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39599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实施方案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统筹中西医协调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升中西医结合能力,促进优势互补。统筹兼顾中医药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发展政策和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中医药在健康XX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以省级中医医疗机构为龙头,州市、县级中医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中医为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2、推动中医医疗机构晋级达标,扩大中医优质医疗资源。深入实施中医“三名战略”,培育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医、名科、名药”o推进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大中西医协同协作力度,提高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救治水平,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优化。落实国家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完善省、州市、县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力度,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质量,充实中医药人才总量。加强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发挥民族医药人才作用。中医药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推进XX地方特色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和

3、传承,加强民族医药古籍保护挖掘,形成并推广一批地方流派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特色技术。推动搭建中医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中医药理论和诊疗技术突破,推进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推进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水平,推动中医药多业态融合发展。中医药文化建设更加深入。中医药文化科普和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XX中医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二、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

4、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核心,以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进一步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协同协作,统筹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为健康XX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贡献。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以维护人民健康和人人享有中医药健康服务为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坚持遵循发展规律。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遵循辨证论治原创思维,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推进中医药创造

5、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找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细化完善中医药发展措施,统筹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坚持统筹协调推进。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统筹中西医协调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升中西医结合能力,促进优势互补。统筹兼顾中医药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四、持续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基础强化院校教育。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加强中医药学科和专业建设,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调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

6、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强医教协同,强化高校附属医院中医临床教学职能。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支持探索开展九年制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支持XX中医药大学申报中医药相关学科学位授权点。力争建设4个国家级、10个省级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和2个国家级、5个省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建好一批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攻读中医专业学位的临床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按国家规定可以参加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推动傣医学、彝医学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培养特色人才。组织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专项,抓实抓好岐黄学者、青

7、年岐黄学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中医护理骨干等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加大省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中医临床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开展“读经典、悟经典、用经典”活动,提升中医医师临床经典应用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中医药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中医药健康服务等技术技能人才。加强中医药人才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推进师承教育。建立省、州市、县多层级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依托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建立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支持各地建设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支持中医医院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促进民族民

8、间特色技术传承发展。推进“西学中”人才培养。建立完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制度。实施“西学中”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提升重大传染病、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能力。允许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参加临床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适宜技术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临床技术骨干、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持续抓好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155”培训经验,即:乡村医务人员熟悉掌握不少于100个中医药汤头歌(方剂)、熟知不少于100种中药饮片功效、会识别不少于50种当地

9、常见中草药、熟练掌握运用不少于5种适宜技术。培训不少于10000名乡村医生。五、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力度,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人工繁育和替代品研发利用。充分利用XX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建立XX省中药资源普查基础数据库和标本库。开展中药材道地品种、食药物质资源原产地、主产区申请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产品保护和商标注册工作。推进道地药材种植。围绕三七、滇重楼、灯盏花、铁皮石斛、砂仁、天麻、云茯苓、云当归、云木香、滇龙胆等“十大名药材”重点品种,开展中药材良种选育、优良品种扩繁推广和品种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一批以稳定提升中药材质量为

10、目标的绿色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推进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促进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培育做强中药材“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培育一批以中药材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镇,把我省建成全国优质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等标准体系。鼓励中药材产业化、商品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推动中药制药技术升级,促进中药生产工艺标准化和现代化,鼓励生产企业逐步实现智能制造。推动一批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滇产中药品牌化发展,培育中成药大品种和独家品种。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监测,建立健全第三方质量监测体系,推动生产、加工、流通等

11、环节溯源体系建设。健全中药材、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体系,提升中药饮片炮制水平和产品质量。继续推进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强化中药安全质量监管。突出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要求,探索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全链条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开展药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中药说明书和标签管理,提升说明书临床使用指导效果。建立完善中药材流通体系。建立种植养殖、初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流通体系。促进“互联网+物流”发展,打造现代化智慧物流,开展中药材配送上门服务。打造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

12、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六、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立完善中医药融入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传染病中医临床救治体系,依托省中医医院加快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高等院校、企业等建立中医药防治疫病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肺病科等薄弱科室和可转换传染病区、重症监护室建设。建设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支撑平台,加强中医药救治重大传染病研究,加大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新药和医疗机构制剂研发力度。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专家队伍建设,制定完善一批重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方案,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药品、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鼓励探索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设立中医药部门,配备中医药专家队伍。七、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贯彻实施,推动出台XX省中医药条例,鼓励支持各民族地区制订出台民族医药发展地方性法规。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相关配套政策,加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和中医诊所备案制管理。强化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全面提高中医药监督能力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