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7396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2020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2020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2020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2020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ppt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余 江2009.3,第三章 大气卫生,Content,Section 1 atmospheric characters and hygiene meaning Section 2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pollutant transformationSection 3 the effect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on human healthSection 4 the effects of main atmospheric pollutants on human healthSection 5 atmospheric hygiene

2、standardSection 6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of healthy effectsSection 7 protecting measures of atmospheric hygieneSection 8 hygiene supervise and management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Section 1 Atmospheric characters and hygiene meaning,(一)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可将大气圈分为5层,一、大气圈和大气垂直结构,大气圈:厚度2000-3000Km以上,1.对 流

3、层,(10-16Km),3)重量,3/4,4)气象变化的主要发生层,2)h ,t,1)气温水平,垂直运动,大气的结构(按温度变化分五个圈层),500Km,80Km,50Km,10-16Km,地表,外大气层(逸散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结构(按温度变化分五个圈层),2.平流层:(16-55Km),上层:(30 -35Km)h,t,同温层:(30-35Km)h,t,-50 -60,其中15-35Km处为臭氧层,可吸收UV-A,UV-B,3.中间层(55-85Km):h,t,空气垂直对流明显,4.热层(85-800Km): h,t,5.逸散层(800Km):空气稀薄,大气圈其它分层

4、方法,(二)按大气的电离状态分为2层,非均质层90Km,均质层90Km,(三)按大气的化学成分分为2层,非电离层60Km,电离层60Km,三、大气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1.太阳辐射400nm(紫外线) UV-C:200275nm (可被臭氧层全被吸收) a)有利: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 b)不利:对细胞有损伤作用 UV-B:275320nm: a)抗佝偻病 b)抗红斑 此段机体的生理促进作用最大 c)提高机体免疫力,UV-A:320400nm: a)不利:产生色素沉着(晒焦 作用)日光性皮炎、眼炎等 b) 生理学意义400760nm(可见光)高级神经系统760nm1mm(红外线)热效应: a)不利

5、:皮肤灼伤、热射 病 、红外线白内障,etc. b)有利:消炎、镇痛 总结:紫外线过程将导致:a)光照性皮炎膜损伤b)皮肤癌 c)促进光化学烟雾的形成,2.气象因素:气温、气流、气湿、气压机体生理代偿能力 3.空气离子化(air ionization)1)定义:指大气分子或原子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重/轻 ( N /n) 50,Section 2 Main source and pollutant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大气环境中,当污染物的量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污染物浓度超出大气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人

6、们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甚至潜在的影响或危害时,称之为大气污染。,一、大气污染来源,1.按污染物成因分,天然来源:火山爆发、森林火灾,etc。,人为来源:由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产生。,2.按排放方式分类,大气污染来源(按污染物成因分),有组织排放:烟囱、排气筒,无组织排放:废气外泄,3.按排出物来源分,当地污染源,远距离输送,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二者相比,人为污染的来源更多,范围更广,因此,这里主要叙述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一)工业企业大气污染主要来源:,1)燃料燃烧 SO2,2)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磷肥 HF, 温度计 Hg,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二)生活炉

7、灶和采暖锅炉 浓烟,(三)交通运输:汽车废气(尾气) CO、NOx、 CH,etc。,(四)其他:地面扬尘 北京 沙尘暴意外事故等,气态污染物,颗粒性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存在形式,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存在形式,大气污染物按其属性可分为,化学性大气污染物,物理性大气污染物,生物性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存在形式,大气污染物按其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污染物:从各种污染排放源排出的气体、蒸汽、颗粒物,如SO2、CO、NO,etc。,二次污染物:常见有硫酸、臭氧、醛类、PANs。,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气体是某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所形成的气态形式

