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7017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过去的深圳,今天的深圳,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课程考点分析,必修三,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必修二,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例1】1954年青藏公路开始修建后,在昆仑山脚下的河滩地上逐渐形成格尔木市。目前格尔木已经发展成为进出西藏物资的重要中转站。2011年,格尔木城市化水平达到90.2%。,(2)依据资料,简述格尔木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地处

2、昆仑山麓,地势较平坦;,水源充足;,交通运输的发展,知识准备:,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什么是工业化?城市化?关系?,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城市化概念:,、含义:,、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本质表现),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范围扩大,农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农村人口城市人口,乡村地区城市地区,【例2】表4 韩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2)读表4,概括韩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6分),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进入后期成熟阶段。,何为工业化?,一个国家或地区

3、,工业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二者关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协调发展,起步晚;水平低;畸形发展,起步早;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起步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不相适应,【例:】2008年墨西哥城市化率为77.2%,工业化水平只有37.1%,过度城市化(城市化过度发展),知识准备:,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什么是工业化?城市化?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规律: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优惠政策

4、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的政策为关键条件,良好的位置、侨乡,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第一发展阶段,第二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起步,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点。,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第二阶段: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腾笼换鸟”,即“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政策,腾笼换鸟,何谓双转移是广东创造性地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

5、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1979-1990年,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侨乡、劳动力、地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较慢,投资规模小,附加值低,1990年以后,政策和劳动力成本低优势丧失,资金,技术,工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较快,投资规模大,附加值高,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例3】改革开放后,苏南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地处长江三角洲,靠近上海,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问题与对策,问题: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均落后于长三角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较小,人才的数量上,2002年,

6、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上海109人,江苏40.8人,广东只有20人。人才的层次方面,上海有两院院士152名,江苏有87名,而广东只有46名(含16名聘请),广东的两院院士还没有南京大学的院士多。人才结构方面,广东的复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偏小,远远适应不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珠三角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数量与规模,难以与涵盖两省一市的长三角相比,上海、南京、杭州汇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数及科技人员数目等均是珠三角的数倍。,【例4】材料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

7、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8分),比重持续增长,并超过珠江三角洲(2分),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90年代后,对外开放;产业基础好;科技实力更强;经济腹地范围更大,对策,()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问题: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和管理落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珠三角国道省道“市街化”“一字长蛇阵”现象,“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 走过一镇又一镇,镇

8、镇像农村。”,对策: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严重的灰霾使市区能见度差,汽车白天也要开灯行驶。,去年广州、深圳等城市灰霾天气超过了120天;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酸雨频率达45.4;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越来越突出。,加强规划管理: 该地区各城市制定了发展规划,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根据材料三,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规划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10分),材料三:2011年4月,国务院同意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地区。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主要包括精品钢铁、修造船、石油化工和海洋装备工程等基地。,规划合理,海洋运输条件优越,石油、盐类等资源丰富,临近国内和国际市场,山东半岛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相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建议。(6分),注意减少对海洋、大气造成的污染;制定措施保护沿海湿地资源;在资源(水资源)的利用上注意提高效率,节约资源。(6分),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