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7201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外文言文断句,Made by 李静 梁国焜 杨子蕊,何为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du)”,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下雨天,主人留不留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留,不留,要不要还债?,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债主(请还钱!):,欠债之人(不还!

2、):,断句小技巧,1.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通读全句,联系全文、全段或语境,弄清写了些什么内容。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2.找对话标志(曰、云、言),通常在对话标志“曰”、“云”、“言”之后断句,相当于冒号双引号。例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例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2.找对话标志

3、(曰、云、言),3.找名(代)词。,在名词代词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谁做什么事情。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公、卿、君、彼、此、其、之,3.找名(代)词。,例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3.找名(

4、代)词。,例2: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4.找虚词,常用虚词是标志:古人喜欢“之乎者也”这些虚词,用在句子的开头或者结尾虚词通常是语气词,可以在其前后断句。,4.找虚词,句首的语气词(发语词):其、盖、唯、夫、且夫、若夫、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可断句;,4.找虚词,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4.找虚词,句首的语气词(发语词):/嗟夫

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呜呼/其真无马耶/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在句首的关联词: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找虚词,常在句首的时间词: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大雪公欣然曰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大雪/公欣然曰,4.找虚词,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蒲松龄山市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6、,4.找虚词,句末语气词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 对偶、反复 与顶真,例1:(顶真)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5. 对偶、反复 与顶真,例2:(对偶)句式整齐对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 对偶、反复 与顶真,例3:(反复)乡为

7、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6.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莫拆散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6.特殊句式,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何陋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利是图);“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6.特殊句式,“不亦乎”(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何之为”(

8、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等,7.综合练习,1.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韩非子),7.综合练习,1.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7.综合练习,2

9、.郑人有爱惜鱼者,计无从得鱼,或汕或涔,或设饵笱之。列三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喁。逾旦,鬣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 未几掺而食复掬而观之曰腹将不厌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之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 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鳞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 ( 宋濂宋文宪公文集),7.综合练习,2.未几掺麦而食复掬而观之曰腹将不厌乎未几/掺麦而食/复掬而观之/曰/腹将不厌乎,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名不正

10、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8.单句练习:,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8.单句练习:,3.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8.单句练习:,4.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未几/夫齁声起/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8.单句练习:,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8.单句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