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五章 经营决策分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8066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第五章 经营决策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管理会计》第五章 经营决策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管理会计》第五章 经营决策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管理会计》第五章 经营决策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管理会计》第五章 经营决策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第五章 经营决策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第五章 经营决策分析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经营决策分析学习目标 了解企业经营决策常用的概念,决策的原理和规则 掌握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企业经营决策的主要目标1、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2、最合理、最有效、最充分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3、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1、产品品种决策2、产品加工程度决策3、多品种的组合决策4、生产工艺决策5、零部件取得方式决策6、生产批量决策7、定价决策8、存货决策,5.1 产品品种的选择5.1.1现有产品品种决策1. 生产能力一定,各种产品均有销路 例1:X公司目前的生产线,可以生产A产品或B产品,该生产线的最大使用能力是100 000小时。生产A产品时,每吨需要40个定额工时,生

2、产B产品每吨需要25个定额工时。A、B两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和成本资料见表5-1。X公司应该选择生产哪种产品?,表5-1 A、B产品的资料 单位:元,表5-2 A、B产品的资料 单位:元,2.生产能力一定,各种产品的需求量有限单位生产能力边际贡献收益=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机时定额例2:条件见例1。如果根据市场预测,A产品和B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分别为4 000件和3 000件,企业应如何安排生产以获得最大利益?,A产品的单位生产能力边际贡献收益= 1000 =25 元/小时 40B产品的单位生产能力边际贡献收益= 800 = 32 元/小时 25由于B产品的单位生产能力边际贡献收益大于A产品,因此企业

3、应首先考虑B产品的生产。B产品耗用机器工时3 00025=75 000(小时)剩余的机器工时=100 000-75 000=25 000 (小时) A产品可以生产25 00040=625(件)边际贡献总额=1 000625+8003000=3 025 000(元),5.1.2开发新产品决策1. 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选择预期利润最大新产品进行开发 2.企业没有剩余的生产能力(1)压缩老产品的产量 (2)投资固定资产增加生产能力,例3:Y公司目前销售的A产品,年正常产销量为10 000件,单价3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根据市场调查,A产品的销路呈下降趋势。因此Y公司拟开发新产品。现有两种方案

4、可供选择:(1)开发B产品。预计产销量可达4 000件,单位售价为2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元,同时需要增加固定成本3 000元,压缩A产品产销量5%。(2)开发C产品。预计产销量可达2 500件,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同时需要增加固定成本2 000元,压缩A产品产销量10%。Y公司应作出何种产品决策。,表5-3 B、C产品的资料 单位:元,5.1.3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1.停产后设备无法进行转产 例4:Y公司某条生产线目前生产的产品有四种,有关资料见表5-4。B产品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但是B产品停产后的固定资产无法用于转产其他产品,Y公司是否应该停止生产B产品?,表5-4 4

5、种产品的资料 单位:元,表5-5 B产品停产后3种产品的资料 单位:元,结论:假定其他因素没有改变1、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零,继续生产2、亏损产品没有提供边际贡献,产品停产,2.停产后设备可以进行转产 例5:Y公司某条生产线目前生产的产品有四种,有关资料见表5-6。B产品目前处于亏损状态,B产品停产后可用于转产E产品,新产品的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预计该产品的年销售量30000件。Y公司是否应该转产?,表5-6 转产后4种产品的资料 单位:元,结论:1、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2、出租固定资产净收入大于原亏损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可以在转产或出租方案中进行选择,5.1.4特殊价格

6、追加订货的决策1、现有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的特殊价格订货决策特殊价格追加订货:指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来完成特殊价格订货特殊价格:对方出的定价比较低,甚至低于原来的单位成本。,例6:公司生产A产品目前正常订货4 500件,还有500件的剩余生产能力。A产品的销售单价为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40元,固定成本为60 000元。Y商场要求追加订货300件,但条件是销售单价降至280元,请问X公司是否可以接受此项追加订货?,1、现有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的特殊价格订货决策正常订货的利润=(300-240) 4500-60000=210 000(元)特殊订货的利润=(280-240) 300=12 000(

7、元)接受特殊订货可使公司的利润增加12 000元,2、超出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的特殊价格订货决策接受订货产生两种可能:(1)压缩正常订货,以满足特殊价格订货(2)扩大生产能力,往往需要追加固定成本,例7:其他条件同例6,Y商场要求追加订货600件,即影响了正常订货100件,企业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表5-7 两种方案的比较 单位:元,例8: 公司生产C产品目前正常订货4 500件,还有500件的剩余生产能力。C产品的销售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成本为12 000元。现有客户要求追加订货800件,每件的价格为80元。由于该客户对产品包装有特殊要求,企业必须购买一项专用包装设备,

