范 GB/T 6068-2008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塔式起重机GB/T 5031-2008,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8-2009一般用途钢丝绳 GB/T 20118-2006 重要用途钢丝绳 GB 8918-2006 粗直径钢丝绳 GB/T 20067200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597

4、22006,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主要内容,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主要内容,3.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3.2 、常见起重机械3.3、钢丝绳3.4、钢丝绳报废标准3.5、吊装带3.6、起重工具3.7、正确地使用绳夹3.8、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3.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为加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减少与防止起重伤害事故,原劳动人事部于1985年6月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这个规程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检验、报废和安全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做了最基本的规定。,3.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规定,起重机械应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

5、超载限制器、力矩限制器、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幅度指示器、联锁保护装置、水平仪、防止臂后倾装置、极限力矩限制装置、缓冲器、夹轨钳或锚定装置、风速风级报警器、支腿回缩定位装置、回转定位装置、登机信号按钮、防倾翻安全钩、检修用吊笼、扫轨板和支承架、轨道端部止挡、导电滑线防护板、倒退报警装置、暴露的活动零部件防护罩、电气设备防雨罩等25种。,3.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要求起重机械上的电气设备,必须保证传动性和控制性能准确可靠,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安全停车;电气设备上应设置主隔离开关、紧急断电开关、短路保护、失压保护、零位保护、失

6、磁保护、过电流保护、超速保护和接地保护等9种保护装置。 在用起重机械的管理,应由企业总工程师或厂矿长(经理)组织制定使用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用起重机械应由劳动行政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验。,3.2、常见起重机械,3.2、常见起重机械,1、履带式起重机优点:稳定性好、越野性能好、爬坡能力大、载重能力大、可载重行驶、防滑性能好、对路面要求低。缺点:灵活性差、行驶速度慢、耗油高、长途转运需要板车配合、对路面破坏大。使用范围:工作环境相对固定,超高超重物件及作业半径大的构件吊装。,3.2、常见起重机械,2、轮胎式及汽车式起重机优点:行驶速度快、爬坡能力大、全方位作业、机

7、动灵活、便于长距离行驶、吊装速度快、效益高。缺点:越野性能差、吊装必须使用支腿、作业半径限制,作业场地要求高。使用范围: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施工场所及露天装卸作业。,3.2、常见起重机械,3、塔式起重机种类:平臂及变幅两种优点:能充分发挥起重臂的有效长度及高度、变幅范围大、能带负荷变幅及行走、稳定性好、安装方便、机动灵活、吊装速度快、效益高。缺点:起重臂受力情况复杂、安装需要很宽旷的场地并需要机械配合、前期投入费用大。适用范围:适用于土建施工现场及露天作业施工、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等。,3.2、常见起重机械,4、桥式起重机种类:通用桥式起重机、单梁桥式起重机、双梁桥式起重机三种。优点:起重量大、能

8、带负荷行走、稳定性好、安装方便、机动灵活、效益高、施工不受地面物件影响。缺点:箱型臂受力情况复杂、安装需要机械配合、前期投入费用大、作业空间受限。适用范围:适用于车站、港口、工矿企业等部门的车间,货厂及仓库等场所,在固定间内对各种物料进行起重、运输及装卸工作。,3.2、常见起重机械,5、起重机性能表 起重机的性能表所显示的额定起重能力是制造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一般以75%可造成起重机倾翻的载荷来确定。 性能表一般包括起重机的起重臂长度、作业半径和额定起重能力。有些制造商的性能表可能还包括:起重臂仰角、起重臂顶部的离地高度等。 性能表还包括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需要折减的重量(如:主钩、所附

9、带的副臂、副钩等等的重量),可以使用额定起重能力的基本原则。,3.3、钢丝绳,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代表了钢丝绳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高强度线接触、面接触、防旋转、异型股钢丝绳及钢缆绳,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起重机上。,面接触钢丝绳,线接触钢丝绳,防旋转钢丝绳,异形股钢丝绳,异形股钢丝绳,钢缆绳,3.3、钢丝绳,执行标准:GB/T 201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GB 8918-2006 重要用途钢丝绳 、GB/T 20067-2006 粗直径钢丝绳等国家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DIN(德国标准)、BS(英联邦标准)、API(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SMT(美国材料协会标准