8、。,蒸汽是某些固态或液态物质受热后,引起固体升华或液体挥发而形成的气态物质。,颗粒污染物,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Dp),在气流中,如果所研究的颗粒物(任意密度和形状)与一个单位密度的球形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相同,则这个球形颗粒物的直径就定义为所研究颗粒物的Dp。,可按Dp大小对颗粒性污染物进行分类。,按其形式来源分,尘(fume),烟(smoke),雾(flog),总悬浮颗粒物 Dp100um,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可吸入颗粒物 Dp10um,inhalabal particulates IP particulate matter PM10,细粒子

9、Dp2.5um,fine particl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能进入人体呼吸道 ,且能长期漂浮于 空气中, 也称飘尘(suspended dusts)。,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 对健康的危害极大。,(1)易进入深部呼吸道;(2)易进入血液;(3)易吸附其他毒物。,注:颗粒物按其Dp分: TSP:0.1100um 大气质量常用指标IP: 10um 反映大气质量与人体健康颗粒物按其形式来源分 尘(fume) 烟(smoke) 雾(flog)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一)污染源排放情况:1.

10、排出量(Q)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因素,以等标排放量定量计算。相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Q污染。,2.排出高度(He):He=H+H 1)有组织排放: Cmax 1/He2 2)无组织排放: 3.与污染源距离(L)有关:L=1020He,L=1020He ; Cmax 1/He2,二、气象因素 1.风和湍流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稀释起决定作用 1)风:a)风向主导风向;b)风速;c)风向频率图(风玫瑰图)2)局部湍流:湍流 ,有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 2.气温::0.65/100m; d:0.986 1) d:波浪型,不稳定,垂直扩散充分;,2) = d:锥型,中性态,水平扩散好;3) d,上

11、扬型,不稳定,易扩散,对 地面污染; 下层:( d,上扬型,稳定,逆温;5)日出前上层: d,下扬型,不稳定。3.气压低压控制:四周气团流中心,空气上升,形成上 升气流中心态或不稳定态,有利于污染向上扩散;高压控制:空气下降,逆温层,易污染,4.气湿(相对湿度%):湿度高:局部污染,酸雨湿度低:干燥,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三)地形局部地形可影响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影响地区大气污染的扩散和稀释。1.山地和谷地山谷风:是因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面产生的一种局地环流。白天受热的山坡把热量传递给其上面的空气,比同高度谷中温度高,比重轻,则产生上升气流;同时谷底冷空气沿坡爬山补充形成由谷底流向山坡的气流称为谷风

12、;夜间则相反,山坡上的空气温度下降较谷底快,其比重也大,故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坡下滑形成山风。山谷风转换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河谷烟雾事件。,2.海滨与陆地海陆风海陆风:陆地与水体相连接处,白天由于太阳加热沿岸陆地的速度比加热水面快,形成了由水面吹向陆地的风,称为海风;夜间的陆地温度比水面低,气流由陆地吹向水面,形成陆风。海陆风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作用:1)循环作用:如污染源处在局地环流之中,污染物就可能循环积累达到较高的浓度,直接排入上层反向气流的污染物,有一部分也会随环流重新带回地面,提高了下层上风向浓度。2)往返作用:在海陆风转换期间,原来随陆风输向海洋的污染物又会被发展起来的海风带回陆地。

13、二者联合作用常易造成封闭型和漫烟型污染。,3.城市热岛效应(城郊风)urban heat island effect:在城市中,工厂企业和居民要燃烧大量的燃料,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热能排放到大气中,于是便造成了市区的温度比郊区高,市区中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四周郊区的冷空气向城市流动,于是形成城郊环流,在这种环流作用下,城市本身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聚积在城市上空,形成烟幕,导致市区大气污染加剧,此现象即为城市热岛效应。,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一)自净 1)物理作用扩散作用稀释 转移 沉降作用自行沉降 附着沉降 冲冼沉降 2)化学作用氧化作用:有毒 无毒或低毒 中和作用 3)生物学作用植物吸收作用净化,

