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7082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腔颌面部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fection),2019年8月7日,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消化道、呼吸道起端 常驻各种细菌,温度和湿度适宜细菌生长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颜面及颌骨周围潜在筋膜间隙 感染扩散颜面部的汗腺、皮脂腺、毛囊丰富,暴露在外,细菌常驻血循环丰富 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静脉瓣 危险三角淋巴系统丰富 淋巴结炎,儿童腺源性感染,不利因素,有利因素,血循环丰富,抵抗力强易于发现易于治疗,感染途径,牙源性腺源性损伤性血源性医源性,最常见牙源性感染,病源菌与感染类型,混合性感染:需氧菌与厌氧菌化脓性感染、特异性感染,颌面部间隙感染,蜂窝织炎是指

2、皮下、筋膜及肌肉间的结缔组织、脂肪、血管等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间隙潜在性 感染可沿间隙扩散 位置不同,命名不同 继发性感染,眶下间隙 (infraorbital space),眶下间隙位于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面部表情肌之间界限-上界为眶下缘 下界为上颌骨齿槽突 内界为鼻侧缘 外界为颧骨内容-眶下神经、内眦动脉、面前静脉等,感染来源,多由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化脓性炎症引起小儿眶下蜂窝织炎,一般由乳尖牙及乳磨牙炎症引起,临床表现,以眶下区为中心肿胀、疼痛可出现上下眼睑水肿,睑裂变窄,睁眼困难,鼻唇沟消失病因牙的根尖部前庭沟红肿、压痛、丰满,扩散途径,向上眶内蜂窝织炎可沿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向

3、颅内扩散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治疗要点,脓肿切开上颌尖牙或前磨牙根尖部前庭沟最膨隆处切开直达骨面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必要的支持疗法急性炎症消退后,治疗病因牙,颊间隙(bucccal space),颊间隙位于相当于颊肌所在的部位解剖-上界为颧骨下缘 下界为下颌骨下缘 前界为口轮匝肌 后外侧界浅面相当于咬肌前缘 深面是翼下颌韧带前缘内容-面神经、颌外A、面前V、颊脂垫等,感染来源,颊间隙蜂窝织炎多由上、下颌磨牙的根尖脓肿、牙槽脓肿淋巴腺源性炎症颊部皮肤和粘膜感染等引起可由相邻颞下、翼颌、咬肌、眶下间隙等感染引起,临床特点,感染在颊粘膜与颊肌之间时,磨牙区前庭沟红肿、触痛明显,皮肤红肿较轻感染在颊部皮肤与

4、颊肌之间时,面颊皮肤红肿严重、发亮张口受限感染波及颊脂垫时,可向四周扩散,扩散途径,前上-眶下间隙后外-咬肌间隙后内-翼颌间隙内-颞下间隙向上-颞间隙,治 疗,根据脓肿的部位从口腔内或由面部脓肿区顺皮纹方向切开引流脓肿位置较低者,也可由颌下切开,向上潜行分离至脓腔建立引流,颞间隙(temporal space),解剖-颞间隙位于颧弓上方,颞肌所在的部分,分为颞浅和颞深两间隙界限 上-颅顶 下-颧弓 前-额骨侧方 后-耳廓上方 颞浅间隙是在颞肌与颞浅筋膜之间 颞深间隙在颧骨与颞肌之间,感染来源,颞浅间隙感染常由颞、顶部皮肤感染引起而颞深间隙感染多由牙源性感染或耳部化脓性疾病引起,临床特点,颞肌部

5、位肿胀、疼痛张口明显受限颞浅间隙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颞深间隙感染波动感不明显;颞骨骨髓炎,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颞下间隙位于颞下窝内界限 上界为蝶骨大翼下方的颞下面 下界为翼外肌下缘 前界为上颌骨的后外侧面及上颌骨颧突的后面 后界为下颌骨髁状突、茎突及其所附着的肌肉 内界为蝶骨翼突外板的外侧面及咽侧壁 外界为下颌支上份内侧面、喙突及颧弓 颞下间隙内有众多神经血管通过与周围间隙相通,感染来源,相邻间隙感染扩散上、下颌磨牙区的病灶牙上颌结节、圆孔、卵圆孔的阻滞麻醉,临床特点,颞下间隙位置深,感染后外观不明显张口受限明显经颧弓下缘或上颌结节外上穿刺常为多间隙感染,扩

6、散途径,上 颞间隙下 翼颌间隙前 颊间隙后 咽旁间隙眶下裂- -眶内卵圆孔、棘孔-颅内,治疗,颞下间隙脓肿可经上颌结节外侧切开伴翼颌间隙感染时,由颌下切开贯通翼颌及颞下间隙如同时伴有颞间隙感染应由颞上线切开颞肌下达颞下间隙直至下颌下缘的上下贯通引流,嚼肌间隙(masseteric space),咬肌间隙位于下颌升支外侧骨壁与咬肌之间界限: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缘为下颌支后缘 上平颧弓下缘下界为咬肌在下颌支的附着,感染来源,主要来自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磨牙后三角粘膜炎症扩散,临床特点,以咬肌为中心的红肿、压痛明显张口受限严重不易扪到波动感,有凹陷性水肿最常见,扩散途径,向上 颞下间隙向前

