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149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滋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科 张秀红,2014-08,教学目标,掌握:艾滋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熟悉:艾滋病各期的临床表现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发病机制,概述,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的应用使AIDS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但尚无法完全治愈的慢性疾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

2、能得到重建的AIDS 患者的病死率与普通慢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接近。可防、可控、不可治愈。,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静脉注射吸毒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性乱人群、吸毒人群、卖血者、静脉输血及血制品者、单阳家庭配偶、母婴垂直、性活跃人群。,发病机制,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 CD4+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同时其他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分期,HIV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期 典型的艾滋病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窗口期”,当机体被感染后,有一段时间血清中不能测出艾滋

3、病病毒抗体,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转阳,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一般80%的HIV抗体在6周能检出抗体 几乎100%的抗体在12周能检出抗体极少数在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临床表现,1、呼吸系统: 主要是机会感染引起的肺炎,约80%的艾滋病人死于肺部感染。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是艾滋病常见的指征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威胁感染者生命的机会性感染。常发生在CD4+ 细胞 200cell /L时,有效的预防

4、性用药可使PCP发病率降低。临床表现:起病隐匿或亚急性。典型的三联征包括干咳、低热、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体查多无异常,仅3040%病人肺部可听到散在干湿性啰音,所谓症重征轻。,胸部影像学:20%患者无异常表现。典型的表现为:双肺从肺门开始的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有时呈毛玻璃状阴影,病变主要在中下肺野。血气分析:低氧血症,严重病例Pa02明显降低,常在60mmHg以下。血乳酸脱氢酶升高。确诊依靠病原学检查如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组织活检等发现肺孢子菌的包囊或滋养体。,细菌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 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一般该病起病较急,经常出现高热、胸痛、咳痰

5、。75%患者胸片可见广泛性浸润或典型的局灶性、单叶或多叶性肺实变。常规抗菌治疗效果不错,但易于复发。,肺结核 全世界HIV感染者中约1/3人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结核可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HIV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对宿主免疫调节有协同影响。,一般临床表现是发热、乏力、消瘦、盗汗、咳嗽、咯血。HIV感染中肺外结核(淋巴结、胸膜、心包、脑膜、肝、脾、肠、腹膜、骨关节、皮肤等)更为多见。免疫力高的感染者病变局限于肺部,随着免疫缺陷加重,肺外结核伴或不伴有肺内累及(粟粒性或播散性结核)更为常见。,颈部淋巴结结核破溃,PPD试验也可为阴性。胸部影像学可呈多形态:渗出、增生、纤维化、干酪化、钙化

6、、空洞、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痰、支气管灌洗液或分泌物涂片找抗酸杆菌。痰、支气管灌洗液或分泌物结核菌培养阳性可确诊。,临床表现,2、消化系统:约75%患者有消化系统疾病。可累计口腔至直肠整个消化道。病原: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隐孢子虫、细菌等。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返酸、腹痛、腹泻、发热等。也可以侵犯肝、胰、胆等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结肠炎:结肠粘膜的广泛红斑。,临床表现,3、皮肤黏膜口腔粘膜念珠菌感染、复发性单纯疱疹性口炎、慢性单纯疱疹性肛周溃疡、带状疱疹、水痘、皮肤真菌感染及甲癣等。83%患者可见脂溢性皮炎。同性恋者有肛周尖锐湿疣和传染性软

7、疣。,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甲癣,男同患者肛周尖锐湿疣,临床表现,4、泌尿系统20%-50%患者可有肾损害HIV肾病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间质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阻塞。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血尿、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临床表现,5、神经系统疾病可由弓形虫、结核杆菌、巨细胞病毒、真菌和细菌等引起脑膜炎、脑炎或脑部占位性病变和相应的临床表现。HIV痴呆综合征:与HIV颅内侵犯有关,表现为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反应迟缓、社交能力减退和记忆功能受损。可进行头颅CT、头颅MRI、腰穿、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和培养检查。,脑弓形体病,

8、临床表现,6、血液系统血液系统异常是艾滋病患者常见表现。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非霍奇金淋巴瘤等。,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7、心血管系统: 主要为心包积液、心肌病和心内膜炎、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8、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浸润性子宫颈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卡波西肉瘤,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9、其他: 消瘦、性功能障碍、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等。,消瘦,巨细胞视网膜炎,可以见到乳白色粒状区域,有渗出和血管周围出血。,临床表现,10、儿童艾滋病特殊表现 70-80%小儿艾滋病来源母婴垂直传播,20%来源于输血、血制

9、品或其他。在儿童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障碍、全身淋巴结肿大、慢性腹泻、皮肤黏膜念珠菌病、腮腺炎、脑病、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复发性细菌感染、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性淋巴瘤、肝脾肿大等。,在机会性感染中儿童艾滋病病人与成年人病人不同的地方儿童艾滋病病人细菌性感染特别常见,而卡波济氏肉瘤较成年人罕见。由于临床表现多样 ,诊断困难 ,提高对儿童艾滋病的警惕性 ,早发现、早处理至关重要。,在艾滋病高危地区的儿童,如遇到下列症状需警惕患有艾滋病的可能:1、超过1个月不明原因持续发热2、长期反复发生难以治愈的肺炎、腹泻、皮肤感染等3、进行性消瘦4、不明原因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5、父母是艾滋病患儿或携带者,实

