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抒情手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64970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抒情手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诗歌抒情手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诗歌抒情手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诗歌抒情手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诗歌抒情手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抒情手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抒情手法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抒情手法,5.3P217-218,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

2、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安史之乱后,诗人只身站在宜阳城头,极目远眺,只见土地荒芜,野草满目,城外流水东流复向西,再也难见农民用流水灌溉万顷良田。路转春山,人迹罕至,任春花吐芳、鸟啼婉转、送尽春光。全诗说尽宜阳城外凋残荒凉,却不露乱离之事,于花落鸟啼之中,寄寓了多少兴亡之感!可谓“句句写景,句句含情”。,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在写景的诗文中看不出作者的情感,但实际上有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情和景不分彼此,难以区

3、分。景就情,情就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绝句二首(杜甫)(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第一首是以乐景写乐情,第二首是以乐景衬哀情。但,不管怎样,诗人借景物抒发,把感情寄寓在景物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

4、或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借梅的高洁表现了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不畏谗言,不怕摧残,坚贞自守的高洁品质。,借古讽今,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抒情方式,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刘禹锡的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描写手法,5.3P

5、218,描写的角度:(1)景物描写: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哀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远近高低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2)形象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渲染、侧面烘托等。,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1.渲染,例1: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所以此诗用色彩来渲染愉快的情

6、感。,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衬托是将两个事物作对比,用一事物突出另一事物。,2、烘托,以物烘托人。 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

7、,“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

8、。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以物烘托物。 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

9、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例1: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2、衬托,1、反衬:全诗最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

10、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2、正衬: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以游子眼中所见之景来烘托,景物带有哀愁的色彩,衬托的是思乡的哀情。这也是情景交融的写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

11、”,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文天祥酹江月: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以容颜变化之大衬托爱国心之坚,这是反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3、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例一:乐府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

12、低见牛羊。” 这首民歌是古诗中的白描杰作。它只用了寥寥数语,就使我国北方草原那一望无垠、云草相接、牛羊成群的特有情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文笔洗练,意境清新,是一幅动人的给人以美的感受的画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望江南)(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动静结合,既可以以动衬静,也可以以静写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4、动静,例一: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13、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其它的例子: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静写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 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

14、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5.虚实结合 P221,例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是虚景。 例2: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例3:欧阳修的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

15、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4: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是虚景。 例5: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16、。,6、抑扬,例1: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

17、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7.正侧结合,“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8、细节描写,秋思 张

18、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9、象征,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析】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

19、高洁的情操。,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情形)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又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10、对比

20、,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手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包括内容照应题目,结尾照应开头),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赋得暮雨送李胄,前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11、照应,12、联想和想像,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13、卒章显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

21、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李白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寒食: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小事,但是诗人却是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廷的特权,讥讽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重大主题。,“小”指细小和具体的事件、景物、形象、动作等;“大”指事件的背景、事物所显示的境界阔大,形象所具有的典型意义重大。例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14、以小见大,以小说大,“小”事物表现“大”题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相对于东吴霸业、三国争雄这些宏大的历史

22、事件,江南美人大乔小乔的命运微不足道。可是诗人咏赤壁的诗作偏偏只字不提社稷伟业,战场风云,只是一心惦记着美眉“二乔”的归宿,言近旨远,含蓄蕴藉。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别具匠心,不落窠臼。和杜牧相比,刘禹锡的乌衣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江山更替,朝代兴衰,人事沧桑该让诗人生发多少感慨喟叹!可诗人的笔下只是一只轻盈的燕子,一只四百年前高门士族王谢家的燕子(当然是极度的艺术夸张!),现在却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中。一只小小的“燕子”成了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诗人感慨人事沧桑兴亡盛衰的情感媒介,令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难怪白居易对此诗是“掉头苦吟,叹

23、赏良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抓住几样富有代表性的早春景物来写,早春气息扑面而来,读者所见已满眼都是早春景象。,15、以少总多,一、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重在“抒”,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一般比较直接;融情于景重在“融”,将思想情感巧妙地融合到景物描写中,侧重写景,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是一种间接的抒情方式。,三、渲染与烘托,渲染是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烘托则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贺铸青玉案下阕:“碧云冉冉蘅

24、皋暮,彩笔新题材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中的“闲愁”,本可一句作结,词人偏要一再描述,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突出其愁之浓重,用的是渲染。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完第一曲,诗人写道:“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里描写周围环境的寂静,说明听者完全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侧面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人,用的是烘托。,四、对比与衬托,衬托是用来说明和突出被陪衬事物的,有主次之分;对比是为了比较事物的不同点,没有主次之分。,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杨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诗歌首句运用衬托,以“冰雪林”反衬梅的坚

25、毅;次句则运用对比,将梅与“混芳尘”的桃李作对比,一方面写出了桃李的媚俗和轻佻,另一方面又显示出梅的清高脱俗和守志,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与世俗合流的高尚情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 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绍。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古人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越王勾践

26、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李白越中览古)等。 2、描写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等。,3、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等。 4、议论

27、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在作品中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等。,指出下列诗句的表达方式,1.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2.陆游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3.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议论),(记叙),(描写以动衬静),(抒情直抒胸臆),修辞手法,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

28、,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1比喻,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君山,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江上看山(宋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突出了舟行之快。,比喻,比喻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能突出事物特征。,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29、比喻,思考: 你能想起哪些“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诗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而借用相关部分或特征代替整体。 用借代的手法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2、借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

30、良的武器。,借代,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 诗中以“杜康”代酒。,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借代,3、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夸张,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

31、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4、对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对偶,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还可使诗人的表意更加丰富。,5、比拟,把物人格化,不仅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而且表意也更加丰富。,比拟,新 晴 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6、排比,先提

32、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7、设问,“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设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8、反问,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反问,附:杜牧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起兴,先言他物以引

33、起所咏之辞。 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9、起兴,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10、双关,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叠字叠词叠句 作用:增强语言的音乐美(韵律感); 起强调作用,使描述的对象更 加生动形象,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 为绵密曲折。,11、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内心

34、深处的凄凉。,12、互文,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关仍是秦汉时的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35、不然既开的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 ),互文,3、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互文,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主人下马客在船 - 琵琶行 6、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客至,如何理解下列诗句,互文,谨记:表达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设题方式: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必要的知识储备:,一、把握常用的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某种)思想感情或起到了(某种)作用;,答题要点:1、揭示手法;2、结合诗歌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手法的;3、表达效果:结合意境、主旨、情感(这种手法起 到了某种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