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器材使用》课程精讲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7937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器材使用》课程精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摄影器材使用》课程精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摄影器材使用》课程精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摄影器材使用》课程精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摄影器材使用》课程精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器材使用》课程精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器材使用》课程精讲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摄影器材使用,课程的主要特点,倾向于基本知识的介绍和解释倾向于胶片类的相机倾向于135类型的中小型相机倾向于基本功的训练倾向于对拍摄技术的严格要求,一、导入阶段知识(1)-如何来划分你手中的相机,相机的分类和胶片尺寸相机的分类和相机的取景方式相机的分类和相机的结构特点数码相机是对传统相机的继承和延续,一.1、胶片的尺寸,根据单张胶片的表面积大小,称为画幅。根据胶片画幅的大小,我们把胶片分为小画幅 底片、中画幅底片、大画幅底片三种。小画幅底片称为35mm胶片。 1、通常的尺寸为24mm*36mm,另外还有18mm*24mm的尺寸和72mm*24mm的尺寸。 2、另外还有APS(advanced

2、photo system)类型的胶片。 3、以及110mm(13mm*17mm)的胶片。中画幅底片称为120胶片。 1、120胶片的尺寸有6*4.5cm、6*6cm、6*7cm、6*9cm、6*12cm、6*17cm等等 2、以645底片为例,其底片面积是35mm胶片的3.125倍。大画幅底片 1、大画幅胶片的尺寸有4*5inch、5*7inch、8*10inch 2、超大画幅胶片的尺寸有12*20inch、16*20inch、20*24inch等等 3、某些胶片厂商也接受超大画幅的胶片的预定,一般为黑白胶片。 4、以4*5inch底片为例,其底片面积是35mm胶片的13倍。,根据胶片尺寸来划

3、分相机,使用35mm胶片的相机称为135mm相机。使用120mm胶片的相机称为中画幅相机。使用大画幅胶片的相机称为大画幅相机。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相机,如110微型相机、APS先进摄影系统相机。同样在数码相机中: 1、使用和135胶片大小相同的感光元件称为全画幅相机 2、使用和APS胶片大小感光元件称为APS画幅相机。 3、一般APS画幅的相机可以分为APS-H(canon 1d系列,系数1.3)、 APS-C(系数1.5和1.6)。 4、以及4/3系统画幅相机,画面比例4:3,画面大小为35mm胶片的一 半(系数2)。 5、和中画幅胶片相同的感光元件统称为中画幅相机。其中徕卡新一代S系列的尤为

4、特殊(30*45mm,又称为145)。,一.2、相机的取景方式,相机的取景方式大体上分为两类:旁轴和单反旁轴相机:照相机取景的光学部分和成像的光学部分是两个独立的部分。(Rangefinder,RF ) (双镜头反光相机也是旁轴相机)单反相机:照相机的取景和成像合用同一个光学部分,称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Single Lens Reflex,SLR )旁轴相机和单反相机各自的特点: 1、旁轴存在视差,不利于精确构图和对焦;这却是单反的优势。 2、旁轴结构简单,相机和镜头小巧、成像特别优异;单反却很难做到。 3、旁轴快门声轻微、机震很小;单反则快门声比较大、机震很大。 4、旁轴相机在拍摄时刻不存

5、在短暂黑场;而单反相机存在这个不足。 5、旁轴轻巧便利,适合低调的拍摄者,主要以纪实摄影为代表。 6、单反结构成熟、系统完备、附件优良,主要以新闻和广告摄影为代表。,一.3、相机的结构特点,全机械结构的相机:指相机上的大部分部件和操作需要人来操作和执行。全自动结构的相机:在相机拍摄的过程,需要人参与操作的步骤比较少。介于二者之间的相机:一部分需要人来完成操作,另一部分由相机来操作完成。机械相机着眼于相机和人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使相机成为眼睛的延伸和影像的记录工具。 需要拍摄者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有助于对于影像拍摄的自主性。 是专业摄影师体现基本功的一个方面,也是专业摄影师需要达到和追求的目标之一。

