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植物检疫性病害及杂草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00596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1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植物检疫性病害及杂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第六章植物检疫性病害及杂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第六章植物检疫性病害及杂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第六章植物检疫性病害及杂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第六章植物检疫性病害及杂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植物检疫性病害及杂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植物检疫性病害及杂草ppt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植物检疫性病原物及杂草,本章重点重要检疫性病原物的鉴别特征、自然寄主种类及其引起病害的症状特点重要检疫性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及检疫检验技术检疫性杂草的识别及传播途径,第一节 危险性病原真菌,基本特点所有真菌性病害都可通过种苗传播,可经由种子传播的占3.5%;列入各国检疫名单的有100多种,我国现行的名单中,A1类真菌11种,A2类2种,A3类73种,B类5种;,一、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学名 Tilletia controversa Khn(TCK)异名 T. brevifaciens Fisch分类地位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冬孢菌纲(Teliomycetes),黑粉

2、菌目(Ustilaginales),腥黑粉菌属英文病名 Dwarf bunt of wheat,(一)发生简史及危害,1874 Khn在匍匐冰草上发现;1935年从网腥黑粉菌中区分开的一个“新变种”;是麦类黑粉菌中危害最大、防治极难的病害之一;在美国北部发生严重,1972年减产17%,重病田减产90%;为我国禁止进境的A1类检疫性病害。上海、大连、深圳等检疫局曾多次从美国和德国转口的小麦中截获TCK孢子。,美洲:美国、加拿大等;尤其是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欧洲: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亚洲: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叙利亚、阿富汗、日本等;非洲: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和大洋洲的澳大

3、利亚(为害冬大麦)等。,(二)境外分布,禾本科的 5个族,18个属,65个种或变种。被侵染的属有山羊草属、如冰草属、剪股颖属、看麦娘属、燕麦草属、雀麦属、鸭茅属、野麦属、羊茅属、绒毛草属、大麦属、黑麦草属、早熟禾属、黑麦属、三毛草属和小麦属。在栽培条件下,矮腥黑粉菌主要为害冬小麦,也侵染大麦和黑麦。,(三)寄主范围,植株矮化:为健株的1/42/3分蘖增多:健株24个,病株410个,病株,健株,(四)危害症状特点,病穗,健穗,小花增多、病穗宽大紧密:健株35,病株57病粒近球型、有鱼腥味,成熟后成菌瘿。,(四)危害症状特点,病原形态 冬孢子黄褐色,球形、近球形,直径19.7322.2 m;外壁有

4、多角状网纹; 网目4.56.4个;网脊高0.821.77 m; 胶质鞘无色透明1.22.16m。不孕孢子球形无色,薄壁,光滑,有的也包被胶鞘。,(五)病原形态与生物学,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TCK担孢子“H”型结合,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近似种冬孢子形态比较,小麦网腥黑穗病菌,小麦光腥黑粉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生物学特性冬孢子萌发需有长期低温与光照。萌发温度范围最低-2T15,适温为38。在5条件下,至少3周才开始萌发,68周为萌发高峰。在5培养34周,再移至-20,则在较短时间内就可大量萌发。,(五)病原形态与生物学,冬孢子萌发需有弱光照,适宜的照度为400600l

5、x。对湿度的要求不甚严格,土壤含水量3588时均可萌发。矮腥冬孢子具有自发荧光;网腥冬孢子(除少数未成熟者外)无此种自发荧光,这一特征可用于种的鉴别。,(五)病原形态与生物学,三种腥黑粉菌冬孢子有关特征的比较,土传疫区土壤带菌是主要的侵染菌源。分散的冬孢子在病田土壤中存活l3年,菌瘿中的冬孢子可存活310年。冬孢子在水田中只能存活5个月。冬孢子经过牲畜的消化道后仍可萌发。种传 附着在子表面,或混杂在种子间远距离传播。,(六)传播途径,运载工具 随着被孢子污染的包装材料等远传。疫区的孢子可随风雨、河水和灌溉水传播到较远的无病区。病麦加工后的下脚料、洗麦水等 若不慎随粪肥施入田间或流入田间都可污染

