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0470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10.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pptx(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工气道的管理,襄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人工气道的概念,人工气道:是指经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通道,以辅助患者通气及进行肺部疾病的治疗。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保护气道,预防误吸;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为机械通气提供封闭通道。,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上呼吸道梗阻 口鼻腔或喉部损伤、异物或分泌物潴留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 昏迷、麻醉时,正常生理反射抑制,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易发生误吸及分泌物潴留气道分泌物潴留 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受损时,气道分泌物潴留实施机械通气,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深昏迷、镇静过深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心跳骤停严重气道痉挛、气道异物梗阻误吸或有误吸危

2、险难以控制的上呼吸道出血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意外拔管,人工气道应用中存在问题,1、套囊漏气2、位置不正确3、痰/血堵塞4、湿化问题5、呼吸机相关肺炎,6、口腔溃疡7、气道出血8、局部黏膜坏死9、意外脱管10、院内交叉感染,气道问题,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1,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2,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3,人工气道的湿化,VAP的预防,5,主要内容,4,常见人工气道的类型,不确定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喉罩 确定人工气道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口咽通气管通常呈“ S ”形, 可以通气。鼻咽通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它们是最简单的气道辅助物,易于插入,其作用在于防止舌后坠,口

3、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喉 罩,喉罩头端呈匙勺形,边缘为气囊,像个小面罩,尾端为一硬质通气管。主要适用于没有气管插管经验的非专业医护人员和困难气道,特别是由于解剖原因使插管困难,或怕搬动颈椎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喉 罩,喉 罩,确定性人工气道,气管切开套管,食管气管联合通气管,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对患者不良影响,患者的自尊受到影响,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抑制正常咳嗽反射,破坏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人工气道的管理目标,气管插管导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导管的护理,一、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胶布固定法寸带或绳带固定法支架固定法,人工气道固定方法,人工气道固定注意事项,固定寸带松紧适宜,动态调整打死结,防

4、止松脱。每班评估并记录导管插管深度,当面测量交接。(一看、二量、三记)(注意角度、深度、长度),气管插管合适位置,导管尖端距隆突2-4CM,外露长度5-7CM,气管插管位置确定,插管后勿直接连接呼吸机连接简易呼吸器行人工通气观察胸廓有无起伏将听诊器分别置于双肺上区、双肺中区、肺下区确认有无呼吸音并是否对称监测SpO2升高ETCO2、纤维支气管镜、X拍片,注意保护皮肤、黏膜,适当垫以棉球或纱布,防止皮肤、粘膜损伤。易发生损伤的部位:鼻孔周围、鼻翼、脸颊、耳廓上部、颈部。,人工气道固定注意事项,老年患者、门齿缺损者需使用加固材料剧烈咳嗽、翻身时及时扶持气管导管与呼吸机管路导管的固定与病床、呼吸机管

5、路固定密切相关,病床保持固定常态,呼吸机管路勿固定在床护栏上口唇、面部皮肤病变患者注意保护破损皮肤,人工气道固定注意事项,球拍,充气手套,二、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气囊的作用:机械通气时,保证潮气量防止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误吸协助气管导管的固定,气囊应该充气多少,气囊压力过大 气管食管瘘、气道狭窄、肉芽肿气囊压力过小 误吸、漏气气囊内压力监测方法不应常规放气,推荐的气囊压力,气囊内压力于25-30 cmH2O之间,- Diaz E. Respir Care,2005;50:900906- Hess DR. Respir Care,2005;50 :497510,气囊应该充气多少,调整气囊压力,避

6、免压力过高引起气管损伤、压力过低使气囊与气管之间出现间隙。 正压通气时吸气末,即气道压力最高、气管内径最大时,此时能够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常常称为“最小封闭压力(MOP)”。 相应的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MOV)”。,气囊应该充气多少,经常采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inimal occluding volume technique,MOV)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声为止优点:可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

7、-充气,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其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1、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也难以恢复,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2、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放气囊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3、目前用的插管、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对气管粘膜的损伤小。4、对于机械通气时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危重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5、如果出现要频繁给气囊加气才能维持气道封闭的情况,可能是 气囊或气囊管有破损:更换导管 气囊管末端阀门失灵:在气囊管末端连接一个三通管

8、代替阀门 导管位置不正确,气囊位于声门以上:重新插管 患者口腔有气泡冒出提示气囊充气不足,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三、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吸痰时机的掌握 非定时性吸痰技术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的方式,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时机?,常规性 vs 需要性 患者评估,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的临床指征,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痰鸣音出现人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及心率的改变(指征分别来自病人、呼吸机、监护仪、听诊),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材质长度(4560CM)型号的吸痰管,7mm-10FR7.5mm-12FR8mm-14FR8.5mm-14FR9m

