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原因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9230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原因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犯罪原因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犯罪原因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犯罪原因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犯罪原因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犯罪原因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原因分析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犯罪原因分析,主讲人:黄艳芳,1,第六讲 犯罪原因分析主讲人:黄艳芳1,一、犯罪人表象:相由心生,【题目】A-D的四个人,是几起杀人案的凶手,你能将他们一一对应吗?A、将抛弃自己的年少的男人碎尸B、由于三角恋爱纠纷将对方毒死C、诈骗保险金的惯犯,将背叛自己的同伙杀掉D、连续打抢杀人犯,一、犯罪人表象:相由心生【题目】A-D的四个人,是几起杀人案,法国式相面学,法国式相面学,微表情:如何识别谎言,窃笑耸肩真吃惊还是假装无辜轻蔑表情羞愧轻视,微表情:如何识别谎言窃笑,犯罪原因分析课件,犯罪原因分析课件,犯罪原因分析课件,犯罪原因分析课件,犯罪原因分析课件,犯罪原因分析课件,犯罪原因分析课件

2、,二、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犯罪人具有低等灵长目动物特征,是出生在文明时代的野蛮人。中央枕骨窝:颅骨部分的明显凹陷小脑蚓部肥大上-类人猿;中-北京猿人;下-现代人,二、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犯罪人具有低等灵长目动物特征,是出生,龙勃罗梭对犯罪人的分类:,天生犯罪人激情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很少表现出对刑罚的恐惧不仅不隐瞒犯罪,反而会直率地承认犯罪,渴望谈论犯罪甚至炫耀或夸大自己的犯罪行为,龙勃罗梭对犯罪人的分类:天生犯罪人,邱兴华案:精神病鉴定之争,2006年7月15日,汉阴县发生一起罕见的恶性凶杀案,10名群众在汉阴县平梁镇凤凰山山顶上的铁瓦殿被刀斧砍死,死者9男1女,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年仅

3、13岁。,邱兴华案:精神病鉴定之争2006年7月15日,汉阴县发生一起,作案手段:10名受害人的致命伤口大都在头部,系斧头类利器所伤。死者中担任道观住持的熊万成双眼被割,心、肺被掏出,且被下锅炒熟,切成片放在盘中,其余死者则尸身完整。,犯罪原因分析课件,精神病之争,邱兴华的妻子证实其有精神病史:邱兴华的母亲:平时疯疯癫癫,特别到中年后脾气变得莫名其妙,常常无缘无故地生气骂人邱兴华的外婆:见人傻笑邱兴华的表哥:同样是无缘无故骂人,有时半夜还会跑到山里去大喊邱兴华的表哥的儿子:也患有精神病,精神病之争邱兴华的妻子证实其有精神病史:,江苏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刘锡伟认定邱有精神疾病的依据:

4、从邱犯罪的特点和表现出的症状分析,他在杀人时表现出“返祖兽性化症状群”“返祖兽性化症状群”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残酷杀人、剩余杀人、滥杀无辜,这与邱在铁瓦殿连杀10人,后逃跑在湖北无辜致1人死亡非常吻合。另一特点是非血统妄想、妒忌妄想、被害妄想,这些特点同样体现在邱兴华身上,案发前他怀疑老婆有外遇、女儿不是他亲生、老婆与道长偷情等。,江苏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刘锡伟认定邱有精神疾病的,焦点:专家断定邱兴华患严重精神病法院:法院终审裁定邱兴华精神正常无需鉴定本人:邱兴华认为自己无需精神病鉴定判决:死刑立即执行,邱于2006年12月28日被执行枪决,焦点:专家断定邱兴华患严重精神病,三、菲利

5、:犯罪社会学,犯罪三原因论: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原因),三、菲利:犯罪社会学犯罪三原因论:,马加爵杀人案,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马加爵杀人案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讨论:,你认为马加爵杀人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该案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给我们什么警示?如何去防范这类犯罪?,讨论:你认为马加爵杀人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四、社会矛盾:报复性案件,古代:“梁山好汉”式行为对政府部门、司

6、法机关进行破坏的案件典型案例:杨佳袭警案,“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四、社会矛盾:报复性案件古代:“梁山好汉”式行为,杨佳案:,杨佳案:,五、云南晋宁系列杀人案,五、云南晋宁系列杀人案,确认杀害:11人失踪人数:17人供认人数:20多人,确认杀害:11人,案件特征,被害人 :男性,12-22岁的青年男子,陌生人手段:趁人不备、暴力袭击性质:报复社会并带有变态性质。这些反社会的报复行为缺乏明确的指向对象,通常是无辜的不相关者被当成了泄愤对象。犯罪心理学将这类暴力行为的心理机制称为“反社会人格”,案件特征被害人 :男性,12-22岁的青年男子,陌生人,曾因杀人被判死缓现年56岁的张永明此前曾因杀人碎尸被判入狱服刑:1974年,15岁的张永明因深夜持刀砍人在村里被批斗,并被劳教半年;1978年12月其被警察带走,罪名是涉嫌杀人,后被判死缓,1997年六七月份,出狱后返回老家。 母亲哥哥都杀过人张永明的二哥小名叫“能荣”,年轻时也曾因杀人坐过牢。1980年代,张家二哥在市场上跟邻村的村民发生纠纷,用锄头朝对方头上扫去,对方头颅落地。多位村民对记者称,张永明的母亲在解放前杀过人。,曾因杀人被判死缓,讨论:,该案给你什么警示?如何防范此种犯罪发生在自己身上?,讨论:该案给你什么警示?,犯罪原因分析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