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重绩效促规范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37114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组研讨发言】重绩效促规范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心组研讨发言】重绩效促规范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心组研讨发言】重绩效促规范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心组研讨发言】重绩效促规范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心组研讨发言】重绩效促规范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组研讨发言】重绩效促规范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组研讨发言】重绩效促规范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心组研讨发言】重绩效促规范,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政府投资绩效重要手段,是促进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技术支撑。2020年6月,滁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财政工程造价审核中心,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该中心成立以来,围绕用好财政资金,促进政府投资项目规范管理,狠抓机制建设、效能管理和改革创新,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取得了显著实效。据统计,2020年6月以来,市财政部门累计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核项目128个,评审总金额约53亿元,审减金额约8亿元,平均审减率达15%;招标控制价审核项目8个,评审总金额约54亿元,审减金额约3亿元,平均审减率超5%

2、o财政投资评审项目采取立收即审模式,审核效率不断提升,审核时间不断缩减。一、规范评审,建立健全评审管理机制“客观、公正、审慎”是财政投资评审的基本原则,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评审理念,从制度层面不断规范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机制,确保评审工作规范开展。一是定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先后制定滁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核工作流程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核工作进展告知制度等15项制度,明确审核范围、内容、时限、流程等,建立三级评审质量控制机制,不断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明标准,确保计量计价公平公正。工程量计算和单价问题是投资评审的核心,

3、财政部门严格依据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定额、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进行量价审核。新材料、新设备的定价坚持多渠道采集数据,根据不同型号、规格、档次确定相应价格,并建立价格库。目前,已建立覆盖建筑安装、装饰装修和园林绿化等类别的价格信息数据库,涉及各类产品价格信息10万余条。三是勤会商,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合理。建立多部门沟通协调联动机制,在招标控制价审核过程中,对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单位造价成本进行分析,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为目的,采取专家咨询、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参建单位集体会商等方式,促进设计方案优化,选择经济可靠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节约建设成本。对竣工结算审核中核减造价的事项充分征求建设单位、

4、施工单位意见,并对反馈的意见采纳情况进行集体会商后,方出具评审结果报告。四是压责任,确保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定期通报在投资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及意见;对成本失控、造成资金浪费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市政府;对结算价较合同价增减超10%或结算核减率超10%的项目,要求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向资金调度会专题报告。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压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二、强化效能,推进评审工作提质增效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从“快、转、促”三字入手,持续推进评审工作提速增效,全过程服务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促进建设项目管理规范。一是分类施策“快”评审。按房建、绿化、公路、水利4大项目

5、类型,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组成审核组。招标控制价项目的评审,做到及时掌握图纸设计、招标控制价编制等进展情况,早知道、早安排;对特殊项目,实行编审同步,边编制控制价、边评审。重点建设项目竣工结算评审,提前跟踪了解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避免因项目复杂或变化大而影响竣工结算审核进度。二是优化服务“转”职能。项目建设前,坚持前移评审关口,以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政府投资为主线,助力建设单位把好前期设计关;项目建设中,协助建设单位把关重大工程变更经济合理性,严控工程变更,并对项目超概算情况及时预警;项目建成后配合各建设单位,清理长时间未完成结算的项目,找准症结,细化措施,及时打通结算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防范因结算久

6、拖不决带来的风险隐患。三是聚焦管理“促”规范。聚焦政府投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在强化工程造价审核的同时,针对发现的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严格、设计标准超合同现象严重、造价核减率居高不下、争议事项久拖不决等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改进管理建议,促进建设单位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规范管理。三、勇于创新,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坚持推动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以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资金投资绩效为目标,探索具有滁州特色的财政投资评审之路。一是制定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制度。依据财政部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安徽省地级市中率先制定了滁州市市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价款办法,明确各

7、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在工程价款约定、工程变更管理、工程价款支付及结算等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应履行的职责、程序等,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结算管理工作。二是开发工程造价指标分析系统。全面采集政府投资项目基础数据,以大数据为依托,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自主开发了“滁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指标分析系统”,具有子项目分析、单个项目分析、多项目联合分析等功能,包含了整个项目到单个材料价格多级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同类项目评审“统一标准”,实现了评审流程化,大大提高评审效率。三是实行“电子化审核+现场对账”新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强化专业造价软件应用,事先梳理对账要点并实行网络传输,有针对性地当面对账及踏勘现场,优化评审流程,减少人员接触,压缩现场对账次数,有效节约评审时间。四是构筑全过程廉洁评审防线。采取审前谈话、设置廉政监督员等方式,加强内部廉政监督;设置科学的审核流程,制定“四严禁、六不准”工作纪律等,把廉政风险防控贯穿于投资评审活动全过程。坚持党风廉政教育常态化,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投资评审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