8、追加固定成本的支出12 000元。企业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追加订货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追加固定成本 =800(80-60)-12 000=4 000(元)由于客户出价高于产品的变动成本,并且能够超额补偿追加的固定成本,因此企业可以接受追加的特殊价格订货。,压缩正常订货和扩大生产能力两种方法 的比较,5.2 产品加工程度的决策,多步骤生产企业半产品,出售,继续加工成完工产品再销售,差量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如果继续加工所增加的收入大于继续加工所增加的成本,则应该继续加工;否则出售半成品为最优决策。,例9:某企业每年生产销售A产品70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20

9、元,固定成本为28 000元,销售单价为27元。如果继续加工成B产品,B产品的销售单价为36元,B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6元,另外还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4 000元。该企业是否需要对A产品进行深加工?,差量收入=(36-27) 70 000=630 000(元)差量成本=(26-20) 70 000+14 000=434 000(元)差量利润=差量收入-差量成本=630 000-434 000=196 000(元),5.3 多品种的组合决策决策方法:逐步测试法例10:Y集团公司下设甲、乙两个分厂,每个分厂均能生产A、B两种产品。相关资料见表5-9。 甲分厂的生产能力为4 500机器小时,乙分

10、厂的生产能力为7 500机器小时。求A、B两种产品的最佳生产组合。,表5-9 Y集团产品资料 单位:元,甲分厂单位机器工时A产品边际贡献=61=6(元/小时)甲分厂单位机器工时B产品边际贡献=154=3.75(元/小时)乙分厂单位机器工时A产品边际贡献=63=2(元/小时)乙分厂单位机器工时B产品边际贡献=152=7.5(元/小时),表5-10 A产品优先生产方案 单位:元,表5-11 B产品优先生产方案 单位:元,第三次测试:边际贡献的增减变动情况如下:A产品边际贡献的增加额 46=24(元)B产品边际贡献的减少额 115=15(元)边际贡献的净增额24-15=9(元),表5-12 最优生产

11、方案 单位:元,5.4 生产工艺决策生产工艺决策方法:根据生产批量的大小,选择使成本最低的生产工艺。例11:Z公司生产A零部件可采用普通车床、自动车床、数控车床进行加工。该零部件不同工艺加工的有关成本资料见表5-14。根据资料进行生产工艺决策。,表5-14 三种生产工艺的资料 单位:元,设X1为普通车床加工与自动车床加工的成本临界点 X2为普通车床加工与数控车床加工的成本临界点 X3为自动车床加工与数控车床加工的成本临界点 得到方程组:8X1+600=5X1+3 0008X2+600=3X2+7 2005X3+3 000=3X3+7 200解方组得:X1=800 X2=1 320 X3=2 1

12、00,5.5 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方法: 根据投入最小化原则,即成本最低化原则确定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5.5.1成本临界点法适用于零部件的需用量已确定例12:Y公司生产A产品需要甲、乙两种配件,这两种配件既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如果外购甲配件,Y公司原来生产甲配件的设备无法进行转产;如果外购乙配件,公司原来生产乙配件的设备可以对外出租。甲、乙两种配件的采购单价和自制成本资料见表5-15。企业该如何决策?,表5-15 甲、乙两种配件的采购单价和自制成本资料 单位:元,成本临界点=自制零部件增加的专属固定成本 采购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甲配件成本临界点= 50 000 =6250

13、(件) 16-8 乙配件成本临界点= 30 000 =6000(件) 10-5结论:1、甲配件需用量大于6250件,自制成本低,选择自制; 2、甲配件需用量小于6250件,外购成本低,选择外购。,5.5.2本量利分析法适用于整个需要量被若干个点分成几个区域例13:某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由于造价高,而销售价格已无法提高,于2010年出现亏损。经企业各部门分析发现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C零部件的成本比较大,造价高。如果投入新设备改造C零部件生产工艺,每个C零部件的单位成本为300元,设备的年折旧额为750 000元。如果外购C零部件,如果一次购买5000件以上单价为350元,一次购买5000件

14、以下单价为400元。企业过去的A产品销量为10 000件。企业应该如何决策?,设X1为自制方案的成本与一次购买量在5000件以下的成本分界产量;X2为自制方案的成本与一次购买量在5000件以上的成本分界产量。可得方程组:750 000+ 300X1=400X1750 000+ 300X2=350X2解得:X1=7 500(件) X2=15 000(件),结论:1、当C零部件的需要量在7 500件以下时,采取外购为优;2、当需要量在7 500件到10 000件之间,自制为优;3、当需要量在10 000件到15 000件之间,外购为优;4、当需要量在15 000件以上,自制为优。,5.6生产批量决

