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肾盂肾炎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9340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肾盂肾炎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病理学肾盂肾炎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病理学肾盂肾炎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病理学肾盂肾炎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病理学肾盂肾炎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肾盂肾炎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肾盂肾炎培训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理学肾盂肾炎,病理学肾盂肾炎,一概述,(一)细菌感染引起的累及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炎性疾病,是泌尿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女性多见,男女发病率1:10。(二)临床症状:发热,腰部酸痛,血尿,脓尿,晚期可以出现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甚至是尿毒症。,病理学肾盂肾炎,2,一概述(一)细菌感染引起的累及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炎性疾,急性肾盂肾炎,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化脓性炎症 下尿路感染的重要部分, 急性肾盂肾炎多为单一细菌感染 两条感染途径: 血源性(下行性)感染: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累及双肾。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上行性感染:主要感染途径。下尿路感染

2、引起。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单侧或双侧性病变。 主要致病因素:尿道粘膜损伤、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 反流等。,一概述,病理学肾盂肾炎,3,急性肾盂肾炎一概述病理学,泌尿道逆行,血液循环,大肠杆菌G-,葡萄球菌G,梗阻逆流,脓毒血症,抵抗力,单侧多,双侧多,肾盂炎较重,向 皮质条索状蔓延,肾小球或间质化脓性炎,向髓质,肾盂蔓延,肾盂肾炎不同感染途径的比较,上行感染 血源性感染 途径 病因 发病因素 部位 病变特点,泌尿道逆行,血液循环,大肠杆菌G-,葡萄球菌G,梗阻逆流,脓毒血症,抵抗力,单侧多,双侧多,肾盂炎症较重,向 皮质条索状蔓延,肾小球或间质化脓性炎,向髓质,肾盂蔓延,病理学肾盂肾炎,4,

3、泌尿道逆行血液循环大肠杆菌G-葡萄球菌G梗阻逆流脓毒血症,,二病理变化,上行性感染病变可为单、双侧性。血源性感染多为双侧性。 (一)大体: 肾脏增大,表面充血,有散在、稍隆起的黄白色脓肿,周围见紫红色充血带。 病灶可弥漫可局限。多个病灶可融合,形成大脓肿。 切面肾髓质内见黄色条纹,并向皮质延伸,可有脓肿形成。 肾盂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严重时,肾盂内有脓汁蓄积。,病理学肾盂肾炎,5,二病理变化 上行性感染病变可为单、双侧性。血源性感染多为,肾肿大,表面充血、有黄白色大小不等脓肿,切面肾髓质内见黄色条纹,向皮质延伸;肾盂粘膜充血、出血,表面积脓,病理学肾盂肾炎,6,肾肿大,表面充血、有

4、黄白色大小不等脓肿,切面肾,(二) 镜下:灶状的间质性化脓性炎或脓肿形成和肾小管坏死,病理学肾盂肾炎,7,(二) 镜下:灶状的间质性化脓性,肾间质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腔内有脓性渗出物。,肾间质化脓性炎,病理学肾盂肾炎,8,肾间质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腔内有脓性渗出物。,病理学肾盂肾炎,9,病理学肾盂肾炎9,上行性感染:肾盂(局部粘膜充血,组织水肿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脓肿形成)肾间质肾小管(肾小管内充满中性粒细胞,可形成中性粒细胞管型,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很少累及肾小球。 血源性感染:肾皮质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盂。急性期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多。局部

5、胶原纤维增多,形成疤痕。伴肾盂和肾盏的变形。,病理学肾盂肾炎,10,上行性感染:肾盂(局部粘膜充血,组织水肿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三并发症,坏死性乳头炎(necrotizing papillitis) 肾盂积脓(pyonephrosis) 肾周围脓肿(perinephric abscess),病理学肾盂肾炎,11,三并发症 坏死性乳头炎(necrotizing papi,肾 盂 积 脓,病理学肾盂肾炎,12,肾 盂 积 脓病理学肾盂肾炎12,四临床病理联系 (一)全身:起病急,发热、寒战,白细胞 增多(二)腰痛、肾区扣击痛 (三)尿频、尿急、尿痛 (四)脓尿、菌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 另外,

6、由于病变呈灶性分布,并且很少累及肾小球,一般不出现高血压,氮质血症和肾功能衰竭,病理学肾盂肾炎,13,四临床病理联系 病理学肾盂肾炎13,五预后,积极合理治疗痊愈(大多数) 梗阻、返流因素持续存在,免疫力低,,治疗不当慢性肾盂肾炎,病理学肾盂肾炎,14,五预后积极合理治疗痊愈(大多数) 治疗不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病理学肾盂肾炎,15,慢性肾盂肾炎病理学肾盂肾炎15,病理学肾盂肾炎培训课件,三病理变化 (一)大体:体积缩小,上、下极不规则疤痕,病变两侧不对称,切面皮髓质界限不清,肾乳头萎缩,肾盏和肾盂变形,肾盂粘膜粗糙。,病理学肾盂肾炎,17,三病理变化 病理学肾盂肾炎17,(二)镜下

