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596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16.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pptx(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婴幼儿最常见的五种疾病,一、患病次数最多的疾病-感冒二、最让人心急的疾病-腹泻三、最容易复发的疾病-湿疹四、最有惊无险的疾病-幼儿急疹五、最容易传染的疾病-手足口病,医生寄语: 年轻的爸爸妈妈最怕孩子生病,就连有经验的爷爷奶奶遇到孙子孙女生病往往也是急得不知怎么好。其实,孩子生病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多数婴幼儿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如感冒、腹泻等。但是孩子各脏器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所以孩子生病具有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的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发展成严重疾病。所以爸爸妈妈需要掌握婴幼儿期疾病特点。知道“好孩子不闲,赖孩子不玩”的古训,当孩子精神、饮食、肤温、大小便异常时,或者体重不增,哭闹不止往往

2、就预示着生病或已处于疾病的潜伏期。爸爸妈妈要对对自己的孩子有全面的整体的了解。,感冒是孩子最容易的一种病,一般婴幼儿一年平均感冒4-5次。 典型表现:俗称的感冒一般指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喉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喉以上的部位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纳差、神差、鼻塞、哭闹等症;有些儿童会表现为长期的中耳、鼻腔感染症状。,一、患病次数最多的疾病-感冒,就诊科室,小儿内科大医院设有:小儿呼吸内科,(一)、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少数由细菌引起。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

3、、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80%左右为病毒感染,病毒性无特效药物,一般5-7天自愈,细菌性需要治疗。,(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如何预防(儿童)流行性感冒?,由于流感无特效药物,预防意义较大,可以通过改善营养、适当运动、睡眠充足等方法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是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三)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并发性

4、疾病-支气管肺炎,肺炎链球菌是人体正常定植菌肺炎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临时定殖于人类鼻咽部,婴幼儿是主要的储存宿主5-72%的健康成人和27-58%的健康儿童存在鼻咽部携带,病例(一),尤XX ,女,8月龄,肥东县人。“发热7天,咳嗽5天” 于2018-02-14入院。住院号:802415胸片及CT:右侧坏死性肺炎,右侧胸腔积液WBC:4.36109/L,CRP:231.45mg/L,ESR:100mm/h血培养:肺炎链球菌(PSSP)诊断: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脓毒血症治疗:头孢曲松抗炎,胸腔闭式引流 胸膜增厚,于2018-3-10行胸膜剥离2018-03-23出院,住院:37天,费

5、用:89564元,入院时胸片,检验报告单,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前后胸片,病例(二),男,2个月5天 主诉:发热半天 于11月 24日14:00入院 无咳嗽、无腹泻、呕吐,无皮疹出血点 查体:T 37,反应稍差, 心肺(- )NS(-),检验报告,病程记录,抢救记录,检验报告单,治 疗,泰能,万古+美平,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脑脓肿和脑积水,病例(3),张 ,女,7月,“发热半天,反应差、皮肤花纹1小时”于2016-02-28 收住ICU,住院号:804562WBC:5.3109/L,CRP:114.mg/L, 血培养:肺炎链球菌(PRSP)诊断:肺炎链球菌脓毒血症入院后立即予液体复苏

6、,万古、美平抗感染,丙种球蛋白于入院14小时死亡,检验报告单,病程发展,三个病例的共同特点与思考,年龄小病情重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PRSP、PNSP)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并发症和后遗症,中国5岁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病例数居全球第二,亚非其他国家54%,其他国家34%,肺炎球菌性疾病病例数在全球居前十位的国家均在亚洲和非洲,占全球总病例数的66%,其它国家占34%在全球1.45亿肺炎球菌感染病例中,95.6%病例是肺炎中国肺炎球菌感染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2%(印度第一,27%),WHO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和疟疾列为极高度优先预防疾病,肺炎球菌性疾病疟疾,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霍乱登革

7、热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C、W135、Y)狂犬病轮状病毒感染季节性流行性感冒伤寒黄热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腮腺炎风疹水痘,高度优先,中度优先,极高度优先,WHO. Weekly Epidemiol Rec. 2008;83:1-16.,中国5岁以下儿童疫苗可预防疾病死亡比例,极高度优先预防的疾病,肺炎球菌性疾病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加强营养,提高婴幼儿体抗力,不要在房间里吸烟,做饭时待抽油烟机彻底抽净,再关闭;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并发肺炎;接种肺炎疫苗最有效。,13价肺炎疫苗接种对象及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接种对象:适用于6周

