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6784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问题学生教育策略,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一、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主要不良表现,无心向学;频繁违纪;异性交往失范;暴力倾向;反社会行为;团伙不良行为;网瘾。,我们如何看待这样一个事实:每6个学生就有1个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希望,我国有5千万“差生”?,北京青年报消息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有统计,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

2、、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这样的现状说明“差生”问题无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我们对“差生”的状态进行了归类,大致表现为: “差生”一般与父母难以沟通(亲子关系、沟通技巧); “差生”有浓厚的厌学情绪(压力、焦虑、恐惧); “差生”容易自暴自弃(无接纳、无助感、希望破灭); “差生”不服管(逆反、自尊另类表现); “差生”难以进入进取状态; “差生”的心理品质和健康品质发育不良; “差生”处于集体的边缘状态。,看看处于青春期的部分学生,不愿意负责任心中充满愤怒,情绪化严重缺少上进心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成绩越来越差却一点也不在乎无法沟通经常说谎,问题学生常见的行为问题有: 好动起哄、挑衅滋事、经

3、常迟到(旷课、睡觉、说话)、搞恶作剧、小偷小摸、顶撞老师、随意说谎、抽烟喝酒、离家出走、打架勒索等。,行为问题的危害: 行为类问题学生传染最快、影响最坏、危害最大,最使同学讨厌、最使班级倒霉、最使老师头疼。,华佗治病的传说有很多,但是有一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一天,先后来了两个腹泻病人。华佗给他们看后,开了两副完全不同的药。一副是专门止泻的药,吃了之后立竿见影;另外一个给的却是调理药,先是大泻,然后才好。别人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症状,不同的药方呢?华佗说;“先来的那个人,腹泻是由风寒感冒引起,只要止泻,病就好了。后来的那个病人,是吃了有毒食品,毒素还在体内,毒不除,腹泻不止,所以要先泻后调理。

4、成因不同,方法岂能一样?,分析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外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内因:自身智力、性格、身体等,布鲁姆说:1-5%的儿童是天才,5%以下的儿童智力上有缺陷,90%以上的儿童能够而且应该达到应有的水平。,昆体良说:差生(问题学生)缺少的不是天赋的能力而是培养。夸美纽斯说:智力低下到了不能教化的程度,世上是不能找到这样的人的。,问题学生可以教育好吗?,陶行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高中时代,曾做过一些错误决定:沉溺酒精、吸食毒品。升入大学后才产生了社会感。(奥巴马),小时候,从不遵守上课的规则,为了追求“自由”带头上课捣乱,成了班级上的“问题学

5、生”。经常打架,是班里的“孩子王”,但成绩在班里却是数一数二的,他几乎从不迟到。(普京),哪怕是废纸也不放弃 一个教授从讲义夹中取出一张白纸扔到地上,问一个有点自暴自弃的学生:“这张纸有几种命运?”学生回答:“扔到地上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就是它的命运。”教授在那张纸上踩了几脚,学生回答:“这张纸现在变成废纸了。”教授捡起那张纸撕成两半后又扔在地上,学生回答:“它还是一张废纸。”教授很快在撕成两半的纸上画了一幅人物素描,而刚才踩下的脚印恰到好处地变成了少女裙摆上美丽的褶皱。那名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教授的意思,干脆利落地回答:“您赋予了这张废纸希望和期待,使它有了价值。” 启示:问题学生的命运就是一张

6、纸,成败只在于他们和我们教师如何去看待。,二、班主任的工作艺术,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出有爱心的学生。大爱无边,教育无痕!教育需要爱,但班主任不能仅靠爱做工作,我们要靠自己的学识和艺术去征服学生,一句话,要靠真正的教育智慧去感化学生。,我们应当转变以往强制的或者哄骗式的负向教育、消极教育,以给00后学生植入一种积极精神的方式进行激励式的自主的正向教育、积极教育。,让学生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积极教育案例: 当年,在英国有这样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于是他偷偷地把校长喜欢的一条狗套住杀掉,然后

7、把内脏一件件剥离观察。校长知道后,非常生气,决定“惩罚”这个小男孩,让他画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小男孩照办了,杀狗事件就因此画上了句号。这两幅图,至今还珍藏在英国亚皮丹名人博物馆中,而那位小男孩,若干年后因为研制胰岛素成功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他就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约翰麦克劳德。,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