6、精密、良好的自动相机帮助人们完成更多拍摄前和拍摄时的操作,将拍摄时的精力集中在拍摄本身。 却使人缺少了对于相机的自主控制,使拍摄结果失去了一部分的个性。 自动相机不是依靠自动,而是合理使用自动功能,达到人主动操控相机的目的。也是专业摄影师体现能力的方面。根据拍摄的特点和目的,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相机。(纪实、大画幅、体育、广告、新闻、微距、野外、高寒地区),导入阶段知识(2)-认识即将消失的胶片,从颜色来分,胶片可分为:彩色胶片和黑白胶片从种类来分,胶片可分为:负片和反转片 有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 也有黑白负片和黑白反转片胶片的感光度:表明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用数字或曝光指数(EL)表示 1

7、、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国际标准组织)或ASA(美国标准协会)来表示,一般分为: 2、低:iso50或更低 中:iso100左右 高:iso400左右 超高:iso400以上,胶片的各种特性比较: 一般来说,低iso胶片颗粒细腻、反差大、宽容度小 高iso胶片颗粒粗糙、反差小、宽容度高 中等iso胶片处于二者之间,胶片的互易律失效特性(E=I照度*T曝光时间),黑白胶片的互易律1、曝光时间从1/5秒到1/1000秒可以使用互易律2、低于1/5秒,超过1/1000秒,互易律将会失效,造成曝光不足。3、1秒以上开大光圈1档 10秒以上开大光圈2档 100秒以上开大光圈3档,彩色胶片的互易律1、长曝

8、光型彩卷10秒以下,互易律失效2、短曝光型彩卷1/10秒以下,互易律也失效3、一般在10秒以上开大光圈1档;100秒以上开大光圈2档。,导入阶段知识(3)-怎样持稳手中的相机,一般手握相机的方式:左手作为支撑,右手按动快门和过卷。根据现场和周围环境,寻找支撑和依靠点,保证相机的平稳。最好的稳定办法是使用三角架和独脚架。手握相机的关键在于: 1、放松身体和肌肉 2、寻找支撑,达到稳定的最终目的。 3、紧贴身体和脸部,使之符合自己的呼吸韵律。,一、从相机得到一张照片,一张照片产生的核心是:对焦和曝光一张照片产生的外延是:人和光线,一.1、相机的两大核心:对焦和曝光,对焦系统和相关内容:,曝光系统和

9、相关内容,二、对焦体统概述-1、相机的镜头,(1)针孔和针孔相机:小孔成像是相机成像的理论依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在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因此,成像的影子是倒像。针孔是各类相机镜头的雏形和鼻祖。 (计算小孔成像的软件pinholedesigner)(2)镜头的焦距现代相机的镜头:,理解镜头:镜头是允许光线流动的通道。1、光是什么 a、 光是一种基本存在的物质,在均匀的介质中直线传播。 b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运动是有规律可言的。 c 、摄影中理解的光可以被我们感知,同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光理解成水。2、相机镜头 a 、镜头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阀门。(利用水阀来

10、控制水) b 、由于光的电子和粒子特性,镜头可以理解为梳理光电子和光粒子的过滤器。(优秀的镜头重新整理了光线,将光线发挥到了极致。),焦距:镜片中心到底片的距离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 焦距的分类a、焦距的长短决定了镜头的分类。b、一般当焦距长度和底片对角线长度接近或一致时,这个焦段的镜头就成为标准镜头。(135mm的对角线长为43mm左右,为标准镜头。)C、当焦距短于底片对角线长度时,称为短焦距镜头,即广角镜头。d、当焦距长于底片对角线长度时,称为长焦距镜头,即长焦镜头。e、因此,各种画幅的标准镜头和底片

11、对角线的长度密切相关。,135mm镜头的分类:非135mm镜头的焦距划分: 一般135画幅以上的镜头以视角作为划分的依据。其他特殊的镜头:1、鱼眼镜头(fisheye len),一般焦距在6-16mm,视角度可达220左右2、微距镜头(macro),能在底片上与实物呈现1:1的影像,甚至达到1:5的比例。微距摄影的原理。3、折返镜头(reflex),折反射镜头是一种利用凹面的反光镜位于镜头筒的末端、距离照相机最近,光线到达反光镜抛物线形状的表面后向其焦点反射,并经一片较小的反光镜再向相机反射 。4、柔焦镜头(soft focus),利用镜头像差,达到柔化影像的效果。5、移轴镜头(Tilt Sh