15、策5.6.1影响生产批量决策的因素最优生产批量批量:一定时期内,使有关成本最低的生产批量,又称为经济生产批量。与生产批量决策相关的成本1、调整准备成本2、产品储存成本,1、调整准备成本概念:每批产品投产前进行调整准备工作所发生的成本。全年调整准备成本=SN= S(A/Q)其中:S表示每批调整准备成本 N表示批次 A表示全年需要量 Q表示批量,2、产品储备成本概念:企业为储存存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全年产品储存成本=C Q (1- d )= CB 2 p其中:C表示单位产品的全年储存成本 d表示每天领用量 p 表示每天产量 B表示平均储存量,结论:在全年产品投产总量不变的前提下1、每批产量越大

16、,全年生产的批次越小,调整准备成本就越少,产品储存成本越大;2、每批产量越小,全年生产的批次越多,生产准备费用就越多,产品储存成本越小。最优的生产批量:调整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全年总成本=全年调整准备成本+全年储存成本 = S A +C Q (1- d ) Q 2 p,5.6.2生产批量决策的方法1、逐步测试法 计算不同生产批量的全年总成本,通过比较选择成本最低者为最佳方案。通常采用列表的形式逐次进行测试。 例14:甲产品全年总产量为36 000件,日产量为300件,每天领用100件,每批产品调整准备成本为3 000元,每件完工产品每年储存成本为1元。试确定最佳生产批量。,表5-1

17、6 逐步测试计算表,2、公式法最佳生产批量Q=( 2SA )1/2 C(1- d/ p)例14 Q=( 2300036 000 )1/2 1(1- 100/300) =18 000(件),5.7 定价决策5.7.1定价决策的目标 定价决策的概念:企业为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对产品成本和市场供求等影响价格因素的调查研究及科学分析,运用一定的方法制订出的产品价格。定价决策的目标1、利润最大化 2、提高投资利润率 3、提高市场占有率,5.7.2影响定价决策的因素1、供求因素 2、价值因素 3、成本因素 4、商品生命周期因素,5.7.3定价方法常用的成本定价方法有三种1、成本加成定价法2、弹性定价法3、

18、最优价格定价法,1、成本加成定价法特点:在单位产品成本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加成率计算相应的加成额,从而确定产品的价格。具体方法:(1)全额成本加成定价法(2)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1)全额成本加成定价法特点:在产品预计制造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追加一定的销售利润,二者之和作为产品销售价格。售价= 产品完全成本总额 (1+加成的利润比例) 产量,例15:B产品预计全年的销售量为10000件,其成本资料如表5-17。 表5-17 B产品成本资料 单位:元,如果在单位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成30%作为产品的售价B产品售价= 115000 (1+30%)=14.95(元) 10000,(2

19、)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特点在产品的单位变动制造成本的基础上,追加一定的边际贡献,二者之和作为产品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不包括固定成本。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1+加成比例),例16:B产品定价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预计成本资料如表5-18,加成比例为110%,则B产品的销价为多少?表5-18 B产品定价的数据资料 单位:元,2、弹性定价法价格弹性是衡量商品价格所引起需要量变动程度的指标。 弹性系数E= (Q1 -Q)/Q (P1 P)/P式中:P和Q分别代表初始的价格和需求量P1和Q1分别代表变动后新的价格和新的需求量(Q1 -Q)表示需求量的增量(P1 P)表示价格的增量。,E的大小可以

20、反映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弹性系数E1时,价格的提高或下降与销售量呈反方向变化,即价格提高时造成销售收入量的减少,而当价格下降时销售量反而增加。弹性系数E1时,价格的提高或下降与销售量呈现同方向变化,即价格提高时销售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销售收入减少。弹性系数E=1时,价格提高或者下降的百分比与销售量增加或者减少的百分比是相同的。,弹性定价法 P1 = P (1+ Q1 -Q ) QE例17:Y公司计划本年度生产销售A产品4 000台,去年每台的销售价格是29 000元,去年的销售量是3 000台。该产品的价格弹性在-2左右,请利用弹性定价法对A产品进行定价。 P1 = 29 000(1+ 4