6、土壤。,(六)传播途径,发病规律,发病关键因素:冬孢子萌发温度05 ,40d;寄主组织幼嫩。,过筛检验 在各舱各层次按棋盘式随机选点2030个,每点至少取1kg样品,用1.7mm 20mm长孔筛或2.5mm圆孔筛进行筛检,仔细检查筛下物中有无菌瘿及其碎块,并同时检查筛上物。症状检查 将样品倒入灭菌白瓷盘内,仔细检查有无菌瘿或碎块,挑取可疑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鉴定。同时对现场检查时携回室内的筛上挑出物和筛下物进行检查,将发现的可疑病组织及其他可疑的感染黑穗病的禾本科作物及杂草种子进行镜检鉴定。,(七)检验方法,洗涤检验 检查附着于种子表面的病菌冬孢子。在显微镜下观察,与其它病原菌相区分。孢子萌发检

7、验 3%琼脂培养基。设5 和17 /无光照,(七)检验方法,冬孢子自发荧光显微检验 从菌瘿上刮取冬孢子于载玻片上,然后加一滴无荧光载浮剂,封片后置于激发波长为485nm,屏障滤片波长为520nm的落射荧光显微镜下,检查视野中呈荧光正负反应的冬孢子数,统计冬孢子自发荧光率,全过程不得超过3 min。冬孢子自发荧光率大于或等于80%,为TCK。PCR技术,(七)检验方法,二、马铃薯癌肿病菌,学名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 Percival异名 Chrysophlyctis endobiotica (Schil) Synchytrium solanl Mass

8、ee 英文病名 Potato wart disease, Black wart of potato, Black scab of potato分类地位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壶菌目(Chytridiales)集壶菌属( Synchytrium)危险性分析 我国列为A1类检疫性真菌,亚洲的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巴勒斯坦、黎巴嫩、以色列、尼泊尔;非洲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南非、肯尼亚、坦桑尼亚;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巴西、秘鲁、阿根廷、智利、哥斯达黎加、乌拉圭、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墨西哥、福克兰群岛;欧洲的英国、德国、奥

9、地利、比利时、匈牙利、荷兰、丹麦、波兰、卢森堡挪威、葡萄牙、罗马尼亚、前苏联、芬兰、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瑞典、意大利、前南斯拉夫、希腊、保加利亚、西班牙、冰岛、爱尔兰、法罗群岛;大洋洲的新西兰、澳大利亚。 我国四川、云南部分地区;,(一)境外分布,马铃薯癌肿病在全球的分布,寄主范围 自然条件下主要侵染马铃薯。也有资料记载可侵染番茄、甘苦茄、龙葵、京豆属和假酸浆属。 危害情况 危害马铃薯薯块,导致大幅度减产。常发生区内一般减产50,重者绝收,且品质变劣,重病薯块不堪食用,轻病薯块也煮不烂。此病在冬季储藏期间也引起腐烂。 前苏联 感病品种损失80%;中国 四川重病田病株率100%。,(二)

10、寄主范围及危害,高感品种可在腋芽和茎间形成小癌瘤。茎、花梗、花萼、叶背可长出无柄、有主脉无分脉的丛生小叶。,(三)典型症状,马铃薯茎基部被害状,茎基部、匍匐茎:形成较大的甚至包围整个茎基部的畸形、粗糙、疏松的肿瘤,酷似花椰菜。,马铃薯薯块被害状幼薯整个变成畸形。较大薯块在芽眼处形成畸形的癌瘤。,有的品种根系也可发病产生癌肿瘤。癌瘤的数目、大小,因品种的感染性、感病的迟早、侵染点的多少和发病程度而异。癌肿初为白色,见光后渐为绿色,最后变褐至黑色,腐烂。,(三)典型症状,休眠孢子囊 锈褐色,近球形,壁厚,分为三层,大小为5082 3869m,孢子壁厚4.l10.5 m ,外壁厚呈褐色内壁薄而无色。