10、)以及JIS(日本标准)等国际先进国家及行业标准。,GB/T201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GB/T20067-2006 粗直径钢丝绳,3.4、钢丝绳报废标准,钢丝绳使用的安全程度由下列项目判定:断丝的性质和数量;绳端断丝;绳股断裂;由绳芯损坏而引起的绳径减小;弹性减小;外部及内部磨损;外部及内部腐蚀;变形。,3.5、吊装带,使用前必须检查吊装带,确保完好无损,必须无烧伤,褪色,打节,断裂等检查确保标识和标牌清晰可读。检查确保吊装带的安全工作负荷。,3.5、吊装带,当吊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以报废: 严重磨损、穿孔、切口、撕断; 承载接缝绽开、缝线

11、磨断; 吊带纤维老化、弹性变小、强度减弱; 纤维表面粗糙易于剥落; 吊带出现死结; 吊带表面有过多的点状疏松、腐蚀、酸碱烧损 以及热熔化或烧焦; 带有红色警戒线吊带的警戒线裸露 。,3.6、起重工具,3.6、起重工具,手拉葫芦,电动卷扬机,滑轮,千斤顶,卸扣,吊链,3.7、正确地使用绳夹,正确,错误,错误,3.8、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

12、事故记录。,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为加强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管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中对起重机司机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做了规定。培训由省、市劳动行政部门或其指定单位进行,也可以由专业学校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6个月。培训期满后,由劳动行政部门或其指定单位进行考核,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合格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须在实际操作的起重机上实习13个月,确认操作熟练者,由省、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发本机工种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取得操作证的司机,由考核发证部门或其指定单位每两年复审一次。,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1、起重吊运指挥信号:对起重机司机与其他作业人员的联系作了规定,统一了各地区、

13、各行业的指挥信号。该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起重吊运指挥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能进行指挥。,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2、设备使用前的检查:首先完成进行机械进场后的各项报验工作、检查各主要部位结构有无变形、连接销钉有无松动、节点有无开焊、装配是否正位、索具是否固定良好、施工区域有无障碍、施工场地是否满足要求、司机是否持证上岗、所吊重物重量是否明确等。,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3、设备定期保养检查: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对设备主要部位进行停机保养,必要时要定时让设备厂家到场进行设备检修,并做好日检、周检、月检记录及交接班记录。,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4、起重作业人员上

14、岗制度: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持证(特殊工种操作证)上岗,进场后统一进行身体各个方面的体检工作,身体状况及技能水平满足现场施工方能进行现场作业。,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起重机械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和维修工持证上岗定期复审,安全生产法规定: 任何单位不得强调“生产需要,客观困难” 而冒险指派, 强令没有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5、起重作业安全制度: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认真执行班前会制度、设置施工警戒区专人监护、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做好安全巡检及吊装记录。,班前会记录,安全巡检记录,吊装记录,3.9、起重作业

15、安全管理,6、起重作业过程安全管理:(1)对新安装的、经过大修或改变重要性能的起重机械,在使用前必须按照起重机性能试验的有关规定进行吊重试验。(2)起重机每班作业前应先作无负荷的升降、旋转、变幅,前后左右的运行以及制动器、限位装置的安全性能试验,如设备有故障,应排除后才能正式作业。(3)起重机司机与信号员应按各种规定的手势或信号进行联络。作业中,司机应与信号员密切配合,服从信号员的指挥。但在起重作业发生危险时,无论是谁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司机应立即停车。(4)司机在得到指挥发出的起吊信号后,须先鸣信号后起重。起吊时重物应先离地面试吊,当确认重物挂牢、制动性能良好和起重机稳定后再继续起吊。,3.