7、颊间隙,治 疗,沿下颌角下缘作弧形切口,距下颌骨下缘2cm,长约2-3cm术中检查有无边缘性骨髓炎口内从翼下颌皱襞外侧切开,翼下颌间隙(pterygomandibular space),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升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之间界限: 前界为颞肌、颊肌及翼下颌韧带 后界为下颌支后缘及腮腺 上界为翼外肌下缘 下界为翼内肌所附着的下颌角内侧处内容 下颌神经分支、下牙槽动静脉,感染来源,主要来源于下颌智齿冠周炎及下颌磨牙尖周 相邻颞下、咽旁等间隙感染扩散引起 可见于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后,感染特点,翼下颌韧带区红肿、疼痛 颌后区皮肤肿胀,下颌角内侧深压痛 张口受限,吞咽疼痛,扩散途径,向上 颞下间隙向

8、后 咽旁间隙,治 疗,口外:由下颌角下作弧形切开,掀起翼内肌附着口内:由翼下颌韧带外侧纵行切开进入翼颌间隙,舌下间隙(sublingual space),舌下间隙位于舌腹口底粘膜与下颌舌骨肌之间界限:上界为舌腹口底粘膜 下界为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 前界及两外侧界为下颌骨体内侧面 内侧界为颏舌骨肌及舌骨舌肌 后界止于舌根部,感染来源,下颌牙源性感染口底粘膜的外伤、溃疡舌下腺及颌下腺的腺管炎症,临床特点,舌下肉阜区及口底颌舌沟粘膜水肿,舌下皱襞肿胀,口底抬高,舌体移向健侧进食、吞咽、讲话困难,严重时影响张口和呼吸口底扪及波动及穿刺出脓液,扩散途径,后上:咽旁间隙、翼颌间隙后下:颌下间隙,治 疗,由

9、口底波动区切开,切口与下颌体平行勿伤及舌动脉、舌神经,颌下腺导管口底引流不畅时,应行颌下引流,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咽旁间隙位于咽腔侧方翼内肌、腮腺深部与咽上缩肌之间,呈倒立锥体形。底向上通颅底,尖向下达舌骨大角平面;界线:内界为咽上缩肌 外界为翼内肌和腮腺深叶前界在上方有颊咽筋膜与翼下颌韧带下方在颌下腺之上后界为椎前筋膜的外侧分咽旁前间隙:咽升动静脉 咽旁后间隙:颈内动静脉、912对脑神经,感染来源,牙源性炎症,特别是下颌智齿冠周炎邻近组织,如腭部扁桃体炎症邻近间隙感染扩散,临床特点,咽侧壁红肿,可波及软腭、舌腭弓和咽腭弓,悬雍垂推向健侧局部疼痛剧烈,吞咽和进

10、食更甚;如伴喉头水肿则可出现声音嘶哑,的呼吸困难和进食呛咳颈部舌骨大角平面肿胀、压痛张口受限,扩散途径,与周围诸间隙相同,如翼颌、颞下间隙感染可沿血管神经束上通颅内、下达纵隔,治 疗,张口不受限应由翼下颌韧带稍内侧纵行切开张口受限可由下颌角以下作弧形切口,向前上、内分离建立引流 穿刺翼下颌皱襞内侧,咽上缩肌与翼内肌之间,下颌下间隙(submandibular space),下颌下间隙位于颌下腺所在的由二腹肌前、后腹与下颌骨下缘形成的颌下三角内底为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 表面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 下颌下间隙经下颌舌骨肌后缘与舌下间隙相续,感染来源,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后牙根尖周炎、牙

11、槽脓肿继发于颌下淋巴结炎、化脓性颌下腺炎等腺源性感染,临床特点,颌下三角区肿胀、压痛区域性凹陷性水肿,可触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液,扩散途径,经下颌舌骨肌后缘与舌下间隙相续向后内与翼颌、咽旁间隙相邻向下与颈动脉三角相邻可蔓延成口底多间隙感染,治 疗,口外切开引流,下颌骨下缘2cm,口底多间隙感染(cellulitis of the floor of mouth),口底多间隙感染指双侧颌下间隙、舌下间隙及颏下间隙同时发生的广泛感染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腐败坏死性厌氧性、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腐败坏死性Ludwigs angina(卢德维希咽頰炎),感染来源,下颌牙源性感染颌下腺或颌下淋巴结

12、炎口底软组织感染灶和颌骨损伤,临床特点,化脓性:弥散性肿胀,自发性疼痛和压痛腐败坏死性 发病急,发展快 广泛的副性水肿,可上至面颊部,下至胸部 皮肤红肿、发绀、有瘀斑,凹陷性水肿 皮下可扪及捻发音 舌体抬高,语言不清,吞咽困难,严重者呼吸困难 全身中毒症状,治 疗,全身抗菌、支持、对症处理局部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选择倒“T”型切口 充分分离脓腔,引流通畅 3%H2O2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目的减轻中毒症状 减压以缓解呼吸困难 形成有氧环境,面部疖、痈,颜面皮肤是好发部位 疖顶部出现黄白色小脓头脓栓破溃、脱落,可渐愈合一般无全身症状,疖单个毛囊及其附件发生的炎症,痈多个毛囊及其腺等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痈常见于唇部,唇部皮肤发红、变硬、疼痛,可呈质地坚硬的浸润块,表面可有多个淡黄色脓点全身有中毒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差,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高可引起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治疗-疖,以局部治疗为主 初起可用2碘酊涂抹,每日数次 形成脓栓时,可将其轻轻取出,忌搔抓、挤压 禁热敷、挑刺和早期切开。危险三角-处理不当可向颅内扩散辅助性治疗 保持面部皮肤清洁,治 疗,应用抗生素治疗(最好有脓培养的药敏结果)注意全身支持疗法局部制动,可用高渗盐水纱布持续湿敷对已形成的坏死组织,可用剪刀去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