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光学技术第06章 光学薄膜特性测试与分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6837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膜光学技术第06章 光学薄膜特性测试与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薄膜光学技术第06章 光学薄膜特性测试与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薄膜光学技术第06章 光学薄膜特性测试与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薄膜光学技术第06章 光学薄膜特性测试与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薄膜光学技术第06章 光学薄膜特性测试与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膜光学技术第06章 光学薄膜特性测试与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膜光学技术第06章 光学薄膜特性测试与分析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六章 光学薄膜特性测试与分析,光学薄膜技术Optics Thin Film and Technology,2,目的: 1. 为改进工艺提供依据; 2. 检验成品质量。内容: 光谱透射率/光谱反射率;光学常数(n,k,d); 散射;吸收;应力;附着力;硬度;抗激光损伤阈值;结构、组分等等。,3,第一节 透射率和反射率测量 第二节 薄膜光学参数测量 第三节 薄膜机械特性(应力、附着力)测量,4,光学薄膜的类型和符号,5,6.1 薄膜透射率和反射率的测量,光谱仪,测量波段,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光谱仪,测量原理,单色仪型分光光度计,干涉型光谱仪,6,双光路分光光度计测量透

2、射率原理图L光源,测试样品,调制板,单色仪,探测器,1.单色仪型分光光度计,原理:仪器采用双光路测量,其中一束透过测试样品,叫测量光束;另一束不透过测试样品,叫参考光束。一只探测器,交替地对两束光接收并进行比较,获得透射率。再按照单色仪的出射波长进行自动光谱扫描,就可直接记录出透射率随波长变化的光谱透射率曲线。,7,目前国际上主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参数,8,2.干涉型光谱仪Fourier变换光谱仪,光谱2.525m,原理:应用麦克尔逊干涉仪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频率调制,在频率内记录干涉强度随光程差改变的完全干涉图信号,并对此干涉图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被测光的光谱。,两束光分别经定镜和动镜反射回

3、到分束镜,动镜以一恒定速度作直线运动,形成随时间变化的光程差,检测得到随动镜运动而变化的干涉图谱。,9,为光程差,,为波数,当两干涉臂的光程差为零时(=0),有:,此时,上式可写成:,对该式进行傅立叶逆变换,就可以将其恢复成光谱图,10,(1)探测的信号增大,大大提高了光谱图的信噪比。(2)所用的光学元件少,无狭缝和光栅分光器件,因此到达检测器的辐射强度大,信噪比大。(3)波长(波数)精度高(0.01cm-1),重现性好,分辨率高。(4)扫描速度快。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动镜完成一次扫描所需要的时间仅为几秒,可同时测量所有的波数区间。,与通常的分光型光谱仪相比,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具有以下特点:,1

4、1,3.透射率测量,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因素:,1.分光光度计分辨率的影响;,2. 被测样品大小和厚度的影响;,3.被测样品后表面的影响;,T0为空白基底的实测透射率, T是实际测得的样品的透射率。,4. 偏振效应的影响,加小的孔径光阑;,参考光路中加入相同形状的空白基片;采用积分球系统(特别是在斜入射时),12,偏振分束棱镜透射率的测试步骤,I=Ix+Iy,13,4.反射率测量,Single reflection measurement,低反射率测量系统示意图L光源,测试样品,单色仪,探测器,Standard sample I0, Measured sample I1 R=(I

5、1/I0)R0,(1).低反射率测量,参考样品的误差R0引起的误差,I1越大,即测试样片的反射率越高,引入的误差越大。,14,V-W型反射率测量系统原理图,参考反射镜,(2).高反射率测量(二次反射法-消除参考反射镜反射率的影响),15,光谱范围:185-3200nm波长精度:U-V区0.2nmNIR 1.0nm,16,6.2 薄膜光学常数和厚度测量,6.2.1.光度法,三点假设:1)假设膜层具有均匀的折射率;2)假设薄膜没有色散,即薄膜在各个波长下 具有相同的折射率;3)假设薄膜在各波长点的消光系数为零。,对无吸收单层膜,由测得的T- 、或 R-光谱,推算 n、d值。,1. 求 n: 对无吸

6、收透明膜层,当膜层光学 厚度恰为0 / 4的奇数倍时:,17,if R=0.2% then nf/nf=10-2,楔形,或将基底背面磨毛、涂黑。,18,2. 求d,对于无色散的透明膜层,在得到n值后,需要知道相邻两个反射(或透射)极大(或极小)所对应的波长1和2,则就可以由 nd = (2m+1)1 / 4 = 2(m+1)+12 / 4 得到:,两个相邻极大(或极小)值的波长,19,3. 有色散单层膜 当测得单层膜的T- 、或 R-光谱曲线上从长波到短波的极值波长依次为0 、 1 、 2 、 . j . i 无色散时: j = 0 / j 有色散时: nj d = j j / 4 , n i