16、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6、起重作业过程安全管理:(5)起吊重物时,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禁止吊钩钢丝绳在倾斜状态下去拖动被吊的重物。在吊钩已挂上但被吊重物尚未提起时,禁止起重机移动位置或作旋转运动。禁止吊拔埋在地下或凝结在地下或重量不明的物品。(6)重物起吊、旋转时,速度要均匀平稳,以免重物在空中摆动发生危险。在放下重物时,速度不要太快,以防重物突然下落而损坏。吊长、大型重物时应有专人拉溜绳。防止因重物摆动,造成事故。(7)起重机严禁超过本机额定起重量工作。如果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件重物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两机的升降速度应保持相等,其重物的重量不得超过两机额定起重量总和的75%;绑扎吊索

17、时要注意重量的分配、每机分担的重量不能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6、起重作业过程安全管理:(8)起重机吊运重物时,不能从人头上越过,也不要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暂时停留,应发出信号,通知一切人员不要在重物下面站立或通过。 (9)起重机在工作时,所有人员尽量避免站在起重臂回转索及区域内。起重臂下严禁站人。装吊人员在挂钩后应及时站到安全地区。禁止在吊运重物上站人或对调挂着的重物进行加工。必须加工时应将重物放下垫好,并将起重臂、吊钩及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刹住。若加工时间较长,应将重物放稳,起重机摘钩。吊着重物时司机和信号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在停工或休

18、息时,严禁将重物悬挂在空中。(10)当起重机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从事检修工作或用手触摸钢丝绳和滑轮等部位。,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6、起重作业过程安全管理:(11)吊运金属溶液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时,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司机要连续发出信号,通知无关人员离开。(12)使用电磁铁的起重机,应当划定一定的工作区域,在此区域内禁止有人。在往车辆上装卸铁块时,重物严禁从驾驶室上面经过,汽车司机必须离开驾驶室,以防止万一吸铁失灵铁块落下伤人。(13)起重机在吊重作业中禁止起落起重臂,在特殊情况下,应严格按说明书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在起重臂起落稳妥前变换操纵杆。(14) 起重机的工作地点

19、,应有足够的工作场所和夜间照明设备。起重机与附近的设备、建筑物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使其在运行时不会发生碰撞。,3.9、起重作业安全管理,6、起重作业过程安全管理:(15)起重机在吊装高处的重物时,吊钩与滑轮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卷杨过限将钢丝绳拉断或起重臂后翻。在起重臂达到最大仰角和吊钩在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应至少保留3圈以上。(16) 起重机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作业,在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时,应将起重臂落下,以免碰撞。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作业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起重臂、钢丝绳或重物等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小于安全距离。(17) 起重机作业时,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严禁违章作业

20、及指挥。,四、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要点,四、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要点,4.1、起重作业安全事故的统计规律分析4.2、起重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4.3、起重吊装方案4.4、起重吊装要点,4.1、起重作业安全事故的统计规律分析,4.1.1、事故发生的整体规律特点 生产任务繁重。 生产现场狭窄混乱。 作业刚刚开始时。 临近作业结束下班时。 工作计划不周详或临时增添新任务时。 作业中出了差错需要重新调整的时候。,4.1、起重作业安全事故的统计规律分析,4.1.2、事故发生的季节性规律节假日前后应酬较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休息不好。 79月天气炎热,人休息不好,精神状态差。年底 为完成年度计划、赶任务,加班加

21、点。,4.1、起重作业安全事故的统计规律分析,4.1.3、事故多发的时间段规律刚开始进行作业时思想较为放松,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临近天黑的时候争取快点干完,照明不足。深夜人最疲劳,反应迟钝。接近下班时间人较疲劳,思想放松,精神不集中。,4.1、起重作业安全事故的统计规律分析,4.1.4、发生事故的年龄段规律 1830岁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易冲动,好冒险,经验不足,最容易出事。 3145岁精神稳定,有一定经验,自我控制能力强,不易冲动和冒险,通常较少出现事故。 4660岁部分机能开始衰退,反应迟钝,手脚较慢,易产生骄傲麻痹思想,相对较易出事。,4.1、起重作业安全事故的统计规律分析,4.1.