14、(二)转移 1)向下风向侧方向远距离转移 2)向地面水体和土壤转移 3)向平流层转移(三)形成二次污染二次污染(secondary pollution):某些污染物进入大气环境后,本身没有消失,一旦转移后的环境发生一些变化,该污染物仍可回到原先的大气环境,对该大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E.g 扬尘(四)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或次生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受到化学作用或光化学作用,本身产生了各种化学变化,转变成毒性比一次污染物更大的化学物质,称为二次污染物。,Section 3 Effects of atmospheric pollut

15、ion on human being,一、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经呼吸道进入,特异性免疫指标:IgG、IgM、IgE 、IgA,etc。,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溶菌酶,2.经消化道进入,3.经粘膜、皮肤进入机体,鼻,呼吸道,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内各级支气管,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泡,气体交换,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一)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上呼吸道,1 鼻毛阻挡 2 鼻腔分泌溶菌酶,下呼吸道(1),1、纤毛粘液 系统清除2、环状肌肉层平滑肌收缩,下呼吸道(2),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异常天气生产事故,BaP、砷肺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二、大气

16、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直接危害,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致癌作用,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高,使周围人群吸入大量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大气污染物低浓度、长期、反复作用于机体造成的危害。,急性危害,大气污染造成急性中毒的主要类型,烟雾事件,生产事故,煤烟型烟雾事件 (coal smog),光化学型烟雾事件 (photochemical smog),1.急性危害,煤烟型烟雾事件,煤烟型烟雾事件:由于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的。,著名的煤烟型烟雾事件,(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多诺拉事件,(3)伦敦烟雾事件,著名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煤烟型烟雾事件,i)易感人群:老年人、婴幼

17、儿及心肺疾病患者,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征,a)污染物来源:煤炭燃烧,b)主要污染物:颗粒物,SO2、硫酸雾,c)气象条件:气温低、气压高、风速低、温度大,d)季节:寒冷季节(冬季),e)发生时间:早晨,f)逆温类型:辐射逆温,g)地形:河谷盆地,h)症状: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脏病,etc,(伦敦) (还原型),光化学烟雾的定义及成分,光化学烟雾事件(photochemical smog):是由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s)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所致,属于二次污染物。,著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NO

18、x,HCs,UV,浅蓝色混和烟雾,O3(85%),过氧酰基硝酸酯(10%),其它(5),主要为过氧乙酰硝酸酯,醛类、酮类、过氧化氢等,光化学烟雾的生成,1.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及来源,主要成分:O3 、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光化学氧化物(photochemical oxidants)、酮类、醇类etc。其中PANs包括PPN(过氧丙酰硝酸酯)、PBN(氧苯酰硝酸酯)和PAN(过氧乙酰硝酸酯)。光化学烟雾为氧化剂。,2.来源,汽车尾气 NOx、CH、etc。,3.形成条件,1)NOx和HC等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同时存在,且达到一定浓度;,2)有足够强度的太阳辐射

19、 多发生在夏、秋季,中午前后(日光强烈,高温,无风情况下);,3)需要有不利于光化学物质扩散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河谷、盆地、大气稳定、无风、湿度小。,4.形成过程(或形成机制),其形成过程极其复杂,通过模拟试验初步确定大约有242种链式反应,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反应过程:,(1) 起始阶段(initiating stage)引发反应O3+O NO2 + h NO + O; O + O2 + M O3 + M NO + O3 NO2 + O2,(2) 自由基生成阶段连锁反应 HC + O 2RO2 ;HC + O3 RO2 HC + HO 2RO2,(3) 自由基传递阶段RO2 + NO

20、NO2 + RCHO + HO2 HO2 + NO NO2 + HO RCHO + h RO2 + HO2 + CO R(CO)O2 + NO NO2 + RO2 + CO2,(4) 自由基减少阶段终止反应 HO + NO2 HNO3;HO + NO HNO2 R(CO)O2 + NO R(CO)O2NO2 (PANs) HNO2 + h HO + NO R(CO)O2NO2 R(CO)O2 + NO2,另外:SO2 SO3 H2SO4 + SO42-,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特征,a)污染物来源:汽车尾气光化学作用强氧化型烟雾,b)主要污染物:HCs、NOx、SO2、CO、PANs,c)气象条件:

21、气温高、晴朗、紫外线强,d)季节:夏、秋季,白天,e)发生时间:中午或午后,f)逆温类型:下沉逆温,g)地形、区域:南北纬度60度以下的地区,h)症状:心脏病、肺部疾患,i)易感人群:心、肺疾病患者,(洛杉矶) (氧化型),光化学型烟雾的危害(health harm),对眼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主为PAN为极强的催泪剂(催泪作用:PBNPANHCHO),对呼吸道强烈刺激作用;,抑制免疫系统;,致敏反应;,加速衰老;,组织缺氧。,煤烟型烟雾事件与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特点比较,污染物,气象条件,地点特征,症状特征,煤炭的燃烧产物、生产废气,气温低、气压高、风速很低、湿度大、有雾、有逆温产生,河谷盆

22、地易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眼睛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汽车尾气,气温高、天气晴 朗、紫外线强烈,逆温产生,多发生在南北纬600以下的地区大城市多发(23),2.生产事故,1)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a)来源:异氰酸甲酯,b)症状:呼吸道症状,c)原因:技术、设备、管理等问题,2)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癌症发病率上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时间:1986年04月26日,后果:当场死亡2人,204人受伤,13.5万人被迫疏散;目前有250万核辐射受害者处于医疗监督之下。核辐射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0倍多,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仍然存在。,原因:操作失误,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事故,时间:20

23、04年04月16日,后果:十多人死亡或受伤,十五万人被疏散,原因:设备陈旧,违规操作,慢性危害,公害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唾液溶菌酶,SIgA,慢性氟中毒,2.慢性危害,(1)长期刺激作用产生炎症,(2)心血管疾病,(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4)变态反应,(5)慢性化学中毒,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呼吸道炎症的反复发作,使支气管上皮的分泌物大量排出,内膜增厚,产生痉挛,并有瘢痕压迫,造成气道狭窄,气道

24、阻力增加,形成综合性疾病,称为COPD。它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三种疾病的统称。,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间接危害,臭氧层破坏 (Ozone depletion),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酸雨(Acid rain),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其它,CO2的原因?,大量燃料燃烧 大面积森林砍伐,(一) 全球气候变暖,1.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大气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C

25、O2、CH4、N2O、O3、CFCs(氯氟烃)etc。,温室效应产生的环境生态的影响,全球平均降水量增加,陆地面积缩小,酸雨、酸雾形成加剧等,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变化,生态系统变化,温室效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病原微生物繁殖,改变生物传媒和病原体的地理分布,原始病毒从冰川融化而进入环境,炎热地区、炎热季节:死亡率,寒冷地区、寒冷季节:死亡率,对发病率的影响,对死亡率的影响,全球对策,2)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能源利用率中国30%,日本57%,美国51%,1)努力控制能源的消费规模,发展节能式的生产规模;,加强森林植被保护,开发利用新能源,其它新策略,绿色对策,能源对策,臭氧层空

26、洞(Ozone depletion),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发现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1986年,美国南极考察队证实臭氧层空洞存在;,1987年,西德考察队在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二)臭氧层破坏,1.O3层位于地球表面约2050Km平流层中。,动态平衡:O2 UV O + O 180-240nm O2 + O + M O3 + M(激态),在平流层中O3的产生 O3 UV O2 + O 200-320nm,紫外线(400nm):UV-A 320400nm UV-B 275320nm 可被O3层中O3几乎全吸收,保护地球上生命物质 UV-C 200275nm,对流层中:NO2可吸收