7、 d = i i/ 4 nj / n i = j j / i i,20,6.2.2 椭偏法,主要用于分析样品或薄膜的光学特性,可以测量薄膜厚度以及折射率、消光系数、表面孔隙率等特以及测量晶体的偏振、双折射等。 主要由光源、起偏器、检偏器、检测器和计算机系统等构成。注意:椭偏仪直接测量的不是薄膜的光学常数,而是椭偏参数和。,椭偏仪,21,1、特点,偏振光入射角可变,便于根据样品折射率高低进行调整,保证测试精度。测量波数精度高、光谱范围广。测试速度快,可以安装在镀膜设备上,对镀膜过程进行在线测试。,22,2、工作原理,当线偏振光入射到样片表面时,反射光的偏振状态会发生改变。通过测量入射平面内偏振光

8、振幅和垂直于入射平面偏振的反射光振幅比值,以及两束光相位的差值,来确定样品或薄膜光学常数的仪器。,23,24,椭偏参数和,25,光谱范围:250-1700nm,490个波长点测量误差:0.2重复性:0.05/3h角度范围:45-90 ,26,3、测试过程,运行应用软件,仪器初始化,测试椭偏参数,建立拟合模型,结果分析,结束,27,6.2.3 薄膜厚度的测量,1.表面轮廓仪测量法,利用探针式轮廓仪测量薄膜的厚度,优点:操作简单、测量直观等优点缺点:容易划伤薄膜,特别是软薄膜的表面并引起测量误差; 对表面粗糙的薄膜,其测量误差较大。,探针的直径一般约为340m,测量时对薄膜表面的微粗糙度具有一定的

9、积分平滑效应。,28,双光路干涉法测量薄膜厚度原理示意图,测量的薄膜厚度范围:32000nm,测量精度一般为/10至/20。,2.干涉测量法,29,薄膜吸收的测量,薄膜散射损耗的测量,薄膜抗激光损伤测试,30,6.3 薄膜非光学特性检测,平界面,形成化合物界面,机械咬合界面,合金扩散界面,1.薄膜附着力测试,31,附着力测试方法,胶带剥离法,刮剥法,拉伸法,压痕法,剪切法,32,提高附着力的措施,使用粘合(过渡)层离子束技术低能预溅射离子束辅助蒸发反应离子注入离子束混合,33,1).薄膜应力的类型及起因,薄膜应力的类型:(从起因分),外应力:包括外界所施加的应力,基片和薄膜的热膨胀不同所导致的

10、应力,薄膜和基片共同受到塑性变形所引起的应力。,内应力:是薄膜的本征应力,是薄膜的内禀性质。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薄膜生长中的热收缩、晶格错配或杂质的存在、相变、表面张力等因素。 (热应力 本征应力(生长应力) ),应力:定义为作用在某材料单位面积上的力,单位为N/m2或Pa。,拉应力(张应力),压应力,从表现形式上分:,2. 薄膜应力测量,34,2).薄膜的应力表现,张应力作用下使薄膜收缩,压应力使薄膜向基片内侧卷曲,35,张应力作用下,薄膜会破裂,破裂时离开基片而跷起。,压应力作用下,薄膜会起皱、起泡和剥离。,36,3).热应力,热膨胀差异造成的热应力和弯曲半径,薄膜的热应变,热应变和应力的关

11、系,薄膜的弹性模量,薄膜的泊松比,37,4.应力的计算,Stoney公式对于多层薄膜,基片的弹性模量(扬氏模量),基片的泊松比,38,5.应力的测试,1).悬臂梁法,薄膜应力引起的自由端位移,基片长度,薄膜厚度,基片长度,灵敏度0.0525MPa,39,优点灵敏度:0.2MPa,2).圆盘法(干涉法),40,6.薄膜应力的特点,热蒸发形成的金属薄膜全部呈现张应力,典型值是1GPa;溅射金属薄膜应力较热蒸发薄膜高23倍;薄膜应力与衬底性质之间没有强的依存关系;非金属薄膜的应力通常在100300MPa;介质薄膜中的应力既可能为张应力也可能是压应力。,41,薄膜抗环境能力测试: 高低温试验 恒温恒湿试验; 盐雾试验,薄膜微结构测试,薄膜化学组分测试,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光电子谱(XPS)卢瑟福背散射(RBS)二次离子质谱(SIM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形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构X射线衍射仪(XRD):结晶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