11、休眠孢子萌发分裂产生无数的单鞭毛游动孢子,呈球形或洋梨形,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后引起瘤状突起,很快进入繁殖阶段产生夏孢子囊。夏孢子囊成熟释放游动孢子再侵染。条件不适宜时,产生配子结合成双鞭毛的合子侵入寄主细胞休眠孢子囊,(四)病原形态及生物学,病原物形态特征,休眠孢子囊,夏孢子囊,病害循环特点,土壤温度、湿度和pH值是影响该病发生的关键因子。休眠孢子囊、夏孢子囊萌发释放游动孢子要求近饱和的湿度。发病的适宜温度1224、pH4.57。多发生于海拔较高的山区;炎热干旱的平原极少发病。,(五)发病规律,气候与发病的关系:温湿度、降雨、日照是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关键性因素是马铃薯生长季节的雨日与雨量。

12、,(五)发病规律,海拔高度与发病的关系 :在马铃薯种植上下限范围内,海拔较高的地块发病重。坡向与发病的关系:在同一海拔高度内,阴坡比阳坡发病重。品种与发病的关系:不同品种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与发病的关系:病地连作发病重,轮作可减轻发病。土壤酸碱度与发病的关系:是中性至微酸最适发病。,(五)发病规律,症状检验 检查块茎及根等的芽周围有无癌肿组织。显微镜检查 将芽及其周围的块茎组织带表皮作断面切片,显微检查有无夏孢子堆或休眠孢子囊存在。夏孢子堆黄褐色、壁厚,有的具不规则脊突。土壤检查 对来自病区的马铃薯块茎及其他植物的块根、块茎、机器上所附带的少量土壤,要检查是否带有马铃薯癌肿病

13、的休眠孢子。常用的检查方法有氯仿漂浮法、二澳乙烷漂浮法、油漂浮法和氢氟酸瘁取法。,(六)检验方法,第二节 危险性病原细菌,细菌的基本特点细菌病害包括有薄壁菌门、厚壁菌软门和软壁菌门引起的病害,有300多种;所有细菌性病害都可通过种苗传播,经由种子传播的占40%;主要是革兰氏阴性的假单胞菌、黄单胞菌和革兰氏阳性的棒形杆菌。列入我国检疫名单的有57种,其中A类52种,B类5种。,一、柑橘溃疡病菌,学名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 Vauterin et al 1995英文病名 Citrus canker; Bacterial canker of citrus

14、分类地位 薄壁细菌门(Gracilicutes)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危险性分析 B类检疫性细菌,亚洲的阿富汗、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尼泊尔、老挝、柬埔寨、泰国、日本、韩国、朝鲜、马尔代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美国、墨西哥、伯利兹、多米尼加、海地、马提尼克、瓜德罗普;非洲的加蓬、马达加斯加、科摩罗、科特迪瓦、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留尼汪;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关岛、马里亚纳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等国家均有分布。尤以亚洲国家发病最为普遍。 中

15、国 广东、广西、福建等柑橘产地。,(一)境外分布,主要侵染芸香科野生和栽培的植物。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最大的是柑橘,主要以甜橙、脐橙、酸橙、红江橙、来檬和官溪蜜柚、通贤柚等最为感病。自然侵染主要发生在柑橘属植物上,也发生在枸橘、金橘、菲律宾木橘上。,(二)寄主范围,可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苗圃发病,苗木生长不良,出圃延迟;成年结果树发病,常引起大量落叶、落果,甚至枯梢,降低树势;未脱落的轻病果形成木栓化开裂的病斑,严重影响果品的外观和品质,降低了商品价值。20世纪初 美国烧毁柑橘树25万多株、苗木27万株,损失600万美元。我国贵州20世纪80年代,销毁病株300万株。,(三)危害情况,叶片 背面