12、ift ),通过移动和倾斜来矫正透视关系。,(3)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 1、变焦镜头体积庞大、光学质量相对较差、光圈一般都比较小。 2、定焦镜头具有大光圈、成像优异,体积适中。 3、定焦镜头有利于培养稳定的镜头感和像场。 4、变焦和定焦的纠结问题。(镜头的优势相互抵消,但是严肃认真的摄影师应该使用定焦镜头。)(4)镜头的遮光罩:,(5)镜头的一些其他重要特性与技术-镜头设计师的苦恼1、萤石镜片 (APO、ED、超低色散镜片等等) :降低色差 色差是指镜头不能有效地集中和显示各种颜色的能力。2、非球面镜片 :降低像差 像差是指镜头不能有效地集中影像在对焦点区域的能力。3、镜头镀膜:提高镜头的透光率

13、,降低各种颜色光线的反射率。4、超声波马达 :提高对焦速度5、防抖功能(IS、VR:Vibration Reduction ) :提高成像的质量6、防水功能:扩展摄影师的拍摄空间,辩读MTF曲线,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镜头的出生证和体检表)提供镜头的数据性指标1、弧线(实线,同心圆,径向):与对角线平行 子午线(虚线,放射线,切向):与对角线垂直2、粗线:10线对/毫米 细线:30线对/毫米3、横轴:代表对角线半径 纵轴:代表百分比的精确度,即能显示多少线4、上面的线代表最佳光圈,即f8或指定光圈(最大收缩两档左右); 下面的线代表最大光圈5、

14、S与m接近,像散较小6、粗线代表反差 细线代表分辨率7、无法体现镜头的色彩能力、虚化能力、眩光能力、镜头变形、实拍效果等等实际功能,2、相机的对焦,(1)镜头的手动对焦1、对焦的目的:让照片中希望拍摄的部分获得清晰的影像。2、可以手动对焦的镜头3、手动对焦取景的几种方式: 裂像对焦:将上下或左右的影像相互叠合时,对焦完成。 磨砂玻璃:将模糊的影像调节至清晰时,对焦完成。 微棱镜:将微棱镜区域的影像调节清晰时,对焦完成。,(2)镜头的自动对焦1、对焦模式:A、单次对焦,即对焦点对焦确定之后,相机就完成了合焦。B、人工智能自动对焦 ,即相机会连续地追踪焦点,以便完成合焦。C、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15、,即相机除了有人工智能对焦外,还能实时地预测焦点完成对焦。2、对焦点选择:A、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相机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接受光线明暗完成自动合焦。颜色对比强烈、高反差物体有利于对焦成功。B、单点对焦:即每次确定一个焦点作为合焦点C、全区自动焦点:由相机自动确认离相机最近的物体作为合焦点或区域。3、内对焦镜头:提高镜头的便携性,利于实际拍摄和防水、防尘。4、眼控制对焦相机:美能达(索尼)、佳能,(3)如何准确的合焦:需要对焦的主体是什么?# !A、手动对焦方式:B、自动对焦方式:1、有明确的对焦区域和主体2、了解镜头的对焦特性3、不完全依赖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特别在低反差、低光度的条件下,使用手

16、动自动结合的方式),(4)透视(perspective)-问题是,照相机是一个装透视的盒子。1、透视的基本原理:2、透视是人眼看世界的一种生理功能,即是说观众和你同用一种规则。3、总结来说,透视即近大远小、近处清晰远处模糊。4、照相机遵循了透视的基本原则,摄影师是不是也要利用好这个法则呢?,三、曝光系统概述-1、相机的光圈,(1)认识和了解光圈光圈一般是内置在镜头中的一个重要元件。控制着照射到胶片上的亮度;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人眼的瞳孔。光圈的种类:手动可调光圈、内置调节光圈、手动与内置兼容光圈的内置化是相机高度集成和现代摄影快速拍摄的需要,光圈的调节转换到机身调节,使相机和镜头合二为一。(2)光

