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1519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 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作为遗传物质, 必须具备的特点:,1. 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 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3.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S型细菌,两种肺炎双球菌,R型细菌,菌落粗糙(rough)无荚膜,菌落光滑(smooth)有荚膜,1. 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小鼠不死亡。,1. 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小鼠不死亡。,分析:R菌不致死,无毒。,2. 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小鼠死亡。,2. 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小鼠死亡。,分析:S菌使小鼠致死,有毒性。,

2、3. 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 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3. 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 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分析: S菌死亡后失去毒性, 不致死。,4. 将无毒的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后 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 内, 小鼠死亡, 并分离出S活菌。,4. 将无毒的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后 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 内, 小鼠死亡, 并分离出S活菌。,R活菌 S活菌,转化,+S死细菌,(有毒有荚膜),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菌的DNA+R菌 S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

3、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结论:,病毒,成份:主要为蛋白质、DNA或RNA,特点:寄生性、专一性,病毒,成份:主要为蛋白质、DNA或RNA,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即噬菌体,特点:寄生性、专一性,病毒,成份:主要为蛋白质、DNA或RNA,大肠杆菌T2噬菌体,C、H、O、N、P,C、H、O、N 、S,大肠杆菌T2噬菌体,C、H、O、N、P (标记32p),C、H、O、N 、S(标记35S),大肠杆菌T2噬菌体,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细菌

4、。,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细菌。,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的细菌分别培养T2噬菌体。,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细菌。,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的细菌分别培养T2噬菌体。,用含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用含35S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用含32P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RNA,蛋白质

5、,烟草花叶病毒,RNA,蛋白质,侵染烟草,得花叶病,烟草花叶病毒,RNA,蛋白质,侵染烟草,得花叶病,侵染烟草,不得花叶病,烟草花叶病毒,RNA,蛋白质,侵染烟草,得花叶病,侵染烟草,不得花叶病,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均以DNA为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DNA是遗传物质,少数生物只有RNA一种核酸,R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均以DNA为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DNA是遗传物质,少数生物只有RNA一种

6、核酸,RNA是遗传物质。,1.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A. 核酸 B. 蛋白质 C. 脱氧核糖核酸 D. DNA和RNA,1.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A. 核酸 B. 蛋白质 C. 脱氧核糖核酸 D. DNA和RNA,2.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A. R型肺炎双球菌 B. 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 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 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2.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A. R型肺炎双球菌 B. 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 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 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7、,3. 下列生物中只含一种核酸的是 A. 玉米 B. 草履虫 C. 金鱼 D. 病毒,3. 下列生物中只含一种核酸的是 A. 玉米 B. 草履虫 C. 金鱼 D. 病毒,4.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 DNA是遗传物质D. 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4.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 DNA是遗传物质D. 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5. 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为,A. 蛋白质、脂类 B. 糖类、蛋白质C. 蛋白质、DNA D. 蛋白质、RNA,5. 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为,A. 蛋白质

8、、脂类 B. 糖类、蛋白质C. 蛋白质、DNA D. 蛋白质、RNA,6. 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菌的核糖体 B. 噬菌体的核糖体 C. 噬菌体基质 D. 细菌的拟核,6. 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菌的核糖体 B. 噬菌体的核糖体 C. 噬菌体基质 D. 细菌的拟核,7. 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 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 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 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 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7. 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 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 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 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 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

9、的核苷酸,8.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的细 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 A. 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 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C. 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 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8.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的细 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 A. 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 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C. 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 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9.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证明的是 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 定的连续性 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D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 B

10、. C . D. ,9.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证明的是 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 定的连续性 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D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 B. C . D. ,10.用DNA水解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B. 这个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 这个实验证实了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10.用DNA水解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11、。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B. 这个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 这个实验证实了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11. 如图所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和母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应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 ),A. 31P、 32P和 32SB. 31P、 32P和 35SC. 31P、 32P和 32SD. 32P、 32S和 35S,11. 如图所示,用同位

12、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和母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应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 ),A. 31P、 32P和 32SB. 31P、 32P和 35SC. 31P、 32P和 32SD. 32P、 32S和 35S,12.下图所示为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结论是_。,(1)在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结论是_。,出现病株,并能从中提取出完整的病毒,(1)在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结论是_。,出现病株,并能从中提取出完整的病毒,RNA是遗传物质,(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结论是_。,(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结论是_。,不出现病株,(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结论是_。,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不出现病株,(3)甲组实验的目的是_。,(3)甲组实验的目的是_。,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