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景物形象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64961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中的景物形象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1.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 2.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一般的答题格式。,学习目标,诗歌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咏物诗中的物象),景物形象 (它是诗人的感情载体。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一种意境。 ),意象:寄寓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例:月、柳)意境:由意象组合起来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题型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象)? (4)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

2、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6分),试题链接,答案一:上阙通过写桑树芽、蚕、细草、黄犊、夕阳、暮鸦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3分,答案二:词的上阙描写了农村生活的景象:田间桑树已长出新芽,邻居家的蚕卵孵出幼蚕,黄犊在山坡上吃草、鸣叫,夕阳斜照,林中乌鸦归巢。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4分,答案三:词的上阕通过描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

3、蚕卵孵出幼蚕,黄色的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6分,请你打分,(步骤一)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步骤二)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步骤三)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

4、画面/意境/氛围特点(时、地、景物特点)。景物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宁静秀丽、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怎样“感伤”。(也可以采用总分结构,把第二步与第一步调换。),淮村兵后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问:诗中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步骤一)诗人选取了桃花、烟草、晚鸦、败垣、故井等典型意象,描绘出

5、了一幅南宋时,江淮一带战乱后农村的残破凄凉的景象。 (步骤二)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着。烟草茫茫,晚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一切人家都已荡然无存了。(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带来破坏的痛心,对百姓的同情,对侵敌的仇恨,对战争的厌恶。,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步骤一)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

6、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巩固练习,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步骤一)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又咆哮着远去。我挂起红楼四周的帘子,横躺在楼上看着千山外急急而来的雨。 (步骤二)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雄奇壮美景象。(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和开阔的胸襟。(或答安逸闲适也可),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

7、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泠泠:形容声音清越楹:房屋的柱子。 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答案】 (步骤一)本词描写了半夜万籁无声,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泉水轻声作响,山中的鸟儿不时传来声声鸣叫,诗人倚靠在门柱到天明的画面。(步骤二)营造了凄清寂静的氛围,(步骤三)抒发了自己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抑郁的情怀。,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答题步骤】明确写景角度或技巧、特点(远近、高低、俯仰,动静,虚实,点面,正侧、色彩,相关修辞,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分析作用(表达效果、

8、营造氛围、情感),提问方式:(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在写景上有哪些特点/写景有何特点?(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提问: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答案: (步骤一)色彩搭配,明暗对比。(步骤二)窗前槐树绿叶繁茂,榴花在室外竞放,红艳似火,色泽鲜艳,耀人双眼, “绿”与“红”相映衬、“暗”与“明”相对照,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构筑了浓艳明丽之景。 (2)作

9、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别时的无限凄楚,烘托渲染了依依不舍之情。,实战演练,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 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的?,【答案】第一问: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雄奇壮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第二问: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丽气势。,题型一:分析意境型【答题步骤】 描绘图

10、景概括景物特点分析感情或者:概括景物特点描绘图景分析感情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答题步骤】明确特色(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结合,正侧,色彩,点面,相关修辞,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阐述运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 营造氛围、情感),总结回顾,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1)词的上阕写景,请就作者写景角度的变化作简要分析。 (2)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1)致卿如斯,我心恨恨,盖刘捍误予事也,捍一死固未塞责。译文:使你像这

11、样背叛我,我心里很遗憾,这是因为刘捍误了我的大事,刘捍死了也一定弥补不了他的罪责。采分点:“斯”译为“这样”,“恨恨”译为“遗憾”,“盖刘捍误予事也”是判断句,“固”译为“一定”、“必定”,“塞责”译为“弥补罪责”。(2)知俊途穷至此,不宜以谗嫉见夺,茂贞乃诛简颥等以安其心。译文:刘知俊走投无路才来到蜀地,不应该因为谗言、嫉妒而被剥夺军政大权。李茂贞于是杀掉石简颥等人来安抚刘知俊。采分点:“穷”译为“困窘”、“走投无路”,“以”译为“因为”,“见”译为“被”,“诛”译为“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

12、沾巾。【注】春天温暖的气息浮萍这里指陆丞原作1.本诗中间两联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 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2.首尾两联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6分),1.本诗中间两联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答:中间两联通过写江南早春物候变化特点,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画面。(1分)宽阔的江面上,清晨云霞绚烂,梅花和柳树都透露着春的消息。温暖的气息使得黄鸟宛转鸣叫,水波中流转的绿蘋荡漾着晴日的光辉。(2分)为全诗的感情抒发起反衬作用。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诗人思乡之情(2分)2.首尾两联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

13、现的(6)答:表现了人物感叹时光流逝,漂泊思归的感情。(2分)首联交代自己是宦游人,着一“惊”字,充分表现了作者看到物候呈现新春景象,发现自己漂泊羁旅又多了一年的吃惊和伤感。(2分)这种伤感在听到陆丞诗作之后,一下子迸发出来,面对大好春光无心欣赏,思归至于流泪沾襟。(2分),踏莎行 闲游 刘将孙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注】刘将孙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1.词的起首三句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试简要说明。(6分)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故

14、国之思,试结合下片前三句具体分析。(5分),1.词的起首三句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试简要说明。(6分)答:词的起首三句,由远而近描写了眼前景色:水边轻烟氤氲、小雨轻敲细沙、渡口垂杨轻拂荷花芳草。描绘了一幅作者所看到的类似西湖的闲适宁静而又秀丽美妙的画面。(3分)一方面紧扣题目闲游,另一方面为下文引发作者的故国之思作铺垫。(3分)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故国之思,试结合下片前三句具体分析。(5分)答:头两句点明字字句句由血泪凝成,直接表达故国愁思之深;(2分)第三句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委婉地表达自己对故都临安的日夜思念之情。(3分),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

15、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普遍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物描写可以同进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题型一:分析意境型【答题步骤】 描绘图景概括景物特点分析感情或者:概括景物特点描绘图景分析感情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答题步骤】明确特色(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结合,正侧,色彩,点面,相关修辞,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阐述运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 营造氛围、情感),总结回顾,题型一:分析意境型【答题步骤】 描绘图景概括景物特点分析感情或者:概括景物特点描绘图景分析感情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答题步骤】明确特色(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结合,正侧,色彩,点面,相关修辞,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阐述运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 营造氛围、情感),总结回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