21、 000 -3 000 ) 3 000(-2) =24 167(元/台),2、最优价格定价法特点:根据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来确定最优售价,又称边际成本定价法。 例18:X公司销售C产品的售价及相应的销售预测量如表5-19所示,固定成本为4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利用最优价格定价法进行定价决策。 表5-19 C产品的售价及相应的销售预测量 单位:元,表5-20 C产品计算表 单位:元,5.7.4定价方法(一)新产品定价策略1、撇脂定价策略:高价策略,短期性策略 2、渗透定价策略:低价策略,长期性策略3、满意定价策略:制订介于高价策略和低价策略之间的产品价格让企业有中等利润而又让消费者满意

22、 多数新产品上市会采用这种定价策略,(二)竞争性定价策略主要适用于产品处于成熟期 (三)变动成本策略主要适用于企业还有剩余生产能力的情况,(四)心理定价策略1、零头定价策略2、整数定价策略 3、心理折扣定价策略4、习惯性定价策略,5.8 存货决策5.8.1存货决策的意义1、储存必要的原材料,保证生产正常进行;2、储备必要的在产品,有利于组织均衡、成套性的生产;3、储备必要的产成品,有利于产品销售。,5.8.2影响存货决策的因素1、平均存货量2、存货成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5.8.3存货决策的方法1、确定最佳采购批量 基本经济批量模型的假设条件:(1)所需要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企业需

23、要订货时就能立即补充存货,不存在缺货成本;(2)每批订货之间是相互独立,存货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3)需求量确定且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现金折扣及数量折扣;(4)企业现金充足,不存在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行的问题;(5)存货的需求量稳定或虽有变化但可根据历史经验统计其概率,存货一年的总储存成本 YC = YM+ YP= Q M+ N P 2 Q其中:YM表示一年的储存保管总成本YP表示一年的采购总成本N表示存货年度采购总量Q表示最佳采购批量P表示采购一次所需要采购成本M表示单位存货的储存保管成本,最佳采购批量公式为例19:某种材料计划年度耗用总量为36000公斤,每次采购费用为4000元,单位

24、储存保管费用为2元,求(1)该种材料最佳采购批量。 =12000(公斤) (2)求最佳采购批量下的存货总储存成本 存货总储存成本YC= =24000(元) (3)求最佳进货次数 N/Q=36000/12000=3(次) (4)求最佳进货周期 360/最佳进货次数=360/3=120(天),2、确定订货点订货点是指考虑到安全储备量和提前期内正常消耗用量后的存货量订货点=(平均每天正常耗用量提前期天数)+安全储备量=预计每天最大耗用量提前期天数,例20:Y公司甲材料的采购批量为4 800公斤,40天订货一次,提前期为10天,根据统计甲材料的每天最大耗用量为180公斤。确定甲材料的订货点。甲材料的平

25、均每天正常耗用量 =4 800/40=120(公斤)安全储备量=(180-120)10=600(公斤)订货点=(12010)+600=1 800(公斤),3、确定最佳保险储备量保险储备作用:防止供应延误、存货短缺等造成的损失。持有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R=Ld+B其中: L表示交货时间,如存在概率分布,采用期望值指标d表示每日需用量,如存在概率分布,则采用期望值指标B表示保险储备量,与保险储备量有关的总成本TC =CS+CB=KUSN+BKC其中:CS表示缺货成本CB表示保险储备成本KU表示单位缺货成本S表示缺货量N表示一年定货次数B表示保险储备量KC表示单位储存成本,例21:Y公司每年生产所需要

26、的A零件80 000件,该零件每件储存变动成本为20元,一次订货成本为800元,单位缺货成本为40元。在交货间隔期内的需要量及概率分布如5-21。表5-21 交货间隔期内的需要量及概率分布,可供选择的保险储备方案为0件,100件和200件。企业应选择哪种方案作为最佳保险储备方案,并求出相应的再订货点。,(1)不考虑保险储备量时的最佳采购批量=(280 000800)81/2=4 000(件)(2)最佳进货次数= 80 000/4000=20(次)(3)交货间隔期内的平均需要量=2000.1+3000.2+4000.4+5000.2+6000.1=360(件),(4)不同保险储备量下的缺货量当保

27、险储备方案为0件S0=(400-360)0.4+(500-360)0.2 +(600-360)0.1=68(件)当保险储备方案为100件S100=(500-360-100)0.2+(600-360-100)0.1=22(件)当保险储备方案为200件S200=(600-360-200)0.1=4(件),(5)不同保险储备量下的总成本当保险储备方案为0件TC0=CS=KUSN=406820=54 400(元)当保险储备方案为100件TC100= CS+CB =402220+10020=19 600(元)当保险储备方案为200件TC200= CS+CB =42220+20020=5 760(元)由于保险储备方案为200件时总成本最小,因此应设置保险储备量为200件,此时的再定货点为360+200=560(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