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市场中介打击投机炒房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37126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管市场中介打击投机炒房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严管市场中介打击投机炒房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严管市场中介打击投机炒房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严管市场中介打击投机炒房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管市场中介打击投机炒房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严管市场中介打击投机炒房可行性调研报告买房子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一旦出纸漏,就可能惹来烦恼重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房屋交易市场火爆,居民购房意愿强烈,二手房市场交易频次增加,因房产买卖产生的纠纷也呈激增态势。由于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行业规范欠缺等原因,部分中介机构及工作人员“利”字当头,为了赚钱,使出各种手段,挑战职业道德甚至法律底线,成为此类案件发生的不容忽视的原因。许多房产中介机构存在恶意炒房、隐瞒重要房屋信息、收取额外费用、责任心缺失等乱象,一个又一个陷阱让不少购房者和租房者防不胜防。而常遇陷阱主要为以下四类。一是虚假宣传,低价房源多为“钓鱼二无论是中介公司门店的玻璃橱窗上,

2、还是网站的房源信息中,总能找到报价十分诱人的房屋信息。其实大部分都是用来“钓鱼”的虚假房源信息,其作用就是让购房者和租房者主动走进门店,或者打电话咨询,以便让中介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潜在房屋需求者。随着房价的不断波动,处在房地产市场前沿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利用其对掌握房屋价格趋势的优势,故意欺骗或提供虚假的房价信息,让出卖人低价出售,再由中介机构的关联方来购买,或者中介机构直接收购,进而转手高价另卖他人。二是巧立名目多收费。一些房地产中介机构在收取完中介费用后,还会巧立名目额外收取其他费用,如协助过户费、协助贷款费等。然而,此类费用有时是私下达成的,并未出现在合同当中,甚至有些就是房地产经纪人私下

3、收取,连中介机构都不知情。更为严重的,甚至出现个别房地产经纪人工作一段时间就携款辞职,造成当事人遭受额外损失。三是吃差价是惯用伎俩。房产中介“吃差价”是行业最大顽疾,至今仍未消除。中介公司一般会通过与卖方签订协议,然后支付部分房款,并约定尾款延后支付的方式。此后便以高于协商价格售出房产,获得差价收益。四是传播政策谣言,鼓动购房者“迅速出手二一些中介机构会不定时在某个节点散播“政策传言”,声称将出台新政策,鼓动大家赶紧买房过户。有网友戏称,中央制定的任何新政、利好,都有可能成为中介炒作的理由。现XX县房地产中介机构已备案正常营业有X家,从业人员X人,2021年以来,XX县房地产主管部门以及市监部

4、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对其进行监管,共计检查10余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5人次,将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实施价格串通、囤积出租房源、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对未进行价格公示的企业责令进行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尚未发生房地产中介机构乱收费和炒房等现象。针对出现的“陷阱”建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坚决的斗争精神贯穿专项整治工作全过程,真抓实干,抓紧抓实切实

5、解决房地产中介乱象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让群众满意。二是建立联合查处机制。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主动向当地人民政府汇报整治要求和实施方案,牵头组织领导,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发展改革、银保监、网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加快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联合查处、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以专栏、热线等形式,大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正确引导群众主动支持和参与整治工作,努力营造人人支持专项整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加大查处力度。要始终保持高压严查态势,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依法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处以罚款、取消业务范围、列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取“黑中介”等施,加大处理力度。要把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行动融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抓紧抓实。对整治工作中查处的违法违规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要向社会通报,及时曝光共型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