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7889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7.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2022/11/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

2、:“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选自论语先进,题目是编者所加的,谈谈你知道的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

3、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浮于海” 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2022/11/16,孔子学院标志,全球汉语热催生孔子学院,2022/11/16,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首个汉语教学班的师生正在上课。,2022/11/16,在德国柏林的一座公园中,中德学者为孔子树立雕像

4、。底座上用德文写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22/11/16,谈谈你知道的论语,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 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称名表示亲昵或自谦。称

5、字表示尊敬。,2022/11/16,“陪长者闲坐”,这样的语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2022/11/16,读,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人物语气情感。声音洪亮,整齐划一。,重点字词读音,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冠者 喟 俟 撰摄 比及 毋 冉,课文围绕谈“志”展开,问“志”,言“志”,评“志”,四位弟子“志向”怎样?试从说话方式中体会其性格。,2022/11/16,合作探究一,2022/11/16,子曰:“以吾一日长乎(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不要认为我年

6、纪大一点(你们就不说了)。你,们平日就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一、孔子向学生问“志”。,2022/11/16,子路率尔而(表修饰)对曰:“千乘(sh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加到上)之以师旅,因之以(用)饥馑;由也(句中语气词)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shn)之。,子路轻率急忙地回答说:“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有别国的军队来犯,接着又遇饥荒,如果让我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国人勇敢善战,而且懂得是非正道。”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2022/11/16,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

7、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路(仲由),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志:,性格:,侧重强国,2022/11/16,“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那修明礼乐,只好来等待君子了。”,2022/11/16,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冉有(求),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志:,性格:,侧重富民,2022/11/16,“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治理国家),愿学焉(语气

8、词)。宗庙之事,如会同,端(名作动)章甫(名作动),愿为小相焉(语气词)。”,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胜任,只是愿意学习。或者诸侯宗庙祭祀的事务,或者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官啊。”,2022/11/16,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公西华(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志:,性格:,侧重以礼治邦,2022/11/16,“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表顺承)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将弹瑟的声音逐渐变稀疏,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

9、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干不同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妨害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2022/11/16,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gu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风乎舞雩(y),咏而(表修饰)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河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请学生分别讲自己的志向。,2022/11/16,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曾皙(点),洒

10、脱高雅从容淡定,志:,性格:,春游图,2022/11/16,子路:侧重强国冉有:侧重富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志向虽各有侧重,2022/11/16,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点留在后面。曾点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用礼治理国家,他说话却不谦让,所以我笑他。,2022/11/16,唯(句首语气词)求则非邦也与

11、(欤)?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难道冉求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官,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三、写孔子对三人的评价。,2022/11/16,孔 子,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仲由),(点),(求),(赤),哂,与,赞,惜,礼,2022/11/16,为何“哂”子路?,赞赏坦率发言,委婉批评,2022/11/1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12、孔子所哂是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孔子在乎的是“礼”。 孔子自己说,“侍于君子有三愆qi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 (论语季氏)。 和长者打交道所忌有三:不该你说却说了叫急躁,该你说却不说叫隐匿,不看长者脸色而率性直说叫做睁眼瞎。 子路错不在欲治理“千乘之国”,错在 “躁”与“瞽”,因而被孔子“哂”了。,孔子为什么“哂由”呢?,2022/11/16,孔子为何与点呢?,阅读探究,2022/11/16,为何“与”曾点?,二 盛太平世 治国,三 不想做官,逍遥生活,一 天时、地利、人和,以礼治国,2022/11/16,这种生活理想勾勒了一幅“太平盛世图

13、”民风淳朴,民德归厚,天下太平。它与儒家以“礼乐(yu)”治理天下的理想相吻合。也可把它理解为超脱现实、逍遥闲适、回归自然的人生图景它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冥合为一,追求一种精神的清洁和灵魂的自由。,请你谈谈曾晳这种生活理想的魅力在哪里。,2022/11/16,孔子“与点”,历来有争议。从积极方面理解,孔子主张以礼治国,而曾皙说的是礼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图景。从消极方面理解,曾皙有避乱世而洁身自好的想法。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便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用之则行,去之则藏” ,曾皙的说法与他的想法相合拍。其实,曾皙的处世态度,是孔子礼治于国的积极反映,并非一味消极。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孔子

14、为什么“与点”呢?,2022/11/16,孔子的“志”是什么?,“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2022/11/16,问志 师长风范言志 各展抱负 评志 借评传志,2022/11/16,本文突出地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 当时,弟子们一旁侍坐,曾皙鼓瑟(乐以教和)。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便展开了有关志向的

15、心灵的对话。,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2022/11/16,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孔子是一位和蔼可亲 爱护学生,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循循善诱的老师。,2022/11/16, 读者评孔子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坚强固执的思想家。但是他的灵魂却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到“是谓大同”,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够想

16、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吗?,2022/11/16,一、文脉梳理,2022/11/16,写作特点,扣紧人物的性格特点记述,人物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2022/11/16,暮春时节,微风习习,吹动我轻薄的衣裳,我要邀约五六位情投意合的朋友,带上六七个童子,去一路领略春天的气息。我们将去沂(y)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雩(y)台上临风起舞,兴尽时放歌而归。,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复述曾晳的一段话。,2022/11/16,他先扫除弟子因年龄带来的心理障碍;接着引导出青年怕不为人知而壮志难酬的心病;随后假设“如或知尔”的情境,启发弟子各言其志。子路志在强国,冉有志在

17、足民,公西华志在司仪,都多少阐发了儒家的理想;但他们的回答似乎都还少了点什么。孔子并不即刻指正,只是微笑。曾点初有顾虑,孔子亲切引导:“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激励曾点说出不同意见。最后一一评析,指出儒家的核心是礼乐教化。,2022/11/16,侍坐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一位教育的先师和一群求知的学生,留下一场著名的对话,其教育场景让人回味。文章通过老师和四个学生的对话,以言志为线索,不蔓不枝,再现了学生的志趣、性格和教养,也表达了老师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子路的率直、冉有的礼让、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洒脱、孔子的善诱,通过师生畅言,其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运用生活画面来表现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把深刻的哲理蕴含于诗情画意之中,很有些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韵味。,阅读小结,2022/11/16, 读者评孔子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坚强固执的思想家。但是他的灵魂却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到“是谓大同”,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够想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吗?,2022/11/16,谢谢大家!,再见,2022/1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