27、小于420nm波长的光而发生光解:NO2+hvNO+O;O+O2+MO3+M这是大气中唯一已知O2的人为来源。,但是,由于平流层的O3有时可下降至对流层,然而对流层中O3却不能上升到平流层,故平流层O3一旦减少,致使平流层吸收UV的能力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UV辐射就增加。E.g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层空洞,其面积有整个美国那么大。,对于臭氧层耗减现象,学者们提出了种种假说,主要有:卤化碳化学理论,太阳周期活动理论和动力学理论。其中卤化碳化学理论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O3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氯氟烃(chlorofluorocarbons, CFCs)和

28、溴代氟烃(哈龙)所造成。,臭氧层空洞的成因,(1)含氯氟烃(CCL3F)亦称“氟里昂”(freon,制冷剂、 喷雾剂、发泡剂、溶剂、洗剂、氟树脂原料)的排放,etc。,(1)CFCs CL(2)CL与O3作用生成O2 CL O3 CLOO O O CLO CLO2 O O3 O2,UVB或UVC,主要为CCL3F 或CCL2F2,平流层中,每一个游离氯原子在移出之前可以与数千个臭氧分子反应!,(2)溴化氟烃(哈龙,Halons灭火剂、熏蒸剂,为游离Br与Cl结合具协同作用)类的排放。,(3)废气排放,(4)含氮化肥排放废气 NO、N2O,臭氧层空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皮肤癌增多 大气光化学氧化剂

29、增加导致的健康危害 免疫系统抑制 白内障发病率增加,臭氧层空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O3层破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测,(1) 皮肤癌BCC、SCC、CM三类皮肤癌,(2) 呼吸道及眼部损伤(因大气光化学氧剂增加),(3) 对其他生物的活动影响(浮游生物),4. 对策,(1) 冻结和削减CFC及哈龙的生产量。,(2) 减少CFC等物质的排放量:将生产中用过的CFC回收,经净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如制泡沫塑料用CFC等作发泡剂时,收集用过了的CFC,经活性炭过滤,再生使用,可以减少50%的CFC损失,循环使用CFC可大大减少排放量。,(3) 积极寻找CFC的代用品。原则:CFC的代用品要求性能至少与C

30、FC相当,而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很小。,a) CFC的代用品分子中尽量减少氯和溴原子;,b) 把氯原子尽量加到CFC中去,但分子中加太多的氢,会使分子具有易燃性;,c) 研究更新的化合物如各种碳链上加入O、N、Si等,使分子易分解。,(4) 研究新的无氟制冰原理-如磁制冷技术、气体制冷技术、热电制冷技术、吸收或吸附制冷技术等。,(5) 继续研究臭氧层。,全球对策,1985年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 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9年 中国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0年 修订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 议定书,增加受控物质,1991年 中国宣布加入修订后的破坏臭氧层 物质的蒙

31、特利尔议定书,(三)酸雨,1.定义:通常是指pH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包括雨、 雪、雾等。,2.反应机理:,1)催化氧化过程:SO2 O SO3 O H2SO4 SO42- NOX 催化剂 HNO3 NO3-,2)光化学氧化反应:SO2 hv 激发 O3 H2SO4 SO42- NO M+ HNO3 NO3-,3.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1)对水体生态环境影响影响鱼类的繁殖,使鱼群密度降低,甚至灭种,2)对土壤 、植物 影响,“雨”中垂钓,3)对人体健康影响:水体食物链人体 烟雾事件,4.对策,1)实行酸性物排放总量控制“一控双达标”, “双控区”;,2)技术改造治理SO2污染源控制SO2排放

32、;,3)调整能源结构,a)使用低硫燃料:重油脱硫;煤中脱硫;洗煤工艺。,b)改进燃烧方式或设备,c)烟气脱硫,d)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小气候和太阳辐射,43折回宇宙空间,43到达地表,被地表吸收,令地表温暖,温暖的地表释放红外线,红外线被温室气体吸收,CO2和H2O 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CO2、CH4、N2O、CFC,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烟尘,形成,云雾,颗粒性污染物,吸收太阳辐射,1、影响UV生物学作用,2、冷化效应,3、遮天蔽日,请思考: 试想企鹅在说什么?,Chapter 4 the effects of main atmospheric pollutants o