22、5、起重作业事故主要类别起重作业事故发生的类别主要有:物体打击、挤压碰撞、坠落、触电、机体倾翻五类。从事故统计看,以挤压碰撞和吊物(具)坠落两类为突出 。,4.1、起重作业安全事故的统计规律分析,4.1.5.1、挤压碰撞伤人是指作业人员被运行中的起重机械、吊物挤压碰撞。主要有四种情况:1)吊物(具)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撞人;2)吊物(具)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碰砸人;3)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有人停留或通过,受到运行(回转)中的起重机机械的挤压碰撞;4)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构)筑物之间(如站、坐在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轨道上),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4.1、起重作业安全

23、事故的统计规律分析,4.1.5.2、吊物(具)坠落伤人是指吊物或吊具从高处坠落砸向作业人员与其他人员。吊物(具)坠落砸人是发生在起重作业中最常见的,也是带有有普遍性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极大,后果非常严重,分析主要有四种情况。1)捆绑吊挂方法不当;2)吊索具有缺陷;3)超负荷;4)过(超)卷场。,4.2、起重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1. 人的因素:人员缺乏安全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动作等而引起事故。(1)违章操作(2)违反劳动纪律2.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3. 人与物的综合因素:上述两种因素综合引起。,事故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物的原因,人的原因,技

24、术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教育原因,管理原因,4.2、起重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4.2、起重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1)起重机在吊运物体时,无专人或不熟悉指挥信号,物体下降过快,造成脱钩。2)钢丝绳没有定期检查,吊运物体受力过大而造成断裂伤人。3)流动式起重机吊运物体时幅度过大、超负荷吊运造成起重机倾覆伤人。4)流动式起重机停放在路况不坚实的地面上作业,造成起重机倾覆。5)由于指挥不当,使吊运的物体经过人体头顶上方,突然坠落,地面人员遭受伤害。,4.2、起重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6)由于吊挂钩时不当,使物体不稳定产生晃动,碰到

25、堆物或撞击周围人员。7)移动式起重机在高压电区域作业,因指挥不当或挂钩物体不稳定产生晃动,导致扒杆或钢丝绳等碰触高压线或设备,引起触电事故或跳闸。8)塔式、桥式起重机基础不坚实,没有安全设施而发生倒塌。9)起吊物体搬运时不稳定,造成倒塌。10)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吊攀不牢固,在起吊过程中物体从高处坠落。,4.2、起重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11)由于起重作业人员选用的钢丝绳、链条、卸卡等吊索具的不当,安全系数不足或没有,造成吊物坠落伤人、设备损坏。12)井架吊篮违章乘人,卷扬机故障造成吊篮坠落伤人。13)揽风绳、地锚设置不合理,造成设备倒塌伤人。14)多工种协同

26、施工的作业面,缺乏统一指挥,安全监护未设或形同虚设。15)机工具等设备只管使用,不管维护保养而带病使用。,4.2、起重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只注意生产而不注意安全。没有正确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2)没有明确分工,没有落实或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3)制度上有章不循,管理上违章不追究,或缺乏安全规章制度。4)对工人缺少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5)对粗制滥造、结构不合理、安装不好的起重设备、工器具未经鉴定验收即盲目使用。,4.2、起重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6)起重设备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险、信号等装置不齐或失灵、失效

27、。7)没有严格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调换更新等。8)作业场所通道不平拥挤,光线不良,环境不好。9)严重违反安全操作和劳动纪律。10)对发生的事故不严肃处理,没有做到“四不放过”,致使重复事故不断发生。,4.3、起重吊装方案,4.3.1 起重方案由三个方面组成: 1)起重物体的重量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物体重心位置在简图上标示,并说明采用什么方法确定的;说明所吊物体的几何形状。2)作业现场的布置。重物吊运路线及吊运指定位置和重物降落点,标出司索指挥人员的安全位置。3)吊点及绑扎方法及起重设备的配备。说明吊点依据什么选择的,为什么要采用此种绑扎方法,起重设备的额定起重量与吊运物重量有多少余

