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腧穴第一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9719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8.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与腧穴第一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经络与腧穴第一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经络与腧穴第一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经络与腧穴第一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经络与腧穴第一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络与腧穴第一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与腧穴第一章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络与腧穴,2018-3-12,第一章 经络腧穴总论,第一节 经络总论一、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三)十五络脉(四)十二经别(五)十二经筋(六)十二皮部,二、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一)经络的作用(二)经络的临床应用第二节 腧穴总论一、腧穴的分类(一)经穴(二)奇穴(三)阿是穴二、腧穴的命名(一)自然类(二)物象类,(三)人体类三、腧穴的定位法(一)体表标志法(二)骨度分寸法(三)手指比量法四、特定穴(一)五输穴(二)原穴(三)络穴(四)背俞穴(五)募穴,(六)郄穴(七)下合穴(八)八会穴(九)八脉交会穴(十)交会穴五、腧穴的作用(一)协助诊断(二)防治疾病六、腧穴的主治

2、规律(一)分经主治规律(二)分部主治规律,第一节 经络总论学习目标1、理解经络的基本概念2、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3、了解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也就是说,经脉是主干。 络,有网络的意思,即络脉是分支。 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络脉循行于较浅的部位

3、,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径,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接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内藏于府藏(脏腑),外络于支节”(【灵枢海论】)。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躯干后的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十二经的命名规则,结合阴阳、手足、脏腑三方面。内为阴,外为阳:阴阳理论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经络系统亦以阴、阳来命名。其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

4、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即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脏为阴,腑为阳:内脏“藏精气而不泻”者为脏,为阴,“传化物而不藏”者称腑,为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都以脏腑命名。上为手,下为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足”字。,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表里关系一.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

5、。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十二经脉按其循行顺序分别成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其为“正经”。记忆: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

6、肝详。,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正如 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

7、的气血运行,起溢蓄、调节作用。任脉为诸条阴经交会之脉,故称“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督脉称“阳脉之海”,诸阳经均与其交会,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均与其交会,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诸经。阴维脉,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协调和平衡。阴跷、阳跷脉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寄附于十二经之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十二经别,十

8、二经别出处:灵枢经别十二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在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故有“六合”之称。,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正如素问痿论所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十二皮部,人体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按其循行路

9、线在体表各有其相应区域、划分为十二部分,即为十二皮部。,经络的作用,联系脏腑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

10、作用的具体表现。,运行气血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抗御病邪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

11、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经络的临床应用,经络学说不仅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临床上也常用于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同时对于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一)阐释病理变化,在生理情况下,经络有通行气血、感应传导及联络脏腑组织等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也就成为病邪传播和反映病变的途径,故经络学说可用于阐释病理变化。,1病邪传变的途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联体窍,加强了脏腑之间、脏腑和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经络的功能活动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各脏腑器官功能强健,则能抵御病邪的侵袭,防止疾病的发生。而当经络功能活

12、动失常,则经气不利,病邪易于乘虚侵袭。在病理状态下,经络既可成为外邪由表入里的传播途径,亦可成为脏腑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外感寒邪,可由肌表内传肺、脾、胃等脏腑。表里脏腑之间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互相传变。如脾失健运,可影响胃的受纳和腐熟;大肠传导失司,可致肺失宣肃。非表里关系的脏腑之间,其病变也可以由经脉传变。如肝失疏泄,可以影响脾胃运化,因为足厥阴肝经入腹后,挟胃两旁,属肝络胆;肾阳亏虚,气化失司,水湿泛滥,可致水气凌心、射肺,因为足少阴肾经入肺,并注入胸中而络心。,2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的途径,由于内在脏腑与外周肢节、官窍等,通过经络密切相连,故内脏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的某些特定

13、部位及官窍。如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过腹,布胁肋,上连目系,故肝气郁结可见两胁及少腹痛,肝火上炎易见目赤肿痛,肝经湿热多见阴部湿疹瘙痒等。又如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故胃肠积热可见齿龈肿痛。胸痹、真心痛可表现为胸前区疼痛,且疼痛沿左侧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放射至手臂内侧尺侧缘。,(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规律,内脏病变常通过经络在相应的部位有所反映,所以可以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以及所联系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来分析各种临床症状,以判断其病位、传变和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诊断。,1循经辨证,判断病位,经脉各自有其特定的循行部位,因此,可以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结合该部位经脉

