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全解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0638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全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全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全解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全解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全解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全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全解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2016.3.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一、危险化学品及其分类二、危险化学品危害三、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的一般原则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六、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七、与危险化学品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概念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及其分类,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化学品 指天然的或人造的各类化学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按照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危险品分为九

2、大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放射性物品,杂类;按照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中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八大类21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不包括放射性物品和杂类。,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如黑索金、2

3、,4,6-三硝基甲苯(TNT)、三硝基苯酚、火药等,均属于爆炸品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分为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氧气等;有毒气体,如一氧化氮、氯气、氨等。,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乙醚(闪点为-45)、乙醛(闪点为-38)、苯(闪点为-11)、乙醇(闪点为12)、丁醇(闪点为35)

4、、氯苯(闪点为28)等。,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是指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的物品。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三乙基铝等;遇湿易燃物品 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5、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是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氰化钠、氰化钾、砷酸盐、农药、酚类、氯化钡、硫酸二甲酯等均属于毒害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如金属铀、六氟化铀、金属钍等。,危险化学品的分类,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如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

6、锌等。,二、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1、化学品的燃爆危害 燃烧是一种同时有光和热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物质被氧化而别一些物质被还原。 燃烧反应具有如下3个特征: (1)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2)放出大量的热 (3)发光 燃烧三要素 (1)可燃物 (2)助燃物 (3)点火源,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爆炸是 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对外作机械力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现象的特征: (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 (2)爆炸附近瞬间压力急剧上升; (3)发出声响; (4)周围建筑物或装置发生震动或遭到破坏。,危险化学品危害,爆炸分类(1)按爆炸发

7、生分类物理爆炸 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如蒸汽锅炉或液化气、压缩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 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如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炸药爆炸等。(2)按爆炸速度分类轻爆 爆炸传播速度为每秒数十cm至数m的过程。爆炸 爆炸传播速度为每秒10m至数百米的过程。 爆轰 指传播速度为每秒1000m至数千m以上的爆炸过程。,危险化学品的危害,(3)按反应相分类气相爆炸 a)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 b)气体热分解爆炸 c)可燃粉尘爆炸 d)可燃液体雾滴爆炸 e)可燃蒸气云爆炸凝聚相爆炸 a)液相爆炸 b)固相爆炸,危险化学品的危害,2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危害 毒物通常是指较小剂量的化学物质,在一条件下,

8、作用于机体与细胞成分产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者。 工业毒物(生产性毒物)是指工业生产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毒物的状态:粉尘; 烟尘;雾;蒸气; 气体,危险化学品危害,毒物的分类 按作用的性质可分为: (1)刺激性;(2)腐蚀性;(3)窒息性;(4)麻醉性;(5)溶血性;(6)致敏性;(7)致癌性;(8)致突变性;(9)致畸性等。 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则可分为: (1)神经毒性;(2)血液毒性;(3)肚脐毒性;(4)肾脏毒性;(5)全身毒性等毒物。 有的毒物主要具有一种作用,有的具有多种或全身性的作用。,

9、危险化学品危害,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危险化学品危害,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引起刺激过敏缺氧昏迷和麻醉全身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危险化学品危害,3 、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危害 进入生态环境的途径,危险化学品危害,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对大气的危害 破坏臭氧层 导致温室效应 引起酸雨 形成光化学烟雾(伦敦型烟雾、洛杉矶型烟雾),我国每年排放工业生产废气量约3万亿立方米,其中: 二氧化硫1500万吨 二氧化碳约10亿吨,危险化学品危害,对土壤的危害 土壤酸化 土壤碱化 土壤板结 我国每年向陆地排放有害化学废物2242万吨,对水体的危害 含氮、磷及其他有机物的生活污水

10、工业废水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赤潮”和“水花” 富营养化 赤潮 水花,危险化学品危害,重金属、农药、挥发酚类、氰化物、砷化合物等污染物可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造成其损害、死亡,破坏生态环境。 石油类污染可导致鱼类、水生生物死亡,还可引起水上火灾。,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通过工业三废向江河湖泊排放石油类54150吨,硫化物41554吨,发挥酚5335吨,铅1250吨。 化工废水中氰化物、砷、汞、铅和挥发酚1994年达24274吨。,危险化学品危害,危险化学品危害,对人本的危害 急性危害 慢性危害 远期危害 致癌 致畸 致突变,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150万人,死亡110万人,而造成人类癌症