28、量,并说明起升高度和运行的范围。,4.3、起重吊装方案,4.3.2 确定起重方案的依据起重作业的方案是依据一定的基本参数来确定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技术措施,主要依据如下:1)被吊运重物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可依据重物说明书、标牌、货物单来确定或根据材质和物体几何形状用计算的方法确定。2)被吊运物的重心位置及绑扎。确定物体的重心要考虑到重物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是各种各样的,不但要了解外部形状尺寸,也要了解其内部结构。 3)起重作业现场的环境。现场环境是指作业地点进出道路是否畅通,地面土质坚硬程度,吊装设备,厂房的高低宽窄尺寸,地面和空间是否有障碍物,吊运司索指挥人员是否有安全的工作位置,现场是否达到规定的

29、亮度。,4.3、起重吊装方案,4.3.3 起重方案的确定 起重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多工种人员互相配合、互相协调、精心组织、统一指挥的特殊工种作业。所以必须对作业现场的环境,重物吊运路线及吊运指定位置和起重物重量、重心、重物状况、重物降落点、起重物吊点是否平衡,配备起重设备是否满足需要,进行分析计算,正确制订起重方案,达到安全起吊和就位的目的。,4.4、起重吊装要点,1、吊点选择,(1)多数起重作业可以采用试吊法选吊点(2)有吊耳的物件直接使用吊耳做吊点(3)长型物件吊点选择:(L为长形物件总长度),一点起吊,三点起吊,二点起吊,4.4、起重吊装要点,2、绑扎安全要求用于绑扎的钢丝绳吊

30、索不得用插接、打结或绳卡固定连接的方法缩短或加长。采用穿套结索法,应选用足够长的吊索,以确保挡套处角度不超过120,且在挡套处不得向下施加损坏吊索的压紧力。吊索绕过吊重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该绳径的2倍。绑扎吊运大型或薄壁物件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注意风载荷对物体引起的受力变化。,4.4、起重吊装要点,3、钢丝绳的安全工作荷载安全系数是由国家法律及管理部门硬性规定基于对发生过的与钢丝绳相关的事故的统计分析考虑到即便出现以下不安全操作行为,仍能确保安全吊装:不正确的保养和选择欠缺必要的起重吊装技术程序规定现场一般吊装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为 5,4.4、起重吊装要点,4、角度对钢丝绳起重能力的影响,角度与起

31、重能力的关系索具角度 = 90 角度系数 =1.000,4.4、起重吊装要点,4、角度对钢丝绳起重能力的影响,索具角度= 45角度系数= 1.414,1000kg 2 1.414 = 707kg,比如: 物体重量 索具的道数 角度系数,五、良好实践,安全通道/脚手架,五、良好实践,材料堆场/钢结构生命线:带胶套12mm镀锌钢丝绳,钢柱对接操作平台/施工实列,五、良好实践,笼式垂直通道,氧、乙炔吊装笼,五、良好实践,警戒区建立及安全防护人员,钢梁安装临时安全防护立杆及绳,五、良好实践,机械装拆警戒区建立及安全人员监护到岗,吊装前联合检查签字制度,五、良好实践,吊装前安全技术交底会,早班会,五、良

32、好实践,安全周检,重点部位安全交底,五、良好实践,机械装拆技术交底,公司领导视察安装现场,五、良好实践,五、良好实践,标准的钢丝绳卡法,主钢绳保持平直,五、良好实践,五、良好实践,吊装半径,悬吊物体的重心,回转中心,五、良好实践,五、良好实践,六、典型缺陷,六、典型缺陷,吊钩防脱装置弹簧失效,可能导致吊绳从钩内滑脱。,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完好的防脱装置,索具的绑扎方法应能可靠地控制物体。用单根钢丝绳来吊装一件物体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出现移位以及滑出,如下图。,必须明确吊钩在重心的正上方。,错误,正确,六、典型缺陷,吊装带长度应足够,可以确保捆绑受力点在吊装带本身,不能出现在端部或接合处,错误,正

