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淄矿中心医院院感科:张玫2019.3,内容提要,案例1,护士小李,26岁,2004年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肿瘤病房工作。2009年8月初,在病房用真空采血器为一位肝癌合并丙肝患者取血标本,取血后分离针头与持针器时针头从安全盒反弹出来,扎伤了她左手的中指,当时对伤口作了一般处理并向院感科上报。第二天取血作了基线检查,HCV为阴性。9月中她感到全身乏力,身体不适,以为是工作累的,后来胃又不适,检查后才几发现其转氨酶高,随着即转到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HCV阳性,在发生针刺伤后的第8周确了这位年轻护士感染了丙肝。,案例2,护士小雪,29岁,毕业后在一家广州某市二甲医
2、院工作。2007年9月的一天,小雪开始腹泻,这场长达1个月的离奇腹泻让她瘦得脱了形。住院检查找不到腹泻原因。10月底在取血检查中发现HIV阳性。随即转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最合确诊小雪感染了艾滋病。新快报记者在广州第八人民医院采访了小雪,躺在病床上的小雪泣不成声。小雪自认为是在工作感染了艾滋病,但又拿不出证据。值得大家思考?,一、职业暴露定义相关知识,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暴露于某种传染源。包括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粘膜;污染了的针头、锐器刺破皮肤;吸入感染性的气溶胶;直接接触传染性物质。,定义:,暴露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挑战,艾滋
3、病感染人数超过100万人 性病每年递增15% 结核病患者约500万人(世界第二位)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我国人口的15% 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3,HBV:接触过急性或慢性HBV感染者血液和体液的人员,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传播HBV。可通过血清学检查HbSAg,证实是否感染了HBV。接触血液和体液的医务人员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HBV感染,这已得到广泛认同。,HCV:一些病例报告证实,偶发的针剌或尖锐器械割伤可导致HCV,通常是由HCV抗体阳性患者传播至医务人员。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由患者传播至医务人员,可发生于皮肤接触血液或含有血液的体液后,
4、少数也可经粘膜传播。,常规血液检测的窗口期,病毒 平均天数 范围(天)HIV 45 30-90HCV 66 38-94HBV 56 24-128,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暴露原因规范要求,二、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一)职业危害因素,物理因素: 针刺伤 噪声 放射线,化学因素: 消毒剂 麻醉废气 化疗药物,生物因素:SARA、乙肝丙肝、艾滋病毒、结核杆菌,(二)职业暴露原因,针刺:(97%)注射、抽血、分离输液器切割手术中传递剪刀、刀片缝合直接接触:收拾手术污物、患者或其他人员移动时,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被感染的几率很大。其中血源性病原体频发于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构成极为严重的威胁。职业
5、性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医务人员锐器伤,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锐器伤现状,所有医务人员均存在感染性疾病传播的潜在危险所有 诊疗过程均具有潜在危险性,其中以锐器误伤最为常见针刺伤刀割伤其它锐器WHO估计,全球每年12亿次注射量,其中10%为免疫接种,90%为治疗性注射有研究表明在一次性锐器误伤的调查中40%的受检者有过注射针头误伤史另一份国内护士的调查显示:75%护士担心工作中被刺伤;96%被刺伤过,锐器伤危害1,医务人员针刺误伤后感染HBV、HC
6、V、HIV的几率病原 感染几率HBV 6.030.0 %HCV 3.06.0 %HIV 00.3 %,锐器伤危害2,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有调查显示:锐器伤后有5.7%造成全身感染;46%造成局部感染; 75%有心理负担有报道:“今天中国10%的人都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锐器伤原因,未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工作中的不慎误伤保护屏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非安全注射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使医务人员受到伤害的操作,重新处理针头或其它锐器收集用后器具试途将针帽重新盖上触摸已使用的针尖或其它锐器,锐器伤预防1,标准预防认定传染对象采取保
7、护措施操作前减少频率操作中注意防护尽量采用保护装置操作后及时妥善处理,减少环节减少对锐利器具的处理意味着减少误刺机会不要重新盖帽、修整、或从注射器上取下针头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锐器伤预防2,医疗废物的处理减少对锐器的处理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不要携带暴露的锐器行走不要人工分捡锐器利器盒:防泄露、防刺破、密闭性好、单向出口,有明显标识、一次性使用,容量适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我国是乙肝高发国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三)规范性要求,二、职业防护现状,无防护用品或用品不全或有而未用,带着手套到处摸,带着手套到处摸
8、,重视程度不够,1,遵照标准预防原则,2,5,6,手卫生规范,防护用品:手套、面罩、护目镜,可重复使用设备的清洁、消毒、灭菌,三、职业防护措施,。,3,4,环境卫生,正确处理利器,口罩、隔离衣、防护鞋,标准预防的概念,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飞沫隔离,防护标识,黄色标识:如麻疹、肺结核等,粉色标识:如百日咳、白喉、流感、流脑等,蓝色标识 :如肠道感染、多耐药、皮肤感染等,空气隔离,接触隔离,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采用以下不同
9、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如何应对医务人员面临的高风险?必须树立和强化标准预防观念。,一、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二、标准预防措施,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剂。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