17、圈的基本原理A、光圈是能够自如调节相机孔径大小的一组叶片。B、同时通过这一组叶片变大或缩小控制了镜头的进光量,起到类似于水阀开关的作用。C、一般用“相对孔径”来表述光圈,相对孔径(f)=镜头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如,佳能EF50 f1.4的标准镜头,1.4=50mm/35mm。(镜头口径的直径一般指镜头尾部的圆圈直径。).,(3)光圈的指数:光圈用字母“F”表示A、标准的光圈指数为:1.0、1.4、2、2.8、4、5.6、8、11、16、22B、各级光圈的相互关系为2C、某级光圈为自己前后光圈光线量的1/2或2倍。如,f5.6时,为f4时的1/2光线量,同时也为f8时的两倍光线量。,(4)光圈

18、和景深的关系A、景深: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 。B、因此,当光圈越小时,弥散圆允许的范围越大,所以景深越大; 反之亦然。,C、在相同光圈下,一般广角镜头景深较大,长焦镜头景深较浅;同时与被摄距离也密切相关,主体离镜头越近,景深相对较浅,微距镜头就是极端的特例。 光圈、景深、焦距和拍摄距离有这样的关系:,(5)与光圈有关的其他几个概念光圈叶片的作用 a、 光圈由一组叶片组成,因此装配后并非一个绝对的圆形;只有光圈的叶片越多,装配成形后就越接近于圆形。 b、在最大光圈时,圆形叶片的成像风格和焦

19、外令人着迷。 c、圆形叶片的光圈使曝光更加精准,成为现代相机镜头的一种趋势。光圈与影像素质 一般来说,收缩光圈可以有效地提升镜头成像质量。对于优秀昂贵的镜头而言,各档光圈的成像质量基本接近;但是对于普通镜头而言,收缩光圈、同时维持在最佳光圈档可以明显地提升成像质量。超焦距 a、一个接近标准的定义,可以记录在胶片上的最近距离到人眼所能看到的最远距离。 b、使用了超焦距后,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景深。 c、注意超焦距和最近清晰距离有关,和最远清晰距离关系不大。 d、因此,在实际拍摄时,注意最近对焦点和光圈值是拍出超焦距的关键。 f、一般超焦距的照片对焦点,选择在画面离摄影者最近的三分之一处对焦。,闪光灯

20、和光圈的关系 闪光灯一般只和光圈关系密切,和快门速度关系不大;因此,和闪光摄影密切的两个因素:ISO、F光圈值 (连续光源发出的光会受快门速度的影响,但闪光则太过短促“数个毫秒”,机械结构的快门无法限制闪光灯发出的光投射到底片上,快门速度只会影响环境光的数量。)闪光灯与相机快门同步 一般均设有一个最高快门速度限额:在1/250秒上下。高于这个速度时影像会出现黑场!闪光灯与自然光的混用 闪光灯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日常拍摄时与自然光混用,以平衡各类光线。高速闪光同步的应用 高级的便携式闪光灯和外拍闪光灯具有高速闪光同步功能,便于当测光指数大于相机最高快门同步时的补光和平衡光线。此时,自然光的

21、测光数值已经能满足影像成像需要,和快门同步有所差别。,闪光灯的使用,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 1、什么是帘?相机的快门装置里有两片帘,中间是窗口,第一片帘落下时,窗户开始逐渐打开,光线进入;第二片帘落下时,窗户已全开,光线瞬间进入量达到最大,然后快门就要开始关闭了。 2、当快门刚打开,第一片帘落下时,触发闪光,这就是“前帘同步”,意思是和“第一片帘一起动作”,同理,当第二片帘落下时,触发闪灯,称为“后帘同步”,意思是“和第二片帘一起动作”,也就是根据触发闪光灯的时间不同而定的叫法。 3、我们在使用相机的时候,如果快门时间设置长点,就可以听到快门的声音有两声,开始前一声,结束时一声,这两声就代表前帘和