8、,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案例

9、分析,四块糖果的教育艺术,第一是他不当众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第二是他不全盘否定:缓解学生的紧张心情第三是他深入了解犯错原因:避免批评盲目性第四是他妙用表扬和奖励:引发学生的自我批评得出的结论是:实施“赏识教育” : “一句鼓励的话比一千句批评更管用!”2.激发成功体验: “激发问题学生潜能的关键在于体验成功!”,四块糖果的教育艺术,顶撞老师,顶撞老师的表现:对老师吼叫、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辱骂老师,严重者甚至“动粗”。,顶撞老师的危害: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学生顶撞老师常见的12个原因,1.老师冤枉了学生2.老师提出了学生做不到的任务3

10、.老师讽刺、挖苦学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4.老师要请学生家长5.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老师误认为是顶撞6.学生心情不好,迁怒于老师7.学生想压住老师,好为所欲为8.学生想表现自我9.老师不公平10.和老师套近乎11.学生对老师业务水平有看法12.学生缺乏教养 摘自王晓春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课堂上的习得性无助群体,人或者动物在接连不断受到挫折后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无助感”。 一些学生存在厌学思想,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存在缺陷,相反,相当一部分学生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只是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欠佳,经常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斥责,时间长了,在学习时便产生

11、一种厌烦心理,才放弃努力,自甘落后。,习得性无助的主要表现,学习动机降低。学生积极学习、努力进步的要求降低,对待学习消极被动,失去兴趣,把它看成是对教师家长的应付。 认知存在障碍。在屡次失败后,对自己失去信心,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如别人,因此本该学会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困难,难以掌握。 情绪出现失调。在最初失败时,感到烦恼、无助,随着接踵而来的挫折和责骂之后,逐渐悲观、颓丧、甚至冷淡或陷入抑郁状态。一部分学生可能逐渐放弃学习,寻找其它方面寄托,或者无所事事地混日子,或者出入于游戏厅、网吧,更有甚者,过早地陷入早恋,不能自拔。所以,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教师的只

12、看到他们基础差,又不肯努力,就对他们大加指责或是漠然置之,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克服 “习得无助感”,重新激发学习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与焦虑程度,进一步降低学习动机。因此,重要的是采用适当的办法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在青少年性发育提前的今天,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性知识的时代,未成年的一些青少年发生性关系,似乎并不是那么“令人震惊”。可他们认同多人进行的性行为,甚至公开传播自己最私密的性生活,似乎丧失掉成年人所应有的廉耻感,这才是令人无比震惊的。这不仅仅再是一个简单的性生理问题了,而是青少年的性教育出了严重问题。 一方面是性教育的缺乏,另一方面却有另类“性教育”在“

13、润物无声”。有关性的文化知识教育,一种做法是避而不谈,另一种做法是大谈误谈。这两种情况都会将青少年引向“歧途”。在看待“性”问题上,要么是简单封闭,要么是完全开放。封闭到无知,开放到无耻。无知到不识愚昧,无耻到不识羞辱。,“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约翰洛克著教育漫话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共同的警示,学生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能够获得什么? 如果生活在指责中,他学会责备; 如果生活在仇视中,他学会争斗; 如果生活在恐惧中,他学会害怕; 如果生活在嘲笑中,他学会害

14、羞; 如果生活在妒忌中,他学会嫉恨; 如果生活在羞辱中,他学会自卑;,如果生活在宽容中,他学会厚道;如果生活在表扬中,他学会赞赏;如果生活在接纳中,他学会赏识;如果生活在肯定中,他学会自信;如果生活在诚实和公正中,他学会什么是真理和正义;如果生活在安全中,他学会信任自己和他人;如果生活在挚爱中,他学会热爱。,瞩目00后,一个新的时代早已经到来!00后是一个个性特殊、自我意识特强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班主任要有睿智的教育思想、博大的教育胸怀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深邃的教育智慧,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能积极理解和包容每个学生,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特

15、长,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对于那些问题学生,你可以不赏识他,但你必须接纳他,因为他是你的学生;对于那些问题学生,你可以不赏识他,但你必须接纳他,因为他还是一个孩子,一个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孩子。,1.我们是否有必要用批评的口气来对待学生? 2.我们是否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来考虑他们的问题? 3.我们的语言行为是否掺杂了自己的非正常情绪? 4.我们这样做是在解决问题呢?还是在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要?,1有思想的“教育家”。2能创新的“研究员”。 3. 善反思的“实践者”。4务实际的“多面手”。,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对学生的爱护是一种心灵关爱与教育保护。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万万不要做学生心灵创伤的制造者,而要学会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与促进者。切记不体罚学生 不辱骂学生 不大声训斥学生 不冷落学生 不嘲笑学生 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不讲教育忌语,让我们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积极理解和包容每个学生,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特长,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