14、循行的情况,以推断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如腰部疼痛,多与肾有关;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脏的病变。又如:可根据头痛的部位,确定病变所在经脉,痛在前额,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多属少阳经病变;后头部及项部痛,多与太阳经有关;巅顶疼痛,多为足厥阴肝经之疾患。,2按察腧穴,判断病位,腧穴是经气聚集的地方,是经络气血通达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当脏腑病变时,病气常可在特定的腧穴等部位有较集中的反映,或表现为压痛,或呈现为结节状、条索状的反映物,或局部皮肤的色泽、形态、温度等发生变化。根据这些病理反应,即可推断疾病的部位。如肝病患者,肝俞穴或期门穴多有压痛;胆病患者,在胆俞穴及胆囊穴附近常有

15、压痛;胃肠疾患者,在胃俞穴及足三里穴会有明显的痛觉异常;长期消化不良者,可在脾俞穴发现异常的变化;肺脏疾病患者,常可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因此,在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或原穴的方法,通过对其异常改变的了解,以协助诊断疾病。,(三)指导临床治疗,1循经取穴经络依据其络属脏腑和循行部位,其经穴都有相应的主治范围和作用部位。每条经脉所属腧穴的主治范围,均同各经脉的循行分布部位和所络属的脏腑有密切关系。针灸和推拿,即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针对某经或某脏腑的病变,在病变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端部位取穴,通过针灸或推拿等方法,以疏通气血,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或缓解症状的目的。而治疗穴位的选取,首先

16、必须按照经络理论进行辨析,判断病变的脏腑、经络,然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部位和联系范围来选定,此即“循经取穴”。所以,针灸及推拿治疗必须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2分经用药 药物的治疗也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使药达病所,发挥其疗效。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所具有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创立并形成了“药物归经”的理论,认为临床处方用药,应当辨明病变的经络和脏腑,然后选用对某经或某一脏腑有特殊选择性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即“何经之病,宜用何经之药”(姚澜本草分经)。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等属于肺经的药物,苍术、白术、草豆蔻等归于脾经,升麻、石膏、防风等归于阳明经,蔓荆子、滑石

17、、猪苓等归于太阳经。又如同是泻火药,而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柴胡泻肝胆火,白芍泻脾火,知母泻肾火,石膏泻胃火等。可见药物归经理论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此外,有些药物的选择性作用特别明显,金元医家张洁古、李东垣据此创立了“引经报使”理论。引经,即使用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选择性地治疗某脏、某经的疾病。如头痛的治疗,病属太阳经的应选羌活,属阳明经的可选白芷,属少阳经的当选柴胡,属足厥阴肝经的可选吴茱萸。上述药物不仅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病症,还可以作为其他药物的向导,引导其他药物归入上述各经而发挥治疗作用,以增强对某经病变的疗效。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也都离不开经络

18、学说的指导。,第二节 腧穴总论,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的。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砭石来砥刺放血、割刺脓疡;或热熨、按摩、叩击体表;或在体表某一部位用火烤、烧灼等方法来减轻和消除伤痛。久而久之,先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就是腧穴发现的最初过程。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十四经穴凡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共

19、有361穴。奇穴既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因其有奇特的疗效,故称之为奇穴。又因其在十四经穴以外,故又称“经外奇穴”。阿是穴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部位,叫作“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腧穴的命名,腧穴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涵义。唐代名医孙思邈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说明古代医家对腧穴命名的重视,穴位的名称主要是根据其所在部位解剖特点,穴位的功能,治疗作用,参照自然景观而命名的。所以穴名也反映出腧穴在某些方面的特性,对穴名的理解有助于腧穴部位的记忆及其功能的掌握。现将一般腧穴命名的

20、来由和分类简述如下自然类:以日月星辰而命名:如上星、日月、太白等。以地理名称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以溪、谷、沟、渎比喻,如太溪、合谷、支沟、中渎等。以海、泽、池、泉、渠、渊比喻,如血海、尺泽、曲泉、阳池、经渠、太渊等。以山、陵、丘、墟比喻,如承山、大陵、丘墟等。以街、道、冲、处、都市比喻,如气街、水道、太冲、五处、风市、大都等。,物象类以动物名称比喻,如鱼际、鸠尾、鹤顶、犊鼻等。以植物名称比喻,如攒竹、禾髎。以建筑物名称比喻,如天井、玉堂、内关、地仓、梁门。人体类 以脏腑名称来命名,如肝俞、胆俞、心俞等。以人体解剖名称来命名,如完骨、大椎、曲骨等。以人体生理功能来命名:如听会、劳宫、气