8、龄至15月龄婴幼儿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1.5、2.5、3.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基础免疫首剂最早可以在6周龄接种,之后各剂间隔48周。,(四)、因为生理结构和过敏引起的类感冒症状,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长期出现鼻塞、呼吸费力、流涕、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症的婴幼儿。平静期时孩子精神良好,不伴有发热、咳嗽等症。多在遇寒时、吃奶时出现呼吸不畅,脾气暴躁的孩子,吃奶不痛快干脆大哭大闹。原因:这是由于孩子的生理结构和过敏引起的。处理:一般不需治疗,不要用滴鼻剂;增加室内湿度,用软纱布搽润鼻部;空调不要对者孩子吹,阻挡空调吹风口.,二、最让人心急的疾病-腹泻,孩子患腹泻病,通常症状要持续一周

9、左右,令家长们又心急又心疼。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感染性腹泻有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非感染性主要由饮食不当(喂养方法、食物不适宜、突然改变、食量过多或过少)、食物过敏及腹部受凉等因素引起。非感染性腹泻一般不需治疗,可以通过饮食、按摩等方法改善。,婴幼儿出现腹泻怎么办?,大便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当孩子出现腹泻时,首先要密切观察,查明原因,分清属于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如果孩子腹泻时精神状态较好,大便次数不是太多,有饮食改变、过量等诱因,没有发热、哭闹等症,大便没有腥臭、脓血,可以考虑非感染性腹泻。如果孩子腹泻时精神状态差,伴发热、血便、脓便、哭闹等症,考虑感染性腹泻,需

10、要到医院就诊,非感染性腹泻的处理与护理,母乳喂养的可以通过调整母亲的饮食,改变乳汁成分;奶粉引起更换奶粉腹泻时肠道乳糖酶缺乏,会导致宝宝乳糖不耐受,更换不含乳糖配方奶粉加用妈咪爱等益生菌中医分腹阴阳、摩腹推拿按摩,中医推拿-分推腹阴阳、摩腹,就诊科室,小儿内科大医院设有:小儿消化内科,腹泻病是全球五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死因,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重要事实 腹泻病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但这一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每年约有52.5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 全球每年约有17亿例儿童期腹泻病。,轮状病毒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严重腹泻最常见的病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3年全球5岁以下

11、儿童中,约22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占所有腹泻致死原因的37%8。超过90%的轮状病毒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了解轮状病毒的结构摘自: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CDC Expert opinion on rotavirus vaccination ininfancy. Stockholm: ECDC; 2017.12,2013年,中国3191名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13年,在中国约236,000名5岁死亡儿童中,有9072名死于腹泻,其中3191名死于轮状病毒感染,

12、占腹泻致死的35%。,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轮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或接触 被污染物品(如玩具等)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呕吐、发热、腹泻、脱水。无特效药可以治疗,只能通过疫苗预防,呕吐80%90%的患儿出现呕吐,发热超过三分之一的患儿发烧可能超过39,腹泻每天平均腹泻次数1020次腹泻可长达9天粪便呈稀薄水样,淡黄色或黄绿色,偶有黏液,无脓血,脱水甚至死亡常发生脱水,严重脱水可能导致死亡,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措施,目前没有特效的抗轮状病毒治疗。治疗的基石是补液和补锌治疗,补液用以预防脱水,补锌用以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 与既往的口服补液盐(ORS

13、)配方相比,低渗ORS配方在补液治疗中效果更好。其他治疗措施包括继续喂养,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等。,改善水和卫生不能减少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 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是相似的,这表明进一步改善水和卫生不能减少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 用普通肥皂洗手并不能有效预防轮状病毒, 常用的消毒剂难以完全灭活轮状病毒25,皮肤消毒剂对预防轮状病毒也无效22。,相比公共卫生的改善,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更有效,“优先考虑通过疫苗接种预防轮状病毒的感染,可以减轻全球轮状病毒的疾病负担。必须认识到,自然免疫提供的保护性,其他改善公卫生状况措施(包括提供干净的食品和水),都不能像疫苗

