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完整版本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776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完整版本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项脊轩志》完整版本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项脊轩志》完整版本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项脊轩志》完整版本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项脊轩志》完整版本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完整版本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完整版本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脊轩志,亲情之歌亲情 是一支古老的藤, 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和对往事的缠绵。遒劲的枝蔓里, 写满了思念、宽容、等待, 凝聚了过去、现在、未来。 亲情 是一片深情的海, 描绘着春天最美的画卷,和夏日里瑰丽的诗篇。博大的胸怀里,,贮藏着憧憬、思念、眷恋, 充满着欢乐、希冀、关爱。 亲情 是一条金丝带, 让心相拥, 让爱汇集。 历史分不开, 岁月剪不断, 千年万年寻觅觅,天涯咫尺紧相连。,父爱、母爱,亲情无限。在我们身边,永远流淌着家人的关爱。爱,在文人笔下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啊,亲情之爱没有那么轰轰烈烈,看起来微乎其微,可是正是这普通平凡才是心的折射,是爱的点滴。我敢说,世界上最纯净的东西,不

2、是别的,正是亲情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再来感悟一下那份浓浓的亲情。,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他自幼苦读,九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读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至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唐宋派”的代表人物。,因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为代表作,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对清桐

3、城派影响很大。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把归有光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归有光的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作者将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据说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它低矮狭小,高如颈背之间;一是因为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现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项脊轩,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志:,记、志、书、表,古代常见文体名,都属于古代与

4、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轩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偃仰 迨 异爨 阖门 长号 扃牖 象笏 呱呱 老妪 先妣 中闺 扉 兀坐 庖 栖于 啸歌 万籁 姊妹,xun,l,q,yun,di,cun,y,b,gu,fi,g,h,h,Jing,yu,shn,yn,ho,w,po,q,xio,li,z,2、东犬西吠,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n状语,“向西面”,n状语 ,“用手,亲手”,4、垣墙周庭,nv, “砌上垣墙”,指出词类活用情况,1、内外多置小门,5、乳二世,n状语,“在内外”,nv,“哺乳,喂养”,1、凡再变矣,2、先妣尝一至,3、妪每谓余曰,4、殆有神护者,5

5、、吾妻来归,6、吾妻归宁,再,两次。,解释字词,妣,母亲。,每,常常。,殆,大概。,归,旧指女子出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3、使不上漏,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使之不上漏,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省略句,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古文化常识,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两三岁的儿童.总角 垂髫:幼年的儿童. 豆蔻年华:十三岁的少女.及笄:十五岁的少女.(女子成年) (j)束发男子十五岁.加冠,弱冠:男子刚成年20岁. (gun) 而立之年:男子30岁不惑:男子4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6、花甲:六十. 耆:六十岁以上. (q) 古稀:七十岁.耋:七十到八十岁. (di)耄:八十岁到九十岁. (mo) 期颐: 一百岁(qy),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dng)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原文,译文,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才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环视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太阳偏了,屋里就

7、暗了下来。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又在庭前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图书堆满了书架,安居室内,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在墙上。月光下,庭中桂树的

8、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狭小、破旧、阴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前辟四窗日影反照室内洞然,植兰桂竹木于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第一段: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不同的变化,重点写可喜。,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y),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b)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很多。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室内外多开小门,隔墙到处

9、都是。东家的狗向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位老婆婆,是侍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g给我家两代人喂过奶,母亲在世时对待她很好。,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尔)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g)而(表修饰)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译文,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

10、这儿。”老婆婆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亲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了么?我在门外一向你母亲作回答。”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动得哭了,老婆婆也哭了。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影子。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了?,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而)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等到离开时,她用手轻轻地关上房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

11、等待了呀!”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笏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上朝的,日后你应当用到它!”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真叫人长声悲号不已啊!,第二段:从家庭的变化写到对亲人的思念,重点写可悲。,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jingyu)而居,久之(音节助词),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凭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第三段:写他闭门苦读和项脊轩遭火未焚的 神奇。,第一部分:围绕项脊

