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曹刿论战》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曹刿论战》复习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课:曹刿论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能力目标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德育目标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一、文学常识、背景、主题、写作手法,本文选自左传 庄公十年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即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背景: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吐史称“长勺之战”。,主题:本文叙述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战胜了齐国的经过。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应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非凡的军事才能。写法:1、剪裁得当,详略突出。(详写战前,详写人物言语) 2、对比衬托(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了两个对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与鲁庄公,突出曹刿形象,深化主题),二、字词(音、注解、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1、音:曹刿
3、请见(gu)又何间焉(jin)小信未孚(f)牺牲玉帛(b)小惠未遍(bin)登轼而望之(sh) 夫战,勇气也(f)旗靡( m)9辙(zh )2、检查文中注解3、一词多义:故,以,其,信,之4、古今异义:间,狱,加,牺牲,鄙,再, 情,忠5、词类活用:福,鼓,下,区别下列各组词的含义 又何间焉(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1.间,参与,夹杂,私自,偷着,检测,望其旗靡,故逐之( )既克,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故,所以,原因,旧知识,原来,必以信( )小信未孚( )愿陛下亲之信之( ),实 情,信 用,信 任,3.信,4.伐,
4、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进攻,砍伐,5.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养,怎么,哪,下列句中红色的词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考题呈现,解释下列句中的红色词 1.小惠未遍( ) 2.肉食者鄙( ) 3.小大之狱( ),目光短浅,遍及,案 件,4、再而衰( )5、公将鼓之( )6、神弗福也( ),击 鼓,第二次,赐福保佑,A.齐师伐我 威武之师B.肉食者鄙 卑鄙无耻C.牺牲玉帛 英勇牺牲D.忠之属也 赤胆忠心,下列各组中红色的词意思相同
5、的一项是( ),A,考题呈现,下列句中红色的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以君为长者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复习检测 考题呈现,下列句中红色的词与“肉食者谋之”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B.公将鼓之C.辍耕之垄上D.属予作文以记之,D,三、句子(特殊句式、节奏、理解性背诵、翻译),1、特殊句式:省略句必以(之)分人“以”后省略宾语“之”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宾语前置句何以战“何”是“以”的宾语,应为 “以何战” 状语后置句战于长勺“于长勺”是“战”的状语,应为“于长勺战”
6、2、考查节奏,3、理解性背诵:1、最能体现曹刿参与精神的词:请见。2、表现民不愿与官交往的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表现庄公政治上鄙的语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5、表明庄公始有所悟的句子(表明取信于民的语句;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战争的结局(表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7、本文承上启下的过度句:既克,公问其故。8、齐人三鼓后进军的根据是:夫战,勇气也。9、齐人三鼓后进军的原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10、鲁国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11、鲁国追击的时机
7、是:辙乱旗靡。12、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3、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相照应的语句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14、第三段出现的成语:一鼓作气。15、确定追击时机的根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6、“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7、“三而竭。”照应上文的哪一句?齐人三鼓。相关对联上:庄公鄙陋急躁迎战 下:曹刿远谋从容反击相关成语:一鼓作气 4、检测句子的翻译,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语句释义,一定注意译准红色词语的意思,四、理解文意,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8、鲁国战前的准备。2、第一段可分为两层,请划分出来,并写出层意。划到“乃入见”。一层:曹刿跟乡人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二层: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3、“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哪些内容?“我“指的是什么?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并交代了交战的双方即进攻者齐国、防御者鲁国。“我”是指鲁国。4、齐师攻打,而鲁庄公仓促迎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鲁庄公对战争的浅薄的认识,也是鄙的一种表现。5、乡人阻止曹刿请见,并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反映了怎样的鲁国社会现实?民不愿与官谋划,统治者不得民心的社会现实。,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 内容
9、上表明曹刿远谋;结构上,照应下文,为写鲁庄公之鄙作铺垫。7、庄公的两次答话能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两次答话看出鲁庄公具有鄙的特点。因为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对左右侍臣施加小恩小惠上和不存在的神身上,百姓不会服从。8、曹刿为什么最后同意鲁庄公跟齐国作战?因为鲁庄公领悟到尽力作好本职的事,百姓会服从他,这是治国之本。,9、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忠之属也”,那么,“忠之属也”的实质是什么?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具体表现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忠于职守在今天依然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素质,它是国家强盛的保证,也是一个人人格的体
10、现,更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素质。10、第二自然段写了怎样内容?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11、第二段详略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此段以写鲁方的战术决策为主,重点写了曹刿和鲁庄公指挥战斗的情景。这样写能使曹刿和鲁庄公形成鲜明的对比,借鲁庄公的鄙更能突出曹刿的远谋。12、“将鼓”、“将驰”表现鲁庄公怎样的特点?表现鲁庄公急躁冒进的特点。13、指挥作战中,曹刿只说了两次“未可”、“可矣”,这样简短的语言表明他具有怎样的特征?表现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和善于把握战机的特征。,1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一举动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曹刿细心观察敌情,这也是他恰当把握追击时机的根据。15、文章
11、的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16、“既克,公问其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7、纵观全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远谋。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战争之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两次否定,一次赞许,纵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在作战的过程中,他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远谋。18、本文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你谈一谈。曹刿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国家大事,敢于进谏;面临强敌,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12、。,19、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什么作用?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性的作用。20、鲁庄公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吗?请你谈一谈你的看法。鲁庄公是一位平庸的国君,他和昏庸的国君不同。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恩小惠和求神保佑上,可见他政治上无能;战争中,他急于求战,战胜后又不知原因,可见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在战前能够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能够纳谏;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指挥,战后能虚心询问战胜的原因,由此可见,他和一般昏庸的君主是不同的,21、史料裁剪得当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的掌握战机、详察敌情以
13、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原理,写得比较详细;对请见、从战、克敌等写得较略。好处:这样剪裁,对再现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 22、本文写作上的一个较突出的特点是前后照应,请举出几例。“三而竭”照应“齐人三鼓”。“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照应上文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3、本文人物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的肯定有的否定,请根据加点字说说下列各句的语气:(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反对)(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否定)(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肯定)(4)夫战,勇气也(发议论)拓展: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示例: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