33、n human health一、可吸入颗粒物(一)污染来源1.工业企业1)燃料燃烧: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煤炭、石油、 天然气,etcIP 2)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金属冶炼 2.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燃煤 3.交通运输汽油、柴油 4.其他来源扬尘、焚烧、火灾,etc.,(二)理化特点 1.粒径510um上部气道 PM10 10um 5um细支气管、肺泡 PM5 2.5um肺泡 PM2.5 0.4um可自由排出体外 2.因来源不同而各异 3.作为“载体” 4.催化作用急慢性疾病 5. PM2.5 直径 2.5um1)定义:(particle matter, PM2.5):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一次微

34、粒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直径 2.5um的二次微粒组成。主要由硫酸铵和硝酸铵组成SO2、NOx+NH3,2)影响:能见度(三)健康影响 1.不同粒径IP所含有害物质的量和毒性不同。E.gBaP大部分在粒径1um的颗粒上可致癌 2.IP的“载体”作用对肺部的危害。E.g有害气体和液体附着在IP上而被带入肺脏深处,从而促成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发生。 3.IP的金属成分能起催化作用,促使其它有害物质的毒性加强 4.大量IP进入肺部对局部组织有堵塞 支气管通气功能 ,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5.具有免疫毒性,可引起抗体免疫功能 ,e.g长期暴露在IP污染环境下(0.47mg/m3)

35、小学生的免疫功能受到明显的抑制。(四)流行病学 1.共性1)暴露研究外暴露测量IP成分和量的测定内暴露测量生物样品中污染物 或代谢产 物的测定2)健康效应研究发生率 2.个性(五)卫生标准IP:GB11667-1987 0.15mg/m3,(六)防治对策 1.控制污染改变能源结构和燃料结构 2.加强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测保护高危人群 3.治疗COPD及合并症(并发症),Section 5 atmospheric hygiene standard一、概念1.标准与基准1)标准:国家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限量要求和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的技术法规。2)基准: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人群不产生有害或不良

36、影响的最大浓 度,是根据剂量反应关系和一定的安全系数而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它 具有科学性、技术性、不具法律强制性。,2.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指任何一天内多次测定的平均 浓度的最高容许值一次最高容许浓度: 任何一次短时间采样测定结果的 最高容允值二、制定标准的原则 1) 科学性空气质量标准定为4级(WTO) 2) 可行性: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可行,三、制订标准的方法 1.流行病学方法: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2.有害物质嗅觉阈和刺激作用阈测定 3.毒理学试验: 1)吸入染毒a)急性吸入染毒:以LC50表示,染毒时间短b)亚急性、亚慢性吸入染毒:LC50,试验13个

37、月c)慢性吸入染毒:试验周期6个月 2)气管注入法染毒颗粒物,急性试验 3)皮肤染毒慢性试验 4.其它快速计算法;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四、大气卫生标准 1. GB3095-96订为三级 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 : IP日均0.15mg/m3; Pb日均0.0015mg/m3; SO2一次0.50mg/m3,日均0.15mg/m3,Section 6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of healthy effects一、调查和监测的目的 1.查明污染源;2.查明污染状况;3.查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大气安全防护距离;2)城镇建设布局;3)废气

38、治理; 4)保护人体健康二、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1.污染源调查,(1)点源污染调查(工厂、烟囱) a)地理位置,空间情况 b)生产性质、规模,生产工艺,车间,设备 c)废气物种类、成分,排放情况(排放量;排放方式、规律、高度;车间无组织排放生产环节) d)净化处理,回收情况 e)所用燃料情况 f) 原料、半成品、成品堆置、输送情况,(2)面源污染调查(整个工业区或城市) a)地形、地理位置,气象条件 b)城镇规划功能区情况,工厂污染源分布情况 c)地区人口分布情况,建筑密度,居住情况 d)燃料使用情况 e)交通情况 f)绿化情况 (3)线源污染调查(流动性污染): 交通工具的种类、流量;