16、产生圆形、针头大小微突起的油浸状半透明斑点,通常为深绿色,病斑周围组织褪色呈现黄色晕环。后斑点逐渐隆起,病部表面出现开裂,呈海绵状,并开始木栓化,形成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中心凹陷的病斑。后期病斑似“火山口”状开裂。病斑大小依品种而异,一般直径在34mm,有时几个病斑连合,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严重时引起叶片早期脱落。,(四)症状特点,柑桔溃疡病,枝梢症状 夏秋梢受害严重,春梢受害较轻。病斑特征与叶片类似,但病斑木栓化和隆起以及病斑中部开裂或下陷程度比叶片更明显,枝捎上的病斑周围无黄色晕环。幼苗及嫩梢被害后,导致叶片脱落,严重时甚至枯死。,(四)症状特点,柑桔溃疡病在枝干上的症状,果实症状

17、果实被害的症状与叶片上相似,病斑通常较叶上的大,一般直径为45mm,最大的可达 12mm。病斑木栓化程度及病斑后期中部开裂或下陷状况都比叶片显著。病斑仅侵害果皮,很少深入到果肉部分。发生严重时常引起早期落果。,(四)症状特点,柑桔溃疡病在果实上的症状表现,上:自右至左为发病初、中及后期症状。下:潜叶蝇危害造成伤口及传播病菌加重危害,不同感病柑橘种类果实及植株症状,形态 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1.52.0m0.50.7m,极生单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 。培养性状 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初呈鲜黄色,后转蜡黄色,圆形,表面光滑。在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蜡黄色,表面稍隆起,粘稠状。生长条

18、件 适温为2030,致死温度为 5560 10min。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土壤表面,病菌能在落叶中存活90100天。在潮湿的沙中则只能存活24天。病菌生长发育适合pH为6.l8.8,最适pH为6.6。,(五)病原形态与生物学,远距离传播 人为的引种,商品的流通。带病种子、苗木、繁殖材料和果实是该病传播的载体。田间传播 通过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等。高温、多雨有利发病;,(六)传播途径,症状观察 病斑周围组织褪色呈现黄色晕环。病斑隆起,病部表面出现开裂,呈海绵状、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中心凹陷。后期病斑似“火山口”状开裂。细菌溢检查在低倍镜下观察,病菌自植物组织逸出。,(七)检验方法,分离

19、培养 在缺乏典型症状的惰况下,可取一定数量的叶片、果实或枝梢,用蛋白胨磷酸缓冲液冲洗,洗液在室温下孵育3h,然后用细菌过滤器浓缩,以浓缩液在人工培养基上划线分离,再经酶联或免疫荧光检验。对无法确定的病斑,可取小块病组织于0.52ml蒸馏水中,室温孵育1520min,提取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分离培养,根据溃疡病菌的菌落形态特征选取菌落。,(七)检验方法,生物学检验,分离获得病菌通过接种鉴定。方法为柑橘完全展开的新叶片,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用灭菌的3号昆虫针在叶片背面上穿刺出小孔。灭菌滤纸片在培养48 h的柑橘溃疡病菌液浸湿,敷于叶片有小孔部位,置于垫有保湿滤纸的灭菌平皿内26培养。24 h后除

20、去滤纸片,2 d后开始观察叶片发病情况。,血清学检测 制备代表性菌株的抗血清,常用检测方法间接ELISA;斑点免疫(DIA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血清学检测具有迅速准确的优点。其它 噬菌体检验、PCR等,(七)检验方法,二、梨火疫病菌,学名 Erwinia amylovora(Burrill 1882) 英文病名 Fire blight分类地位 薄壁菌门(Gracilicute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欧文氏菌属(Erwinia),(一)发生简史及危险性分析,发生简史1878年,Burrill 描述,以后由Erwin F. Smith命名,梨火疫病是第一个

21、被确认的植物细菌性病害。危险性分析 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我国列为A1类检疫性有害生物。,最早发生于美国东北部。目前已分布在世界40多个国家。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墨西哥、百慕大、危地马拉;欧洲的阿尔巴尼亚、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丹麦、德国、法国、荷兰、瑞典、乌克兰、西班牙、希腊、匈牙利、意大利、马其顿、挪威、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瑞士、英国、摩尔达维亚、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卢森堡、斯洛伐克和前南斯拉夫;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非洲的埃及;亚洲的亚美尼亚、伊朗、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印度、日本和塞浦路斯。,(二)境外分布,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围很广,大部分是蔷薇科仁果

