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结构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5118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结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之结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之结构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之结构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之结构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结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结构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辑,读懂诗歌中的结构手法,诗歌常见的结构手法,1、从物与情的关系看: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2、从前句(联)与后句(联)的关系看: 重章叠句、伏笔铺垫、比兴、统领全诗、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3、如何体现主旨看: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1、先景后情(触景生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杜甫的登高一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作: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诗人登上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弘廓的秋景:辽阔的江天,清猿哀鸣,飞鸟栖止不定,长

2、江滚滚,落木萧萧(前两联内容),这种苍凉的景色触动了他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于是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俱涌心头(后两联内容)。,2、先情后景(缘情写景),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的小小沙洲。这时候,面对着茫茫暮色,旧愁未了,新愁又涌上心头。望着无边无际的旷野,那天,好像比树还低沉;由于江水清清白白,那月亮,使人更加感到亲切近人。 【赏析】此诗则是先情后景,后两句衬托前句,表现了诗人飘泊他

3、乡的孤独感和异客之愁。,3、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杜庠的赤壁:赤壁 杜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赏析】末句从结构看,是以景结情;从抒情方式看,是借景抒情。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兴感的眼前风物,不堪回首是伤感于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三国英雄今安在,苏

4、子泛舟何处寻。面对荒矶鸥鸟、衰草寒烟,多情善感的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更兼仕途失意,生活坎坷,命运乖舛,一腔忧思愁绪向谁说,以景结情,诗人的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空虚感相交织的凄怆意绪。,再如: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术语).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5、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作用)。,4、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欲说还(hu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赏析】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5、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

6、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6、过渡(即承上启下),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满。 吹梅:吹奏梅花落。角:号角,这里指笛声。远:指笛声悠远。 【赏析】“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二人相

7、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7、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赏析】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8、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 【赏析】本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表达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表现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诗歌从遥望中的牵牛星、织女星写起,由远及近,视线移到织女星,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可是终日织不成,急得泪如雨下。相隔浅浅的一道银河,就是不能相会。诗歌由事而人,再到人的感情。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哀怨动人。,9、抑与扬,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否定或肯定,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其作用是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如:贾生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9、。【赏析】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而是为了“问鬼神”!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10、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这个“目”就是诗歌的主题,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赏析】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诗人的感慨:只有离别家乡、奔

10、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11、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在狱咏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西陆:指秋天。南冠(gun):指囚犯。玄鬓:即蝉鬓。古代妇女的鬓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像蝉翼的影子,故玄鬓即指蝉。高洁:指蝉,其实是自喻。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 【译文】深秋季节寒蝉不停地鸣唱,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渐深

11、。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哎,又能向谁表白我的皎皎廉洁的心呢。 【赏析】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明确表达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点明主旨。,12、以小见大,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过华清宫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

12、】为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马飞驰,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不知内情的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13、对比,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 清明 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赏析】用“乞祭余”却还向妻妾炫耀的齐人和甘愿在绵山中烧死也不愿出山的介之推相比,讽刺了向权贵谄媚,追名逐利的小人,同时,赞扬了受迫害也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诗句在诗歌结构中的作用,1、线索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13、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005江苏卷)【分析】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答案】 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

14、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2、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1)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显得紧凑、严谨。(2)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析】

15、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意万重”一词是全诗的关键,“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析】此题要求我们理解全诗的关键,并对之作评价。一共三问,第一问是为答后两问服务的,因此只要理解了“意万重”的内涵,后两问就容易多了。从题目和诗中景物来判断,诗人的“意万重”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参考答案:“意万重”就是指诗人心中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同意这种说法。“见秋风”起“作

16、家书”之念,“作家书”又起“意万重”,正是“意万重”,欲说还休,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引发“临行又开封”。可见诗中的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起的,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也是由“意万重”造成的。再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倦夜 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莹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

17、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意境图。六句无一“倦”字,但所写意象均“照应”诗题中的“倦”,我们从中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突出了诗题的“倦夜”意。诗人为什么“倦夜”呢?原因是“万事干戈里”,使得诗人“空悲清夜徂”。诗构造的意境和抒发的议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过渡浣溪沙(晏殊)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请说说“一霎好风生翠幕”这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分析】此小令实际是宝贵者的人生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而词人的情感是通过一组景物意象传达的。

18、仔细分析:上片写的是“重帘”之外的景,诉诸“视觉”;下片笔触转到“重帘”以内,诉诸“听觉”。这儿的“转”,正是由“一霎好风生翠幕”完成的,“好风入幕”,便是一个巧妙的“过渡”。,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分析】一个“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这似乎不是考“诗歌结构”。但我们要回答第二问,就必须注意到:正是由“凉”这个字,诗人将笔触从“床上之月”巧妙自然地过渡到“梧桐缺处”的“天上之月

19、”,让“梧桐”、“月影” 进入画面与“凉床”组合,共同渲染愁情,从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4、铺垫 铺垫是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作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比如杜牧的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

20、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2006江苏卷)【分析】而我们要完成本题的这一问,就应调用与“铺垫”相关的知识:本诗前六句,铺陈天涯流浪之苦,恰恰是为了最后两句抒情做铺垫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平素朴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5、伏笔 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比如张可久的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21、。此首小令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虽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悠闲宁静,诗酒自娱,自由自在。“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既概括了那种饱尝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6、总分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开头两句扣“野望”,与中间两

22、联是什么结构关系?中间两联画面描写有何特点?【分析】首两句扣“野望”,展现的是远景,意境开阔纯净;而颔联则是由远及近,颈联再由近及远仍然扣住“野望”,更细腻地营造开阔纯净的意境。因此这二联与首联是“总分”关系。颔、颈二联,有远近变化,有色彩,有亮度,清幽秀丽。,7、总领 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答案】议论开篇,奠定深沉雄浑的感情基调;总领全词,点明主旨:“今古河山无定据” 。【解析】“今古河山无定据”指古往今来,大好河山并没

23、有一定属于谁的准则。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诗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诗深沉雄浑的格调。诗歌以议论开篇,其作用在结构上是引领全文;在内容上是奠定了全词的格调,或揭示主旨。,8、总结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徽。 这首诗写了几幅画面?几幅画面的核心是什么?【分析】诗中描绘了五幅画面:牛羊来下,野老眺孙,蚕儿上山结茧,农夫互道晚安。五幅画面中,有人物:野老、农夫;有景物:墟落、麦苗、桑叶、野鸡、蚕儿。虽显得散乱,但全诗最后两句却将五幅画面“收绾”住了式微是诗经中的一首,名句为“式微,式微,胡不归!”原来这五幅画面都扣住一个“归”字。结尾是“主题句”,表面上散乱的景物画面,全被主题句统一在对归隐闲适生活的羡情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