7、:慢性非特异性炎 1.局灶性的间质纤维化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2.部分肾小管萎缩,部分扩张,腔内有均质红染的胶样管型。 3.肾盏粘膜及粘膜下组织慢性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 4.细、小动脉玻璃样变和硬化。 5.后期部分肾小球纤维化和玻璃样变。 6.急性发作时,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小脓肿形成。,病理学肾盂肾炎,18,(二)镜下:慢性非特异性炎 病理学肾盂,肾盂粘膜和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变,肾小管萎缩,病理学肾盂肾炎,19,肾盂粘膜和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肾小,慢 性 肾 盂 肾 炎肾盂粘膜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病理学肾盂肾炎,

8、20,慢 性 肾 盂 肾 炎病理学肾盂肾炎20,病理学肾盂肾炎,21,病理学肾盂肾炎21,三临床病理联系 (一)间歇性无症状性菌尿或急性肾盂肾炎症状的间隔性发作 (二)多尿、夜尿 肾小管病变较严重,尿浓缩功能(三)低钠、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多尿引起钠钾丢失(四)高血压 肾组织纤维化和肾小管硬化,肾组织缺血,肾素增加(五)氮质血症、尿毒症 肾组织大量破坏,病理学肾盂肾炎,22,三临床病理联系 病理学肾盂肾炎22,四结局: 及时治疗并消除诱发因素,病情可被控制。严重者可发生尿毒症,也可因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危及生命。,病理学肾盂肾炎,23,四结局:病理学肾盂肾炎23,病理学肾盂肾炎,24,病例

9、讨论,病史摘要:患者,女性,46岁,家庭妇女。因体弱、疲乏2年,终日思睡伴恶心、呕吐、纳差1月入院。2年前开始出现乏力、身体虚弱,常有低热(体温38C左右),且小便逐渐频繁。近2月来,皮肤搔痒,1月前出现终日思睡,感恶心,偶伴呕吐,1周前气促,呼出气中有氨味。,病理学肾盂肾炎,25,病例讨论 病史摘要:患,体格检查:慢性病容、嗜睡,面色苍白,体温37.8,脉搏104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35/75mmHg。多处皮肤搔痒抓痕,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双肺散在湿鸣,胸骨柄两侧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无异常发现。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病理反射。,病理学肾盂肾炎,26,体格检查:慢性病容、嗜睡,面色

10、苍白,体温37.8,脉搏10,血培养:无细菌生长。尿液:蛋白(),比重1.008,查见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尿培养:大肠杆菌生长。X线检查:两肺野呈不规则片状模糊阴影,以下部多见。心界不增大。肾影稍缩小。 入院后予以支持及对症治疗,但体温不退。2周后体温升高,且不规则,住院期间输血数次,病情无好转。入院后第22日神志不清,第26日抢救无效死亡。,病理学肾盂肾炎,27,血培养:无细菌生长。尿液:蛋白(),,尸检摘要:双肺重1650g,切面见部分区域实变,但挤压时仅少量液体溢出,镜下见肺淤血、水肿,肺泡腔内大量纤维蛋白及少许单核细胞,特殊染色未查见病原体。心包上有纤维蛋白附着,心脏各瓣膜未见畸形和

11、赘生物,组织切片检查:心肌纤维变性,心外膜大量纤维蛋白附着,其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病理学肾盂肾炎,28,尸检摘要:双肺重1650g,切面见部分区,肾脏:左肾65g,右肾75g,双肾表面见大小不一之颗粒状改变,并见多个不规则分布的凹陷性瘢痕,切面皮髓质分界不清,肾盂黏膜粗糙。组织切片见多数肾小球纤维化、透明变性,相应肾小管消失,代之以大量纤维组织并有多量淋巴细胞及少许嗜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球呈代偿性肥大,相应肾小管高度扩张,管腔内有管型。脑重1450g,脑沟变浅,脑回增宽,小脑扁桃体疝形成,组织切片见部分神经细胞变性,脑水肿。,病理学肾盂肾炎,29,肾脏:左肾65g,右肾75g,双肾表面见大小不一之颗,讨论1诊断、死因2请用病理改变解释临床症状。,病理学肾盂肾炎,30,讨论1诊断、死因2请用病理改变解释临床症状。病理学肾,一、病理解剖诊断:慢性肾盂肾炎伴尿毒症 1双肾慢性肾盂肾炎 2尿毒症 (1)双肺纤维素性炎 (2)纤维素性心包炎、心肌变性 (3)脑水肿伴小脑扁桃体疝 二、死亡原因:尿毒症及小脑扁桃体疝。,病理学肾盂肾炎,31,一、病理解剖诊断:慢性肾盂肾炎伴尿毒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