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010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ppt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启,看诗题,登:望:,金陵雨花台(地点),大江(事件),内容:,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人登上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的所见所感。,看诗人,高启,明代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其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所以诗歌风格多种多样。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他在学习前人的同时,又能别出新意。高启的诗歌豪放清逸,大部分创作于元末,其内容或是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与精神境界,或是表现自由精神被压制、摧残及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痛苦。,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

2、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思潮起伏,有感而作。,看注释,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熟悉诗歌主要内容,赏析,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写所见景色: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钟山似盘龙乘风西上。江山形胜,使诗人想起当初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杂宝,以镇压金陵的“天子之气”,但徒劳无功,金陵依然“王气”旺盛,此时又成了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秦始皇瘗黄金事,赏析,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

3、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排遣胸中“郁塞”酒后登台眺江“荒烟落日”远景“苍茫万古意” 石头城下涛声三国、六朝的旧事。,心绪、感慨,“黄旗入洛”事,赏析,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现实,诗人庆幸躬逢盛世,歌颂“圣人”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声调欢快,欢快中带有一丝沉郁;心境爽朗,爽朗中蒙上一层历史的阴影。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全诗气势豪放,音韵铿锵,舒卷自如,纵横随意。,对现实的歌颂对国家的期望。,艺术特点,间用长短句,每四句一转韵,平仄交错,节奏抑扬有致,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读来音调铿锵。,笔力雄健 感慨深沉,借景抒情,借古喻今,借怀古表达内心对国家新生的喜悦及期望,句式参差,现实,感慨,现实,写景(开头八句),怀古(中间十二句),抒怀(最后四句),抓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小,诗人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钟山龙盘、大江奔涌的山川壮景,并在感慨历代成败兴亡、发抒怀古幽情的同时,表达了对祖国重新获得统一的由衷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