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38944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日益普及,手机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沉迷手机危害更大。手机危害在教育管理中,经过我们调查发现,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有以下几大危害:Ol损害身心,影响健康。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严重影响学生睡眠,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运动能力低下、影响身体发育;学生在染上网瘾、游戏瘾后,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变得孤僻怪异,情绪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这些都是“手机依赖综合症”的表现,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02耽误学业,成绩下滑。据权威机构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玩

2、游戏或上网,约占65%;网络聊天,约占25%;与亲人联系,约占10%。数据证明,绝大多数学生的手机是用来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只要学生有手机,极易造成思想不集中、无心向学、成绩一落千丈的后果,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03乱交朋友,埋下隐患。手机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结交范围迅速扩大,青少年心理还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可能陷入诈骗分子的套路之中,造成财物损失。有些学生用手机软件结交社会不良青年,过早陷入混社会之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的利用手机上网发帖损毁他人声誉,或用手机偷拍照片、视频等侵犯他人隐私,引发违法犯罪行为。04炫耀攀比,不择手段。手机不同品牌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

3、响校园风气。部分没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逼迫家长为之配备,甚至偷盗别人的手机。管理措施为切实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学生手机实行专项管理,规定如下:1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根据相关通知精神和我校行政会决议,通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包含学生智能手机手表、电子平板以及充电器、充电宝等设备)带入校园。住校生原则上亦不允许,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家长书面提出申请并上报手机品牌及型号,学生进校后须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如果学生违反规定携带手机来校后发生手机

4、丢失、被盗窃或引起矛盾纠纷的,学校不负任何责任。禁止所有学生将个人手机(包含学生智能手机手表、电子平板以及充电器、充电宝等设备)带入课堂。2学校将不定期开展对学生违规携带使用手机的检查。如发现学生违反规定把手机带入学校的,首次违规,学校在家长出具书面承诺的情况下,可将手机返还家长;再次违反,则由学校代管至学期结束,学期结束后由家长到校领回,如因时间太长手机损坏,责任与学校无关;希望家长同学校一起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共同安抚学生情绪,做好后续处理;违规学生填写违纪学生处罚告知单,写出书面检讨和保证,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对屡教不改等情节严重的学生,学校将严肃纪律处分直至开除校籍,违规信息记录到学生个人档案。3学生如有需要联系家长的,可以利用教师办公室的固定电话联系家长,也可以请求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帮助联系家长。家长如有紧急情况需联系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班级家长群等方式与班主任联系,由老师转告学生。学校也将增设公用电话,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4学生未经允许私自进入教师办公室取走手机,视为违纪行为,学校将给予违纪违规处理,情节严重者通知公安机关协助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