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3节)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9551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2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3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3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3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3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3节)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3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3节)ppt课件.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3节),第六章,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录,第一节,第三节,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第一节,返回目录,01,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视频,(一)法律的含义,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关于法律你知道多少?,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有哪两种?,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含义,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

2、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含义,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含义,法律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含义,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在阶级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法律的发展程度。,奴隶社会能有吗,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含义,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不是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简单相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含义,法律

3、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含义,(二)法律的历史发展,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奴隶制法律,采用最极端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方式,是奴隶主阶级对广大奴隶实行统治的工具,封建制法律,采用最极端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方式,是统治农民阶级的工具,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共同利益,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二)法律的历史发展,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是统治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工具

4、归根结底是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新型的法律制度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二)法律的历史发展,案例:人类社会最早的法,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法是公元前4000多年古代埃及的法,但是这种法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还保存的、最古老的成文法是公元前18世纪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它刻在一根石柱上,现收藏在巴黎的一家博物馆中。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据说是公元前20世纪左右夏朝的“禹刑”,但具体内容也无从考证。,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其他历史类型法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与其他历史类型,都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

5、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本质属性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案例:相关宪法法条规定,我国宪法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6、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更能尊重和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法律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指导人们在法律实践中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我国法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改革创新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技术,使立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律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几个环节?,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7、,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2018年5月1日起实行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英雄烈士保护法,视频,侮辱烈士的人抓到了!,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立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立法,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立法,案例:2018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改革

8、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中央军委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法律制定立法,很多人在跟团旅游被带进购物店时,总会落入购物陷阱。,视频,国务院各部门制定部门规章,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立法,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立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四个环节,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广义上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是指行政执法

9、。,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拆除违章建筑,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执行执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组织,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执行执法,案例:破窗效应,启示: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有人违法,就应受到处罚,如果不严格执法,法律就不会被人们遵守,结果如同无法。,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久而

10、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一种无序的感受,导致治安混乱。,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适用司法,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适用司法,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适用司法,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等,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遵守守法,依法享

11、有并行使权力,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遵守守法,视频,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节,返回目录,02,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视频,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

12、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一)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你知道吗?,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一共经历了几次修订?最近的一次修订是在什么时候?,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一)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一)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在1988、1993、1999、2004、2018年五次修订,为什么要修改宪法,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一)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案例:聚焦2018年宪法修正案

13、,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建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视频,案例:聚焦2018年宪法修正案,法律遵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共有21条,主要内容有11个方面:,案例:聚焦2018年宪法修正案,案例:聚焦2018年宪法修正案,视频,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全体起立,大家一起向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

14、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一)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二)我国宪法的地位,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二)我国宪法的地位,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二)我国宪法的地位,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法律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执政地位,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15、于人民,人民主权原则,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规定公民享有的自由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民主集中,民主集中制原则,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即国家性

16、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视频,基本政治制度,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

17、宪法确立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有哪五个自治区?,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

18、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宪法相关法部门,民法商法部门,行政法部门,社会法部门,经济法部门,刑法部门,程序法律部门,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一)宪法相关法,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一)宪法相关法,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二)民法商法,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基本原则,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二)民法商法,2017年10月1日,我国制定的民

19、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二)民法商法,视频,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二)民法商法,基本原则,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二)民法商法,合同法、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证券法、海商法、保险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二)民法商法,遵循的原则,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三)行政法,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

20、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环境保护法公务员法居民身份证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文物保护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体育法,食品安全法国防动员法兵役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三)行政法,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四)经济法,旨在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四)经济法,宏观调控和管理:预算法、价格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健全税收制度: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等金融行业的安全监管: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反洗钱法等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监管:农业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重要行业监管:铁路法、公路法、民

21、用航空法、电力法等市场主体监管: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五)社会法,我国制定了劳动法,将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以及劳动争议、劳动监察等关系纳入调整范围,确立了我国的基本劳动制度。,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五)社会法,视频,视频,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六)刑法,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六)刑法,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明确了犯罪构成及其要件规定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我国刑法,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六)刑法,三、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

22、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三、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一)诉讼法,是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并交给非司法机构审理的一种制度。包括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等。,三、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二)非诉讼程序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三节,返回目录,03,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实现提供了推动力量和制度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什么?,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涉及“五位一体

24、”总体布局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所构成的法律规范系统。,完善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方面?,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坚持立法先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上下有序内外协调科学规范运行有效,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完善法治实施体系的重点内容包括几个方面?,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5、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指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协调高效运转、持续共同发力,实现效果最大化的法治实施系统。,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制度建设职能科学、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培育公民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责任感,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指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建立的有效的法治化权力监督网络。,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完善法治监督体系的重点内容包括哪些?,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26、违法不究行为。,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2.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3.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4.形成对法治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5.实现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完善法治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包括哪些?,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指在法律制定、实施和监督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完整、机制健全、资源充分、富有成效的保障系统。,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指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

27、效的党内制度及其运行、保障体系。,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案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突出成就,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取得重大进展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规治党驶入“快车

28、道”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视频,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科学立法,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案例:以史为鉴,“商鞅变法”能给依法治国 带来哪些启示?,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求新、图强改革,对中国当下的全面依法治国政策有着启示作用。,案例:以史为鉴,“商鞅变法”能给依法治国 带来哪些启示?,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强大必须改革,改革符合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科学立法,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29、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案例: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取得重要进展,继2014年、2015年出台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之后,2016年又审议通过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防交通法,审议了国家情报法、核安全法草案等。,严格执法,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严格执法,法治政府: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严格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公正司法,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

30、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当前,我国司法领域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吃了原告吃被告”,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视频,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冤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完善,加强,健全,案例:纠正冤错案才能确保司法公正,全民守法,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全民守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把普法融入执法的全过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教育从青少年抓起,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