14、一样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两种轮状疫苗的比较, 接种对象: 2 月龄-3 岁婴幼儿,每年口服1 剂,每剂次3mL。 接种时间安排 :根据中国RVGE 的流行病学特征,首剂接种应在2-6 月龄完成,间隔12 个月可复种1 剂,总计不超过3 剂次。 接种禁忌及使用注意事项 :对身体不适、发热、腋温37.5C 者、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免疫缺陷和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不建议接种。 使用前后须与接种其他活疫苗或免疫球蛋白间隔2 周以上。,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中国说明书中RV5免疫程序全程免疫共3剂,6-12周龄时开始口服第1剂,每剂接种间隔4-10周;用

15、于预防血清型G1,G2,G3,G4,G9导致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第3剂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610-22周14-32周龄28,三、最容易复发的疾病-湿疹,湿疹开始多在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波及额、颈、胸部。小红疹可变成小水泡,破溃后流水,之后结成黄色痂皮。反反复复,时轻时重,急性发作时瘙痒难忍,婴幼儿常烦躁哭闹,会影响饮食、睡眠,从而影响患儿生长发预育。6个月至一岁时较重,1岁半好转。湿疹的特点抹上药膏,很快好转,可是没过多久,再次复发,反反复复,令很多爸爸妈妈烦恼不已。,湿疹的预防,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起因多与遗传和外界诱因有关,要想避免湿疹,最好的办法就是孩子

16、一出生就选择母乳喂养,哪怕母乳尚未下来,也不要随意用牛奶代替,应考虑用水解牛蛋白的低敏配方奶。对过敏性体质的孩子,辅食添加最好在7个月以后。,湿疹的护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可用温清水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内衣选择纯棉制品、避免化纤、羊毛制品的刺激。衣服不可穿的太多,房间温度不宜过高。,四、最有惊无险的疾病-幼儿急疹,健康的宝宝突然发起高烧来,过了几天,身上出现一片片的小红点,多半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属于自愈性疾病,一般5-7天内热退疹出,自行康复,一般在出疹前不宜判断。如不合并其他疾病,患儿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服药后体温下降,不久又升到39以上,患儿精神较好,多是幼儿急疹,如合并其他疾病,较

17、难诊断。,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病情减轻,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幼儿急疹的治疗与护理,本病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主要是对症处理。轻型患儿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试用镇静剂;惊厥则及时止惊。退热剂及对症治疗。但对免疫缺陷的婴幼儿或者严重的病例,则需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药。,五、最容易传染的疾病-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

18、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幼儿发病最多。,手足口病,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发热,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同时或1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壁厚,疱内液体较少。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手足口病皮疹的 “三个四”,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手足口病皮疹

19、,手足口病皮疹,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手足口病皮疹,手足口病发病率长期居于我国法定传染病榜首,64,发病数 1228万例,死亡数 2880例,全国累计报告病例数,5600/天,40/月,平均,20102015年,发病、重症和死亡12-23月龄最高,6-11月龄其次,65,发病,重症,死亡,2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大,报告发病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手足口病重症患儿80%年龄在3岁以下,重症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病情进展极快,易发生死亡,发病到死亡15天35名重症患者中,就有1名死亡,66,手足口

20、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80%,重症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67,重症患者根据中枢神经损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出现后遗症的几率为 5%64%,EV71感染是造成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的主因,68,46%,76%,93%,2008-2013年实验室诊断的轻症、重症存活和死亡病例中各血清型构成,21世纪的脊髓灰质炎,2016年6月8日中国CDC发布疫苗使用技术指南,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关于做好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上市后相关准备工作的函(国卫疾控传防便函2015196号)要求中国CDC免疫规划中心疫苗评价室组织相关专家、企业研讨制定,69,预防宜早:EV71疫苗最好在一岁前完成接种,根据现有数据,EV

21、71母传抗体水平出生后逐渐衰减,在婴儿5-11月龄时最低,而发病率最高年龄组在6月龄-2岁。免疫程序起始年龄安排在6月龄开始,可在疾病高发年龄前起到及时保护儿童的作用。,70,建议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并尽可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中国CDC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导意见(讨论稿),全球唯一有充分临床数据证明对重症手足口病有保护效果的临床研究,为什么接种肠道病毒EV71型疫苗还会得手足口?,1、手足口主要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以EV71型为主;2、其次与柯萨奇病毒-A4-7、A9、A10、B2、B5有关,亦可由肠道病毒其他血清型引起;3、肠道病毒71型疫苗对EV71所致手足口病保护率达94.6%;,既然接种肠道病毒EV71型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那我们还要打吗?,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