22、类植物,主要有梨、苹果、山楂、李、草莓、枇杷、腺肋花、木瓜、火棘、蔷蔽、石斑木、悬钩子、花楸、绣线菊等4O多个属220多种植物。,(三)寄主范围,花、果实和叶片受侵害后,很快变黑褐色枯萎,但不落叶,犹如火烧一般,故此得名。根据病害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花腐、枝枯、溃疡及果腐等。 花腐 一般发生于早春,病菌直接从花器侵人,初为水渍状斑,不久萎蔫。在温暖潮湿条件下,花梗上有菌脓渗出。 溃疡 最初是在树皮组织上出现窄的水渍状区,几天后,树皮内部组织出现褐色条斑,随后病菌侵入附近的枝条内部并引起萎蔫死亡。,(四)症状特点,枝枯 嫩枝是除花外最感病的部位。最初症状是枝尖萎蔫,但不褪色,呈“牧羊鞭”状。条件适

23、宜时,几天内可移动1530cm以上,造成整枝死亡。病枝、枝皮、叶片通常变黑色。潮湿时,枝条上出现菌脓。果腐 引起幼果和成熟果实的腐烂,果实表面通常有菌脓或菌束。在储藏期可以引起烂果。,(四)症状特点,花部被害状,梨 火 疫 病,苹果树干被害状 梨树干细菌分泌物,枝条被害状 苹果枝条被害早期症状,侧枝基部形成溃疡斑,苹果幼果被害状,Devastation by fire blight (Erwinia amylovora) of a 2-year-old high-density pear,越冬场所 病菌在溃疡边缘组织处越冬,挂在树上的病果也是越冬场所。如冬季温暖,病菌还能在病株树皮上越冬。来年

24、早春病菌在上年的溃疡处迅速繁殖,遇到潮湿、温暖的天气,从病部渗出大量乳白色粘稠状的细菌分泌物,即为当年的初侵染源。,(五)传播途径,雨水是果园短距离传播的主要媒介,风在中短距离传播中亦起重要作用。病害往往沿着顺风的方向传播。病菌亦通过伤口、自然孔口(气孔、蜜腺、水孔)、花侵入寄主组织,有一定损伤的花、叶、幼果和茂盛的嫩枝最易感病。,(五)传播途径,昆虫和鸟类 对梨火疫病的传播扩散起一定的作用。据记载,传病昆虫包括蜜蜂在内有77个属的100多种昆虫,其中蜜蜂的传病距离为 200 400m。梨火疫病的自然传播距离每年约为6km,但鸟类的传播距离可以很远,尤其是候鸟,它们在远距离扩散中起重要作用。远

25、距离传播 主要是感病寄主材料的调运,包括种苗、接穗、砧木、水果、被污染的运输工具等。,(五)传播途径,可采用多种检验方法。从经典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症状观察等到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DNA探针、PCR技术的应用及脂肪酸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但在目前检疫方法上仍采用血清学技术结合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来确诊。,(六)检验方法,产地检验 是一项最基本的检验方法,在应检病害的发生盛期到田间检查与观察,必要时须采集可疑标本在室内进行检测和鉴定。分离培养对于症状明显的材料可直接分离病原;分离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进行。,(六)检验方法,血清学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 、 ELISA

26、法 致病性检验与过敏反应检验 用梨叶片或梨嫩枝测定 核酸探针与PCR检测技术,(六)检验方法,第三节 植物检疫性病毒,一、番茄环斑病毒学名 Tomato ring spot virus(ToRSV)异名烟草环斑病毒 2号( Tobacco ring spot virus No2)烟草病毒 13(Nicotiana virus 13) 桃黄芽花叶病毒( Peach yellow bud mosaic virus)葡萄脉黄病毒( Grape yellow vein virus)分类地位 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Nepovirus),主要在北美,即美国、加拿大等

