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37941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小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以及“五项管理”文件的相关规定,深刻理解政策背景、精神导向以及价值目标,以政策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减负提质、强课增效”为目标,紧跟2022年工作要点,以“服务、引领、质量、温度”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研究与服务水平,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统筹规划我校教学,提升服务质量。二、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精神,在区域整体

2、管理的基础之上。加强教学链条管理、加强作业总量控制、加强作业设计评价、加强学科统筹协调、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学业质量监测、加强管理制度保障。切实落实关于实施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泉引桥”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聚焦破解“减负提质增效”难题,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教育衔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我校全阶段衔接工程实施方案。具体做法如下:(一)加强教学管理,精做环节。我校认真审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梳理并加强教学链条管理,做精做细每个环节,深耕细作。本学期,主要抓课前准备、课堂常规管理、和作业质量管理三方面。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学生在校学

3、习效率。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力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学校一直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监测。本学期,我校实行领导“推门课”、“走做示范课”等听课模式。(二)加强作业管理,切实减负增效1、加强作业总量控制,健全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制度。学校要加强统筹协调,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过国家课标,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2、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在教学管理中,学校要紧紧抓住“作业集备”这个环节,确保老师提供的作业设计与布置这项教学服务供给来自团队的整体力量,避免随性、随意、随便布置作业的“三

4、随”行为。结合我校实施的“书香校园”总体方案,我校在作业类型上积极探索。3、加强学科作业统筹协调,完善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制度。突破学科壁垒。实施年级管理为主线,学科协调为辅线的双线作业管理策略,通过共商来解决各自为营、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层层抓好落实,有效控制学生作业的总量。建立完善的作业质量评价机制,在作业质量定期评价中,促进作业质量的不断提升。以下一张表,我们将作业内容、作业统筹和审核“一网打尽”。(三)加强新课标培训,确保“新课标”落地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加强教学链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新课标”背景之下,政策学习与专业提升同样重要,引导一线教师视“新课标”政策实施为己任,全面落实“新课标

5、”政策。借助区域教研、联盟活动、校本教研三级教研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现让敬业更加专业、让专业更加卓越的发展高度,持续提升一线教师作业设计、课堂研究、科学命题等育人的关键能力。抓住新教师入职后的成长关键期,强化培训促专业提升。积极支持新教师参加区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在学校内,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走青春路做育花人”的展示课活动,促进新教师以及全体教师的发展。为新教师在成长关键期内尽快提升学科教学专业水平提供助力,并以教师专业水平提升为前提,为学生提供乐学、优学、智学的课堂教学与教育服务。(四)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全学段教育衔1、确立科学衔接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6、遵循教育规律,回应社会关切,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尊重人发展的连续性、知识的渐进性和环境的统一性,保障学生休息与发展权利,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通过各学段之间双向协同育人,不断提高育人水平。2、推进科学衔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主要发展任务,重点从身心准备与适应、生活准备与适应、社会准备与适应和学习准备与适应四个维度,从升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两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提升质量意识,优化教育管理和教学组织方式,以校(园)为本探索帮助儿童青少年做好升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的途径和方法,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和协

7、同育人。3、建立科学衔接机制。结合各学段教育特点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坚持综合适应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贝1.建立高学段主动牵头推进、低学段积极配合的衔接机制,完善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中小学校(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科学衔接机制,不断提高全学段教育衔接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五)加强学业质量监测,完善学习过程性评价。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必要的考试与学业质量监测是学校教学管理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

8、生。进一步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1 .进一步加强小学低年级综合评价的工作力度,减轻一、二年级考试压力,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创新低年级评价方式,取消纸笔考试,评价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开放性,倡导情境化、生活化、实践化,通过游戏式、活动式、体验式评价,进一步减轻低年级学生考试的心理压力,尝试将综合评价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引领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低年级的评价,学校将采用“好字、口算天天练”+每月口语小达人+期末综合闯关来实施。2 .加强中、高年级学生评价方式变革的贯彻与实施,确保有所突破,每学期要完成1-2项主题式、项目式探究学习任务,计入学期期末

9、评价。学校实施项目有“书香校园”项目“传统节日主题综合性学习”、“美里湖好少年多元发展”、“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英语素养展示”等。(六)做好音体美教学1、抓好大课间两操、特色体育社团活动。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提高学生两操的锻炼质量和效率,提高全体学生身体素质落实到实处,本学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尤其关注超重学生群体,对这部分群体采取相应训练措施,加强训练。其次,为下学期大课间评比做准备,规范学生广播体操与特色操、素质操的动作规范性。学校大课间两操、课外体育活动、特色体育社团等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这项活动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

10、重要内容。抓好大课间两操、课外体育活动、特色体育社团等活动更要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以各班要认真抓好广播操训练工作,要做到人人参与,师生共练。争创体育特色和大课间活动列前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继续抓好业余训练,争取更大成绩。认真抓好我校业余训练工作。春季是训练的大好时机。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学校决定对我校各运动队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力争在今年夏季运动会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校争光。2、开展美术文化学习,美术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

11、精神,结合实际状况开发教材资料、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主角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齐,以调动学生用心性为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组织学生多出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的赛事,开展班级艺术节,展示学生课堂作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继续开展美术社团,设计有意思、感兴趣、提高绘画水平和艺术眼界的美术课堂。3、促进师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发展。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音乐课程新标准,努力创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音乐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浓厚学校的艺术氛围,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师生审美情趣的发展。(七)加强管理制度保障,形成教学闭环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建章立制,真抓实干,形成教学链条的闭环管理,确保各环节的工作有制度、有落实、有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