11、的原因80%-85%与化学因素有关。 我国每年由于农药中毒死亡约1万人,急性中毒约10万人。,三、危险化学品危害控制的一般原则,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危害,防止工人在正常作业时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卫生。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按照法律和标准建立起来的管理程序和措施,是预防作业场所中化学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危害识别、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贮存、安全传送、安全处理与使用、废物处理、接触监测、医学监督和培训教育。,危险化学品危害控制的一般原则,危险化学品危害控制的一般原则,四、

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1.政府主管当局的责任 与企业组织和工人组织协商,政策并不定期检查; 当发现问题时有权禁止或限制使用某种化学品; 建立适当的制度或专门标准,确定化学品危险特性,评价分类;提出“标识”或“标签”要求; 制定“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或CSDS)编制标准; 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进行许可审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责任 对化学品的危险性进行鉴别和分类 编写与向用户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包装加贴或拴挂安全标签 及时修订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提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3.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企业)的责任识别 企业保证对使用的产品进行标识或

13、标签,尊重工人的知情权,告知危害;向工人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 收到无标识、标签或CSDS者,应及时向供货人索取CSDS,否则不得使用该化学品。 使用的化学品都进行了分类; 企业应根据CSDS,对作业场所中使用的化学品编制使用须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化学品转移 化学品移至别的容器或设备中时,企业应保证以某种方式标识该化学品,以使工人了解其特性、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安全注意事项。接触 保证车间浓度在规定浓度之下,并定期监测; 对接触程度进行评价(工人健康监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操作控制 化学品替代 技术工艺改革 工程控制 个体防护措施企业应: 限制直接接触 提供急救设备 制

14、定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废弃处置 对无使用价值的化学品及其容器,根据国家规定,进行废弃,以清除或尽可能减轻对安全、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资料和培训 定期培训,了解危害; 指导工人使用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 制定作业须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4.工人的权利与义务 工人应与雇主密切配合,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工人应采取一切合理步骤将作业场所化学品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消除或减到最低程度。 (配合雇主实施安全计划),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当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时,工人有权脱离危险区域,并立即报告主管人员,而工人不能受到不合理待遇(撤离危险作业环境的权利)。工人有权了解(享有知情权和接受培训的权利)

15、 作业场所中使用的化学品的特性、危害性、预防措施、教育培训的程序和方法; 标签、标识、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及其它的资料。工人有权享受劳动保护的权利。,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法律地位:国务院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明确要求化学品的流通必须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已形成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修订版,由原来的八部分修订为十六部分,等效于ISO11014-1),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MSDS或C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

16、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是化学品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安全使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应急作业人员进行应急作业时的技术指南;为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是化学品登记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是企业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主要作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六、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储存是指产品离开生产领域而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的一种停留。危险化

17、学品的储存根据物质的理化性状和储存量的大小分为: 整装储存 散装储存根据储存方式分为: 罐、槽储存 库房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整装储存是将物品装于小型容器或包件中储存。如各种袋装、桶装、箱装或钢瓶装的物品。这种储存往往存放的品种多,物品的性质复杂,比较难管理。一般采用库房方式储存。散装储存是物品不带外包装的净货储存。量比较大,设备、技术条件比较复杂,如有机液体危险化学品甲苯、二甲苯、丙酮、甲醇等。一旦发生事故难以施救。一般采用罐、槽方式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1.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要求;2.储存易燃易爆品的要求;3.储存毒害品的要求;4.储存腐蚀性物品的要求;5.危险化学品安全技

18、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管理;6.废弃物的处置;7.对危险品储存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要求,储存要求;储存安排及储存限量;危险化学品的养护;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消防措施;人员培训。,储存要求,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审查批准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储存要求,条例第二十二条要求,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

19、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储存要求,条例第二十二条要求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储存要求,条例第二十三条明确: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 l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和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

20、物品的性能标志。,储存要求,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储存要求,GB 15603-1995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要求: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仓库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性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危险化学品分类按国家标准GB l3690的规定分为八类。,储存要求,储存方式:(GB 1560

21、3-1995) 化学危险品储存方式分三种: a、隔离储存 b、隔开储存 c、分离储存 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GB 15603-1995)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禁忌物料配置见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 18265-2000)。,储存要求,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条例第五十条明确: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储存安排及储存限量(共9条),危险化学品储存

22、安排取决于危险化学品分类、分项、容器类型、储存方式和消防的要求。,储存安排及储存限量(共9条,储存量及储存安排见表,储存安排及储存限量(共9条,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储存。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一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储存安排及储存限量(共9条,爆炸物品不准和其它类物品同储,必须单独隔离限量储存,仓库不准建在城镇,还应与周围建筑、交通干道、输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