21、海、血海、神堂、魂门等。以治疗作用来命名,如水分、光明、迎香、归来。从上可看出腧穴命名的根据;穴名也反映出穴位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及穴位的功能,治疗作用,气血流注等特点。,腧穴的定位法,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人体中腧穴是相当重要的穴位,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1)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肥瘦都是一样。如腕横纹至肘横纹作十二寸,也就是反这段距离划成十二个等分,取穴就以它作为折算的标准。骨

22、度分寸法,又称为骨度分寸折量法、折骨定穴法,简称为骨度法。,(2)体表标志法,腧穴定位法之一。体表标志,主要指分布于全身体表的骨性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分类:1)固定标志:固定标志定位,是指利用五官、毛发、抓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两骨分歧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分歧处取巨骨;胸骨下端与肋软骨分歧处取中庭。此外,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2)活动标志:活动标志定位,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如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

23、口取;下关应闭口取。又如,曲池宜屈肘于横纹头处取之,外展上臂时肘峰前下方的凹陷中取肩髃 ;取养老时,应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之。,(4)简易取穴法,简易定取法是临床上采用的一种简便、快捷、易行的定取腧穴方法,是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风市穴:自然立正垂臂,大腿外侧,中指端所指之处即是。 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相交,食指尖端所指处即是。 百会穴: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即是。 劳宫穴:一手掌心向上,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弯曲,半握拳,中指指尖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处即是。 合谷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拇指曲直按下,拇指尖按压的地方就是。 血海穴

24、:患者屈膝,取穴者面对患者,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宾骨上缘,第二至第五指向上伸直,拇指与其成45度角斜置,拇指指尖处即是。,特定穴,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概括的腧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2)原穴,原,含本原、真元之义。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由此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

25、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4)背俞穴,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寸处。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 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俞穴,称为背俞穴。,(6)郄穴,郄(音隙)穴: 指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经脉气血汇曲折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穴位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有16个郄穴。,(7)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

26、穴”。灵枢本输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说明六腑之气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合穴,而手三阳经上又有上下相合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了“合治六腑”的理论。说明脏腑之病应取下合穴:“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之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之下廉,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胃、胆、膀胱三脏腑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经的合穴,而大肠、小肠、三焦三脏的下合穴则另有合穴。灵枢本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三焦是“太阳之别”,“入络膀胱”。针灸甲乙经也指出:“委阳,三焦下辅俞也,.此足太阳之别络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谢,二者关系密切。因此,大肠、小肠下合于胃,三焦下

27、合于膀胱经。,(8)八会穴,人体中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又称八会穴。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太仓(中脘)、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悬钟)、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腧穴的作用,腧穴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反映病证以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两方面。腧穴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映病候的作用。如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可以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等情况,以及

28、局部肌肉的坚实虚软程度,并根据皮肤的色泽等协助诊断。,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容易侵袭的地方,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腧穴防治疾病的关键就是接受适当的刺激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和调,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近部治疗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例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球后诸穴,均能治疗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耳门诸穴均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均能治疗胃病等等。,二、远部治疗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基本的主治作用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

29、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部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例如足三里穴不但能治疗下肢病症,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三、特殊治疗作用 针刺某些腧穴从临床证明,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重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穴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穴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又可使之恢复正常。腧穴的治疗作用还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大椎可退热,至阴可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作用。,腧穴的主治规律,每个腧穴都有较广泛的主治范围。这与其所属经络和所在部

30、位的不同有直接关系。无论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还是邻近或远隔部位的治疗作用,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一句话就是“经络所通,主治所及”。腧穴(主要指十四经穴)的主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有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大规律。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既能主治本经的病证,又能主治二经相同的病证,或主治三经相同的病证。说明分经主治既有其特性,又有其共性。,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即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如位于头面、颈项部的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及颈项部病证为主,后头区及项区穴又可治疗神志病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