27、。此外,大洋洲的新西兰、澳大利亚;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及亚洲的日本、土耳其等也有分布。在核果类及仁果类果树上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禁止进境的一类检疫性病害。,(一)境外分布及危险性分析,寄主范围很广,包括105个属157种以上单、双子叶植物。自然感染的寄主有桃、杏、李、樱桃、番茄、葡萄、草莓、大豆、烟草、胡萝卜等果树、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等。ToRSV是北美最严重的植物病毒之一。葡萄受侵染后节间缩短,茎尖丛生,叶脉黄化,坐果率低,单果变小,产量损失76,严重感染时减产达95,甚至绝产 。,(二)寄主范围及危害情况,葡萄以黄脉为主,叶片黄化、斑驳、褪绿环斑和卷叶,叶变小;节间缩短,顶端丛生,植株严

28、重矮化;坐果率降低,果变小。,(三)症状特点,ToRSV在指示植物上产生的急性反应:褪绿斑块,ToRSV加利福尼亚株系诱导产生典型的脉黄症状,Mottling(left) and Ringlike lesion(right) on leaf.,Stunted shoots (left) and infected vine clusters (right) on vine.,Apple Union Necrosis and Decline,苹果 ToRSV能够引起苹果接合部坏死和退化病。,Tomato Ringspot Virus引起苹果砧/穗 接合部产生褐色坏死纹( Iain MacSwann

29、, 1977),(三)症状特点,桃树和李属其他树种 桃树最典型症状是茎沟。桃黄芽花叶病:春季新出叶芽淡黄色,后死亡。不同种李属植物症状有差异,叶片表现不同程度的褪绿或褪色,茎出现凹陷和沟槽。,(三)症状特点,ToRSV 在桃树上引起的茎痘症状Stem pitting in peach caused by tomato ringspot virus.,复盆子 ToRSV是北美复盆子上最危险的病毒。受侵染当季不表现症状,第二年春天叶片表现黄色环斑、条纹或叶脉褪绿,与正常植株比较,很大比例的病株表现不结果或形成易碎果。,(三)症状特点,Tomato ringspot virus symptoms o

30、n plants and leaves of red currants in Corvallis, Oregon,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多面体,直径约25 nm。基因组为+ssRNA, 全基因组大小为15.8 kb,其中RNA1和RNA2分别为8.5 kb和7.3 kb,外壳蛋白分子量为5.8kDa,(四)病毒特性,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多面体,直径约25 nm。,该病毒可分为不同株系:烟草株系(tobacco strain) 自然条件下发生在烟草上;葡萄黄脉株系(grape yellow vein strain) 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在葡萄上;苹果结合部坏死株系(apple union necrosis

31、 strain) 自然条件下发生在苹果上,引起苹果树结合部坏死和衰退;桃黄芽株系(peach yellow bud strain) 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在扁桃、桃和杏上。,(四)病毒特性,汁液磨擦草本寄主。嫁接木本植物。种子和苗木调运远距离扩散。种传率大豆 76,千日红 76,接骨木 11,蒲公英 24,红三叶草 3 7,番茄 3。此外,番茄的花粉也能传播 ToRSV,传毒率为 11。,(五)传播途径,介体线虫木本植物。剑线虫属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 X. rivesi和X. californicum)是ToRSV田间流行的重要介体。成虫和3龄幼虫均可传毒;其饲毒期和传毒

32、期均在l h以内,线虫传毒能力可保持几周或几个月,但蜕皮后丧失传病力。,(五)传播途径,剑线虫特征,Grapevine fanleafvirus and its nematode vector,Vector,Xiphinema index causes root stunting and tip galling,美洲剑线虫危害状,生物学检测 汁液摩擦接种草本指示植物,可表现不同症状。 昆诺藜或苋色藜上表现为小的局部褪绿斑和坏死斑,系统的顶端坏死。黄瓜(Cucumis sativas)接种叶表现为局部褪绿斑,后系统褪绿和斑驳。烟草(Nicotiana tabacum)接种叶表现为局部的坏死斑和坏

