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0118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郭良微,第一节 牙石,牙石(dental calculus):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团块,类型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形成过程获得性薄膜形成、菌斑成熟和矿化,牙石矿化的主要条件:必须存在矿化的核心一菌斑矿物质沉积菌斑的量唾液成分龈沟液成分,牙石附着于牙面的关系: 通过获得性薄膜附着嵌入牙骨质或牙本质表层牙石无机盐结 晶与牙结构结合,致病作用过去的观点:牙石的机械刺激(牙龈的溃疡)引起炎症现在的观点:牙石因增加菌斑积聚及防碍菌斑去除而与牙龈炎和牙周炎明显相关。,第二节 解剖因素,牙位异常和错合畸形:前牙拥挤、牙列不齐牙错位、扭转、过长或萌出不

2、足严重深覆合骨开窗(fenestration或开裂(dehiscence),牙体形态异常:畸形舌侧沟、釉质突起或珠牙根过短或锥形牙根、融合牙根,软组织缺陷:附着龈宽度过窄或系带位置过于近龈缘。,第三节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第四节 其他诱病因素,医源性因素不良修复体银汞合金邻面充填体悬突修复体边缘不密合位置位于龈下表面不光洁 外形不良,无外展隙邻面触点恢复不良,设计不良的局部义齿增加基牙菌斑滞留基牙咬合负担过重,正畸治疗矫治器增加菌斑滞留带环松脱正畸加力过大、过快橡皮圈,第五节 牙合创伤,广义合创伤(trauma from occlusion):由于不正常的合接触关系或咀嚼系统的异常功

3、能,咀嚼系统某些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狭义合创伤或牙周创伤(periodontal trauma):由于咬合关系不正常或咬合力量不协调,牙周支持组织损伤。,合创伤的类型: 原发性合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正常的牙周组织 不正常的合力因素,牙周组织损伤,如早接触或合干扰 继发性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牙周组织本身支持力不足 正常的咬合力,牙周组织进一步损伤,造成合创伤的因素:咬合力异常 与合力大小、方向、频率及持续时间有关 a.咬合力方向(多见于正畸治疗)垂直压力:根尖区骨质可吸收侧向压力:受压侧骨质可吸收 扭转力:对

4、牙周组织损伤最大b.咬合力分布不均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接触及合干扰,牙周支持力不足合创伤引起的病理改变:损伤期:受压侧骨吸收,张力侧骨新生,过度的创伤张力也导致骨吸收。根分叉处最易累及。修复期:扶壁骨形成(buttressing bone formation改形重建期:牙周膜楔形增宽,角形缺损。牙移位,合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 过去的观点:牙合创伤 牙槽骨垂直吸收和牙周袋,现在的观点: 单纯合创伤 牙周膜增宽、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不会导致牙周袋形成及牙龈炎症。,牙合创伤 严重的牙周炎或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加重牙周袋和牙槽骨的吸收原理:改变了炎症扩展至牙周支持组织的途径,依据: 尸解标本观察:牙槽

5、骨垂直吸收可见于无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 动物实验: “摇晃性”的双向合力 出现牙槽骨垂直吸收,牙周膜楔形增宽,牙齿松动,无牙周袋和牙龈炎 牙周炎患牙 过大合力 牙周组织破坏重于单纯的牙周炎患牙 消除合创伤 合创伤并牙周炎患牙的牙周破坏继续 消除合创伤 消除炎症 牙槽骨部分修复,牙动度减轻。 临床意义:在正畸治疗前必须先治疗已有的牙龈炎症,第三版,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菌致病性和严重性的因素。 结论:任何促进因素不可能引起牙周病但是可以增加牙周破坏的严重性。,第六节 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牙间隙。导致局部牙周组织炎症和破坏最常见的原

6、因之一。,危害性:机械损伤、菌斑定植。致龈炎、牙周炎、脓肿、牙周萎缩、邻面或根面龋、口臭。,正常的防嵌机制,完善而紧密的接触关系防止食物通过接触点进入邻间隙。,龈外展隙:龈乳头充满牙间隙;咬合面形态:良好的边缘嵴、发育沟和锥形牙尖,使食物在咀嚼压力下沿发育沟溢出;牙冠轴面的突度:使食物应力而下。,理想的接触区位置,牙冠邻面 近咬合面 近颊1/3处,垂直型食物嵌塞,咬合面磨损:边缘嵴、斜嵴及发育沟严重磨损,牙尖陡直(楔形牙尖)。,水平型食物嵌塞,龈乳头萎缩,外展隙暴露,是水平型食物嵌塞的主要原因。,第七节 不良习惯,口呼吸(mouth breathing)吐舌习惯(tongun thrustin

7、g)牙刷创伤(toothbrush trauma)磨牙症 (bruxism)紧咬牙(clenching)吮指、咬唇(颊)习惯咬物习惯,磨牙症的发生机制(有争议):如情绪紧张、合的早接触、合 干扰、牙缺失或过长、不良修复、牙周炎等。由于功能过度,引起牙周、牙体、颌骨和肌肉的组织的受损,造成咀嚼系统的功能减退或失调。有牙周炎存在时,可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第八节 牙面着色,食物与化学物质烟草,色素主要沉积在菌斑牙石上,常作为口腔卫生状况指标。,临床意义:,本身不刺激牙龈,但色素易沉积在菌斑牙石上微生物的量可作为口腔卫生情况的测定指标;大而厚的色斑沉积物可造成牙周组织的炎症。,局部因素小结,应尽可能

8、去除有利于菌斑形成、滞留的局部因素。修复体的龈缘、表面应当抛光;避免悬突、过大。认识解剖学变异的潜在危害、及早发现异常有助于防止附着丧失,局部因素小结,局部促进因素:牙石、牙面着色、食物嵌塞、咬合创伤、不良习惯、解剖因素、医源性因素。全身促进因素:遗传、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性激素、吸烟、有关的系统病、精神压力。重点在局部因素!,思考题,什么是牙石?为什么要去除?龈上牙石与龈下牙石有何不同?食物嵌塞的原因?原发性和继发性合创伤的定义?主要的牙周病局部刺激因素有那些?为什麽说宿主的易感因素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于易感的宿主如何进行牙周病的预防?口腔各种治疗时如何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