33、确,六、典型缺陷,错误,正确,利用兜底吊法进行绑扎时应特别注意掌握被吊物体的水平,防止发生倾斜甚至滑脱。如果在物体多打一道圈,将能牢牢控制物体。,六、典型缺陷,吊装时人员不得站在两设备之间,防止夹伤!,六、典型缺陷,严禁歪拉斜吊!,六、典型缺陷,不要快速回转,防止载荷偏离,快速回转会使作业半径增大,载荷偏离的角度会在回转时增大,并会产生冲击载荷及转矩作用在起重臂上。,六、典型缺陷,六、典型缺陷,七、案例分析,七、案例分析,案例1: 某公司在基地拆除30T/42M桁架式龙门吊,当150吨汽车吊就位后其主钩尚未与桁架梁挂钩状态下,起重工已完成西侧挠性腿5根揽风绳设置,东侧刚性腿揽风绳已连接正在收紧

34、过程中,同时钳工已进入桁架梁上,对桁架和挠性腿、刚性腿连接部分螺栓进行切割。一会儿,龙门吊向东侧倾覆倒地,8名拆除人员随桁架梁从17米高度坠落至地面,造成2死6伤的重大事故。,七、案例分析,七、案例分析,事故防范措施:1、加强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在进行重要工序施工前,一定要制订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2、做好每日作业的危险源分析,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源分析,向施工作业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做好预控工作。3、认真执行施工作业指导书,严格按指导书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坚决反对脱离指导书、凭经验施工。4、杜绝“三违”使施工处于健康、有序的作业环境中。5、加强对现场监护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和考核

35、,现场监护人员必须认真履行监护人职责。,七、案例分析,案例2: 2015年7月12日,在某一电建扩建工程,90吨汽车吊(桁架式臂长39米)由技术员办理完起重机械移位工作票后,在起重机械移位负责人(起重指挥)的指挥下,驾驶员起动该吊机,前往施工地点。当车辆行驶到电厂经二路与纬一路交叉口时,汽车吊起重臂与路口上方10Kv高压线接触,造成高压线相间短路跳闸,整条线路停电四小时,汽车吊一根变幅拉索(长度为9米)被电弧灼伤报废。,七、案例分析,七、案例分析,事故防范措施:1、作业前必须了解工作环境,熟悉机械结构和性能,对作业活动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制订可控制措施方法。2、严格坚持工作票制度,明确指挥人员、

36、司机的岗位职责,并对参与人员要进行交底。3、平时加强班组安全教育,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4、加强作业过程的监护,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在实施后必须进行验证确认。5、损伤拉索调换,确保机械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七、案例分析,案例3: 某公司德马格CC1400配合拆卸塔机,由于基础原因导致整机倾覆现场图片。,七、案例分析,案例4: 某项目,在90吨汽车吊配合进行斗轮机门座安装过程中,因作业路面承载力不够,当该汽车吊将斗轮机门座吊升到一定高度进行回转过程中,由于该吊机支腿对作业路面的压强增加,导致支腿下陷。所幸的是,此时吊起的门座正好搁在斗轮机水平梁上,才避免了90吨汽车吊的倾翻事故发生。,七、案例分析,案例5: 某公司德马格CC2800+600吨, 2015年10月22日,在吊装水冷壁过程中,因风力较大引起整机倾覆的事故.,七、案例分析,案例六: 在带电高压电线附近作业时,应在作业前评估安全作业距离,并画出限制区域,防止作业时电流击穿空气造成起重机带电伤人以及损坏设备。这也包括地下电缆,尤其在履带吊行走或起吊作业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