22、后帘的时间点,在不同的时间点闪光对应不同的同步方式。 购买一支闪光灯和随身携带一支闪光灯的必要性,2、相机的快门,如果光圈是水阀的调节闸门,那么快门就是这个水阀的开关。最初的快门:摄影之初的相机快门就是一个严丝合缝的镜头盖。快门的种类:电子快门、机械快门电子快门:全电子快门、电子/机械快门机械快门:早期的中心快门(镜间快门、镜后快门)、后期的焦平面快门(幕帘快门“莱卡”、钢片快门“现代单反”),焦平面的钢片快门是目前相机快门的主流之一1、主流相机中最高快门速度为1/12000s,为美能达的9xi相机。2、快门的行走通过第一和第二帘的相互交替来完成,快门速度的变化则有前、后帘开关的间隙大小来决定

23、的。3、快门速度是有误差的。一般超过1/500以后误差率急剧加大。相机的快门速度指数 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是最为常用的几档快门相机的快门和运动速度的相互关系 一般而言,跑跳的人或是高速行驶的汽车用1/500上下基本就能捕捉。 低速快门在拍摄水和夜景时,有一定的柔化效果。相机的快门速度与焦距的关系1、为了保持影像的清晰度,相机的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关系,即50mm焦距的镜头能保持相机的最佳快门速度应1/60。2、快门速度的降低是影像模糊或抖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并非只针对中长焦镜头,各类镜头都有这个显著的特点。,3、相机的曝光,曝光=照度(

24、光圈)时间(快门)曝光即为选择一个合理的光圈和快门组合。 1、曝光是一个渐进、学习的过程,伴随着一个摄影师的始终。 2、没有固定的曝光,只有选择的曝光。 3、唯一的办法只有尝试、尝试和再尝试。,3(1)曝光的核心-中级灰度,曝光始于测光:大体上靠仪器、靠经验。往往经验更重要。测光和曝光是两个分开、独立的概念,请千万不要混淆。先测光后曝光,有经验的摄影师将这个过程内化成一种实际经验,因此经验比机器更重要。测光需要标准值(中级灰度),而曝光需要相对标准值(根据中级灰度作调整)。先从测光开始:测光的标准是中级灰度,即18%灰。1、选定灰色,由于人类的眼睛便于分辨。(黑、白的中间地带为灰色) 2、也可

25、以做中级红色、黄色或蓝色等等,问题在于很难让所有人进行分辨。3、灰色利于植入相机的测光。4、测光的原则在于测取中间平均值。,(2)测光的基础-分辨入射光和反射光,反射光和入射光:反射光:指光线(射线)照射到物体之后,反射到观者的眼中.入射光:指光线(射线)直接照射到物体上,观者一般是不能直接感受的。1、我们能看见这个世界,主要是由于太阳光的反射所看见的物体。2、因此,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不会意识到入射光的存在。就像你永远不会看着太阳一样简单!3、虽然我们每天都看这个世界,但是我们不大会意识到我们看见的太阳的反射光。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强度区别: 分辨反射光和入射光看到的世界后:1、反射光经过物体的

26、反射后,由于物体的原因,光线的强度发生了变化。2、而入射光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是始终不变的。3、我们可以将反射光看作是篮球投到墙壁后反弹的轨迹,而入射光则是直接投向墙壁的过程。,(3)利用反射光和入射光来测光,反射光测光:指测光表受到的是物体反射光线的照射。1、能够测反射光的仪器:独立的测光表、所有相机的内置测光表2、反射光测光根据反弹到机器内的光线作出数据反应,这个数据反应的基础就是18%灰。 原因:,反射光测光的机理在于:强光进入测光机构之后,测光元件将高值减低到平均区域中。弱光进入测光机构之后,测光元件将低值抬升到平均区域中。作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测光基准好比一个直径0.5米的篮筐,大于这个

27、直径的球体必须放掉一些气才能通过,而小于这个直接的球体必须打进一些才算标准。这样的好处在于,在一个绝对环境里,人眼喜欢看中间调的东西,而我们处理光线是总是在相对环境里。测光元件只是对反射光作了一个相对测光值演算,但始终记住的一点是:此时入射光没有任何变化。,误区1(致命的思维方式) 我们拍摄的世界是一个相对环境,而测光机理则是一个绝对环境。 好的摄影师都在制造绝对环境。误区2(相机测光和人眼看世界的区别) 相机接受的反射光都做了平均光线的处理,而人眼根据反射光的实际情况作了调整。误区3(光线测光是动态的概念) 相机将强光做了减弱的处理,而将弱光做了加强的处理,并非所有的光线是一成不变的。误区4

