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331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总复习 第三单元,东铺二中 徐堃,单元教材知识网络,物质,元素,元素周期表,原子,分子,离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宏观组成,微观结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构成,构成,构成,得失 电子,构 成,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组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组成,酸、碱、盐,元素,表示符号,元素符号,存在方式,单质、化合物,物质,结构,分类,原子,离子,分子,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阴离子,阳离子,元素种类,类别,得失电子,得失电子,表示符号,化学式,质量表示方法,构成,质量

2、表示方法,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体系,重要考点: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 知道原子的构成。3.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 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知道元素简单分类。5.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重要考点:5.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会判别)6.能够识别粒子结构示意图7.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8.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两种)和地壳、空气中元素含量9.不同元素间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1.本单元在中招分值3-4分,许

3、多知识点属必考内容(如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熟悉重点考点,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分类、化合价的关系;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电荷数关系;物质构成粒子的判别、化合价的应用等)3.掌握物质组成和构成的相关知识4.注重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能够识别粒子结构示意图5.精讲典型例题,熟悉做题思路,本单元在中招中的分值和复习建议,1、分子的特点,(1)分子体积、质量很小,(2)分子在不断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就越快.,通常状况, 气体分子间隙液体分子间隙固体分子间隙,(4)分子由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_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_的原子构成,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

4、,(5)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反之不同,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2、分子与物质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3、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化学反应的本质,原物质的分子,原子,新物质的分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看分子是否发生改变,看是否由同种分子构成,考点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延伸:,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最小”指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2、原子的特征,(1)原子的

5、体积和质量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间隔。,(4)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发生重新组合。,3、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之处。,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停运动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D、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分子发生了变化,直击中考,B,3、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

6、的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D,4.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上给来宾表演了“铁树开红花”的魔术节目,道具如右图所示,通过该节目可观察到棉花团由白色变为红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你能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解释吗? 。,分子在不断运动,氨分子运动遇到酚酞溶液变红色。,单质,化合物,单质,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决定,原子质量,(+),(),(+),(不带电),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原子,考点三、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1).圆圈及里面的数字表

7、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2). 弧线表示电子层(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子层上容纳的电子数,2、原子结构示意图,Na,第一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2,(2)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8,8,3、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8个(He为2个),比较稳定,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4、元素性质与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5、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直击中考,1、1991年,

8、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别人合作,重新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49,49,66,表达式 Ar=,某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质量 1/12,2. 我国在2007年发射了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1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6,B,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该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一般易 电子,变成。,3.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

9、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变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个,在化学变化中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金属元素,阳离子,失,考点四、构成物质的微粒 离子,1、定义:,2、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3、离子的形成:,原子,阳离子,失去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1)阳离子:,得到电子,原子,阴离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2)阴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1)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 所带的电荷数及正负。,

10、5、离子符号:,注 意, 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 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电荷数=原子得失是的电子数目。,(2)意义:,例:O2-, 表示一个氧离子, 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4、离子的结构特点:,(2)阴离子:,(1)阳离子:,负电荷数=得到的电子数=8最外层电子数,正电荷数=失去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具有稳定结构),离子符号里的数字的意义:,2Mg2+,表示2个镁离子,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表示一种离子,表示一个离子,6、原子与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例:,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离子:,核

11、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N a,Cl,N a+,Cl-,失去1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1.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微粒为稳定结构 B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C该微粒属于原子 D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c,直击中考,3个,化学性质,18,S2-,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表示:1)该微粒有 电子层。X决定元素的 y与微粒的 关系非常密切。2)当y=8时,若该微粒为中性原子,则x= 。3)当y=8时,若该微粒带有二个单位负电荷, 则该微粒符号为 。,种类,3、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 2个氮分子 2个铁离子 2个亚铁离子 2个铁原子 n个水分子 1个铵根离子

12、2个氢氧根离子,2N,2N2,2Fe 3+,2Fe 2+,2Fe,n H2O,NH4 +,2OH-,4、 如图所示: 当X值不同时,粒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不同的粒子。请用化学符号各写出一种如图表示的: 原 子 ; 阳离子 ; 阴离子 。,NeNa+O2-,或Al3、Mg2,或 F,考点五 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事项:(1)“一类原子”指的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2)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3),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能讲种类,不 能讲个数。,原子是一种粒子,有种类、个数,宏观:表示一种元素,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微观:表示该

