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8360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和克》说课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白云湖镇中心小学,孙德凤,说教材,说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的认识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是后面认识“吨”的前提,同时也是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基础。克和千克这两个量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克和千克的直观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鲜明,深刻的感知。,说教材,说学情分析: “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

2、与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本节课将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说教材,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自主体验和交流合作感悟“克”和“千克”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

3、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的兴趣。,说教材,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是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说教具与学具: 大米、苹果、秤、有质量标识的物品,如薯片、饼干等,2分硬币等若干份,课件。,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

4、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说教法和学法,说设计思路,具体分四个层次: 1、抓住学生的已有生活常识及经验,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2、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分别进行“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比一比”等等的实际操作,以增加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和千克的重要概念。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猜、称等活动中,去发现克和千克的换

5、算关系,知道1千克1000克。 4、在练习巩固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说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小动物玩跷跷板”的游戏。 2、学生活动掂一掂学习用品,感受它们的轻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1、“小动物玩跷跷板”的游戏。,说一说:谁轻? 谁重?,掂一掂,2、学生活动掂一掂学习用品,感受它们的轻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认识计量工具“秤”。2、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千克”、“克”。 3、实际操作中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活动: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 找一找

6、,猜一猜,说一说。 4、实际操作中,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掂、称、找、说”四个层次 5、沟通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 (1)学生计算两袋盐的质量500克+500克=1000克(2)老师借1000克的薯片,放在台秤上称一称,是多少千克?(3)想:1000个1克大米是多少克?显示1000克大米图。(4)对比:一手掂2分硬币,一手掂1千克的物品,有什么感受?,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台秤,弹簧秤,电子秤,天平秤,磅秤,我们需要使用的秤。,天平秤,台秤,返回,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约重1千克?,五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约重1千克?,四个橙子大约重1千克,返回,南瓜重4约千克,淘气体重约30千克,大米重

7、约25千克,小猫重约3千克,生活中的千克?,掂一掂,比一比,返回,生活中的“克”,你知道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吗?,1千克,1000克,千克可以记作“ ”,克可以记作“ ”,1kg,1000g,=,=,Kg,g,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三)、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 “有序”、“多样”、“有度”。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1( )。 一袋洗衣粉重1( ) 一管牙膏重100( )。 一只鸡重2( )。 一位小朋友重23( )。 一个西瓜重3( )。,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三)、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2

8、、深化练习: 改错题 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三)、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3、拓展练习。出示三个编号分别是1、2、3的黑色袋子,里面分别装有气球(体积最大、质量最轻)、皮球(体积居中,质量居中)、铅球(体积最小,质量最大),要求学生先用眼看(猜一猜哪一个最重),再请一位同学掂一掂,其他同学观察。(再来猜一猜哪一个最重),最后利用盘秤测量验证结果。,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通

9、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克和千克的故事,千克和克原来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千克长的又高又胖,而克长的又矮又小。一天小精灵聪聪在称一袋大米的质量时把千克叫去了,千克回来后就趾高气昂地对克说“:克老弟,你看我的用处多大呀,小主人只叫我,却不叫你,哈哈!

10、1000个像你那样的小不点儿加起来才和我一样重。1千克=1000克。” 克摆出一幅不服气的样子说:“你不要小看我,我虽然小了点儿,但是我的本领可不比你差,不信我们俩去比一比吧!” 千克和克来到了粮油市场,千克笑着说到:“老弟你自己看看吧,这里的所有的商品的质量单位都是以千克作单位的,你看由你克小弟吗?”克在市场上转了一圈,果然找不到以克作单位的商品。这时克灵机一动,好像明白了什么,对千克说到:“千克大哥你跟我到超市看看吧。”千克和克来到超市,千克在超市看看了,怎么超市里的商品用克作单位的这么多呀!千克很不服气地说:“别看超市里以克作单位的商品多,还是我的本领大。”克也毫不示弱:“千克大哥你别以为就你行,很多时候还是我最棒!” 他俩的吵声惊动了智慧爷爷,智慧爷爷笑着说:“孩子们,你们是大小不同的两个质量单位。你们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自己的短处。在测量更重的物体时要用到比千克都大的吨,克小弟弟你也别骄傲,在测量更小、更轻的物体的时候你也不行啦,要用到毫克,另外你们家族里还有牛顿和磅等等很多成员哪”听了智慧爷爷的话,千克和克羞愧的低下了头。从此千克和克再也不只夸耀自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