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351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过洞庭,念奴娇,张孝祥,导:5分钟,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乌江人。南宋前期爱国词人。主张恢复中原,反对隆兴和议,两度被劾罢官。 张孝祥的词多以抗金为主旨,气势豪迈,淋漓痛快,在南宋初词坛影响较大。也有写景寄怀之作。留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先生长短句。 张孝详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派弹劾罢职。乾道二年八月,他罢官北归,路过洞庭湖,写下这首著名词篇。借洞庭夜月之景

2、,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 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文 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作品背景,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疏通词意,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素

3、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虽然头发稀稀落落,衣襟单薄,但我安然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沧浪之中。,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宇宙万物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上阕

4、着重写景,景中寓情。 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 这首词把重点放在抒发内心情怀上,突出描写了自我人格的高洁。,内容述评,思,11分钟,上片:1、作者来到洞庭湖,心情怎样?用文中的词来概括2、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得,洞庭湖有什么特点?,下片:3、哪些词句能读出作者的性格和心胸?4、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议,8分钟,上片:1、作者来到洞庭湖,心情怎样?用文中的词来概括2、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得,洞庭湖有什么特点?,下片:3、哪些词句能读出作者的性格和心胸?4、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评:10分钟赏析上阕,1.作者来到洞庭湖,心情怎样?用文中的词来概括。,悠然,2.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

5、得,洞庭湖有什么特点?,风平浪静、秋高气爽、玉宇澄清,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湖水明净光洁,比喻、夸张、对比 一大一小的对比中,展示出洞庭的浩淼和开阔,也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澄澈 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赏析下阕,哪些词句能读出作者的性格和心胸?,襟怀坦白,玉洁冰清,光明磊落,“一片冰心在玉壶” “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词人胸襟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词人高洁人格的象征。,肝胆皆冰雪,现实:自己虽遭贬,变得萧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

6、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心胸开阔。,稳泛沧溟空阔,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拿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请天地间万物作宾客,陪我纵情豪饮这是何等的自信与豪迈!,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1. 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这种美妙体验难以言说。,2.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找到诗人孤独的证据,孤光自照,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酒来销万古愁,以自然为友,而不是以人为友,,无人理解的孤独,总结全词,这里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却没有屈子

7、那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狼狈;这里有仰月映湖“对影成三人”的清高,却没有李白那种“行乐当及时”的失意。词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恬淡和安宁。在月光的照抚下,在湖波的摇篮里,他原先躁动不安的心灵,找到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开阔而洁净的心灵与澄澈的景色“合二为一”,这岂不就是最大的快慰与欢愉?此中妙处又岂是外人所能得知!,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词的上阕,词的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11/19/2022,艺术赏析,一、物境与心境的融合 这首词

8、,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境,下片侧重描写心境。但两者并非分离为二,而是合二为一,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达到了高度的融合。,11/19/2022,二、天人合一的想象 这首词写游览洞庭湖,但几乎没有纪实的成分,给人的感觉是清虚而空灵,暗示了词人精神上崇高、邈远的追求。从而创造了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11/19/2022,三、化用典故,翻陈出新 在写作技巧方面,这首词也颇见功力,主要体现在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意境,如从己出,不露痕迹。 一是化用诗经成句。如“细斟北斗”,出自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

9、这本是极有想象力的诗句,这首词中则反其意而用之,正适于表达词人的豪纵气概。又如“不知今夕何夕”,出自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本来是男子在新婚之夜对美好的夜晚、美丽的妻子喜不自胜之词,词人借用采表示对中秋之夜良辰美景的赞叹。,11/19/2022,二是借鉴了苏轼的赤壁赋的文辞意境。“着我扁舟一叶”句用苏轼的“驾一叶之扁舟”,而前赤壁赋一文写月夜之景、泛舟之乐、解脱之喜,其意境与心情,与这首词颇有相通之处, “不知今夕何夕”化用苏轼的水调歌头里的“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有独到之处,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全都和谐地融会在一起,光明澄澈,给人以美的感受与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