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7872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外科护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外科护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外科护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外科护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男性居多。在工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大城市,肺癌的发病率已居男性肿瘤发病的首位。,但近年来,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较男性更为明显。,肺癌,吸烟,接触放射类物质,大气污染,职业(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遗传,基因突变,肺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心型肺癌,周围型肺癌,直接扩散,淋巴转移,血行转移,1.一般情况:评估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有无吸烟史和被动吸烟史、吸烟的时间和数量等。,护理评估,2.既往史:有无肺部疾病史,如肺结核等;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如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3.家族史 了解家庭中有无肺癌病人。,护理

2、评估,早期表现,1,早期肺癌往往无任何症状,随癌肿增大后可有咳嗽、血痰(中心型肺癌多见)。,咳嗽最常见,为刺激性干咳或少量黏液痰。,血痰通常为痰中带血或断续地少量咯血,大量咯血少见。,若继发肺部感染,可有脓性痰,痰量增加。,当大支气管不同程度阻塞,可出现胸痛、胸闷、气促、哮鸣、发热等症状。,护理评估,晚期表现,2,肺癌晚期可出现发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倦怠及乏力等全身症状。,还可出现癌肿压迫、侵犯邻近气管、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的征象。,护理评估,压迫症状,压迫喉返N,声音嘶哑,压迫食管,吞咽困难,上腔V压迫综合征,胸腔积液、胸痛、上肢水肿、上肢静脉怒张、上肢运动障碍,压迫颈交感N,Horner

3、综合征,护理评估,转移症状,脑转移,头痛,骨转移,骨痛,肝转移,肝区疼痛,护理评估,晚期表现,2,肺癌晚期可出现发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倦怠及乏力等全身症状。,还可出现癌肿压迫、侵犯邻近气管、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的征象。,少数病人出现非转移性全身症状,如杵状指、骨膜增生等骨关节病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男性乳房发育等副癌综合征。,护理评估,护理评估,痰细胞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1,病人痰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即可确诊。,护理评估,影像学检查,发现肺癌最主要的一种方法。,2,胸部X线和CT检查可见肺部块状阴影,边缘不清或呈分叶状,周围有毛刺。,5%-10%无症状肺癌可在X线检查

4、发现,CT可发现X线隐藏区的早期肺癌病变。,护理评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癌最可靠的手段。,3,诊断中心型肺癌的阳性率较高,可直接观察到癌肿大小、部位及范围,并可钳取或穿刺病变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综合治疗,中医中药和免疫治疗,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小细胞癌效果最好,敏感性:小细胞癌鳞癌腺癌,与肺组织病变、手术、麻醉、肿瘤阻塞支气管、肺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等因素有关。,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与肿瘤引起机体代谢增加、手术创伤等有关。,肺不张、出血、感染、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等。,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5、,术前护理,呼吸道管理,1,指导并劝告病人停止吸烟,术前应戒烟2周以上。,护理措施,改善肺泡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预防手术后感染,维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及气味。,痰液黏稠者可配合超声雾化。,注意口腔卫生,严格控制感染。,指导病人练习腹式深呼吸、有效咳嗽和翻身,以促进肺复张。,术前护理,改善营养,减轻焦虑,2,术前伴营养不良者,经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营养,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并促进术后恢复。,护理措施,病情观察,1,监测生命体征,每15分钟测1次,麻醉苏醒,且血压脉搏平稳后改为051小时测1次。,术后护理,护理措施,同时观察病人神志、面色、末梢循环情况。,检查切

6、口敷料有无血性液渗出,局部有无皮下气肿。,体位护理,2,病人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且血压稳定者,可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术后护理,护理措施,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尽量选择健侧卧位。,一侧肺叶切除者,如呼吸功能尚可,可取健侧卧位;如呼吸功能较差,则取平卧位。,全肺切除术者,避免过度侧卧,可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血痰或支气管瘘管者,取患侧卧位。,维持呼吸道通畅,3,常规给予鼻导管吸氧24L/min,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给氧浓度。,术后护理,护理措施,病人清醒后立即鼓励并协助其深呼吸和咳嗽,每12小时一次,咳嗽前给病人叩背,叩背

7、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叩震荡。,呼吸道分泌物黏稠者可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药物行超声雾化。,对于咳痰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滞留的病人用鼻导管行深部吸痰。,维持胸腔引流通畅,4,定时观察胸腔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负压波动,定期挤压,防止堵塞。,术后护理,护理措施,全肺切除术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壁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纵隔移位。,但要根据胸腔内压力的改变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或液体,以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停搏。,维持体液平衡和补充营养,5,严格掌握输液量和速度,全肺切除术后应控制钠盐摄入量

8、,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ml内,速度宜慢,以2030滴/分钟为宜,并记录出入液量,维持液体平衡。,术后护理,护理措施,当病人意识恢复且无恶心现象,拔除气管插管后无任何不适即可开始饮水。,肠蠕动恢复后可开始进食,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活动与休息,6,目的是预防肺不张,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术后护理,护理措施,麻醉清醒后,可协助病人进行臂部、躯干和四肢的轻度活动,每4小时1次,术后第1日开始作肩、臂的主动运动,如术侧手臂上举、爬墙及肩关节旋前旋后运动,使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防止肩下垂。,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措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9、,7,术后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定时检查伤口敷料及引流管周围的渗血情况,胸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如出现引流液每小时100200ml,有鲜血及血凝块,应考虑活动性出血,并立即通知医师,在监测中心静脉压下加快输血、补液速度,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必要时做好开胸探查止血准备。,护理措施,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不能平卧、心动过速、体温升高、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痰液黏稠者予以超声雾化,必要时行鼻导管深部吸痰,病情严重时可行气管切开。,护理措施,多发生于术后4日内,全肺切除术后的病人约20%可出现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表现。,

10、术后应持续心电监护,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酌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并密切监测。,护理措施,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术后314日仍可从胸腔引流管持续引出大量气体,病人有发热、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用亚甲蓝注入胸膜腔,病人咳出带有亚甲蓝的痰液即可确诊。,一旦发生,立即报告医师;并置病人于患侧卧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继续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措施,健康教育,1.早期诊断 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X线普查,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咳血痰者,应提高警惕,作进一步的检查。,2.让病人了解吸烟的危害,力劝戒烟。,3.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或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避免与烟雾、化学刺激物接触。,4.出院后定期复查。如有进行性疲倦、伤口疼痛、剧烈咳嗽、咯血等症状,应考虑复发的可能,及时返院复诊。,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