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6875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降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降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降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降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降低钻孔灌注桩施工 质量缺陷率,一、工程概况,武汉地铁二号线中山公园站主体结构设计总长为538.6米,本站除主体结构外另有五个出入口、两个风亭、两个连接通道等附属结构,其中四个出入口、一个风亭、两个连接通道的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数量为384根。,小组概况:,工艺:钻孔灌注桩 适应范围广(为30020000 kN),施工机具简单,且施工过程具有噪音低、对相邻建筑物影响小、施工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因而在深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但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环节较多,技术要求高,工艺较复杂,需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水下混凝土隐蔽工程的灌注,无法直观的对质量进行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2、,若稍有疏忽,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病害,甚至造成病桩、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危及桩护工程的安全。 现状:公司随后地铁工地整个明挖基坑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本次活动既能解决本工程所遇实际问题,又能为下个工地工程质量的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二、选题理由,要求,生产现状,选定课题,降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缺陷率,三、活动计划,计划时间,实际时间,统计制表:杨飞 2011年6-11月,数据统计:李志祥 制表: 日期:2011.5.13,四、现状调查(一),1号,2号,4号,物业,新增,周次,由上图和上表可知: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缺陷率达到了22.89%,我们对2011年2-5月的一号出入口、物业消防通道、新

3、增通道、2号出入口、4号出入口钻孔灌注桩施工缺陷情况进行了统计:,四、现状调查(二),为了更好的说明所存在的问题,小组对2011年3-5月的灌注桩缺陷情况进行了缺陷部位统计,其部位的分布结果见下表:,A属于桩施工过程缺陷,BCDE属于缺陷桩。,统计;李志祥 制表;杨琦 2011.7.15,结论:根据以上统计得知: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缺陷率达到了22.89%,其中缺陷桩达到8.46%。,10,15,25,50,累计百分比(%),A,B,C,0,93.48,频数(根),29,6,4,4,3,.,.,D,E,0,63.04,76.09,84.78,.,根据统计表制作排列图如下:,五、设定目标值,制图

4、;杨飞 日期: 2011.8,现状,目标值,22.89%(8.46%),8%(3%),即:将缺陷率由22.89%降到8%,缺陷桩由8.46%降到3%。,经过小组全体人员的认真分析及测算,我们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值确定为:总体下降至8%(其中缺陷桩控制在3%)。,1、确定目标值,2、目标可行性分析,水平对比,人员因素,大部分小组成员有丰富的QC活动经验,有较高的技术及管理水平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数据采集:王瑾 制表:杨琦 日期:2011.8,测算分析,由现状调查中的排列图可知:只要使占影响因素76.09的问题解决90%,就可以使缺陷率由22.89%下降到7.5%:22.89%*(1-76.09%

5、*90%)=7.5%,考虑到风险因素,可将目标放宽至8%,用无损检测手段检验表明,施工水平较好的工地,缺陷桩约占2 %- 3%,施工水平较差和条件较差的工地,缺陷桩高达10%左右。本公司工程所在地环境较好,施工条件比较成熟。,能否达到目标,完全能达到目标,六、原因分析,责任心、管理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思想不重视、不认真负责,现场管理人员疏于监督指导,数量少,间隔时间长,间歇停水停电,导管,导管拼装、试压不规范,导致导管进水,混凝土离析,挂带钢筋笼,导致吊环松脱,吊车故障,混凝土灌注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泥浆配比,泥浆比重小或注入量不足,搅拌时间短,塌落度小,流动性差,钢筋笼,主筋弯曲,

6、骨架扭曲,箍筋变形脱落,导管倾斜,清孔方法,清空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空,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或过慢,水电,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高,1.现场施工人员思想上不重视、不认真负责,对于通过树图找出的原因进行验证,确定要因:,验证:1、清孔不干净或未二次清孔。2、 未使用配套工具对导管进行连接,孔内导管深度不够或与孔底间隙较小。3、泥浆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内未按要求更换。,是要因,调查结果:施工作业人员对技术交底内容理解不透彻,责任心不够。,2、现场管理人员疏于监督指导,验证:1、 施工前未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成孔或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格。3、吊装钢筋笼