13、元素的一个原子,注意事项:在元素符号前的系数,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失去宏观意义,不再表示元素。,(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3)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氧、硅、铝、铁,铝元素,(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5)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3、元素在的分布:,2、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化学变化

14、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也不变。,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元素,组成,分子,原子,构成,构成,构成,5、元素、分子、原子、物质之间的关系:,同类原子,分解,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以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Fe2O3 B. Al2O3 C. Fe(NO3)3 D.Al(NO3)3,2.下列物质铜丝 二氧化碳 液氧 高锰酸钾 澄清石灰水 铁水 水银 冰水混合物空气 氯化钠(1)属于混合物的是 ;在纯净物中,化合物有 ,氧化物有 ,单

15、质有 。(2)在纯净物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D,直击中考,考点六,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横行(周期)、纵列(族)、分区,26铁 Fe55.847,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元素符号,带 * 的是人造元素,(一)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有7个横行,18个纵列2 、每个横行叫一个周期,每个纵列叫一个族 (8、9、10共成一个族),共16个族3、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为原子序数4、颜色不同分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二)物质组成、构成的说法:,2. 物质是由 _ 构成的3. 分子是由_构成的4. 一个分子是由_构成的,分子

16、、原子、离子,元素,原子,若干原子,1. 物质是由_组成的,例如:水由( )构成;水由( )组成;水分子由( )构成,水分子,氢元素、氧元素,氢原子和氧原子,归纳: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铁、氦气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二氧化碳等4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等,(三)、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表示原子个数,表示元素化合价数值、正负,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正负,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2H2,表示个氢分子,表示每个氢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Fe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个单位的正电荷,Fe,+2,表示铁元素显+2价,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说法不正确的

17、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停运动,B,直击中考,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H2 B.H C.H+ D.H2O,A,3、在O2、H2O2、CO2这些分子中,都含有 ( )。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分子,B,4、H2O、H2O2、KMnO4、O2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气,C,5、下列微粒是阳离子的有();是阴离子的有 ( )是原子的有 ();为稳定结构的有 ( ),BCD,A,B,C,D,BC,D,6、

18、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大米等物质。这里的碘、钙、硒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离子,C,7、下列粒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 ( ),2.3.6,8.(12汕头)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17,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氯(或Cl),A,物质构成练习,汞原子,二氧化碳分子,钠离子、氯离子,9、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

19、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构成的;人工降雨用的干冰是由 构成的;食盐中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10.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表示 种元素。(2)与A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三,C,11. 右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原子序号为 (2)该元素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 离子,离子符号为 。,26.98,金属,失,13,阳,Al3+,12(11江西)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加碘

20、食盐中“碘”是指碘元素 (3)铯(C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铯离子,N2,I,Cs+,N2,I,Cs+,N2,I,13、请将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南澳一号”考古发掘出青花瓷器、青铜器、铁器等文物。青花瓷上的着色剂是氧化钴(CoO),氧化钴中钴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青铜器文物上的铜绿可用酸洗,清洗后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铁制文物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CoO,+2,Cu2+,Fe2O3,14(12江西)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锌、铁、钙、硒等。紫薯中维生素 (

21、选填“A”、“B”或“C”)可预防坏血病;紫薯中还缺乏一种能给人体供能的营养素是 ;紫薯中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B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中子C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18 D硒元素在化合物可能显-2价,C,油脂,C D,46,考点1: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其特点(2011) 6有关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

22、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16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河南近年考点,C,A,离子,Al3+ 和Fe2+,47,(2012) 3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A氯化钠 B黄金 C金刚石 D干冰 12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 ; 15.除去硬水中过多的 (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得到软水。 17右图是某物质分解的微观示意图。(1)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分

23、子在不断地运动使香味扩散,Ca2+,水(或H2O),(2013)12右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 13硬水中含较多的Ca2、Mg2,常 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15(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11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中等难度)2014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50,考点2:原子结构(2012) 21.(1)右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原子的质子

24、数为13 (2011) 2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2013) 5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51,考点3:元素的分类及含量(201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011) 4某物质中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酸 碱 盐 有机物中的 【 】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013)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13元素周期表示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右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 ; B表示 。 (2014,得分率:0.59) 14空气的主要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 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2014,得分率:0.61) 13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4氮气(或N2) 钙(或Ca) 碳(或C),化学就象你头顶上的果实,只要肯稍作努力,成功的甜蜜就属于你! 祝你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