23、物品隔离储存。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储;氧气不得和油脂混合储存,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属压力容器的,必须有压力表、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并定期检查,不得超装。,储存安排及储存限量(共9条,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储存,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单独存放。有毒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类物质。腐蚀性物品,包装必须严密,不允许泄漏,严禁与液化气体和其它物品共存。,危险化学品的养护 (共3条),1.危险化学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商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2.危险化学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储存期内,定期检查,做到一日两检,并

24、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稳定剂减少等及时处理。3.库房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共9条),1.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品应当定期检查。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剧毒品的储存的储存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共9条),2.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

25、查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商品数量包装按照条例要求: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危险化学品包装的材质、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应当与所包装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便于装卸、运输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审查合格的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国务院质检部门认可的专业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做出记录;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2年。,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共9条),危险标志(包括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经核对后方可

26、入库、出库,当商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准入库。 3.进入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进入危险化学品库区的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罩。机动车装卸货物后,不准在库区、库房、货场内停放和修理。 汽车、拖拉机不准进入甲、乙、丙类物品库房。进入甲、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应是防爆型的;进入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 应装有防止火花溅出的安全装置。,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共9条),4.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5.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条件,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毒害品人员应具有

27、操作毒品的一般知识。操作时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倒置,防止包装破损商品外溢。作业人员应佩带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应及时用肥皂(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装卸腐蚀品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护目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等必需的防护用具。操作时,应轻搬轻放,严禁背负肩扛,防止摩擦震动和撞击。,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共9条),6.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装卸人员应穿工作服、带手套、口罩等必需的防护用具,操作中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 装卸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钉鞋。大桶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28、。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各项操作不得使用沾染异物和能产生火花的机具,作业现场须远离热源和火源。,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共9条),7.各类危险化学品分装、改装、开箱(桶)检查等应在库房外进行。 8.不得用同一个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包括库内搬捣 9.在操作各类危险化学品时,企业应在经营店面和仓库,针对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准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和制定急救预案。,消防措施(共4条),1.根据危险品特性和仓库条件,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药剂。并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和专职的消防人员。 2.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物内应根据仓库条件安装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 3.贮存危险化学品建筑物内

29、,如条件允许,应安装灭火喷淋系统(遇水燃烧危险化学品,不可用水扑救的火灾除外) 4.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应设有安全保卫组织。,人员培训,仓库工作人员应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使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仓库的消防人员除了具有一般消防知识之外,还应进行在危险品库工作的专门培训,使其熟悉各区域贮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特性、贮存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及方法。,储存易燃易爆品的要求,GB17914-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建筑条件库房条件安全条件环境卫生条件温湿度条件,储存毒害品的要求,GB 17916-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库房条件安

30、全条件环境卫生条件温湿度条件,储存腐蚀性物品的要求,GB 17915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库房条件货棚、露天货场条件安全条件环境卫生条件温湿度条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管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必须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建立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档案。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时的公告以及修订的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资料及时调整。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信息实施分类储存。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研究确定养护措施。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定、实施安全防护措施。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定消防措施及紧急救援预案。,废弃物处置,1.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

31、: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依照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处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备案。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对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废弃物处置,3. GB15603-1995对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明确了三条规定禁止在化学危险品储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废弃物品。泄漏或渗漏危险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按危险化

32、学品特性,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品,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危险品储存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危险品储存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九种情况:着火源控制不严。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混存。产品变质。养护管理不善。包装损坏或不符合要求。违反操作规程。建筑不符合存放要求。雷击。着火扑救不当。,储存危险化学品装置的安全评价,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提出了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设施、设备、防护、通讯、报警装置要求。明确了实行储存危险化学品装置的安全评价的规定。 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

33、、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与危险化学品管理有关的法规和标准,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第177号建议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0国务院令第5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国务院,国发(198435号,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7第216号)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卫生部,卫法监发(200042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5第190号)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法律、法规,工作场所安全使用

34、化学品的规定(劳动部、化学工业部1996年12月20日颁布)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安全1999第1039号)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5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6号)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7号)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等三部规章实施意见的通知,法律、法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994年,公安部令第18号)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劳动部199450号)关于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的通知(环发1999269号)城市燃

35、气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1991年3月30日颁布)公布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l号)公布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等公告2003第2号),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CB 15258-1999)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91-2000)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86)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 18265-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标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90)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 15089-9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5-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6-199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