10、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面罩、护目镜及口罩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等污染时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二、标准预防措施,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诊疗、换药、护理、处理污物等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须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
11、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者,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标准预防具体措施,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要接触到锐器的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集中注意力,操作过程从容不迫,旁人不得干扰,遇到患者抵抗不合作的(如昏迷、烦躁、小儿等)务必请他人帮助,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操作结束操作者及时整理医疗用品,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不得随意放置。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工作人员。进行内窥镜检查、拔牙、镶牙等与病人血液接触工作时,须穿防护衣、戴口罩、手套、防护镜。,标准预防具体措施,沾染了血液、体液又需
12、要再使用的诊疗器具须采用清洗-消毒-灭菌法。清洁处理时须戴手套和围裙。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需回套针帽,必须单手回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正确使用利器盒:建立使用和更换利器盒的标准程序,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手持利器盒时不得将手指伸入其内,利器盒稳妥放置在安全的地方,装放量不得超过利器盒的3/4满,关闭开口,密闭运送。,标准预防具体措施,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不能将手深入垃圾袋中向下挤压废物,以免被刺伤。被污染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用防渗透、双层袋包好,专人送焚毁;被污染的衣物置于双“橘红色”污衣袋内,明显警示标识洗衣房收回浸泡消毒单机清
13、洗。物表、地面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清洁消毒清洁处理,标准预防具体措施,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标准预防具体措施,一般诊疗活动,可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14、、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为经空气和飞沫传播患者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防护服。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防护用具的使用,防护用品1,个人防护用具:防护帽、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鞋套护面罩:对整个面部能起到防护作用,可防止血液滴粒或其它感染性物质飞溅到眼睛,鼻子,口腔或面部的其它部位。口罩: 保护口和鼻的黏膜;提供有限的空气预防能力。,防护用品2,手 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 如果手套的防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双层手套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摘除手套
15、后必须要洗手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戴口罩的程序,先将鼻夹帖在鼻梁上;将口罩上端的系带系在头后或耳后;拉下口罩的下部遮盖住口和下巴;系下端系带系于颈后;将鼻夹压向鼻梁,使紧贴面部直至舒适口罩变潮湿、难呼吸和有破损时更换;接触或摘除口罩前要洗手;离开房间前将用过的口罩放入医疗垃圾桶内,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一次性外科口罩,N95口罩,护目镜、面罩,护目镜,面罩,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不使卫生保健人员因接触产
16、生任何危险,注射器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构成危险,职业暴露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及时报告原则 保密原则知情同意原则,职业暴露后处理步骤,局部紧急处理报告与记录暴露的评估暴露后预防用药暴露后随访,职业暴露部位,皮肤刺伤,粘膜损伤,溅入口腔、眼睛,完整皮肤污染,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先用肥皂,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肥皂和清水冲洗,75%酒精、0.5%碘伏或0.2-0.5%过氧乙酸浸泡涂抹消毒,0.5%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一般性消毒,用肥皂或清水反复冲洗,四、职业暴露后处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应做到,职业暴露处理措施,1.定期体
17、检,建立健康档案。2.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 培训。3.针对医务人员接触病种不 同,进行免疫接种。4.在诊疗操作中应做到标准 预防。,1.局部处理2.报告、登记3.评估4.预防性治疗5.追踪随访,(一)处置及报告流程图,(一)处置及报告流程图,(二)级别评估,(三)HIV职业暴露的评估,HIV暴露危险程度的评估,职业暴露后药物预防,暴露部位的局部紧急处理,用清洁剂、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暴露部位的局部紧急处理,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安全,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快乐生活, 快乐工作!,感染控制,你我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