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331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品作业本,九年级 下册,新课标(RJ),本课件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化 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专题训练(五)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1.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盐酸、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C.用稀盐酸区分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D.用碳酸钠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D,类型一物质的检验和鉴别,2.2017株洲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区分(NH4)2SO4、NH4Cl、K2SO4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A.AgNO3 溶液 B.Ba(OH)2溶液C.NaOH溶液 D.盐酸,B,解析 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铵反应产生白色硫酸

2、钡沉淀,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氯化铵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硫酸钾混合产生白色硫酸钡沉淀,现象不同,可以一次性鉴别。,3.实验台上有NaOH、CuCl2、MgSO4、KCl四种溶液,小明只用观察和将组内物质互相混合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1)观察,色的是CuCl2溶液。(2)将剩余三种溶液取样,分别加入少量CuCl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原溶液是_。(3)将剩余两种溶液取样,再分别加入少量(2)中鉴别出来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蓝,NaOH溶液,MgSO4溶液,KCl溶液,4.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为稀盐酸、Ca(OH)2、Na

3、2CO3、NaCl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它们,现将这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标号为A、B、C、D,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邀你一同参与:提出问题 A、B、C、D分别是什么溶液?实验药品 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实验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等。,收集证明,Na2CO3、稀盐酸,Ca(OH)2、NaCl,Na2CO3,NaCl,解析 收集证明 (1)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故A、B分别是Na2CO3溶液、稀盐酸中的一种;C、D混合无明显现象,Ca(OH)2和NaCl不反应,故C、D分别是Ca(OH)2、NaCl溶液中的一种。(2)在四种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后,A、D变红,B、C无明显现象

4、,说明A是Na2CO3溶液,D是Ca(OH)2溶液,则C是NaCl溶液,B是稀盐酸。,反思与体会 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继续探究 将实验操作(2)实验后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静置后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应补充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NaCl,CaCl2,5.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目的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分析 从组成上看,

5、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填化学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解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OH,设计方案并实验,K2CO3(或Na2CO3),CO2Ca(OH)2=CaCO3H2O或Na2CO3Ca(OH)2=CaCO32NaOH,写出上述方案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方法感悟 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类型二物质的除杂与提纯,6.2018咸宁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

6、确的是(),A,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D,解析 NaOH能和HCl气体反应, 不和H2反应,所以可以除去HCl气体,最后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类型三物质的推断,8.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甲乙无明显现象,乙丙白色沉淀,丙丁白色沉淀,甲丁无色气体;BaCO3、

7、BaSO4难溶于水。试回答:(1)丁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2)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甲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HClNa2CO3=2NaClH2OCO2,Na2CO3,H2SO4BaCl2=BaSO42HCl,解析 由题意,乙丙白色沉淀,丙丁白色沉淀,丙能与乙、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结合四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氯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碳酸钡白色沉淀,则丙为氯化钡溶液,甲为稀盐酸;甲乙无明显现象,甲丁无色气体,稀盐酸与稀硫酸不反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乙为稀硫酸,丁为碳酸钠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9.有一包白色的粉末,是(NH4)2

8、SO4、NaCl、BaCl2、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示:BaSO4不溶于酸)(1)取适量白色粉末与熟石灰混匀、共热,没有任何异味产生,说明原白色粉末一定不存在_,其理由是_。(2)另取适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可推测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NH4)2SO4,(NH4)2SO4与熟石灰混合加热,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BaCl2,解析 (1)没有任何异味,即没有产生氨气,(NH4)2SO4与熟石灰混合加热,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据此可以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不含(NH4)2SO4。(2)加水有白色沉淀生

9、成,可能是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的BaCO3,也可能是BaCl2与Na2SO4反应生成的BaSO4,也可能两者都有,无论哪种情况,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Cl2。,(3)取(2)中的白色沉淀,往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白色沉淀全部消失,说明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_,一定不含有_,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4)取(2)中的无色溶液蒸干,得固体物质,此固体物质的成分可能有_种组成情况。,BaCl2Na2CO3=BaCO32NaCl,Na2CO3,Na2SO4,三,解析 (3)向(2)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白色沉淀全部消失,证明白色沉

10、淀是BaCO3,里面不含BaSO4,实验步骤(2)已经判断出原白色粉末中含BaCl2,本步骤可说明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Na2CO3,一定不含有Na2SO4。(4)BaCl2与Na2CO3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某种反应物有剩余,所以固体物质的成分可能有NaCl,NaCl和Na2CO3,NaCl和BaCl2三种组合情况。,10.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ZT51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

11、酸钡不溶于水),图ZT51,(1)A物质是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填序号)。铁 氧化铁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钡,硫酸(或H2SO4),NaOHHCl=NaClH2O,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 由题意可知,A是铅酸蓄电池中的物质,其浓溶液具有脱水性,所以A为硫酸;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盐酸;B物质既能和硫酸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所以B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由于氯化钡和盐酸不反应,所以E为氯化钡;D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氯化钡反应,所

12、以D为碳酸钠,B为氢氧化钠。逐一将准备攻入围屋的四种物质分别与围屋相邻物质混合,只有氢氧化钡符合条件,与盐酸和碳酸钠都能反应,故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氢氧化钡。,11.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03%的气体,E的水溶液呈碱性。图ZT52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1)写出B的一种用途: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出一个利用该反应的实例_ 。,图ZT52,改良酸性土壤,CO2Ca(OH)2=CaCO3H2O,实验室检验CO2,(3)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观察到的现象为_。,2HClNa2CO3=2NaClH

13、2OCO2(合理即可),有气泡冒出,12.图ZT53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物质的溶液呈蓝色,C分别与B、D反应有一种产物相同,“”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端物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图ZT53,(1)E的俗称为_ ,B的一种用途为_。(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AC:_;CB: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BE:_。(3)D和E反应的现象是_。,火碱(或熟石灰等合理答案均可),除铁锈(合理答案均可),Fe2HCl=FeCl2H2(合理答案即可),置换反应,HClNaOH=NaClH2O(合理答案即可),生成蓝色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