39、燃料使用情况;废气排放情况,2.大气污染状况调查和监测 (1)采样点选择 (A)点源监测的选点方式(同心圆) a)四周布点,b)扇形布点 (主导风向下风侧、 上风侧布对照点),c) 烟波下方采样,(B)区域性污染监测选点方式 a) 按照城市功能区分区,选取有代表性地区布点,每类型布设2-3个采样点 b) 采样点呈几何分布,可分成若干三角形或方形小格,采样点布设在交叉点或小格内 c) 根据城市污染源及人口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代表性采样点,注明:现场布点要求:i) 布点应设布空旷地ii) 采样器高度为1.5m左右(有害气体), 3-5m (颗粒物)2) 采样时间(A) 采样日期:一般采取季节采

40、样,四季分别采样一批,或至少在冬、夏两季分别采样一批。(B) 采样频率 a) 连续采样3-4天/次;,b) 4次/天 包括 污染最严重 若选择生产负荷最大、气象条件最不 利、污染最严重时刻 最大一次浓度 污染中等 污染最轻 (C) 采样时间:一般为10-20min,最长 30min(3) 监测指标 (A) 点源排放的主要有害物质为指标:火力发电厂SO2、粉尘 磷肥厂氟化物、SO2 (B) 区域性一般均用SO2、IP、TSP(我国公布的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包括必测参数:PM10、SO2、NO2、温度、湿度),(4)采样记录:采样时间,流量,周围环境,气象条件 (5)结果分析、评价 (A)日平

41、均浓度,一次浓度;(B)超标倍数;(C)超标率;(D)最低值; (E)进行统计;(F)大气质量指数环境质量评价;(G)找出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影响范围、规律3.人群健康调查1)确定调查现场 2)确定调查对象居住年限 5年的居民 3)确定观察指标,a)暴露监测i)个体采样: SO2、NO2、CO、IP等ii)生物材料监测:血液COHb、尿F、尿Pb、发Pb等b)健康效应测定i)疾病资料:收集现有资料;临床体检;询问症状;流行 病学调查ii)儿童生长发育资料 )生化指标 )生理功能指标)免疫指标:唾液溶菌酶(特异性指标)、唾液SIgA、IgM、IgA(特异性指标)等 )人体遗传毒性试验:SCE试

42、验、Ames 试验,Section 7 protecting measures of atmospheric health一、规划措施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城镇功能分区(1)根据工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a)消耗能源多、污染严重、运输量大的工业应设在远郊,e.g大型冶炼、石油化工、火力发电、水泥等; b)污染较轻、运输量中等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 c)污染轻微或无污染及运输量不大的工业可设在居民住区内的独立;地段,并用城市道路或绿化住宅建筑群隔开;,d)工业区位置应配置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e)设卫生防护距离。 2.加强绿化 3.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二、工艺措施 1.控制燃煤

43、污染 1)改革燃料结构:无烟燃料替代;使用液体、气体燃料 2)合理选用燃料;3)集中供热;4)改造锅炉;5)原煤脱硫; 6)适当增加烟囱高度 2.加强工艺措施:1)改革工艺过程 2)加强生产管理 3)综合利用,变废为宝,Section 8 hygiene supervise and management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一、预防性卫生监督 1.参与规划:1)掌握城镇的发展规模 2)了解功能分区,街道分区 3)污染源 4)居住人口、建筑、绿地分布 5)掌握当地的气象、地形资料 6)收集当地居民的人口、健康资料 2.审查图纸,二、经常性卫生监督 1.环境监测:a)定期进行大气质量监测,b)积累资料,c)进行动态观察; 2.健康监测;3.建立危险品档案;4.信息与决策三、大气污染紧急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信息、准备:组织上;物质上 2.现场调查、对策:a)调查;b)急救;c)采样;d)控制污染源;e)保护高危人群 3.总结:a)技术方面;b)组织方面;c)财务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