28、(测光和物体材质本身有关) 测光和反射物体本身也十分密切。粗糙和光洁的物体对于光的反射是不同的。误区5(测光和颜色有关) 测光时和物体本身的颜色有关系。饱和度高低是决定测光修正的依据。为什么使用了灰板之后的测光是准确的?灰板的材质、颜色、密度接近均匀。几乎是一个理想环境。光线通过灰板的反射,等于反射了发射光线的18%。(此时是反射率)也就是说进入反射测光表时,这个一个符合篮筐的标准球体。测光表是对灰板反射光的18% 反射率进行了计算。,入射光测光:指测光表直接接受光线的照射。 1、 一般能使用入射光测光的只有独立的测光表。 2、使用入射光测光准确的原因在于:光线在某处和某点上的照射时是稳定和不

29、变的,不受物体的影响,只受光线强度的影响。 3、入射光测光将照射到测光元件上的光线作了18%中级灰的处理。,(4)反射测光和入射测光的异同,反射测光是将光线作了18%灰的处理,入射测光也是;但是反射测光必须考虑反射物体的性质。(灰板是一个理想值)在一个统一的环境下,反射光是随反射物变化的,但是入射光线是相对不变的。(寻找中灰的反射物很重要)在光线相对均匀的条件下,使用入射测光较准。在光线反差很大的情况下,使用反射测光则比较理想。从理论上讲,一个绝对的环境只有一个测光值。但是考虑到我们需要曝光不同的物体,因此,这个绝对值需要修正,修正这个绝对值是为了调整中灰数级,控制影调。,(5)曝光的至高境界

30、,测光仅仅只是数据计算,只有曝光才是真正体现摄影师的素质。有一个绝对的测光值,但是没有一个绝对的曝光值,曝光值是动态平衡的结果。测光永远要修正后才能曝光。普通说来,测光是18%灰,那么数据原封不动的使用曝光也是18%灰。但是通过加强和减弱灰度,即可以理解向白和黑偏移,也可以理解是灰度自身在作调节。这是曝光理解的核心。摄影师的思维和价值体现在如何选定一个灰度值。强光的灰度和弱光的灰度肯定是两个不一样的数据,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灰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摄影师需要将画面处理成什么影调的问题。即曝光是无定值的。理解了灰度在曝光中的意义,使用任何曝光模式只是一个形式问题,不涉及问题的核心内容。,(6)测光

31、与曝光模式,测光模式:1、多区域评价测光 适合各种拍摄情况,但需要灵活使用曝光补偿。2、局部测光 以取景器中间的局部区域作为测光点,一般占整体的8%左右。3、中央重点测光 适合于人像写真等,主体占画面大部分的拍摄下。4、点测光 适合于光线明暗反差较大的拍摄情况,选取一个独立的测光点。一般占整体的2%。使用何种测光模式和方法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正确和灵活使用18%灰。利用任何测光模式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你获得一个18%灰的数据。,因此按照这样的思路:1、最不受影响的独立数据模式是点测光2、最为平衡的数据是多区域评价测光3、局部和中央重点测光则介于其中。4、局部测光和点测光类似; 中央重

32、点测光则和多区域评价测光类似。,曝光模式:光圈优先模式(AV) 指相机根据光圈的大小自动给出一个快门值予以匹配。快门优先模式(TV) 指相机根据快门的大小自动给出一个光圈值予以匹配。手动模式(M) 指拍摄者自主地给出光圈和快门的值,其实更真切地提示是相机可以锁定数据值,而不会自动处理。程序曝光模式(P) 相机自动地给出光圈和快门数据,拍摄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组合。各种模式的实际应用:1、光圈优先是最为常用和实际的曝光模式。2、当需要一定速度的前提时,使用快门优先更重要。如使用长焦镜头时,或者在使用闪光灯与自然光结合的情况下。3、在需要人为控制光圈和快门时,使用手动更方便。如在影棚时。,与曝光有关的几种情况,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曝光的差异黑白胶片对于曝光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彩色胶片对于曝光的要求较高。影响彩色胶片曝光最主要的因素是颜色。曝光与颜色、材质、光线有关系,色温和白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