10、验室检测,HIV病原体检测 HIV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抗原检测(P24)HIV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免疫学检测,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功能(CD4/CD8)的检测自治区实验室正常值:CD4:410-1590/mm3 ,CD8:190-1140/mm3,CD4/CD81。CD4+T淋巴细胞计数意义:是艾滋病疾病分期、确定诊断、制定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机会性感染方案的标准实验室指标,也是与病毒载量相配合预测疾病进程的可靠指标。,免疫学检测,诊断原则,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诊断HIV/AIDS必须是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而HIV RN

11、A和P24 抗原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感染。,诊断,1.流行病学史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有不安全性生活史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有医源性感染史有职业暴露史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侣HIV感染母亲所生子女,诊断,2.临床表现(见前面内容) 3.实验室诊断 HIV抗体检测 HIV核酸检测 HIV分离 CD4细胞检测,鉴别诊断,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使用皮质激素、化疗、放疗后引起或恶性肿瘤等继发免疫疾病。三、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酷似AIDS,但无HIV感染。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AIDS有发热、消

12、瘦则需与上述疾病鉴别。五、淋巴结肿大疾病:如何杰金病、淋巴瘤、血液病。六、假性艾滋病综合征:AIDS恐怖症,英国同性恋中见到一些与艾滋病早期症状类似的神经症状群。,治疗进展,治疗即预防已经成为一种新理念,早期抗病毒治疗降低异性传播风险96%。我国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抗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病死率。,常用药物及不良反应,1.拉米夫定(3TC):反应小,不明显 。1片 Qd 晚上2.齐多夫定(AZT):骨髓抑制,贫血。 2片 Bid,常用药物用法及不良反应,3.替诺福韦(TDF):肾功能损害。1片 Qd 晚上4.依非韦伦(EFV):皮疹,幻觉,头晕。1片 Qd 晚上,常用药物用法及不良反应,5.奈

13、韦拉平(NVP):肝损害。初上14天Qd1片,后2片BId6.司他夫定(D4T):脂肪转移。 2片 Bid7.克力芝(L/R):腹泻。2片 Bid,抗病毒方案,常用 1.替诺福韦( TDF )+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 ) 2. 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 ) . 3.替诺福韦( TDF )+拉米夫定(3TC )+克力芝(L/R)或依非韦伦(EFV) 大于60岁首选. 4.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克力芝(L/R ) 孕妇首选,【护理问题】,(1)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血液、体液排出病毒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HIV感染致机体

14、消耗增加、营养摄入不足及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有关。(3)体温过高与HIV感染有关。(4)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 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5)躯体运动障碍 与关节出血、脑萎缩有关。(6)恐惧 与病情重及传染性强有关。(7)知识缺乏 与患者缺乏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有关 潜在并发症:各种机会性感染,护理措施,1、血液、体液隔离。2、休息艾滋病病人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时应严格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消耗。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起床活动。病室应安静、舒适、空气清新。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饮食,注意食物色、香、味,设法促进病人食欲。腹泻病人,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少量多餐,少食含纤维素多的饮食。不能进食

15、者给以静脉输液,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理措施,4、对症护理 (1)针对病人出现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进行对症护理,密切观察上述症状的表现及变化。 (2)因艾滋病病人体质虚弱,免疫功能差,易发生继发感染,口腔和皮肤常成为病原菌侵入的门户,因此应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发生感染。 (3)长期卧床病人应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5、药物治疗的护理本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是AZT,该药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可出现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亦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应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定期检查血常规。,护理措施,6、心理护理艾滋病预后不良,且社会上人们对艾

16、滋病也怀有恐惧心理,因此,病人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无助或恐惧等心理障碍,甚至出现报复、自杀等行为。因此,护士应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及分析病人真实思想,针对病人心理障碍进行疏导,满足合理需求,解除病人孤独、恐惧感,不应采取歧视和惩罚性态度,或表现出害怕被传染的恐惧心理。还应做好家属及周围人的工作,不要对病人采取鄙弃态度,应尊重病人人格,给以关怀、温暖和同情,使其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艾滋病人的追踪及管理,1.主要是个案管理(建病历,每次复诊后,检验结果及发放的药录入并打印归档,保密加锁)。2.按时预约(每周2都预约复诊)。3.刚上药者,两次半个月-两次一个月-以后都是三个月。4.患者如需换药者,一月复诊-以后都是三个月。5.新上药者第-年,监测免疫力(CD4)四次,病毒载量1次。(国家免费,送疾病防治中心)6.患者每年监测免疫力(CD4)两次,病毒载量1次。 (国家免费送疾病防治中心),健康教育,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3、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 用品.4、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5、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 滋病措施之一。6、指导患者坚持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7、定期门诊复查领药。,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