9、m-16FR,导管型号,吸痰管型号,吸痰管,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负压调节,评估病人调节合适的吸引压力(1mmHg=0.133MPa)成人: 100 - 120 mmHg儿童: 80 - 100 mmHg幼儿: 60 - 80 mmHg向患者充分解释!吸痰前给纯氧,轻插,旋转,停留,快退,无负压痰液粘稠由深到浅吸引 痰液稀薄有浅到深吸引,勿上下移动吸痰管,痰液聚集的部位适当停留,触觉有手感;听声音判断痰液性状和仪器报警声看参数、面色和玻璃接头、痰液性状、颜色,迅速退出吸痰管,缩短缺氧时间,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方法,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后,此次吸痰获得的信息及时与医生分享拔管? 加强湿化或雾化?体位引

10、流?纤支镜?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改用密闭式吸痰?抗生素?更换湿化液?不能有效清除气到分泌物的原因分析和解除,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效果评价,呼吸音的改善峰值吸气压降低呼吸道阻力降低潮气量增加氧饱和度改善呼吸情况改善血压、心率情况改善,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引不当的后果,气道粘膜损伤; 加重缺氧; 肺不张; 哮喘患者诱发支气管痉挛; 方法不当,造成人工气道阻塞。,正确判断吸痰时机,吸痰前后予提高吸氧浓度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吸痰手法轻柔吸痰时间小于15秒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时再给负压;尤其是经口鼻吸痰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传染病人),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并发症的预防,四、人工气道的湿化,为什么要湿化? 保护

11、气道、 利于廓清、 改善通气功能,气道湿化的重要性,气体湿化不足可以引起:破坏气道纤毛和粘液腺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基膜破坏气管、支气管粘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理想的湿度下,经由健康的黏膜纤毛清运系统移除细菌.,湿度严重不足下,细菌陷入已受损黏膜纤毛清运系统.,气道湿化效果判断,湿化满意:分泌物薄稀,能顺利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湿化不足:分泌物黏稠(有结痂或黏液块咳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 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发绀加重。,湿化的实现,湿化器(加热、非加热) 热

12、湿交换器(HME) 雾化 气管内滴注,加热湿化器,将无菌水加热,产生水蒸汽,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从而达到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的目的。现代呼吸机上多装有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其湿化效率受到吸入气的量、气水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等因素的影响。,雾化加湿,利用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微小颗粒,悬浮在吸入气流中一起进入气道而达湿化气道的目的。与加热蒸汽湿化相比,雾化产生的雾滴不同于蒸汽,水蒸汽受到温度的限制,而雾滴则与温度无关,颗粒越多,密度越大。,热湿交换器(人工鼻),通过自动回收呼出气体中的热量和水份,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和加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减少呼吸道失水。,COPD

13、、呼吸肌无力等患者要慎用,对脱水患者、体温过低和痰极粘稠患者不宜使用。,气道内滴注,不推荐常规使用气道内滴注进行气道湿化 造成气道壁上细菌移位,增加VAP发生率 引起患者呛咳、SpO2下降、Bp升高等如气道分泌物粘稠,可在吸痰前滴注,以利于痰液吸引,气道内滴注,气道内滴注液体:不科学,但广泛应用短期内脱机可用,长期带管脱机效果差,建议用T管接湿化器(含氧气)装置进行临时可用23苏打水清洁导管内壁, 滴入盐水浓度0.45左右,0.2ml/min速度滴入5苏打水只在真菌感染者局部用,哮喘病人注意高渗,五、VAP预防,强调手卫生常规半卧位保持气囊合适压力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加强口腔护理呼吸机管路的消毒灭

14、菌,强调洗手!,多数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通过手的接触传播,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 调查发现医护人员在护理、检查重症感染的患者后手上所带病原菌的量可达103105cfu/cm2,若不洗手就接触另一患者,极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定植,并可通过吸痰或其他操作致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VAP。,VAP 的预防,吸痰前后、接触呼吸设备前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接触前后要洗手. IA 类,VAP 的预防,气管插管超过24小时的患者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如无禁忌症,将床头抬高至少30度,体 位-常规半卧位,误吸或渗漏是引起VAP的一重要原因仰卧位是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

15、素.半卧位及体位改变可减少反流,有利于咳嗽和深呼吸,从而有效地预防了VAP发生。 改良式变换体位法(左侧3045半卧位右侧3045,在左右侧卧时床头仍抬高30),改良式变换体位法始终保持抬高床头3045,从机械通气病人的胃、咽喉、下呼吸道检出同一种细菌的比例:半卧位病人32%平卧位病人68%,机械通气病人在不同体位下的误吸,30,床头抬高,而患者下滑,并不是以髋部为支点而是以腰部为支点,增加腰部的压力导致不 舒适,并非处于半坐卧位同时判断床头抬高的角度不直观,常常低于30度常规约束导致双手水肿骶尾部产生压疮,实施半卧位常见问题,加强口腔护理,做好评估、沟通:反复检查病人的约束情况,确认气囊无漏气、气道封闭良好,查看好气管导管距门齿的刻度,方可操作两人同时操作,一人按所需刻度固定好导管并吸净口腔内分泌物,之后将吸引器至于口边备用。另一人按常规做口腔冲洗或刷洗,做好一侧后将导管移至对侧同法进行操作更换牙垫重新固定气管导管, 口腔护理至少每日2次,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未及时倾倒,管路无积水,吸痰操作不规范,雾化未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反复使用,吸痰物品凌乱,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