33、死环斑 。,(六)检验方法,(六)检验方法,电镜观察 电镜观察病毒粒体形态,测量粒体大小。血清学检测 ELISA和免疫电镜法。注意株系特异性!分子生物学 PCR、核酸杂交 。,基本特点植物寄生线虫有207属4832种。分类鉴定依据:雌虫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征,特别是消化道和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传播途径都可以通过种苗或种薯等无性繁殖材料传播;部分通过种子传染,例如水稻干尖线虫,小麦粒瘿线虫等;松萎蔫线虫可通过介体昆虫(松褐天牛)传播;土壤中的许多线虫可随土壤传播。,第四节 植物检疫性线虫,一、松材线虫,英文名:Pine wilt disease学 名:Bursaphelenchus xylop

34、hilus(Steiner &Buhrer,1934)Nickle,1970 ,嗜木质伞滑刃线虫,属垫刃目滑刃线虫科。危险性分析:松材线虫萎蔫病是一种由褐天牛传播的森林毁灭性病害。由于它能引起植株迅速死亡,导致大片松林荒芜,国内外对它皆十分重视,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线虫。,松材线虫病最早于1905年在日本九州、长崎及其周围发生。目前在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朝鲜、葡萄牙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省发生。,(一)发生简史与分布,约1mm。口针细长,1416um,基部球明显。中食道球卵园形、神经环位于中食道球后;单卵巢,卵母细胞单行排列。尾圆锥形,末端宽圆,无或有

35、小的尾尖突。,雌虫,(二)病原形态,雄虫体形类似雌虫;交合刺大,弓状,成对,尾似鸟爪状,腹向弯曲,尾端有一小的端生交合伞。,(二)病原形态,目前已知可危害树种达43种,主要为松属植物。此外,还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雪松属的一些树木。最感病的是日本赤松、日本黑松、硫球松、欧洲赤松和欧洲黑松等。我国已知的自然高感树种是日本黑松,也有一定数量的马尾松(P.massoniana)自然发病。,(三)寄主范围,幼龄树、数十年的大树都能发病,病情严重,可导致全林毁灭。自1982年传入我国以来,至1999年,病死木总量达1600余万株。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还给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6、四)危害,病株针叶变为红褐色,而后全株迅速枯萎死亡。针叶的变色过程是由绿色经灰、黄绿色至淡红褐色,由局部发展至全部针叶。在适宜发病的夏季,大多数病树从针叶开始变色至整株死亡约30天左右。在表现外部症状以前,受侵病株的树脂迅速减少和停止,属相当特异的内部生理病变。,(五)病害症状特点,松材线虫-Close-up of pine wilt; 1 year after death of tree,自然条件下,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已发现有6种天牛能传播松材线虫:松墨天牛、云杉墨天牛、卡罗来纳墨天牛、白点墨天牛、南美墨天牛。其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最主要的

37、传播媒介,它主要分布于日本、中国吉林及南朝鲜等地。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补充取食期传播;另一种为产卵期传播。前者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人为调运病木及其加工品,是松材线虫远距离传播的唯一途径。,(六)传播方式,松材线虫介体,The nematode is vectored by species of Monochamus (a.k.a. sawyers or longhorned beetles).,移居性内寄生线虫;温度和土壤中水分的含量与发病率有密切关系。高温和干旱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最适温度为2030。北方和高山地区的病树病情发展缓慢,为害不明显。缺水加速松材线虫萎蔫病的病程、

38、病树的死亡率也提高。,(七)发生条件及发生范围,产地检疫 根据为害状。无典型症状的地区,查找有天牛为害的虫孔、碎木屑等痕迹的植株,在树干任何部位作一伤口,几天后观察,如伤口充满大量的树脂为健树,否则为可疑病树。,(八)病原线虫的检验,在树干、树皮及根部取样切成碎条,或用麻花钻从天牛蛀孔边上钻取木屑,用贝尔曼法或浅盘法分离线虫。发现线虫则制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进一步鉴定。如发现幼虫,可用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等真菌饲喂,待获得成虫后再作鉴定。,(八)病原线虫的检验,检测时,要注意和一个近似种拟松材线虫(B.mucronotus)的区别:,思考题,1、 掌握已学检疫性病害的典型症状特征和主要传播途径。2、 试以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为例,说明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并分析这些特性与发病规律的关系。3、掌握检疫性病害病原与其近似种的区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