7、或导管时与吊车司机沟通不及时。,非要因,调查结果:上述情况的确存在,但次数少,影响较小。,3.混凝土泵车数量少,间隔时间长,验证: 1、进行统计,每根灌注桩需要混凝土在12M3左右,只需要两台泵车便可满足要求。 2、泵车运输途中有故障发生,但属偶然现象。,非要因,4.现场间歇停水停电,验证:1、 现场有停水停电现象发生,但都有紧急预案。2、大环境停水停电,未能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非要因,调查结果:有停水停电紧急预案,可处理紧急情况发生。,5、导管拼装、试压不规范,导致导管进水,混凝土离析,验证:1、导管拼装不紧密,达不到压力要求 。2、导管连接部位密封垫圈丢失或磨损严重。3、导管未埋入混凝土中

8、。,是要因,6、导管挂带钢筋笼,导致吊环松脱,验证:1、导管起吊过程中不垂直 。2、钢筋笼下放位置不垂直。调查结果:吊车起吊高度远远大于钢筋笼和导管的长度,施工过程中导管和钢筋笼的吊装可以满足要求。,非要因,7、吊车故障混凝土灌注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验证: 通过检查吊车保养记录和维修记录,吊车保养和使用均在要求时间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故障。,非要因,8、泥浆比重小或注入量不足,验证:1、项目部实验员通过对泥浆比重进行检验,发现泥浆比重小于要求比重 。2、泥浆使用时间过长,未及时进行更换。3、携渣和清孔过程中,泥浆注入量不足。,是要因,验证结果:泥浆比重和注入量严重影响成孔质量。

9、,9、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塌落度小,流动性差。,验证: 水下混凝土通过泵站进行配送,塌落度通过实验控制,运输过程中不停搅拌,如果未遇到特殊情况,一般混凝土质量均可以满足现场要求。,非要因,10、钢筋笼主筋弯曲,骨架扭曲,验证:1、通过现场观察,在钢筋笼吊装过程中的确存在此类现象 。2、现场钢筋笼成品数量大于成孔数量,在发生此类现象有备用钢筋,可以及时更换。,非要因,11、钢筋笼箍筋变形脱落,导致倾斜,验证:1、通过现场观察,在钢筋笼吊装过程中的确存在此类现象 。2、现场钢筋笼成品数量大于成孔数量,在发生此类现象有备用钢筋,可以及时更换。,非要因,12、清空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验证:1、沉渣过

10、厚,清空作业时未清理干净 。2、清孔后等待混凝土时间过长,未进行或未及时进行二次清空,导致沉渣回落。3、下放钢筋笼和导管时,碰撞孔壁,孔壁泥土松落,未进行二次清孔。,是要因,验证: 通过观察存在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 ,但是每根灌注桩混凝土方量较少,可以满足初凝时间要求;当发生过快或过慢时,现场施工人员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非要因,13、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或过慢,七、确定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对以上13个末端因素的调查验证,我们确认了导致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率高的主要原因为:,哇!问题找到了!,分析:小组全体成员 日期:2011.8.29,1、现场施工人员不重视、不认真负责。,2、导

11、管拼装、试压不规范,导致导管进水,混凝土离析。,3、泥浆比重小或注入量不足。,4、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八、制定对策(1),小组根据确定的要因制订以下对策方案,并对所选方案进行了比较选择:,对策制定:小组全体成员 2011年8月12日,序号,要 因,目 标,对 策,措 施,负责人,完成时间,1,2,现场施工人员不重视、不认真负责。,项目部加强技术交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理论学习;,现场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按技术交底进行作业。清楚更换泥浆的时间要求和清孔的时间要求。,把相关质量要求进行量化,强化时间概念。,导致导管进水,混凝土离析,加强检查导管的质量和配套工具的质量,导管安

12、装质量一步到位,不留后患。,对不满足要求的导管和工具及时更换;派专人进行导管的拼装;项目部管理人员亲自检查,刘敏,2011/08/15,2011/08/16,杨飞,制定对策(2),序号,要 因,目 标,对 策,措 施,负责人,完成时间,3,4,泥浆比重小或注入量不足,加强对泥浆配比和孔内泥浆用量的管理,随时进行抽查,合格率达到100%,项目部实验员三天对泥浆配比进行检验一次;现场施工员对泥浆注入量进行控制;作业人员及时对不满足要求的泥浆进行更换。,清空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成孔后,及时进行清孔;清孔完毕,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灌。,清孔合格率达到100%,管理人员做好相关协调工作成孔后及时清孔,

