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解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059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解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解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解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解析.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魏徵,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3,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4,诤臣魏征,唐太宗和魏征,一个爱才如命,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 ,是历史上的“诤臣”。,5,字玄成。唐朝著名_、_、_ 。隋

2、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_,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_”,所言多被太宗采纳。,魏徵,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诤臣,谏议大夫,6,谏 太宗 十思 疏,对象,内容,劝戒,文体,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7,“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议。”,文体知识,8,本文是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正直的魏徵对此

3、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从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9,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整体思路,10,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第一段:,11,居安思

4、危 戒奢以俭,求木长 固根本欲流远 浚源泉,源不深 望流远,塞源 欲 流长,人君当重 居大,思国安 积德义,德不厚 思国安,臣知不可 而况明哲,亦,根不固 求木长,伐根 求 木茂,不念安危 奢俭,12,1 本段开头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必积其德义。,思考题,1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反面阐述,正面阐述,排比句1,排比句2,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14,我听说想要树木生

5、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是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对于(您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据有天地间的重大的地位,应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无止境的美善,(如果)不考虑处于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深厚,情感不能克服它的欲望,这也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却想要泉水流远啊。,第一段:,15,凡昔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

6、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第二段:,16,所有的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无不深深的忧虑而治国之道显著,(一旦)功业建成就德行衰减,有好的开头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天下却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却有余,现在守天下才能却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患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的两国联合成为一体,傲

7、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人。虽然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震慑(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并不会感念仁慈,表面上恭敬却在心里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老百姓;(他们可以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警惕的事。,第二段:,17,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凡元首 承天命,善始繁克终寡,殷忧 竭诚待下,得志 纵情傲物,虽,董以严刑振以威怒,终,免不怀仁恭不心服,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吴越一体,骨肉行路,取易守难,18,1、概括历代君主创业守业的普遍规律( ) 2、以 引出分析论证,用两种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3、用古人的论述以的关系比的关

8、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设问,竭诚待下,水与舟,君与民,简析,19,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思考题,20,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可以轻视吗?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见到想要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宫室),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想到谦虚谨慎来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要想到从三面驱赶一面放生,把三驱作为尺度;担心意志

9、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而采纳臣下的意见;想到说坏话的人,就要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的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的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第三段:,21,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德行,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地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演奏琴瑟、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以教化。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目,违背无为而治的方针呢?

10、,22,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第三段:,23,1、 “十思”是从哪些角度来谈论的?戒奢侈(第1、2条),戒骄傲(第3、4条),

11、不纵欲(第5条),要勤勉(第6条),要虚心纳下,正身黜恶(第7、8条)应赏罚有度(第9、10条),思 考,24,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见欲 知足自戒将作 知止安人念危 谦冲自牧惧溢 江海下川乐游 三驱为度忧怠 慎始敬终虑蔽 虚心纳下惧邪 正身黜恶恩加 因喜谬赏罚及 以怒滥刑,总十思宏九德简能任择善从,智尽谋勇竭力仁播惠信效忠,文武用 垂拱治何劳苦 代百司,25,1 “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有何联系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3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做到“十思”的好处是什么?),“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

12、“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思 考 题,26,固本思源(比喻、对比)论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分析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总结历史(对比)说明,善始实繁克终概寡,引出警告,反面,思些什么,提出十思,正面,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解决问题,本课小结:,思,27,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整体思路,28,1、王珪谏太宗出美人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2、张玄素谏修乾阳殿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3、孔颖达谏太宗“其容若

13、虚”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4、魏徵谏太宗止泰山封禅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5、虞世南谏太宗勿纵情畋猎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6、魏徵谏太宗纳谏“慎始”而难“敬终”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十思”所指,29,8、太宗不识宇文士及谀谗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7、魏徵劾小人权万纪、李仁发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9、魏徵谏太宗勿宠长乐公主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10、太宗自悔误杀张蕴古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十思”所指,30,词类活用,必固其根本,固,使动,使稳固,则思知止而安人,安,使动,使安定,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动,使正,何必劳神苦思,使动,使疲倦;使苦累,则思虚心以纳

14、下,虚,使动,使虚,总结巩固古汉语知识,则思正身以黜恶,恶,adjn,奸恶的人。,想谗邪,谗邪, adjn,说坏话的人。,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 adjn,重任。,大, adjn,重要的地位。,31,择善而从之,貌恭而不心服,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善,adjn,好的意见。,貌,n状,表面上。,下,nv,居于之下。,乐,意动,以为乐。,根本,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纵情,放纵情感,今,尽情,虚心,使心虚,今,谦虚的美德,以为,以之为,今,认为,古今异义,“则思三驱以为度”,行路,路人,今,走路,君人者,君,nv,统治,简能而任之,能,adjn,有才能的人,32,特殊句式,通假字,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状语后置,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