12、轩的兴衰,写年轻时代自己在轩中的生活、家庭的变迁,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妻子回娘家省亲,回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以后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此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闲极无聊之

13、际,才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那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到轩中居住。,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庭前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今天已经高高地矗立着,枝叶繁盛,像一把撑开的巨伞一样了。,百年老屋,垣墙周庭,庭阶寂寂,风移影动,庭有枇杷树,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第二部分: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欢乐和悲痛的感情。,朗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感情

14、基调。,思 考,多可喜,亦多可悲,修缮前后的项脊轩,修缮前,修缮后,多可喜,鲜明对比,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多可悲,思念、悼亡之情,补记:怀念亡妻,乐,悲,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 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 情浓郁真挚。,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写作特色,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人物,殷切期望,细节描写,环境,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幽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梁王籍,祖母,语言委婉含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回忆和叙写了项脊轩

15、中的几番人事变迁,抒发了作者的悲喜之情。你认为哪些片断让你阅读之后难以忘怀呢?,讨论,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选取生活中的小事,这里写了往日有关祖母一段生活细节,通过祖母既关切、又略带诙谐的话语,通过祖母的喃喃自语轻轻掩门,以象芴赠之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祖母对作者的怜惜、爱护和殷殷的期望,笔触传神,感人至深。,疑难辨析 这篇课文以记叙

16、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参考思路】文章结尾,贵有余味。这篇课文的结尾,可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想起了妻子的音容笑貌。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作者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这一句话,托物寓情,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照应,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书海啸歌、庭阶寂静、桂影斑驳几多憧憬几春秋;,老妪追怀、祖母殷望、夫妻相

17、敬一度思亲一怆然。,一言一语总关情,比较品评,欣赏苏轼的江城子,比较两者在表情方式上的区别。,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江城子,苏 轼,比较鉴赏,项脊轩志表达的思念亡妻之情含蓄委婉,它借枇杷树之茂盛来反衬未亡人的沉郁悲痛心情。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苏轼的悼亡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情真意切,哀惋欲绝, 表达悼亡之情强烈直接,催人泪下。,比较

18、鉴赏,试将项脊轩志和刘禹锡的陋室铭作比较,说说两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志有什么不同?,比较鉴赏,这两篇文章写的都是狭窄、简陋的轩室。但刘文对“陋室”的描写只是间接地写到苔痕”“草色”,陋室的环境没有什么变化;归文则细致地描写了轩室原来的面貌:窄小、背阴、漏雨。而且重点描绘了经过修葺后这个小小的轩室的清幽、静谧的环境:满架图书、杂植花木、月照半墙、鸟不畏人、树影婆娑。两文的主旨也不同。刘文表达了一种清高恬淡、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归文表达的是对家世衰微的伤感,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流露出对功业无成的愧疚和慨叹。, 关于“家” 家,首先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顶,可遮风避

19、雨,抵挡冰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以便房子里新鲜空气流通。在这所房子里走来走去的,是许多欢乐的笑声。 家,是一棵大树,在土壤里有很深的根,经风沐雨岿然不动,它把养料输送到枝条和树叶里,然后结果打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就像大树上筑着许多鸟窝,小鸟唧唧喳喳很热闹的。树很怕蛀虫和白蚁的咬噬,台风来了,坚持不住的是有虫疤的树。所以大树需要爱护,整枝、打药、浇水,件件事情马虎不得。,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心旷神怡,烦了累了的时候,音乐响了起来。人们在外面被那些震耳欲聋的迪斯科摇滚乐炸得疲惫的神经,会像丝弦一样放松下来,感觉陶醉和惬意。请抓紧时间享受那欢快而轻松的乐曲,它会让人忘记许多不愉快的噪声,然后想一想以前和以后美好的旋律,日子就像流水一样过去了。,每一个人都会有值得纪念的东西,每一个东西就是一个感人的亲情、爱情、友情的故事,使我们在经历这些洗礼和熏陶之后,感情得到渲染和升华,灵魂得到净化和提升,请追溯你记忆库存中的美好往事,写一篇“事细情深”3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作练习,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