13、及时报检,及时安放钢筋笼,及时灌注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时坚决进行二次清孔,2011/08/18,2011/08/16,对策制定:小组全体成员 2011年8月14日,杨 琦,李志祥,九、实施对策 (1),1、现场施工人员不重视、不认真负责,(一)实施:1.项目部加强技术交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理论学习;2.把相关质量要求进行量化,强化时间概念。,摄像统计:肖军 2011年8月,摄像统计;肖军 2011年8月,(二)效果检验: 多次组织技术交底和开办农民工学校后,工人质量意识和理论知识大大提高;量化后施工作业要求数字化,作业人员比较容易记牢。 现场随机抽查10个工人,10个工人均能回答出基

14、本的质量要求。,2、导管拼装、试压不规范,导致导管进水,混凝土离析,(一)实施:1.加强检查导管的质量和配套工具的质量;2.对不满足要求的导管和工具及时更换;派专人进行导管的拼装;项目部管理人员亲自检查。,摄像统计:肖军 2011年8月,制图:杨飞 2011.08,(二)效果检验: 导管安装质量一步到位,不留后患。,3、泥浆比重小或注入量不足,(一)实施:1.加强对泥浆配比和孔内泥浆用量的管理;2.项目部实验员三天对泥浆配比进行检验一次;3.现场施工员对泥浆注入量进行控制;4.作业人员及时对不满足要求的泥浆进行更换。,摄像统计:肖军 2011年8月,(二)效果检验: 实验员随时进行抽查,合格率

15、达到100%。,4、清空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一)实施:1.成孔后,及时进行清孔;清孔完毕,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灌。;2.管理人员做好相关协调工作成孔后及时清孔,及时报检,及时安放钢筋笼,及时灌注混凝土。3间隔时间过长时坚决进行二次清孔。,摄像统计:肖军 2011年8月,(二)效果检验: 质检员报检前和灌注混凝土前分别进行检查,合格率达到100%。,十、效果检查(1),成功!,22.89%(8.46%),8%(2.25%),8%(3%),实施前,实施后,目标值,结论: 缺陷率由22.89%降到8%,缺陷桩由8.46%降到2.25%。,对策实施后,小组对2011年第9-10月施工的173根钻孔灌

16、注桩施工质量缺陷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实施前平均值,日期,施工数量,缺陷率,缺陷数,2011.9,2011.10,100,73,8(3),6(1),7.9%(1.3%),实施后平均值,目标值,8%(3),8%(2.25),8%(3%),22.89%,效果检查(2),效益统计:,通过本次QC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b.掌握了全面质量管理这种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小组团结协作精神,为下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a.有效地解决了施工质量的缺陷,保证了正常的生产节奏;,社会效益,在我们的巩固期(3个月)内还将施工 2000根,按返工时150元/小时、平

17、均每根返工时间为15分钟计算: 2000(22.89-8) % 15015 / 60=11167.5元,统计:杨飞 2011年10月,c.基坑开挖后,作为围护结构的钻孔灌注桩质量优良,屋漏水的地方,受到各方的好评,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效果检查 (3),此外,小组成员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团队力量攻破了质量难关,增强了大家庭的凝聚力。我们对活动前后的状态进行了自我评价,做出了雷达图:,统计:顾大双 制表;杨飞 2011年10月19日,十一、制定巩固措施,经过5个月的活动,我们较好地解决了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缺陷,为了巩固本次QC活动的成果,我们将活动实施

18、方案及方法加以总结,形成标准化、工艺化,并纳入生产班组的实际工作中。,制表:杨飞 日期:2012.3.11,准备 在建设工程理论研究上发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防治措施)的论文,在2012年5月份出版。,2,1,把工程要求文字化向数字化转变,并形成相应的文件并存档。,十二、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我们期待着再一次的成功!,通过本次QC活动,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不良的缺陷率由22.89 %下降至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组全体成员也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团队精神。但我们也意识到尚有8%不合格率的存在,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继续利用QC这一工具,坚持PDCA循环,努力攻克每一个质量难关!,再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